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极品闲人-第6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结果是鲜卑上层权贵与汉人名家大姓在政治上的合流,确保了皇权的正常运转。但上层门阀垄断的维持是以牺牲下层武人的仕途为代价的,由太和改制而引发的文武之争,成为北魏后期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太和改制后,北魏官僚体制所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文武分途,重文轻武,而文武分途便意味着士庶分途。汉人大族长期垄断吏部,控制选举,阻扼鲜卑武人进入“清流”,导致了羽林士卒哗变、神龟停年格、以及六镇起兵等一系列**。文武之争促成了社会的分化,而下层武人与上层权贵间的矛盾最终以民族冲突的方式爆发出来,导致了北魏王朝的崩溃。这一问题一直延续到北朝后期,由北周的“六条诏书”确定以简明可行的“吏干”作为仕进标准,才最终得以解决。
北魏末年的社会变乱,再一次促成了北方大族的分化。丧乱之际,进入北魏上层统治圈的高门甲族或阖家罹难,或“举族百口无以自适”,漂泊萍寄,失去了自保的能力。但是,河北世家大族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土著根基,在宗族中的主要支系和主要成员成为上层官僚后,一些次要支系和次要成员仍居于乡里,他们虽官位不高,声望有限,却更具备潜在的能量。魏、齐易代之际,“豪家大族,鸠率乡部,托迹勤王,规自署置”,沉寂已久的宗族武装在河北地区重新活跃起来。
得到了重新崛起机会的世家大族,凭借着多年积累下来的底蕴,瞬间迸发出了巨大的生命力,世家大族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世家大族能够传承这么多年,自然也是有着原因的,其因就在于数百年不失根本之地,具有雄厚的土著根基。许多名家大姓兼有地方豪族的特征,采取了“双家制”的生存方式,与乡里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宗人少年时多居乡里,壮年游宦至京,致仕后返回乡里。为官者“每四时与乡人父老书相存慰”。“双家制”的存在,在一定时期保证了世家大族的社会根基,使其不致因某些突发性的变乱而举族覆没。
南北朝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逐渐发展和王权政治的不断巩固,中古士族在南方和北方都显现出衰落的趋势。但由于南北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南北士族演进的历史轨迹不尽相同。如果说这一过程在南方体现为士庶界线的日益分明、士族队伍的不断缩小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士族集团的脆弱和孤立,那么北朝则表现为士庶界线的宽松、士族队伍的无限膨胀以及由此所导致的士族身份的蜕变。
隋唐以降,承南北朝百年之余绪,以“七姓十家”为代表的山东士族仍旧维持着较为持久的社会存在,他们虽“累叶陵迟”,尤“以婚娅相尚”,在一定时期内“光荣孤立”于皇权之外。
在世家大族门下的子弟心中,他们的出身是高贵的,一点儿都不比皇室差,甚至他们觉得自己的血统更加高贵,那高高再上的皇室不过是为他们服务的,可是如今一切都变了。
冯贵妃说得没错,他们在面对杜睿的时候,确实胆怯了,他们生不出勇气和那个屠夫做对,他们知道,杜睿背在身后等的手里始终都握着一把刀,只要他们的嘴里胆敢说出一个不字的话,立刻就会让他们血溅五步。
他们可不认为,自己高贵的出身能对杜睿形成威慑力,高门大族,那是一般升斗小民需要仰望的,对杜睿来说,他们就是一群社会的蛀虫,杀之不足惜!
冯贵妃见没有人说话,心中顿时更加恼怒:“难道你们都认命了,难道你们就真的一点儿不想改变现在的境况,难道你们这些人就没有了钢骨!?”
冯贵妃连连发问,但是她所面对的这些人,包括她的哥哥,一个个只是低下了头,不言不语,承受着这场风暴。
他们何尝不想将李正拥上皇位,他们何尝不想重现当年的荣耀,他们何尝不想打败杜睿,可是他们能做到吗?
冯贵妃尚自不肯罢休,道:“联合你们的族人,一起和杜睿斗!难道他当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冯旭闻言,为难的说道:“妹妹!认命吧!我们根本就斗不过宋国公,田迎和武家兄弟密谋了那么长时间,结果怎么样?他们手里面有兵有将,可是一样不是宋国公的对手,如今八部禁军都是宋国公的人,只要他想,他随时都能改朝换代,我们如何与之相抗衡!”
冯贵妃闻言,也是哑然失色,道:“难道~~~~~~难道杜睿那厮敢行王莽之事!?”
冯旭闻言,摇了摇头,道:“我也说不好,不过现在想要保全性命,最好的办法就只有一个了!”
冯贵妃闻言,急道:“什么办法?怎样才能让正儿登上皇位!”
冯旭闻言,顿时一阵气急,都到了什么时候,自己这个妹妹居然还在异想天开,余下的那些大臣闻言,心中也是一阵鄙视,到底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居然这般没见识。
冯旭道:“妹妹!要想保全你和正儿的性命,富贵,你最好还是放弃那不切实际的幻想,你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等到圣上大丧过后,新皇登基,便求告宋国公,要求三皇子外放之国!”
“什么?”冯贵妃闻言,险些跳起来,指着冯旭怒道,“你说的都是什么混帐话,就算是正儿无缘大宝,可是他还那么小,如何能够之国!”
冯旭现在也顾不上生气了,耐心的解释道:“那不过是表个姿态,现在大唐绝对不能乱,谁要想搅乱这潭水,宋国公是绝对不会放过谁的!你去求告让三皇子之国,不过是做做样子,告诉宋国公,三皇子对皇位没有威胁,不然的话,你以为宋国公能杀了一个崔皋,就不能在杀了一个皇子吗?”
如果没有今天崔皋等人拥立李正的事情,或许杜睿暂时还不会注意到李正这个小孩子,但是现在既然已经露出了不安定的苗头,杜睿肯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冯贵妃说到底也是个有心机的,虽然都是妇人之见,但总归不算太蠢,听冯旭这般说,仔细想了想,也明白了其中的关节,登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自古以来,皇室都是一个最没有人情味的地方,一旦牵扯到权利利益之中的话,莫说是一个皇子,皇帝又如何,历朝历代以来,被杀死的君王难道还少吗?
冯贵妃虽然不甘心,却也不得不承认冯旭说得都是对的,其实何止她不甘心,在场的这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他们又何尝会甘心。
但是势必人强,只要杜睿在,世家大族曾经的荣耀就绝对不会重现,他们对于以前,也只能去缅怀了。
发展自东汉,历经魏晋南北朝,多少风雨,多少艰险,世家大族都闯过来了,可是面对杜睿,他们没有信心,没有反抗的勇气,他们知道随着杜睿掌权,世家大族的那些余辉也即将落幕了。
不甘心又如何,还是那句话,势必人强啊!
发生在景阳殿内的这一幕,很快就传到了杜睿的耳中,杜睿虽然久不在朝,今日刚刚回来,宫中又发生了这么多事,但是如今他大权在握,想要掌握宫中的事情,自然轻而易举,这个世界上,最多的就是识时务的人。
“冯氏初入宫时,皆称其贤德温婉,却不曾想这妇人居然也有这般心思!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刚刚有人来向杜睿禀告的时候,汝南公主等人也在场,听到景阳宫内发生的事情,汝南公主也不禁一阵感叹。她生性善良,从来都是把人往好处去想,就连当初发现李承乾中毒,安康公主朝着要去找武京娘算账,她都拦着不肯。
杜睿只是淡淡的一笑,道:“人心总是不能被满足的,平日里越是低调的人,野心就越是大,更何况这冯贵妃的出身,想来她入宫之前,也是受了那些士族之人蛊惑了,再者,天下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更何况是这宫中的孩子!”
汝南公主看着杜睿,道:“睿郎!不知你想如何处置此事!?”
杜睿一笑,问道:“欣儿!你觉得我该如何处置!”
汝南公主皱着眉想了一阵,道:“此番冯氏的心思虽然止住了,可是难免她日后还会生出非分之想,不过~~~~~~睿郎!正儿到底是皇兄的骨血,皇室这一脉人丁单薄,若是能~~~~~~”
杜睿知道,汝南公主这是想为冯贵妃和李正求情,不禁笑道:“难道在你心中,我就是那般冷血不成,不要说三皇子还只是一个孩子,就算是他已经成年了!又能如何!?圣上将国事,家事托付与我,如何能圣上刚刚驾崩,我这做臣子的便要加害他的子嗣!”
杜睿确实不想将冯贵妃和潞王李正如何,说到底李承乾驾崩,冯贵妃母子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就算是有世家大族支持又如何,那些世家大族被大唐两代君王不断打压,如今早就成了昨日黄花,威风不再,便是要闹事又如何!
更何况,杜睿还怕他们不闹,如果他们胆敢借题发挥的话,杜睿可不介意,动用一下雷霆手段,好好教训一下那些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家伙。、
汝南公主听杜睿说,不会为难李正,顿时也放下心来,李正虽然和李弘,李贤一样,都是她的侄子,但是这些年来,她久不在长安,对李正的印象都十分模糊,不过再怎么样,李正也是她皇兄李承乾的儿子,李承乾的子嗣原本就单薄,如今李弘又被人给害了,就剩下了李象,李贤,李正三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出事了。
“这便好!这便好!不过睿郎,让李正留在长安,被冯氏和那些官员挑唆,难免会在惹出事来,不如趁着冯氏求告的机会,假戏真做,让李正之国吧!让他走的远远的,也好绝了他的心思!”
汝南公主这样说,可不是她心狠,毕竟当初李承乾,李泰,李恪,李佑,李治兄弟几个夺嫡的事情,她可是亲身经历过的,上一辈人经历过的事情,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想再发生了,为了一张皇位,大唐皇室已经流了太多的血,实在经不起折腾了。
杜睿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皇室繁衍的多,自然有害处,但是皇室人丁单薄,却也非好事,春秋之时,强盛的晋国为何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还不就是因为王室内部斗得太厉害,太过的王室成员被杀,晋王一枝没有了王族为藩守,结果被外姓人抓住机会,强大的晋国瞬间崩溃,要不然的话,哪里能轮到秦国统一天下。
要知道,单单是一个分裂出去的魏国,就曾打得秦国哭爹喊娘,割地求和。
杜睿想了想,道:“这也好!大唐皇室确实不能再流血了!”
这么多年以来,杜睿一门心思的想着让大唐稳定,可是每每乱事都是起于萧墙之内,李家每一代,都是兄弟几个人为了皇位,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
景阳殿内的冯贵妃或许还不知道,他们在这边密谋的权宜之计,全都被杜睿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李正的命运也已经被决定了。
一个远离了长安的皇子,就算是有再大的能耐,也折腾不起大浪来了!
李正的事情被解决了,杜睿在宫中新发展的耳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另一个麻烦却还在负隅顽抗。
“不服!不服!我不服!”
一身戎装的青年,声嘶力竭的大喊着,他的面目看上去十分英俊,但是此刻却显得有些狰狞,通红的双眼,此刻几乎都要喷出火来。
“凭什么那个贱人的儿子还能做皇帝,凭什么!?那个李贤根本什么都没做,他凭什么坐龙椅!我不服!我不服!”
一个老者看着愤怒的青年,道:“木已成舟,你纵然有天大的不满,也无济于事,听老夫一句劝,还是就此罢手吧!不然的话你的老师也容不下你,大皇子!”
第七篇 永徽 第十七章
大皇子!
永徽朝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或许有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当初的那位东宫世子李象,人们印象当中的大皇子都是太子李弘,至于李象,一个谋反之人的外孙,纵然李承乾心软不曾将他从宗谱当中除名,可是他皇子的身份,已经得不到太多人的认可了。
眼下这个关头,李象突然出现在长安城中,这其中的含义显然很是耐人寻味,不管他的出身,背景如何,谁都无法否认的是,李象是李承乾子嗣当中唯一成年的皇子。
如果杜睿出现在这里的话,一定会非常惊讶,因为李象出现的地方居然是英国公府,他此刻面对的老人正是刚刚从宫内赶回来的李世绩。
李世绩等李象发泄完了,才语气平淡的说道:“不甘心又如何?大皇子!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李象闻言,就好像被刺激到的病人一般,看着李世绩大喊道:“没有机会?为什么没有机会,如果还是李弘的话,我无话可说,可是李弘现在已经死了,父皇的遗诏就没有了效力,杜睿如何能擅自再立皇子,他这是矫诏!”
李世绩还是不动声色,道:“纵然那是矫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