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福气安康 >

第111章

福气安康-第111章

小说: 福气安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边,立了一人,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子,执一枚象牙骨折扇,一身藏青色长袍,身材修长灵俊。听到声响,回过头来。眉目清新秀雅,眉宇间的雍容华贵浑然天成,一双狭长的眼眸隐隐透出犀利的光芒,腰间悬着的紫色玉佩来回晃动,闪着眩目的光彩。

“皇上,他们来了。”李得正走过男子身边,低声道。

“皇上。”呼延二公子与香揽月躬身叫道,就要过去行礼。

皇上摆摆手:“罢了,廷玉你有伤在身,大礼就免了吧。”凤目望定呼延二公子,“廷玉,‘百官述职’有消息吗?”

呼延二公子皱皱眉,脸上略显羞愧之色:“廷玉辜负了皇上的重托,‘百官述职’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皇上踱了过来,轻轻拍拍呼延二公子的肩膀,“不用急,此事须从长计议。”他转过身,透过半开的窗子望向繁华的城南大街,目露忧色,“一日不拿到‘百官述职’,朕一日寝食难安。”

“皇上,‘百官述职’究竟为何物,皇上何以对它如此上心?非得到它不可?”李得正不解道。

“据内探密报,此书为逆贼奸党倾尽十年编纂而成,上面收罗了朝廷上百号官员的贪赃枉法事迹。逆贼奸党利用这个来威胁朝廷各路官员,让他们听命于他,共同对付朝廷。”皇上紧蹙了眉头,默然道。

“这等奸贼,我绝对不会放过他!”呼延二公子愤然道。

“朕曾先后派了十几名大内高手暗中潜入庞府,均石沉大海,毫无音信。最后一个身负重伤,只给朕带回一个消息,说这本书已秘密转移到了扬州的庞公子的身上。所以廷玉,”皇上猛然转过身来,望住呼延二公子,“你此行要千万多加小心,千万不可莽撞行事,若能找出这本书则最好。如果找不到这本书,那也不要勉强,你是皇姐唯一的亲生儿子,我可不想皇姐怪我一世。”

“皇上请放心,廷玉一定会多加小心,一定找到这本书,替皇上分忧。”呼延廷玉斩钉截铁道。这是每一个大宋臣子的使命,而做为将门之后,他也该替当今圣上分忧。

皇上看了呼延二公子许久,没有说话。论公,他是皇上,而呼延二公子是他的臣子;论私,他是舅舅,而呼延二公子是他的亲外甥。亲情浓于水,对于呼延二公子的安危,他是担心的,但是他更明白,大宋这百年基业,从来都是忠良之士的鲜血构筑稳固的,而要保这千秋大业,牺牲在所难免。

“老王爷那边……”皇上沉吟道,“看来应该让王爷也知此事……”

“皇上!”呼延二公子叫道,“请恕臣斗胆,臣不想让爹爹知晓此事,徒添担心。”

“可是,老王爷一向正直不阿,万一又有人在老王爷面前将你告下……”皇上忽地住口不语。如果老王爷知晓自己的儿子暗中潜入庞府,亲近庞公子,或许,挥鞭痛笞亲生儿子,差点将亲生儿子打死的事件就不会发生。

呼延二公子看出皇上的担忧,心中一暖:“皇上不必担心,廷玉自会小心行事,绝不会出什么纰漏。”

皇上点点头,转头吩咐道:“李得正,替朕拟一道旨意,赐廷玉一道免死金牌,方便他行事。”

“是,皇上。”李得正惊喜地看看皇上,再看看呼延二公子。

呼延廷玉心中一阵激动,忙跪下谢恩:“多谢皇上赏赐。”

手握免死金牌,呼延二公子眼眸渐渐深遂起来。有了这块金牌,今后他行事会方便很多。那本坑害许多人的百官述职,他誓死要把它找出来,绝不会让奸臣再利用它,做一些危害社稷的事情。

第一百零一章南昭王妃徇徇“教诲”

“小姐,你走慢点,等等我。”紫芪跟在龚燕如后面,一边追一边气喘吁吁地叫道。

“你怎么那么慢?平日里你不是走得挺快的吗?”龚燕如停下脚步,瞪着追过来的紫芪,粗声粗气道。

今晚这一幕,简直把她的肺都气炸了。那个该死的呼延二公子,居然当着她的面与青楼女子卿卿我我,根本不把她当一回事。她非得赶回去告诉老王爷,让老王爷打断他的腿,看他还怎么往烟花之地跑?

“小姐,你生气了?”紫芪看看自家小姐铁青着脸,“二公子平日里就那副德性,你又不是不知道……”

说起来;自家小姐也不过是在自欺欺人,呼延二公子风流成性,不仅在扬州城人尽皆知,就是远在京城的人也有所耳闻。

“我只道他平日里胡闹了点,谁想到他竟敢到那种地方去,还,还……”龚燕如说不下去,一想到那种地方,一想到刚才那番情景就觉得脸红,“我非得到呼延伯父面前告他一状不可,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小姐,千万不可”紫芪急忙道,“上次呼延二公子强抢民女那件事,呼延二公子已经被老王爷狠狠训了一顿,闹得整个王府人仰马翻,昭阳长公主差点没把王府拆了这次,你又去老王爷面前告二公子一状,”紫芪看着自家小姐的脸,“你这不是让老王爷难堪吗?你让老王爷怎么想?你让昭阳长公主怎么想?况且,你与二公子还没正式订下来……”

这话说到了龚燕如的心坎上。此次她与母亲特地从京城来南昭王府,明里打着探望王妃的旗号,其实就是为了表达一分关心,好拉近龚家与呼延家的关系,好早早把这门亲事订下来。

昭阳长公主生性高傲,口风一向极言,此事无论龚夫人如何旁敲侧击,她总是笑笑带过,不放在心上。最多也说一些客套的话,诸如什么两家挺相配之类的话等等,订亲信物也没一个,真不知这个长公主心里是怎么想的。

“可是,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龚燕如静下心来,犹觉得愤愤不已。

“小姐,你暂且先忍下这口气。”紫芪凑近龚燕如,低声道,“小姐,你现在行事要表现得大度一点,给王妃一个好印象,暂且不要引起王妃的不快。只要讨得王妃的欢心,还怕这门亲事订不下来?到那时,你把呼延二公子管得服服帖帖的,谁敢说半句?到时候,你是南昭王府的女主人,底下人做什么事都要看你的眼色,你派人盯住二公子,那些人敢不听你的话吗?”

龚燕如想了好一会,觉得紫芪说得也有道理,把心中的怒意忍了忍,恨声道:“等我做了南昭王府的女主人,我第一件事情就先把茗砚的腿打断,看他把二公子唆使到什么地方去了”

紫芪连连点头,又说了一些劝慰的话,才扶着自家小姐回南昭王府去了。

龚燕如带着紫芪刚进后园,一抬头,见不远处灯火通明,一个幽静的亭子里,端坐着雍容华贵的南昭王妃,还有自己的母亲。两人在两侧坐了,中间有一张八仙桌,上面放了茶壶,还有一些瓜果糕点。两人一边欣赏园子里的夜景,一边闲聊着。

“燕儿,过来。”南昭王妃远远看到龚燕如,含笑朝她招手。

龚燕如踌躇了一下,努力使脸上的笑容更加柔和一些,整整衣裳,走了过去。

“见过王妃娘娘。”龚燕如乖巧地先给南昭王妃行礼,再去给母亲行礼,然后坐到了母亲身边。

“燕儿,扬州城的夜景比京城,如何?”南昭王府含笑问道。

龚燕如怔了一下,抬头望着满面笑意的王妃,心里嘀咕道:这个南昭王妃,怎么知道我们出去了?如此说来,呼延二公子偷偷溜出去,她也知晓了?随即心中微凛,看来这个南昭王妃,并不象表面看来这般诸事不理。

“闲着无事,就带着紫芪出去逛了一小会。”龚燕如只好如实答道,“不过,这扬州城里的美景的确比京城好看多了。而且想不到的是,扬州的夜里,居然也这般热闹,真不愧为一座繁华的古城。”

南昭王妃淡淡笑道:“这西湖的景色也美得很呢。”她转头看向夜色下的西湖,“我与你母亲正在欣赏西湖的美景。”

南昭王府就建在西湖湖畔,地势稍高,俯视下去,整个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

“果然是美不胜收。”龚燕如举目远眺。夜色下的西湖没有喧噪,也没匆忙的身影,湖上的光影相互映衬,使西湖格外娇艳。

“若是燕儿喜欢这里的美景,尽可以在这里多住些时日,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里。”南昭王妃像话家常似的慢慢说道,但话语里分明带了某些暗示,听得龚夫人、龚燕如心中一动。

“不过呢,”南昭王妃的眼神有意无意地瞟向龚燕如,“做为丈夫的,风流一些在所难免。做为妻子的,应该替丈夫分忧,管好内宅,大家和和睦睦,这才是正理。”

龚燕如听得惊诧异常。难道说呼延二公子去了烟花之地,王妃是知晓的,如今这番话是说给她听的?

她张了张口,正待开口,身边的龚夫人按了一下她的手,笑着对南昭王妃道:“姐姐说得极是,这男人,难有不风流的?那些名流雅士还四处留情呢。做为女人,当然要兢尽职守,做好妻子的本份,相夫教子,侍奉公婆,家和万事兴。呵呵,姐姐说得对极了。”

紫芪在下边站着,呼了一口气。幸好把自家小姐劝回头。看目前的情形,王妃明显是宠溺呼延二公子的,若自家小姐一时冲动之下在王妃面前告了二公子的状,王妃兴许不知道迁怒到谁身上呢。

龚燕如抬眼朝南昭王妃看去。见她脸上笑意盎然,眼神却是冷漠的,话语中似劝慰,又似告诫。明摆着告诉龚燕如:要想嫁入南昭王府,就必须学会宽容与大度。

龚燕如觉得心中一阵不快。想想自己发誓要嫁入南昭王府的终极目标,再想想紫芪的话,暗暗咬牙,把心中的不快按了下去,让脸上的笑容灿烂如花:“王妃娘娘教训得极是,燕儿一定谨记教诲”

南昭王妃看看她,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龚燕如维持脸上神情不变,心中却狠狠道:“本姑娘今天先暂且忍下这口气,待日后一定把面前这个老太婆架空,把她送到一个僻静的场所让她一边呆着去,免得碍手碍脚喋喋不休惹人厌烦。”

过两天,张二花再来时,脸上的沉重之色减了好多,眉梢上渲染了欣喜的色彩,一见到苏文清就忙不迭地问道:“小清,你那天给我大姐的信里说了什么?听小翠回来说,大姐自看了你的信之后,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受了欺负只会躲在自己房里抹眼泪,现在每天早晚都去老夫人晨昏定醒,勤快着呢,老夫人看着也欢喜。府里的人也没有再去弄出什么大事情来刁难我大姐了。”

苏文清含笑道:“我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叫她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自己肚里的孩子考虑一下,仅此而已。”

“只有这些吗?”张二花讶然地望着苏文清,脸上有些失望,她还以为苏文清教了她大姐什么绝招呢。

苏文清依然淡淡笑着。劝解的话不在多,只这一句就够了。像张一花那样的性子,只要她自己想通了,学会为自己考虑,学会不再把命运交到他人手上让别人主宰,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觉悟与转变。

张一花很聪明,为了孩子,她知道如何去保护自己肚里的孩子。所以,她去找了朱府颇具权威的人,朱老夫人,朱大公子的亲生母亲,只有打通老夫人这一关,才能镇得住朱大奶奶这只母老虎。

“哦,对了,”张二花像想起什么似的,猛然道,“小清,那些干蘑菇礼盒不知卖完没有?没卖完的话给我几盒。我大姐说了,上次幸好是老夫人救了她,老夫人喜欢吃蘑菇,她为了答谢她的救命之恩,送几盒蘑菇也是应该的。”

“好像还有,你让小桃到铺子里问问。”苏文清含笑道。最近干蘑菇礼盒销量甚好,她特地在附近开了一间专卖店。

“不用了,我自己过去问问就行了。”张二花急匆匆地走了出去。望着张二花远去的背影,苏文清唇边的笑意更深。这个张一花,居然也学会了投其所好,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只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张一花又出事了。

那天早晨,苏文清刚梳洗完毕,正要用早饭,门外便传来了一阵急的脚步声。接着,张二花冒冒失失地冲了进来,一见到苏文清,张口就道:“小清,不好了,我大姐,我大姐她被抓起来了。”

苏文清立在灶边,正准备拿碗去盛锅里的稀饭,闻言不由吃了一惊:“一花姐被抓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张二花急得脸色涨红,气喘吁吁道:“整件事情我也不大清楚,今天一大早小翠偷偷跑出来报信,说是因了朱家大奶奶的金簪失窃一事,把大姐抓了起来,关进了柴房。我爹和我娘急得不行,又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小清,你脑子活络,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一花姐偷了朱大奶奶的金簪子?”苏文清不大相信。不要说一花姐生性懦弱,根本没有偷窃的习惯。就拿张老汉一家来说,这几年经营下来,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也算有些家底,断不可能去偷什么金簪子的。

“当然不会是我大姐偷的”张二花急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