混在大唐-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殿下请!忠王请!”老和尚也似乎早就知道武柲的脾性,便很干脆地没有再废话打哑谜。
于是武柲也不客气,当先进了山门,随即一众女眷也进了山门,武柲只是看了下白马寺的前殿,女眷则到各殿进香礼佛,并孝敬一些香油钱。由于老娘武氏礼佛,所以洛阳境内的很多寺庙都常年有固定的香油钱,这白马寺每一年就有百贯的香油钱。
如今三十多个女眷都去进香,不知道有多少香油钱留下了。李显以为母皇祈福,也和韦妃一起去进香了,一时间武柲的身边没有一个人,他没有让主持陪着,而是看着白马寺碑林,上面的石刻吸引着他。
“殿下很喜欢这时刻吗?”
身后传来一个少女的声音,一听这声音,武柲顿时想起了那个盈弱的少女。
PS: 昨天到今天断网断电,抱歉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 帝王之路(四)
李仙蕙一身月白襦裙,襦裙十分合体,恰如其分得遮掩了她因瘦弱而略显单薄的身材,如此穿着,给武柲一种十分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让他顿时有些沉醉。
沉醉不知归路,只看眼前人。
“你真美!”武柲赞道。
李仙蕙俏脸儿顿时一惊,赶紧低下了头,这个自己要叫姑父的男人,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怎么能够对自己说出如此羞人的话呢?
只是,只是这话里却充满了无限的爱意,让李仙蕙感到即羞涩而又十分欢喜,十分甜蜜。
武柲这个花丛老手自然看出了李仙蕙的羞涩与窘迫,但他感到这样挺好的,调戏下良家妇女,再逗逗这小娘子,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给这忙碌而枯燥的人生添加一丝乐趣,如此有何不可呢?
“你怎么不去拜拜菩萨呢?”武柲笑问道,这个时代,进了寺院不拜佛求菩萨的人可不多。
听到男人问话,垂着脑袋的李仙蕙低声道:“那些个也不过是一些泥菩萨而已,若真灵验,那这世上便再无战乱,再无贫穷了。奴虽是一介女子,但也看得清,想得明白。”
武柲心中不由得惊叹,有这样思想的女子可不简单,虽被世人摒弃,但对于武柲来说,就像是发现了金子,一块璞玉一般。若能细心磨砺,金子也会发光;若用心雕琢,璞玉亦能变成精美的作品。
“呵呵,这也就是说那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咾!”武柲大笑,顿时引来香客们的注意,只是见那人丰神俊朗,一股威严自然流露,便知其定是朝中贵戚,这种人还是少惹为妙,于是便远远地躲开。
李仙蕙红着脸儿,嘟嚷道:“殿下只会取笑奴,奴可不敢如此说。”
如今天子信佛。天下僧尼不知凡几,百姓不会说一些不敬佛的话语。武柲则顿时想到,佛寺占有大量田舍,又不缴纳赋税,实在是大周一大弊端,若长久下去,百姓皆剃度出家以逃赋税劳役。那么大周的赋税也会越来越少,仓廪也会逐渐枯竭。若登基。解决僧尼过多的问题,看来是首当其冲了。
武柲笑道:“儒释道,包括如今的理学,都不过是一种治国的理想而已,说透了,就是一种信仰。佛家弟子信仰佛,以至于脱离了耕作,而追求精神上的最高境界,以修正果到达彼岸为终极目标。道家弟子信仰道。至于这个道,很玄非常玄,以至于玄之又玄谓之道,道家治国理念是要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但多少年来无为而治也只是一种梦想罢了。道家弟子修道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超脱所谓的轮回,而达到永生。至于儒家则更加适合治理国家,他们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自汉武独尊儒术后,历代帝王都以儒学为治国方略。但儒学的缺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儒学依旧是把个人的思想境界放到了第一位,以达到自我的实现和超脱,当功成名就之时,便是圆满之际。”
李仙蕙从未听过这些评论。从小读书,也从未有过如此想法,要不是自小贫穷而窘迫,导致她不信神佛,只信命运,恐怕她今日也会和其他女眷一般踏进佛堂,烧上一炷香。祈求菩萨保佑吧。而至于魏王殿下这番引人深思的话语,恐怕是没有缘分听到了。
缘分,当这个词突然跳出李仙蕙的脑海之时,她忽然扬起了下巴,可是她没有看到男人注视着她,而是男人的修长的背影,他正看着石碑。
李仙蕙微微有些失望,但随即便抛弃了这种想法,眼前的男人是将来的皇帝,她有什么资格来埋怨呢?她深吸了一口气,鼓足了勇气,问道:“殿下,那理学呢?”
武柲听到李仙蕙问话,便说道:“你若闲暇,便常到我府中做客,在我那书房中,可有不少理学的书籍,当你读完那些书,我相信,你会对理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小丫头,你会懂得你不曾懂过的道理。”
“我才不是小丫头!”李仙蕙立刻腹诽一句。
武柲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这白马寺不愧是天下第一古刹,自汉明帝遣使白马驮经而来洛阳,建造白马寺至今已逾六百年,却依旧在劫难中浴火重生,真的是暗合佛家之涅槃一说啊。”
听着眼前男人的自言自语,又想着他的话中之意,李仙蕙一阵欢喜一阵忧愁,魏王府那么大,她去了合适吗?可是要是真能看到理学的书籍,那也是她非常愿意的。
“奴真的可以来王府看书吗?”李仙蕙轻声问道。
武柲转身,慎重地说道:“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进王府家学学习,本王的子嗣便没有去太学和国子监,他们不分男孩和女孩,都一样进家学学习。”
“真的吗?奴何时可来王府?”李仙蕙面露惊喜之色,她震惊于魏王府男女同学,更惊喜于她也能成为一员。若如此,是否可以每天见到这个男人呢?
武柲大笑,道:“本王的话,还有假吗?你看,她们都进完香了,本王先撤了,最受不了叽叽喳喳了!”
说着话,武柲大袖一甩,大踏步下了石阶,出了山门。李仙蕙望着那背影,想着以后每日可见,俏脸儿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
“姐姐,你怎么在这里啊,姐姐,我给你说啊,我在罗汉佛面前给你求了姻缘!”李裹儿抓住了李仙蕙的手,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看来她十分高兴。
李仙蕙以前从未感到厌烦,但适才听到魏王殿下说他最受不了叽叽喳喳了,顿时觉得这小妹便是那“叽叽喳喳”了,真的让人受不了啊,求姻缘能求到罗汉佛去!
只是李裹儿异常兴奋,李仙蕙便说道:“给我求个啥,我看啊,你是想男人了吧,而且还喜欢和尚,嘻嘻,原来我家的裹儿喜欢和尚!”
李裹儿没想到一向恬淡文静的姐姐竟然说出如此损人的话,她跺着脚,正巧李显和韦妃来到,李裹儿气道:“父王,阿娘,姐姐欺负我。”
李显疼爱得笑道:“仙蕙一向文静,只有你欺负她,她怎么可能欺负你,不要闹了,这佛门之地,也是肃穆庄严之所,我们这便出寺吧。”
韦妃也不相信,道:“裹儿,我们虽疼爱你,可你也不能欺负你姐姐,你姐姐性子好,不计较,可毕竟她还是你姐姐,还有长幼之分,往后可不能这样了。”
就连平日里宠爱她的父王和娘亲都这样帮着姐姐,李裹儿原本大好的心情,顿时阴云惨淡,她感到十分委屈。
李仙蕙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看到李裹儿扁着的嘴唇,便笑道:“羞羞,我家的安乐郡主都要哭鼻子了。”
如此一说,要强的李裹儿顿时便不哭了,道:“谁要哭鼻子呢?”
如此一闹,韦妃见魏王的妻妾们一个个花枝招展得缓缓而来,便也不想再逗留,便说道:“好了,走吧!”
魏王武柲的妻妾确实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在神都,她们引领着整个神都的生活时尚,比如一个发型,一件裁剪新颖的衣裳,都会引来一段时间的争相模仿。而且特别是武柲给妻妾们设计的性感内衣,成为了女人们私下最常说的话题。更特别的是“丁字裤”的发明,更是成为了深闺怨妇重新受宠的吉祥之物。
韦妃在这些花枝招展的女人面前,她感到了她的迟暮,她今日很早便起床,花了半个时辰打扮,当看到魏王妻妾后,她感到自己真的是过时了。
今日郊游,太平公主成为了一朵娇艳的花,她鲜艳的长裙,加上她傲人的身材,就是武柲都有一种把持不住的感觉。当然再看其他女人,也依旧让他感到十分享受,这些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女人,都是他的,都是他的女人,她们为他生育子嗣,为他操持家务,让他能够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他应该好好珍惜她们,应该好好善待她们,他不会像每一代帝王一般,都会抛弃自己的妻子,锁入冷宫。
不过片刻,车驾继续前行,过了白马寺,便能够看到武清县的城墙,那只有两丈的高的城墙里面锁着武柲的半生所想,也锁着武柲不为人知的秘密。
时间接近午时,卢晓春等官员已经等候了一个时辰了,当看到太子仪仗缓缓而到时,卢晓春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他松了一口气。自上任以来,殿下还没有来过呢。这对于他来说,无疑便是一种压力。
大凡理学官员都知道,在武清县任县令,若殿下没有视察过,那就表示,你的成绩,没有被殿下认可。没有得到殿下认可,那后果是很严重的,至少在殿下的眼中,你没有治理好武清县。
如今殿下到了,那么至少殿下来视察了,至于满不满意,那只能听天由命了。总之,卢晓春庆幸他有这么一个机会,能够聆听殿下教诲的机会。
第四百三十四章 帝王之路(五0
车驾到达武清县城门口,便暂时停了下来。高力士赶紧禀告道:“殿下,县令卢晓春领一众官员拜见殿下。”
其实武柲早就看到了,但他依旧微微挑起车帘,示意道:“让诸官不必如此多礼,进城下榻再说。”
其实,他一直不想大张旗鼓地来武清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恼人的礼节和那虚伪的恭维。武柲没有被自己的权势和威望冲昏头脑,他时刻反省自己,也有宇文素娥等诸女提醒,所以他很明白在那些恭维和谄媚中到底有几分尊敬和崇拜。
理学发展至今依旧十分弱小,一个如此全新的思想,需要数代人努力,才能成为引导人们走向辉煌的思想,才能彻底被世人所接受。而它的开端不应该包含太多的个人崇拜和一些虚伪的东西。
武柲,他要的是理学官员的务实求真,而不是大搞排场,搞一些场面上的东西。
卢晓春得到了高力士的回应,于是心中感到紧张,难道殿下不满意吗?但随即吩咐一声,诸官吏顿时让开大道,那些锣鼓也都停了下来。两头大红狮子也只是在观看热闹的人群中不安分地舞动了两下。
武柲从车帘的缝隙中看着街道两旁的百姓,他们注目着大道中央的太子车驾,他们眼神露出希冀之色,不断地喊着“太子殿下”,武柲轻叹一声,若百姓此番作为是出于自愿,那么他是否值得欢喜呢?但若这些都是武清县的官吏安排,那他又该如何处置呢?
不过片刻,车驾来到了庄园里,这一处庄园是武柲的田园风格的庄园。庄园内有已经翻新的田地,这是正要准备耕种,有一个小湖,湖边有两座六角亭子,是用来垂钓游玩之用,湖边有艘乌篷船。是用来泛舟之用,当然还另有别用,曾在此船上,武柲御女三人。
庄园虽好,只是初春的景色依旧略显衰败,但武柲早就拟好了行程安排,奴仆早已准备好了炊具。而且今日阳光明媚,他正好可以露上一手。烤全羊、铁板烧、烧烤,就是今天的主要活动内容。当然,还有那西域葡萄酒想喝多少便有多少。
太平公主已经得到了武柲的指示,她带领着妻妾们开始准备餐具,铺开厚厚的地毯,摆上了瓜子一类的东西。
长子武崇武和几个弟弟妹妹便带着李显的子嗣游览庄园,武柲一身灰白厨衣,带着白色高帽,手握两把菜刀。活脱脱一个前世大厨。
忠王李显见魏王竟然下厨,不禁一惊,孟子曰:君子远庖厨。魏王怎么能够下厨呢?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畴,而且身为大周储君,他竟然做下贱的活儿,李显心中一阵鄙视,但脸上只有一抹平静。
韦妃在惊愕之后。心中感叹不已,果然是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如此位高权重的魏王殿下,竟然能够下厨,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她一边和女人们嗑着瓜子。一边瞧着魏王和庖丁一起忙碌的身影。
李仙蕙性子文静,所以便留在了母亲身边,她看到武柲那快速剁肉的速度,不禁惊叹他的刀功实在了得,当然武柲要是知道李仙蕙所想,他会非常慎重地告诉她,其实他的枪功更加厉害。但不管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