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继续翻看《江南邸报》,第四版上刊登是计部颂发的龙凤七年第一次通商关税率,出口方面,粮食三倍又七成,铜三倍,瓷器七成,丝绸六成五,茶叶六成,纸张五成,棉布负一成半;进口方面,瓷器一倍又七成,丝绸一倍又六成,茶叶一倍又五成,纸张四成,铜铁一成半,粮食一成,棉花半成,而金银首饰书画精良兵器等奢侈品最高,几乎达到了四倍。细川赖之猛一看,一时反应不过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只好向俞通海请教了一番。
俞通海虽然是武将,但是好歹是高级将领,受过一点培训,经过它大略一讲,细川赖之明白过来,粮食出口要缴纳货品市价三倍又七成的关税,而进口只需缴纳一成即可,棉布出口关税负一成半的意思就是只要出口了,国内税务局还会根据你在通商海关的报关单退还市价一成半的此前征收的物产税,按照丞相的说法,这叫出口退税。
大致懂了一点的细川赖之盘算了一下,如果日本的刀剑书画、丝织品等货品运到江南贩卖,一个归奢侈品,要交市价四倍的关税,一个归丝绸品,则要交一倍加六成的关税,加上海路运费,价格就高得离谱,根本没有销路,难怪山贺显次郎在博多的时候死活不要这些东西,敢情他早知道江南的关税制度。
在《江南邸报》龙凤七年元月第二刊中,细川赖之看到了几个通告,又让他震撼了一把。首先是刘浩然以丞相名义发布《大宋官吏律》,大宋官吏此后不再分什么流内与流外,官与吏,一律称为司政。而司政的录取分为两部分,中央国考和分省政考,国考录取者可授品阶,分省政考录取者则全部从无品轶的庶务员起步,三年一考核,上优者可升授两级,中优者可升授一级,平者不变,下者或训诫或夺职或降职。并在各省设文华馆,定期从从九品以上司政中招录优异者为检修,学习半年,再加以擢升,而各省所能任命的最高官职是六品,凡七品、六品官职非文华馆检修不得授。而翰林院除国考中录取庶吉士外还定期招录各地七品以上司政优异者为待制,学习一年,凡五品以上司政非翰林院待制不授。
而司政俸禄则大幅提高,庶务员一个级别,其余按品轶不同俸禄不同,并设有多项津贴,如官服津贴、出入津贴、差旅津贴、宅屋津贴,最重要的是职位津贴,如凡担任如捕盗巡检、缉私巡检、运转部工地主事等危险辛苦的职位有一定的津贴。此外每年还会根据年终考稽成绩发放一定数量的补俸,每两年根据司政就职时限和当年物价变化进行加薪。除此之外诸司政就没有任何照顾了,房子你自己购买或租赁,出入车马你自己置办,公派的秘书护卫之外的小厮随从你自己养活等等,你自己的俸禄怎么花费不管,但是贪污受贿就等着廉政公署和都察御史找你的麻烦。
另外刘浩然还在这份邸报上颂布了《大宋军政司军司政基金条律》,从龙凤七年元月开始,犯大宋军政公职人员,包括各级学堂的老师、教授和各地医馆医生,每月从俸禄中扣半成,朝廷补贴一成半,统一交由计部新设的基金局管理,用于各项工商经营,所得利金全部计入基金局。而所有军政公职人员在缴纳二十年后可在五十岁领取养老补贴。凡中间阵亡、伤残、殉职等因公伤亡,可免交其余期限基金,即日起领取抚恤和伤残补贴。
这个条律规定得非常详细,如军中的军士由于是有服役期的,一旦数年服役期满,这些退伍军士一般都会妥善安排,可转为司政基金,如果是自谋生路者可继续自行全额缴纳基金,满二十年一样生效。而中间军政人员因失职、渎职、犯罪等被夺职,那么除了退还每月所缴纳的半成基金,其余一律没有了。
还有一个通告是《大宋工商劳工基金条律》,凡大宋境内的工场、商社,无论官办、民办或合办,所雇劳工无论级别高低一律缴纳基金,劳工自己缴纳月薪的半成,工场商社缴纳一成半,所款也交由基金局管理,满二十年后也可在五十岁领取养老补贴。与军政基金不同的是,劳工基金在劳工遭解雇、转工后由新东家照例缴纳,中间失工期间,三月以内由官府补贴全额缴纳,三月以上需自己全额缴纳,也可申请退还基金除利金之外累积全额,而一旦入新工后又需重新缴纳,期限重新计算。至于农户基金通告则言明正在研讨中,不日便可出台。
几张邸报看完,细川赖之看得是头昏脑胀,无它,全是这邸报上的信息太多了,而且很多东西与他所知道的天朝上国惯例截然不同,的确需要花费一番心思去琢磨,就是去问俞通海,他也是一知半解,半天讲不明白,只是大大咧咧说了一句:“我明白丞相的意思,国家不为国民百姓生计着想便不为国了。”
不过细川赖之更关心的是几个大学的招生章程,因为他看到江南一番繁华后,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仿遣唐使例,回去请幕府派遣一批留学生过来,好好学习江南的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知识。
他翻阅了一番,发现各个大学的招生章程大同小异,凡县学以上、或年满十六岁者可以报考,但是需要参加每年一次各省的省考。而这个省考是由中央统一组织,题目由中央出,再分派各省印刷成试卷,而考试科目分为国学、算学和格物三科。
通过与杂役的聊天,细川赖之大致弄清楚了大宋现行教育体制。各地设童学,教授六岁以上童子,可为官办或官府许可私办,教授国学和算学,学制六年。童学童子学满毕业后可参加每年一次的县考,考入县学,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考入府学,学制都是四年。县学和府学除了继续学习国学、算学外还增加一门格物。
而且细川赖之也得知,从龙凤七年开始,大宋施行新的考试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学考,一种是政考。学考每年举行一次,县学和府学读满毕业或满十六岁不入学者均可报名参加省学考,可报考各省的大学,成绩优异者可报考江南大学这种最高学府,不过还需要参加一次由大学组织的考试。现在江南除了江南大学,又新设了武昌大学和杭州大学三所最高学府。
诸省大学和国家大学学制两年,主要学习国学、算学和格物细分的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大学毕业后可报考各大学中更高一级的农学院、工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学制一般是三至四年,在这些学院里就要专门学习分科的专业知识。
而省考中不被大学录取者基本上就被各省新设的农科专学、工科专学、医科专学、商科专学和陆军、海军预备学堂录取。诸专学一般学制四年,学业有成后一般担当工农技工、护医、医护兵和商社伙计。工作满三年后还可报考相应专业的学院。而大学毕业者不被诸学院录取者也可转考陆军、海军军官学堂和各科专学。
另一类考试就是分省的政考,每两年一次,非大学毕业者不得报考,省政考合格者可为庶务,迈入司政行列,省政考前三百名者可参加也是每两年举行,比省政考迟一年的国考,甲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乙等入翰林院为待读,丙等分诸省文华馆为检修,学业满后皆可授官。
介绍道这里,杂役咂着嘴说:“按照此前情形来看,国考高中者不出法学院、商学院这两类,娘的,我家小二读书还有些灵气,现在已经入了江宁府学,要是能考入江南大学,再到法学院深造一番,乖乖,一个九品官是跑不了的。”
现在江南教育新办,而人才又亟待,所以官府在极力大办学堂之外,各级考试都比较宽松,原本政考是非学院毕业者不得报考,现在放松到了大学毕业者。待到以后天下太平,读书的人越发地多了,估计这考试就越发地艰难了,估计就要恢复非学院毕业者不得报考了,到时一般人就只能读读专学。
细川赖之琢磨了一下,准备在觐见刘浩然时提出派些日本留学生到江南大学、武昌大学、杭州大学这三所最高学府学习一二,反正这些人不会参加政考,估计也不会引起太大的不良影响。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俞通海招呼细川赖之去吃饭。在餐桌上,俞通海说道:“细川阁下,你运气真正的好,三日后是丞相给众将士授衔的日子,届时会举行一场盛大仪式,让你赶上了。”
“统制阁下,这是真的吗?请一定带我去观摩,一睹天朝雄军的威容。”
“那是自然。”
细川赖之看到俞通海满脸的得意,心头一转,不由问道:“请问阁下被授何衔?”
“我被授海军少将衔。”
看到细川赖之还不知道海军少将衔意味着什么,旁边的陈孝林解释道:“此次授衔,依照丞相的意思,分为陆海军两类,陆军最高只授了中将衔,仅授五人,海军最高只授中将,仅授我家统制的父亲,海军部尚书俞老大人,海军少将却仅授了三人。”
细川赖之连忙恭声道:“恭喜少将大人了。”其余陈孝林、全书林、吴道平也笑嘻嘻地说道:“统制,你授了少将,可是要请客,秦淮河花船是少不了的。”
俞通海心情非常好,哈哈大笑道:“那是一定的,诸位兄弟届时一定要到场。”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授衔
第一百二十一章 授衔
龙凤七年元月二十四日清晨,在中书省官署前面宽敞的大道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数以十万计的江宁和附近百姓聚集在大道两边,江宁巡检、驻军派出了上万人在大道两边维持秩序。
细川赖之穿上朝服,精心打扮了一番,在一位庶务员的引领下来到大道正台左边的观礼台,那里已经聚集了上千人,均是来自高丽、琉球、越陈、占城、真腊、暹罗、三屿、麻逸、老告的商人和官员。自从方国珍降附江南,南下的海路基本上就通了,南边诸国的商人有的到庆元中转,有的直接赴江南,所以江南的南洋诸国商人没有三千也有两千。这些人也都是经过一番精心打扮,穿上了自己民族的盛装,五花八门的服饰看上去五颜六色。
细川赖之与这些人语言不通,能说得上话的十几个高丽人又是互相瞪着眼睛,谁也不爱搭理谁。唯一能说得上话的就只有匆匆从刘家港赶来的山贺显次郎。只是这人能有幸被邀请参加如此盛大的仪式,早就激动地前言不搭后语。细川赖之与他身份又悬殊,说了几句话后便觉得无趣,于是转而观察起周围的情景。
正台、两边观礼台和周围的建筑物上插满了红旗,飘动的红色旗帜如同无数在寒风中怒放的火焰。而大道上聚集的百姓们非常安静,他们正在期待着仪式的进行。大道边上负责维持秩序的巡检和驻军军士们手持兵器,神情肃穆,站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如同一个个木桩子一样,整齐地布满了每一个地方。
快到时间了,观礼台后面涌来了数百人,他们都是准备被授衔的军官将领。细川赖之很快就看到了熟人,俞通海和陈孝林。在细川赖之殷切地招呼下,两人带着一个将领走了过来。
只见他们三人穿着截然不。同,俞通海和陈孝林身穿一身贴身的藏青色大衣,头戴着一顶别致的藏青色军帽。这军帽是棉布制成的,不过被里面的骨架衬出了一个形状。顶面呈圆形,比头大,然后收缩至头顶部变成了一个圆筒形,外面衬了一圈红色边。前面是短黑色帽檐,呈鸭舌状,似乎是牛角制成的,上面用红色绣了一圈花纹。帽檐上方是一个金属制作的帽徽,红色正在展翅的凤凰,下面的爪子一边抓住一支枪,一边抓住一个细川在光荣号见过的船舵轮。而帽徽上面的帽沿向上微翘。如果还有穿越人士的话,他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帽子大部分吸取了二战德军的样式,不过更多了些细节装饰。
从衣服上而论,俞通海比陈孝林。要精致。他们同是到膝盖的大衣,腰部两边各有一个斜口袋,上面没有口袋,只是右边心口处有一个金属的小牌,一个扁平型非常漂亮的帆船。铜制的双排扣子格外显眼。袖子上都有三圈红色条纹,肩膀两边各有一个红色的肩章。而俞通海是大翻领,翻出的部分全是红色,两个领角还用金黄色的线绣出两个花纹。陈孝林就只有中翻领,而且颜色依然是藏青色,不过领角也绣了花纹。里面是到脖子的呢绒上衣,也是藏青色,扣子扣得非常严实,衣领上有两个浅黄底的小领章,上面绣着红色花纹。
第三个细川赖之不认识的人。他的衣装却有些不同。他的军帽、大衣、上衣样式与俞通海相同,只是颜色不同,他所穿的衣服颜色几乎接近灰褐色。而军帽上的帽徽也有不同,那只浴火凤凰的左爪子抓的是枪,右爪子却抓的是盾牌。他心口上却是一个扁平的火炮,上面交叉着两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