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仙则仙-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承念静静地站着旁边,只是摇摇头。
她倒是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她也无法理解,但事实上,就算是武人这样的人,也是有崇拜者的。
只不过是……跪得习惯了,便对站起来的人生出惊异之感。在她的时代,便是有人同族被虐杀绝尽,他也能乖巧地做异族杀手门下走狗,毫无愧疚地出卖自己的同族人,亲自参与对自己同族之人得屠杀,可比吕而归这种漠视同乡的人冷血得多。
与那般凄惨的场景比照而言,桃源乡之事,倒显得寻常了。
只不过,与人命牵扯在一起的事情,又怎么可能真的以寻常待之呢?唐承念叹息一声。
“吕而归,在你眼里,武人的命,比你同乡的命更加重要吗?”吕高志不顾一切地大喊道。
吕而归感受到了身旁同乡的注视,当然明白此时此刻他不能点头。
他心里对武人忠心耿耿,可他更精明,不会让自己的小命死在这种地方。
“当然不是!只是,我想,武人也一定是受了逼迫,那并不是他的本意。”吕而归左右看看,试图说服他们,“武人对我们还不好么?他们拿着兵器,却从未主动伤害过我们,一切都是从外乡人来了以后,才开始改变的……”
那个将齐正义叫来的乡民,本就满腹好奇,听了这话,便忍不住搭话:“不是啊……以前也有乡民死在武人手底下。”
“那也是被逼的!拿走一点东西罢了,也舍不得,拿刀一吓唬,就软了脚自己往刀上撞,难道还要赖在武人身上吗?”吕而归一脸难以置信,只觉得身边的乡民全是忘恩负义之辈。
唐承念看不下去,便是吕而归表现得再跳梁小丑,她也不觉得好笑,他在这里丢人现眼,却害得她尴尬恐惧症发作。“谁能先把他拖下去?”她更想快些处理正事。(未完待续)
ps:第一更。
☆、第五百四十四章 罪过在谁
“那也是被逼的!拿走一点东西罢了,也舍不得,拿刀一吓唬,就软了脚自己往刀上撞,难道还要赖在武人身上吗?”吕而归一脸难以置信,只觉得身边的乡民全是忘恩负义之辈。
唐承念看不下去,便是吕而归表现得再跳梁小丑,她也不觉得好笑,他在这里丢人现眼,却害得她尴尬恐惧症发作。“谁能先把他拖下去?”她更想快些处理正事。
桃源乡里的人虽然顺民,倒不是真蠢,还不至于被吕而归这点演绎骗过去,看着吕而归的目光,恨意多过相信。吕三宗再欠扁,也是他们的同乡,白岚珠再懦弱,也是他们的朋友,他们没做错什么,至少,没错到应该死的地步。
那,到底是谁的错呢?
吕高志抱着吕三宗的身躯,颤抖起来:“罪过在我……罪过在我……”
他忽然抢走了武人的刀。
武人虽然被火烧成焦炭,然而,他的刀却完好无损地摔在一边。恰好就是吕高志那边,他一伸手,就抓住了那柄刀,他昂起头,十分坚决地说道:“我不配为这个里长,从前做了不少荒唐的决定,如今,报应终于来了我的头上,却不是中了我,而是中了我儿子。既然天不收我,我自己收了我自己,只求诸位不要再怯懦下去……”
说完,便要横刀自刎。
唐承念速度极快,如闪电一般来到了他的身边,脚尖一点,就踢飞了刀。
她横眉竖目,十分愤怒:“你以为。自尽便对得起你的同乡了吗?”
唐承念指着外面那些人,大声呵斥道:“你认为罪过在你,难道还不知悔改?悔改并不一定要以命换命!吕三宗……你儿子他已经死了,这就是偿命,你想对得起你的先人们。就更不应该随随便便去|死!你说一句话,就尽了义务吗?你要他们别怯懦,他们就不会再怯懦了吗?”
“你看看啊!”唐承念着重指了吕而归,“你用自己的行动,让乡民们成了顺民,想要让他们变回原来的自己。依旧要靠你的言传身教。你以为,仅仅凭借鲜血,就能够唤醒已经麻木的心与灵魂吗?牺牲是为了警醒,然而人通常都是健忘的……你只要活着,才能够不断地提醒他们想起……白岚珠她们的牺牲。唯有你不断提醒他们想起这些血淋淋的故事。这些凄惨的故事再不会重来一遍。”
吕高志茫然地听着她的话,刀被踢飞了,他的心也空了。
接着,他便下意识地开始思索唐承念的话。
死……真的是错的吗?
以前他一直以为死就是赎罪。
“死是一了百了,扔掉了所有的责任,把辛苦的事情扔给了活着的人。”唐承念冷冰冰地说,“况且,你为什么要死?罪过其实并不在你。”
一心认为错在自己的吕高志不由得抬起了头。
此时此刻。他并不怕死,然而,他的本能依旧令他并不诚心认罪。
他愿意死。可是,更愿意清清白白的死。
汤成奶呢一眼就看透的他:“如果你想要清清白白的死,得先让自己变得清清白白。你得把自己曾经做错的,扭转过来。罪过不在你,而是在肆意妄为的武人,以前的你让自己的同乡成为了顺民。如今的你,需要让他们重拾勇气。这才是你要辛苦艰难地活下去的理由。何况……”
她走到吕高志身边,低声地说道:“你的儿子被武人杀了。你真的甘心么?难道只有一个武人有错吗?他们肆意妄为,想伤人就伤人,想杀人就杀人,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他们人人都觉得桃源乡里的人可欺,显然,所有武人都是这样想的,他们不断地来找你们……你不想报仇吗?”
唐承念只想唤回吕高志地求生欲。
她瞧不起吕三宗,可吕高志和吕三宗不一样。他也会怯懦,偶尔太像个人,可是,他终究能够硬起心肠,而且,他与吕而归这样的人不同,他会明白自己有错,也愿意认错,只是有时候太过于极|端了,如果可以改变这一点,或许,他便是重建桃源乡的重要力量之一。
唐承念心知自己不可能永远留在桃源乡,然而,这里的一切都太真实了,她真的没法相信这里是一个幻境。即便这里真的是幻境,她也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幻境找到一个可用的中心人物,支撑起这里。这个人,最合适便是吕高志了。
吕高志低头看了怀中的吕三宗一眼,他的儿子,仍然死不瞑目。
那具焦炭虽然被烧成了人棍,可是,正如唐承念所言,桃源乡这些年受的苦,不是一个武人就能够抵偿的。再说,如今显然是武人不肯放过他们,他们会派来一个新的武人,谁知道是不是会再派来一个?当然要报仇,也要立威,让武人不敢再来……
若是真的可以做到,就太好了。
吕高志想,他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这样想呢?
那才是一位里长应该有的想法啊。当初的他,为什么会萌发束手就擒这种蠢主意呢?
唐承念说得对,他有错,但不是大错,可也不该一了百了,让活着的人替他承担他做错事的苦果。既然他做错了,就应该改,不能让别人改,他错了,就要自己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
“唐姑娘你说得不错,之前的我,太鼠目寸光。”吕高志缓缓地点了点头。
见能说动吕高志,唐承念稍稍安心,若是行无所获,那她也没办法了。
吕高志转变心意之后,便觉得报仇之事宜早不宜迟。他陪着吕玉琢一起,将白岚珠和吕三宗各自葬了后,便马不停蹄地将所有乡民都召集起来,迫不及待地开了动员大会,只是,有些动摇的人唯有在场亲眼见过惨况,看到吕高志横刀欲要自尽时的乡民,其余人,到底也还是与吕而归是同样的想法。
那是不可战胜的武人,就算杀了同乡,也必定有苦衷。没有?仔细想想,总能想出苦衷来的。
因此,这动员大会倒是适得其反,让一些乡民反而对武人更生崇拜了。
吕高志只觉得黯然又懊恼,他终于明白,自己当初到底干了一件多糟糕的事情。
他没辙了,只好来找唐承念商议,要找唐承念,就要去白岚珠的家——现在家主已经是吕玉琢了。
至于唐承念为何住在这里,是因为吕玉琢主动邀请唐承念在自己的屋子住下,连惠瑶也这样劝说。
毕竟,连惠瑶还有自己的家,她与夫君同住,自然不好收留一个妙龄少女。虽然唐承念也是女子,然而彪悍之处却是她亲眼见过的,由她照顾吕玉琢,连惠瑶放心,只是心中想好要每天都来看望吕玉琢一次。当然,今天陪着吕玉琢葬了白岚珠,她也该回去了,家中夫君已经错过了早晨和中午的饭,再饿一餐,她多半又要被啰嗦半天。
所以,吕高志来时,屋子里只有唐承念和吕玉琢。
吕玉琢听说他们要讲动员大会上的事,便主动搬着凳子过来听。
她本以为动员大会会很顺利,毕竟,是里长亲自站出来讲话,谁知道乡民们根本不给吕高志面子。
吕高志一开口就是抱怨:“怎么办?唐姑娘,他们全都不听我的。”
“怎么会呢?您是里长大人呀!”吕玉琢小孩子个性,不懂什么父债子偿,子债父偿,她只认死理,便是谁错谁担着。错了的吕三宗死了,要她死的又不是吕高志,因此,吕玉琢对吕高志并没有什么坏的想法,反倒是吕高志见了吕玉琢,还觉得有些尴尬,不敢与她对视。
吕高志有些不自然地转开头,不过并没有忽略她的话,他回答道:“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平日里,他们倒是对我的话言听计从,就连……”
他想起昨天就连让乡民们去追女煞星,他们也去,然而这女煞星就坐在对面,那这话就不好直接说了。
吕玉琢听不出这些弯弯绕,只是自顾自地说道:“对,他们一向都很听话。”这里头当然也包括了她与她娘亲。
唐承念微微一笑,道:“是逆反心理罢了。”
“逆反心理?”
“你非要他们接受什么,他们就非不接受,如此而已。与任凭武人欺凌,失去自尊与生命比起来,自然是真正的安稳更重要。等他们明白孰轻孰重,会自己做决定,这是需要时间与潜移默化的。”唐承念见吕高志和吕玉琢都一脸懵懂,无奈地解释了一下潜移默化的意思。
“也是。”唐承念这话说得有道理,吕高志很轻易便接受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对唐承念充满崇敬之心的缘故。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总是更容易听进另一个人说的话。
唐承念没有说的是,这时间,可能真的会很长。
而且会很难。
不过,桃源乡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地方,真要说多久,多难,倒也不至于。究其根本,还是要看情况,更何况她并不希望吕高志的热情被她的话所打|击,因此,唐承念也不愿意说些泼冷水的话。(未完待续)
ps:第二更。
☆、第五百四十五章 阵前磨……铁
唐承念的主意,就是让这些顺民意识到,除了顺从,他们其实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这群顺民之所以对那武人敬畏有加,不是因为吕高志给他们灌输了武人无敌的概念吗?
跪拜无敌之人,苟延残喘一生,这便是根植于顺民心中的思想。
然而,唐承念相信,但凡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会甘心永远跪着。这智慧并不是指聪明,而是指有智力,且智力正常。任何一个拥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会有不甘心。只不过,有些人的不甘心很明显,有些人的不甘心深深地藏在心底。
唐承念相信,就连吕而归那样看似无可救药的人,也有一颗不甘之心。
只不过,是吕而归不屑与同乡共为罢了。
恐怕,在这个人心中,只有无敌的武人,才有资格驱使他。他希冀的是与武人并肩,甚至成为武人,哪怕他与武人并不同路,他也要假装同路。从一条走狗做起,然后,便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哪怕卑躬屈膝,在吕而归心里,大约也是一个与桃源乡之人不同的人了。
吕而归且不论,既然人人都有一颗不甘之心,那么,他们迟早会想要站起来。
何况,他们显然不是跪着就能安稳了。只要武人不悦,可以毫无理由地斩下一刀,这意味着,哪怕抛却尊严,一样会死。
既然如此,何不反|抗呢?
当然,唐承念知道动员大会一定会失败。因为吕高志太过于自信了,他以为,只要用语言就能动摇人的决心。用语言让人跪下。简单,可是,要用语言驱使一个人拿起刀,那就太难了。也许尊严可以,然而这些人的尊严。早就已经泯灭在无声无息中了。
就算想要让人拿起刀,也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举起刀。
煽|动热血上头的容易,但唐承念并不希望这些桃源乡乡民成为热血上头的疯子。失却理智,失却仁慈,胡乱杀|戮,成为机器。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