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荣耀-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嗍涓牵O照飧龆饕仓皇锹晕⑻崃艘幌拢氩坏揭朵任氯醇窃谛睦铮铱囱踊棺急附浞⒀铩
“臣做过调查,随着海外贸易的距离越来越大,所需要的金钱也越来越多,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而一般海外贸易,如对东非贸易,一个来回至少要一年时间,多则两三年,这金钱运转的速度就非常缓慢,一般的商社难以负担。”
刘浩然连连点头,远洋贸易,雇佣或购买海船、雇佣海员、购买商品、途中耗费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要超过近海贸易,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这资本周转速度,跑一趟东非要一两年,跑一趟欧洲起码要两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巨大的资金就算是全压在上面了,只能等船队安全回来才算完。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将资金投在近海贸易上,虽然收益低,但是它转得快,一年两三个来回,两三年下来也不比你跑趟远洋赚得少。
“陛下,如此一来,如果大明一般商社要想进行远洋商贸,必须向银行贷款,以缓解资金运作缓慢带来的压力,但是这有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风险巨大的问题。远洋商贸风险极大,一般银行不敢贷款给商社,怕血本无归,所以就造成了今日大明商社大部分集中在近海贸易,只有实力强劲的大商社才进行为数不多的远洋贸易。”
“陛下,如此一来就造成两个不利局面,第一,远洋贸易的巨大利益被大食、印度等商人获取,第二,大明商人过于集中在近海,随着我大明工业越来越发达,产出也越来越多,势必造成相互竞争激烈,使得大明商人之间互相压价,从而让日本、朝鲜、大食、印度等商人坐收渔翁之利。臣查阅过明历十年计部、工部和商部的数据,明历十年,我大明出口增加了四成,但是关税却只增加了不到三成,可见危机已经开始出现。”
刘浩然不由眼睛一闪,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出口关税是根据成交价格的比例收取的,价格越低,关税也就越低,叶淙温所言,的确意味着大明商人的恶性竞争已经开始。
“念祖,你可有解决之道?”
“回禀陛下,臣在一位威尼斯商人那里碾转听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名叫乔治。勒克维伦的热那亚商人同“圣。克勒拉”号商船的船东达成一项协议:船东先将一笔钱存入乔治那里,“圣。克勒拉”开始其从热那亚至马乔卡的航程。如果航程一切顺利,船舶安全抵达的话,船东不收回那笔钱;相反,如果船在半道上出事,发生损失,就由乔治根据船东的损失进行赔偿。从那张协议上可以看出,它有明确的目的,即保险责任,如‘海难事故,其中包括船舶破损、搁浅、火灾或沉没造成的损失或伤害事故’。在其他责任方面,也列明了‘海盗、抛弃、捕捉、报复’等所带来的船舶及货物的损失。这与陛下此前所言的保险有异曲同工之妙。”
“念祖的意思是兴保险?”
“是的陛下,臣对几家大商社远洋贸易做过统计,他们每次远洋贸易虽然损失不小,但是获利却极其丰厚,甚至就算大部分船都沉了,只要有一艘船回来了,上面的香料、黄金和宝石也让这次航行是盈利的。而且随着大明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大明海军掌握更多的制海权,远洋商贸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小,因此保险这一行业看上去风险极大,或者说开始的时候会蒙受损失,但是依然会有巨大的收益。”
这一点刘浩然倒是赞同,在另一个世界,保险公司都是富得流油的主,如果真的只有风险,没有收益,他们流的油从哪里来?
“念祖,说说你的想法?”
“陛下,臣认为,可以成立一些保社,专门针对远洋贸易进行保险,商人缴纳与货品价值成比例的钱即可获保,这样商人可以降低风险,而银行由于保社的担保也愿意贷款给商人进行远洋贸易,而保社虽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但风险总是只有一定概率,例如十艘船总不能全部遇难,如果只是一两艘船遇难,保社所受的保金也足以承担赔偿,从大明整个海外贸易来说,保社却是盈利的,如此一来一举三得。”
“你们的意见呢?”刘浩然转向问其他人。
“回禀陛下,大明海军与商贸是并存的,没有海上商贸,也就没有大明海军存在的意义。”廖永忠笑着说道,他当海军将领多年,已经明白大明海军与大明海上贸易的关系。
“回禀陛下,臣此前也担心我大明海军控制锡兰洋之后该怎么办?臣在延年港、安曼海驻扎时久,知道那里的情况,正如叶大人所言,我大明商人在锡兰洋的贸易太少了,如果按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大明海军就算控制住了锡兰洋也很难支撑下去。”陈孝林毫不避讳地答道。
刘浩然点点头,现在的大明海军和大明海上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是大明海军打到哪里商人就把生意做到那里,大明海军保护大明商人的商船,而大明商人通过关税、“雇佣费”等方式将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到大明海军身上,使得大明海军能够良性发展。但是刘浩然没有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大的问题,原本他以为一个东非商社已经足够,现在想来过于简单了。东非商社尽管招股金额巨大,但是大部分都是皇室、贵族和保险基金等方面的注资,广大的商人都没有被发动起来,届时光靠一个东非商社,你能有多大的运输和销售能力?
“念祖所言极是,你这番建议让内阁好好讨论一下,尽快拟出个章程来,锡兰洋经略即将开始,这方面也要跟上。”刘浩然最后一锤定音道。
************
第二卷 称雄江南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
第二百七十九章 太子妃
刘浩然坐在椅子上。闭目在回想着刚才的会议,将一个个思路慢慢理顺,他现在越来越发现,自己虽然是一个穿越众,但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要不然也不会在海军方面出这么大一个问题,差点造成整个海军战舰“集体”报废,而且如果叶淙温不建言的话,他也不会想到对于大航海来说,航海技术是一方面,金融信贷和保险支持也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大明商人还没有迈向世界,自己先内战起来了,就像另一个世界一样,为了争夺客户,“吐血”大甩卖,结果好处和大头都让鬼佬赚去了,国人只能吃点下角料。
突然,门外传来黄公公的声音:“陛下,皇后求见。”
“快请进来。”刘浩然猛地睁开眼睛,从靠椅上跳了起来。
“皇后找朕有什么事?”刘浩然挽着薛如云的手说道。
“陛下,臣妾这几日一直在忙一件事情。”薛如云看上去非常高兴,脸色欢愉地说道。
“哦,什么事?”
“陛下,太子已经行冠礼,也该立太子妃了。”
“对对,是我这个做父亲的疏忽了。”刘浩然一拍额头说道,刘焕章行完冠礼也就意味着可以成亲结婚了,而刘浩然却将这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忘记得干干净净,他还以为这个时代的人和他穿越前一样,男的要二十二岁才能结婚。
“看来皇后已经定好了人选了。”刘浩然看着薛如云的神情,笑着问道,“是哪家的闺秀?”
“陛下,是忠武王的二女常兰芝。”
“三哥的女儿?”刘浩然有点疑惑不解,皇后给太子选太子妃,按道理说应该某位江南名士或文人的女儿,因为皇后以及皇后娘家一向与这些人走得近,而太子也受此影响,与江南文人,尤其是理学之士比较亲近,怎么突然想到选三哥常遇春的女儿为太子妃?
“臣妾想着是亲上加亲,再说了,兰芝那丫头我是看着长大的,端庄娴淑,模样也长得喜人,我已经跟老太君和忠武王妃提及过了,她们是非常赞同这门亲事。”
常遇春有三子两女,长女是老大。早就成人,已经嫁于丁德兴的长子,常兰芝是二女,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末,正好与刘焕章相配。
刘浩然斟酌一下说道:“此事关系到章儿终身幸福,我想听听他的意见。”
薛如云不解地问道:“陛下,这婚姻大事自古以来是父母之命,再说了,忠武王府与后宫往来密切,章儿从小就与兰芝相熟,了解她的品行容貌,不会不满意的。”
刘浩然还是摇摇头说道:“既然是父母之命,那么我的意见还是听听章儿的想法。太子妃要和他过一辈子,要是让他娶个不中意的女子,不仅害了章儿,也害了兰芝,我有何脸面去见三哥的在天之灵。”
看到刘浩然一意坚持,薛如云也只好令内侍速速去传太子过来。
半个小时过去,太子刘焕章有些气喘吁吁地走了进来。
“见过父皇和母后。”
刘浩然示意刘焕章坐下,让内侍递上一杯茶水,再让他把气理顺了。然后再开口道:“章儿,你年纪不小了,你母后想着给你找一位合适的太子妃,选来选去选中了忠武王府的二女兰芝。我是没有什么意见,但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太子听了不由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刘浩然又补充道:“虽然你是太子,但也是我的儿子,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找到一个称心合意的女子为伴侣,终老此生。这是你的终身大事,按礼当由我和你母后做主,但是你也有选择的权力。没关系,你只管说你的意见,不管如何,我都会支持你的。”
刘焕章连忙站起身来,拱手道:“多谢父皇和母后为儿臣操心。”
薛如云在一旁接言道:“太子,我选了好几家闺秀,最后看中了忠武王府的兰芝,一来你们从小相熟,了解各自的脾气,二来忠武王是我大明柱石,又是你父皇的结义兄弟,这亲上加亲也是我等长辈的期望。”
刘焕章听到这里,眼睛不由一亮,略有所思,站在那里思量了一下拱手答道:“回禀父皇和母后,儿臣对兰芝妹子甚是满意,愿听从父皇和母后的安排。”
“如此也好,就这么办了。还有诚儿和瑥儿。年纪也差不多了,让皇贵妃也为他俩择一佳偶,一起完婚,这样也显得热闹。”
知夫莫如妻,薛如云知道夫君刘浩然“从小丧亲”,所以非常看重家庭的温暖和热闹,所以对这个想法也没有反对。
过了几日,皇贵妃为齐王刘焕诚选了军政司录事总长杨璟之三女杨秀月,为越王刘焕瑥选了前工部尚书,现荣禄资政大夫单安仁之女单语之,而刘焕诚、刘焕瑥与两位“候选”王妃经过“相亲”之后也算互相满意,就此定下亲事。
明历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皇后薛如云以后宫之主的身份传下诏书,正式册立常兰芝为太子妃,杨秀月为齐王妃,单语之为越王妃,并定十月二十六日行大婚。
这日,皇后堂兄薛涛文求见皇后。薛涛文一连参加了四次政考均为中试,后来又改应了一次司法考试,依然是名落孙山,于是便也绝了仕途之心,安心在南京大学当起一名讲师来,后来又升为副教授。算是迈入名士行列,加上他外戚的身份,虽然头上没有什么爵位,但是在达官贵人和名士文人中混得也算开。
“娘娘,这次定太子妃是否太仓促了,外面是议论纷纷,尤其是江南名士文人们颇有意见。”都是自己人,薛涛文便开门见山地说道。
“颇有意见?什么意见?还不是因为太子妃没有落到他们家!”薛如云冷着脸说道,她对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堂兄历来不客气,原本还指望他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也好帮衬一下太子。顺带为薛家光宗耀祖,谁知一切都成空。
“娘娘,也不能这样说,立太子妃是大事,总得慎重其事才行。”薛涛文知道堂妹心中的怨气,但是他心中自愧,也强势不起来,只得咽了咽口水,艰难地辩解道。
“慎重其事,如何慎重?”薛如云冷笑着问道。
“娘娘,忠武王府虽然权势遮天,皇恩浩荡,但总归是武将出身。现如今大明四海昇平,也要到了大行文治的时候了,以忠武王府的郡主为太子妃,总有些不妥。”
“堂哥,你这么大个人怎么还如此糊涂,连章儿都看明白的事情,你怎么就还看不明白,那些江南文人到底给你灌了多少迷魂汤,让你如此糊涂!”
薛如云突如其来的厉声训斥让薛涛文摸不着头脑,一时喏喏地不敢出言。
“陛下早就大兴文治了,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娘娘,为何这么说?”
“陛下以枢密院事领大学士衔入内阁,这还不明白吗?”
“娘娘,你的意思是陛下让枢密院事领大学士衔入内阁,等于让枢密院事为首相之辅。”
“你幸好没有入仕为官,到时我真担心你如何处事为官?陛下自称王江南以来,治国理政都是按部就班,一步步走来,你难道一点都没有看明白!”
对于薛如云的讽刺和诘问,薛涛文不敢反驳,只是继续喏喏地说道:“既然陛下重文治,娘娘为何还要选忠武王府郡主为太子妃呢?”
薛如云恨铁不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