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弃妇翻身 >

第135章

弃妇翻身-第135章

小说: 弃妇翻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骆灵疑惑不解。

“因为你漏了一点薛杉的身份!虽然他是冒充的,可是他拿着神卫令,就是代表着他是神卫军的人,别说他本身有真才实学,就是没有,知道神卫军的知府大人敢判他输吗?谁知道若不满足这位爷的要求,他会怎么做?今日的比赛还要不要比下去了?这些知府大人都会考虑到,所以你看,毫无悬念,五枚棋子都给了薛杉。”

“为什么不出去见他?”骆灵又问道。

“不到时候!”齐王说,“他现在应该有他自己的事,我们要比赛,还是先顾我们自己,你不是认识那殷影吗?等比赛完毕,我带你去找他。”

“你知道他住哪里么?”

“我这位大师兄别看挺富有,却最是抠门儿,在京中时吃我的住我的,临走了还要拿我的,来到梓州,自然会住在二师兄处,白吃白喝可是他的强项,有地方蹭食,他绝不会自己掏半文钱,所以去镂玉阁一打听,应该能找到他。”

骆灵听得“噗哧”一笑,说道:“你对薛大哥还挺了解的!说起来你们这些师兄弟一个比一个性格古怪。”

“嗯!和他们比起来,我还算正常!”齐王回应道。

骆灵黯然,他哪里正常了,师兄弟里头,最不正常的一个就是他!

薛杉的到来,给骆灵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没了殷影,这项比赛她才能赢得轻松,如果殷影在,她不敢保证自己能赢,最可怕的是这场比赛估计要变成两个人的“背”词大会。

这次比赛再没有任何风波,擂主很快易主,到了一名青衫书生手中,齐王和骆灵等了一会儿,便轮到他们了。

齐王本还想表现表现,可惜骆灵没给他这个机会,她说道:“等我们当了擂主你再来表现,咱们只有一些次机会!”

是的,除非他们能够作出一阙让人不能超越的作品,否则青衫书生只要再作一阙更好一点的,两人就得与这摆台说别离了。

骆灵先在他耳边念了一阙词,他很快记住,上得台去,在裁判的示意下,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念了出来。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一阙《天仙子》,是骆灵喜欢的一位古人所作,关注他的词,则是因为此人的另一阙词里有“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句,这一句话疯子喝酒时常常挂在嘴边。

毫无疑问,这词一出,青衫书生都没有再作努力,居然拱手甘拜下风,他说道:“好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单凭这句,在下便当认输,我再作不出比这更好的词来,更难得的是此词乃两位联句而成,两人的思想,竟能表达出同一个意境,如此和谐无暇,在下佩服!冒昧问一句,两位可是夫妻?”

骆灵汗颜,心想这擂主果然不是好当的,别人可以在下面先准备好,还可以与人商量,他却只能靠自己,怪不得擂主能有两次机会,这青衫书生倒也耿直,是个有真才实学的,自己却是取巧了。

齐王冲她点了点头,想来是察觉到了她的心思,两人如今越发地心有灵犀了。他对青衫书生道:“兄台所言正是,我姓齐,内子姓骆,我们来自京城,偶经此地,正遇文墨会,遂来试试,若蒙不弃,赛后请兄台共饮一杯如何?”

“鄙姓张,名子舟,就这么说定了,晚上秋声楼恭候贤伉俪大驾,不见不散!”

张子舟笑着离去,姿态竟是无比的潇洒,骆灵叹道:“梓州果然是人杰地灵,这张子舟看行事倒是个可用之人。”

------题外话------

还是谢谢tamyatam,又收到你的钻石,每日都能看到你,我却无以为报,惭愧!

推荐种田文《重生之嫡女不乖》,文案简介上有链接,喜欢宅斗的姑娘们可以去看看。?

第168章  合二为一

别人绞尽脑汁作词,骆灵是在“背”词,再加上有齐王这个在京城都是第一的才子在,连背词她都省了,其他人又如何比得过这对黄金组合?

仅有的一次被人胜出,他二人还像书法比赛时那样,搞了个“双剑合璧”,一人一句,配合得天衣无缝,令骆灵暗自得意,就算不作弊,自己也是能够胜的。

最好笑的是两人因为四项比赛都报了名抽了签,在这儿坐着当擂主时,另外那边,乐组的比赛也轮到他们了,工组也是紧跟着就要到了。

齐王听到乐组那边叫到他们的号,上前对裁判说明了情况,请求暂时离开,去那边比过,反正一时无人胜得了他俩,站在这儿也是个摆设。

知府大人本就是这场中最大的官,混迹官场多年,人极有眼色,他见齐王与骆灵气度不凡,才思敏捷,心中便猜测这二人来历不简单,说不定是哪位大儒的弟子,知府大人对人才本就是爱惜的,听说他二人四组都报了名参赛,书法组那边两人还领先第一,很是诧异,也想看看他二人能走多远,遂与其他裁判商议了一下,特许他们可自由穿插四组的比赛,若是时间冲突,可依次顺延,鉴于书法不用再出面,其实也就是三组。

齐王谢过知府大人,牵了骆灵的手待要到另一头参加乐组的比赛,骆灵却顿了一下,说道:“且慢!”他正自不解,骆灵却又转向了知府大人,轻轻一福道:“大人,小妇人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大人能应允。”

“请讲!”知府大人道,对这个不以真面目示人的女子,知府大人很有几分兴趣,她操的是京城口音,行为举止透露着十分优雅,似乎不经意间还流露出一种别样的气质,知府大人想了半天,想起这气质颇似他中状元那年,在琼林宴上见到陪坐在皇帝身边的皇后,那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贵气,可是他又觉得不大可能,大概是自己的感觉出了错,宫里的贵人,谁又会吃饱了没事儿跑梓州来呢!

“大人,工组的比赛,比的是制作发明,乐组比的是器乐曲艺,正好我夫妻参加工组比赛的物件是一种新器乐,两组的比赛原可合二为一,而且乐组比赛完毕,马上工组也就轮到我们了,不知可否让我夫妻同时参加两组比赛,请两边的裁判一起守夺?还请大人示下!”

齐王并无意外,私下里两人就讨论过,工组比赛时要做什么,这位王爷也很爱搞小发明,他府里湖里那些船,就有他跟着制造的,所以提了几个方案,不过都被骆灵否决了,因为他们是临时起意参赛,之前没有准备,现做的话,根本就来不及,齐王所提的都是些小东西,新奇是有,想要夺得比赛第一却是难。

也许来参加这场比赛本就是天意,谁能想到她这趟会带上了她的新乐器

琵琶?有这个现成的家伙,总要拿出来现现,正好让世人知道,这是一种多么美丽的乐器。

很多年前,当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遇到了疯子,疯子教了她很多东西,包括器乐,而且教的全是古典乐器,其中她最喜欢的、学得也最出色的,就是琵琶。在敦煌莫高窟看了飞天的壁画后,她还研究学会了唐人的反弹琵琶,那次宫宴上她本想展示自己的绝活儿,可惜这世上没有这种乐器。

知府大人听了这个主意,哈哈笑道:“如此甚好,倒也节约了时间,一场比赛能让参加的两个组都判定出结果来,在咱们文墨会上可是头一次,说不得本官也想要看一看!各位,你们可有此意?”

知府大人转头问其他几个裁判,几人纷纷附和道:“大人说的是,这等奇观,在文墨会的历史上还未曾有过,我等自也不愿错过。”

“正是正是,就说同时参加全部组别的比赛,这也是从来没有过的,若真是在各组都能胜出,那才真的是全才!”

“大人,这样不大好吧,岂能因我们停了这边的比赛。”骆灵说道,她实没这个意思。

“无妨,我相信听贤伉俪弹奏一曲,要不了多长时间,可以在你们比完后,这边再继续,正好,你们这擂主还当着呢。”

说罢就是,这场变故也让人觉得新奇,工组那边听说后,竟然也暂停了比赛,看热闹的人全都聚集在了乐组这边,这里乐音环绕,本来人气就是最高的,一时之间挤得到处是人。

乔夫人很荣幸得到了帮骆灵取琵琶的机会,当她抱着装有琵琶的盒子来到骆灵面前时,知府大人也在台上看到了台下的她和乔大人。

知府与乔大人是同年,当年两人同场作试,他中了状元,乔大人则是二甲同进士,当年两人在京里住的是同一家旅馆,同桌吃过饭,后来高中后,也时有来往,直到授了官职各奔东西,已是十几年不见,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乔大人。

不过知府大人坐在台上,不好下去与故人打招呼,见乔大人与齐王和骆灵讲话,心道不知他们是何关系,莫非这两位还是故人的门生弟子不成?知府大人的心中格登了一下,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要知道他的才华可比乔大人强了太多,也没教出这般出色的弟子来。

这边知府大人还在胡乱想着,骆灵与齐王已经并肩上了台。知府大人先说了一番比赛变更的缘故,这才宣布比赛开始,乔大人自然也看到了台上的同年,两人四目相对,同时点头微笑。

“各位大人,这器乐只能一人弹奏,也只有一把。”骆灵取出琵琶,冲知府大人和几位裁判鞠了个躬。

“哈哈哈,你夫妻是一队,谁弹都行,这两组并不需要分得很清,组合参赛,一个人上也可以,全部都上也行。”知府大人答道。

齐王笑道:“那么,这两场就由内子参加。”

“不过……我看别人抚琴时,都会有舞娘之类的在旁边起舞,以娱大众,既是夫妻同赛,不如就请夫君剑舞一曲,如何?”骆灵看向齐王,面纱下的嘴角勾起,笑得开怀。

大庭广众之下提出,他能驳了她的面子吗?何况她都说了,是夫妻参赛,想要与他一起,齐王无奈地点了点头。他随身没有佩剑,知府大人让随行的官差取了一把给他。

知府大人点了点头,心想此人能文能武,果是全才。

“因是新器乐,请容小妇人先调调弦。”骆灵轻拨弦,鸣金之声响起,带着一种肃杀之气,围观者中懂乐的一时禁了声,这声音弹奏出来,竟是非常好听。

琵琶这个乐器,在中华古典乐器中占了很重要的一个位置,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又如何能不好听?

“准备了!此曲曰:十面埋伏!”骆灵冲齐王点了点头。

齐王闻音知意,刹时明白了骆灵为何要他剑舞配合,听她调弦,便觉得曲中有金戈铁马,再听曲名,此曲诉的是战场杀戮,显的是男儿本色,并不是那等缠绵柔情的儿女情长之曲,舞剑配合,正好相得益彰。

他回以一笑,将剑背在背后,做了个启手势。

随着琵琶声响起,齐王的剑也跟着舞了起来,动作宛如燕子,忽尔迎风直上,忽尔灵巧翻转,曲声缓时,他像一片落叶,随风缓缓落下,曲声急时,场中竟似有无数个身影穿梭前行,看得人目不暇接。

要知道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形容琵琶声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又道其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语句正恰到好处地写明了骆灵此时弹奏琵琶的场景。

一曲完毕,不管是裁判,还是其他参赛者和围观的群众,只顾张口看着台上的两人,一瞬间的沉默,寂静无声,今日喧嚣的江畔从来不曾如此安静

半晌,还是知府大人率先起身,所有裁判全都起立,随后也不知是谁带的头,台上台下,响起如潮般的掌声。

骆灵手抱琵琶,起身向四周点头微笑,而后踩着碎步,徐徐向前,福身下拜道:“小妇人献丑了!请各位大人评判。”

“这是我有生以来听到过最好的曲子!”知府大人说道。

“我也是!”

“我亦然!”

不断地有人附和,齐王将剑还给它的主人,那官差的脸上透露着一丝兴奋,似乎在为自己的剑能为这样的曲子伴舞而高兴。

“这种形状的乐器其实不少,但是都比不上夫人手中此物,居然能够弹出如此美妙的乐曲,弹奏手法上,这似是综合了众多器乐之长?”乐组的裁判眼带征询看向骆灵。

“正是!”骆灵说道,“此物是在其他拨弦器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弹奏手法也综合了多种拨弦器乐之长。”

“此物音域广阔,表现力大大超过了我所见的其他器乐,这项发明可说是很成功。”乐组的裁判说道,“既然是器乐,总不能没有名字吧,不知夫人可为它取了名?”

骆灵轻道:“我叫它琵琶。”

乐组与工组的裁判异口同声,全票通过,骆灵与齐王目前在四个组的比赛中都领先第一。?

第169章  真不累

齐王和骆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