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乱三国-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率领大军而行。
“你说大母她们会接受和喜欢我吗?我好担心……”甄宓的担忧之声,在曹智耳边响起。
甄宓虽然年龄还小,但作为一个接受传统封建思想熏陶长大的她,加入曹门,做曹智一个妾室,有这种担心也实属正常,也在情理之中。
曹智却是一愣之下,反问道:“什么接受和喜欢?你到底准备嫁给她们,还是嫁给我?”
“谇,当然是嫁给你喽,但是……”
“别担心,今后十几个人生活在一起,争风吃醋在所难免,但你们只要……”
“等等,你不是说我是你的‘九姨太’吗?那也就是说,你连我一共有九房妻妾,那来十几人?”
“噢?……。”
“说,你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我……”
“报……夏侯将军求见……”
“哦,我来了!”
正好赶上夏侯渊的求见,得以脱身的曹智,赶紧从车厢中钻了出来,站在车辕上,纵目一望,一对小队的骑兵,正在尘土飞扬下,迅速向曹智的车架奔驰而来。
“禀主公,许都叛贼已肃清……。小侯爷已被软禁,典韦……典韦力战而死……”
曹智听见曹丕被抓时,还在满意的点头。但听到典韦战死时,曹智就看了长途跋涉而来夏侯渊一眼。
接着沉默半响的曹智突然仰天长叹一声,泪流不止,不等夏侯渊欲言又止的就痛哭道:“遣其归葬于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以追思典韦之功绩,赐爵关内侯。并对外声称其是与敌人作战时,英雄力战而死……”
“是,渊代表所有将领拜谢主公恩典!”夏侯渊下马跪地向曹智称谢。
曹智也是止了泪,抹去泪痕,瞥了一眼跪地的夏侯渊一眼。曹智在实施这场大清洗之前,岂能不知道属下的一些想法。荀彧、典韦,甚至孔融的死,都会在不同领域、团队中引起一些不满和反感,所以曹智在之前也有了诸多安排。
“文若也走了……”说道荀彧的死,曹智显得很是悲伤。夏侯渊事先知道荀彧在此件谋反案上难善其身,但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直接就有了结果。
“我已奏请皇上追封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谥敬侯,其子荀恽嗣荀彧一切荣耀……至于崔琰和马上押回的毛玠等人,要安排人说服,就算他们不愿暂时不愿在为官,也不能让他们再有好歹!”曹智站在车辕上简短的继续对着跪拜与地的夏侯渊命令道。
“是!”
“至于吴质等人,统统以谋反之名处决……”
“是!”
“子桓我已向皇上请旨,加封他一级爵位后,再给他谯县一处封地,就让他圈养在那里!”
“圈养……是!”
夏侯渊虽然一时对曹智的这个新名词,没有很快、很好的反应过来。但依然的回应着,只是在提及曹丕时身子略微颤动了一下。
这个动作虽然隐秘,但哪能逃过曹智的眼睛,他立时家中语气道:“我说的是永远,无论是他,还是他的子嗣,永远都要被圈养在谯县一地,永远都不要让他们去其他地方……”
“明……明白了……”
夏侯渊猛然抬头,真正明白曹智的圈养之意时,就迎上曹智冷厉的目光。夏侯渊立时被曹智犀利如刀的眼神直直地侵入了他的眼眸里。
夏侯渊的脸霎时变得煞白,又惊恐地避开了曹智犀利的眼神,低声道“明白了”。同时明白着曹智这是在给他下达既是军政级别的密令,也是在宣布属于他们家族的一项密令,而他就是那个执行者,不容质疑的一项密令。
夏侯渊除了赶快拜服领命,连一点反抗之心、之力都不敢有,不能燃起。
曹智这样对待曹丕,已经算是仁至义尽。毕竟留下他一条小命,还给了他祖籍的一块封地,让他颐养天年。这不但对外界有了一个交代,而且也是给了曹氏和夏侯氏全体宗室一个交代。
“报……司空仓曹掾刘晔,刘大人率领一班文武挟圣旨以致前军……”正当曹智吩咐夏侯渊一些善后事项时,有一名传令兵,纵马急行而至,向曹智禀报道。
“喔!圣旨到了……”
曹智诧异之时,还是马上下车通知随行的各部官员,和他一起迎接圣旨。
这个刘晔可是正宗等的皇亲国戚,他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也是皇亲国戚中为数不多为曹智所信任,所重用的一人。这主要也是因为举荐他的人是郭嘉和刘晔是在曹智扬州起家时,就跟随了曹智之故。
刘晔率着一队人被迎导着来到曹智摆开的帐篷前时,贾诩、郭嘉、李儒等一众已在营帐前等候,虽然众人的脸色均未从荀彧的死中摆脱出来。但看到面带喜色的刘晔时,还是猜到了刘晔带来的应该是献帝对曹智封公等的封赏圣旨。
之前曹智已在中牟发了辞让封公,赐九锡的表文回许都。但那是一个朝廷的正常过程,作为绝对需要曹智保护下的献帝,是绝对要再颁旨,坚持赏赐曹智的。这种事情通常要来个三回,有甚者推来推去十几回的都有。
“嗯哼,奉天承运……曹智匡扶汉室,屡为朝廷建功,现拜曹智丞相之职,统领百官,治理天下……”
这次刘晔带来的封赏中,有明显一点区别与以往的,除了继续之前的封公、封地、封食邑、赐九锡等等和上次一样的封赏外,还就是多了拜封曹智为汉帝国第一官职——丞相之职。
这是献帝认为曹智所需的,也是当今天下众人,看着曹智一个个胜利战果,一项项功绩后,认为对曹智这样一个汉帝国功臣,最正常的一个表述和地位的体现。
刘晔读完圣旨,众臣纷纷起身时,接过圣旨的曹智就吩咐道:“贾诩笔墨伺候,我要给皇上写辞九锡令!”
“是!”
对于曹智的言出必行,坚决不要这个加封的九锡等荣耀,贾诩能人还是感到欣慰的。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求死一击
夏侯渊猛回头间,只见背后偷袭的典韦此时已经颓然跪倒在地,一手抱着满地肚肠,一手还前伸着夏侯渊的钢槊,双目凄厉地看着他。
此时典韦原本狰狞的眸子已经在慢慢变得空洞,无力的跪倒在尘埃上。夏侯渊刚才那反手一刀足够致命,典韦的肚子此时已经像金鱼嘴般绽裂开来,发白、滑腻的肠子都清晰可见了,更有殷红的激血像喷泉般向着四下里飚射不休。
慢慢站起身的夏侯渊此时才有空回顾和辨别一下刚才事情发生的始末。夏侯渊看着还力挺着的钢槊的指向,和再次确认着自己受伤右颈,一些感觉和用意渐渐清晰起来。
“我们都以为他毁坏刚才不用兵刃的诺言,要用兵刃突袭与你,但事实是……”
“嘭!”
在赵云的解说时,一声巨大的重物堕地声陡然从众人的耳际响起,震动了所有在场人的心弦一下。那受伤不轻的典韦,在赵云话至一半时,就仰头便倒了下去。
一代英雄,一个热血的男人,就这样倒下了。
他倒下时,还带着解脱的微笑。或许对他来说,死在此时,是一种解脱,但对生的人却是一种负担。
别人不说,战胜典韦,杀死典韦的夏侯渊从此背上了负担。在赵云的解说和他自己的观察下,他已经明白了最后典韦的突改初衷,举兵刃攻击夏侯渊都是典韦故意为之。
这是他最后的求死一击,前面刺中夏侯渊脖颈那一下,只是为了把夏侯渊赶至典韦扔重戟处,最后出声紧追而下,也是为了促使夏侯渊捡起地上的重戟,并反手反击。
而最重要的典韦最后一刺,夏侯渊也是在彻底转过身来后,才看清,典韦根本没有对准背对他的夏侯渊任何身体要害,而是斜刺里,刺向了右侧的一个无人空白点。
“他够英雄,死前没有拉我做垫背的,只是比我杀了他。这一仗,其实是我输了!”夏侯渊同样在知晓始末后,光明磊落道。
周围在夏侯渊的话语后,传出一阵惋惜的叹声,连匆匆安置完曹丕赶回的夏侯惇,也不再对着已死的典韦眼神怨毒,换上了些许崇敬之情的慢慢转身离开了。
“赵云!”
“在!”
“把典韦的尸体好生收敛,我去向主公请命,厚葬他……”
“是……”
而在许都大清理的当晚,远在中牟的曹军行辕西阁,贾诩带着一行侍从缓缓步入阁中。
贾诩打头而行,一脸严峻的肃穆之容,在他身后的两名侍从手中各有一个托盘,一人托盘上捧着一个酒壶,一人托盘上捧着一只酒樽。
贾诩这一路走的很慢,侍从只能慢慢且小心的跟随着。
贾诩的心情很是沉重,因为今日他来东阁是为了一个特殊任务——面见他的老朋友、老同事荀彧,并奉上曹智的“赐酒”。
若是平时,曹智赠送荀彧一两瓶自酿的“九酝春”,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是因为曹智赏识荀彧的好事。但今天不同,曹智赐下的这酒,虽也是“九酝春”。但却是只能荀彧一人喝的,这是曹智赐死荀彧的毒酒。
为什么孔融可以被下狱?毛玠也可以被下狱?崔琰可以被下狱?曹丕甚至还要保护。好些在此次犯案中的人,都可以被暂时,或是永久的不死,就是荀彧不能?他要被曹智赐酒、赐死呢?
许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曹智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表示了不理解。但有一个人是明白的,那就是贾诩。
在阳武大营,贾诩看到通敌信件上荀彧的名字时,就知道了曹智一定会要荀彧死。
因为很清楚这件谋反案需要一个主谋,而伏后、伏完、孔融、毛玠、崔琰都不具备这个资格。甚至是真正主谋的曹丕也不能被推至台前,让世人所知晓他有过谋反曹智之举。因为他是曹家的一份子,是曹操的儿子,是不能公开让世人知道曹家出了这么个大逆不道之人的。
曹智甚至不会杀自己这个亲侄子,因为那样一来,曹智、曹氏一族就会在历史上留有凶残的恶名。因为他们已经准备将来要成为皇族的,皇族的发家史,应该写的辉煌,充满光明、光辉、和睦的形象。而不能留下阴险、残忍、血腥的任何历史印记。
已经到了今时今日的曹智,深知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以他今时今日的权利,更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他会处理好,处理的冠冕堂皇。这就需要荀彧出来承担所有责任,需要他死,来为这场风波画上句号。
“文若兄……。”贾诩终于站到了已是沐浴更衣的荀彧面前,他不能像平时一样与荀彧寒暄,只能用最低沉、平静的声音叫道。
“喔,文和你来了!”荀彧比贾诩想象中的要平静,甚至在看到贾诩身后侍从后和那毒酒,依然是面不改色。
只是在微微一笑、点头后,就摆手叫贾诩道:“文和坐吧!”
贾诩艰难的抑制着身体的颤抖和悲意,手足无措的缓缓对着荀彧坐下。贾诩被曹智挑中一直以来主持这场谋反案是有原因的,或者说这是曹智对贾诩的一种惩罚。
因为在这之前,许都朝廷的情报工作一直是贾诩在负责整理和收集的。曹智在密信一事被揭发出许多人后,没有对贾诩明说过什么。但在乐进重新被派回,了解和调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曹智就故意将一切台前,难看的事物要贾诩执行了。
贾诩在这件事上也是问心有愧的,作为他这样一个惯于识别阴谋,玩弄阴谋的大行家,曹丕、伏完、伏后那点伎俩再怎么隐秘,也是会在贾诩的眼眸里,露出一星半点蛛丝马迹的。但贾诩从来没有向曹智举报过什么,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刚开始曹智怀疑贾诩的忠心后,事实很快展露出贾诩和此事的确无关后,曹智还是心中有气的:作为掌管情报的官员,你就算不确定,也不能知情不报啊?……
作为在这件事情中,曹智和贾诩这对最隐喻的主仆间,曹智的坚持彻查此事,贾诩的一直希望曹智放过荀彧,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冲。
而作为有绝对权威的曹智,于是就压迫贾诩来做这最艰难的事——作为曹智的钦差,来执行处死荀彧。并已经言明荀彧死后,接替他尚书令职务的不二人选就是贾诩。
其实贾诩最为担心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贾诩作为有着其他官员所没有的执政经验。当年,他可是辅佐过李傕等军阀,掌控长安朝廷有一段时日。并且在这段时日里,贾诩的政绩斐然,有目共睹。
而现在在曹智团队中,有资格与荀彧一争高下的,贾诩当然是不二人选。但贾诩一直极力避免着这种竞争的产生,他一直喜欢退居在第二线,同样作为尚书的他,从来不去荀彧的衙门上班,从来不去参与涉及荀彧权利范围的事。
贾诩是目前这个世上最会明哲保身之人,也是非常聪明之人。他不是不爱权利,而是看过了太多权利的纷争之下,亲人、朋友的反目成仇。他早已明白要活的长久,就不要贪恋权利,所以他更多站在曹智的背后,站在荀彧等大儒的光环下,不咸不谈的存活,他认为最适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