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刑徒 >

第104章

刑徒-第104章

小说: 刑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义也走了?他不是还要在这边盯着田庄的建设吗?”

“不,陈义说这件事就由你来做主,他相信你不会害他。还有,老唐走的时候,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曹参说着,把一个包裹递给了刘阚。

里面是一卷书简,上面还压了一块木简。

木简是唐厉给刘阚的心,大致意思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阿阚,我记下了……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因你我是兄弟。书简是当年大秦国尉尉缭在退隐之前,送给我祖父的礼物。也是他一生的心血,今我暂交付与你,代我保管……保管好了,我回来时要还给我。

刘阚闭上眼睛,做了一个深呼吸。

唐厉,已经开始寻找属于他的路了……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刘阚有些闷闷不乐。

先是任嚣,后是唐厉。

一个是关怀他,给他许多帮助的长者;一个是他来到这世上后,最早的朋友。现在,都走了!

刘阚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单,做什么事情,都有气无力。

或是拼命的练武,或是骑着赤兔散步。到了晚上,则一个人坐在油灯下,静静的阅读那卷木简。

这木简,也正是是后世所流传的《尉缭子》。

比之刘阚前世看到的尉缭子,刘阚手中的这一卷木简更加的完整。

从兵事到政事,在字里行间中,莫不流露出尉缭子的思想。准确的说,尉缭子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兵书。在后世,由于宋人将这部书收入《武经七书》,于是就把这部巨作,当成兵书。

《尉缭子》属杂家。

同时又兼合了儒、墨、名、法、兵诸家学说,形成了其独特的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尉缭子》是以《商君书》为根本,虽涉及兵法,但在同时,也包涵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颇为博杂。

五卷三十一篇,分别是天官、兵谈、制谈、战略和攻权。

刘阚非常仔细的阅读,认认真真的体会。前世,他的确是看过这部书,但如此用心体会,却是头一遭。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又是一个多月。

第二批移民二百户,由雒阳、缑氏、新城三地征发的移民,抵达楼仓。

出发时约一千一百人左右,在抵达楼仓时清点,共1048人。加上首批移民,还有楼亭原有的居民,小小的楼仓,转眼间已经有近三千人的住户。第三批移民三百户,一千七百人,从关中义渠征伐,如今已东出函谷关,抵达毂城。据押送的官员预计,四十天后,抵达楼仓。

如果再加上这一批移民的话,楼仓总人数将超过五千大关。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第二批移民抵达的时候,已经过了农耕的时节。不过无需担心,刘阚先分配了土地,待来年春耕。然后利用这第二批移民,正式开始修筑楼仓。连同本地人,近千人同时忙碌起来。

一部分人随同襄强整修堤坝,另一部分人则开始修建城墙和田庄。

与此同时,嬴壮返回相县,调拨来四百正卒,作为楼仓卫军的基础。也就是说,刘阚还需征召四百人。

征召楼仓卫军的事情,刘阚并未插手,而是交由灌婴处理。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消沉之后,他必须要重新振作起来。

唐厉已经在寻找自己的路了……我也不能落后。我的路,早已经定好,如今只需要往前走。

随着炎夏的来临,整个泗洪也变得越发热闹起来。

这一天,刘阚带着王信一同视察了重新兴建起来的楼仓卫兵营。如今,灌婴官拜楼仓兵曹,配享一百石俸禄。吕释之呢,则通过二姐吕嬃的关系,在灌婴帐下担任传令兵的职务。

楼仓卫军的雏形已经建设完毕,无需刘阚再多操心。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在秋收之后,修缮沟渠,疏导睢水。这同样不是一件小事,必须妥善规划。修渠是一项大工程,所耗费的钱粮,非常惊人。单纯的依靠郡府支持,这沟渠不晓得要修到猴年马月。所以刘阚必须要再想其他的办法,来尽快的完善楼仓的建设工程。

楼仓内部的街道,也有相应规划。

根据经纬结构而建造,横为街,纵称道,共有十街十二道,整整齐齐,一目了然。

每条街道上,都设有水渠,以避免水患发生时,淹没城镇。沟渠直通护城渠,符合刘阚的要求。不过,毕竟不是土木工程系毕业,刘阚的规划也仅止于此。这时候,还需要请人帮忙。

刘阚想起来,那天程邈好像说要推荐什么人,似乎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于是在视察完了兵营和工地之后,策马往官署走。

“信,把程先生找来……他最近忙什么呢?难不成还是在教那戚姬和喜子读书识字吗?”

王信摇摇头,“好像没有!

先生最近有点神秘,在田庄工地那边找人挖了一个池子……再之前,还让人搜集毛竹啊之类的东西,我问他在做甚?他总是神神秘秘的笑,也不和我说。戚儿和喜子也问不出答案。”

这老家伙,又想搞什么鬼?

刘阚吩咐王信去找那程邈,骑着赤兔马,独自回到了官署。

刚一下马,就见司马喜迎上前来,“大人,有客人来。”

“客人?”

刘阚一怔,下意识的问道:“什么客人?哪儿来得?”

“不清楚,反正他们说话怪怪的,我听不太明白。如今正在庭上等候,还有一个女的呢。”

刘阚一蹙眉,点头表示知道。

让司马喜把赤兔马领进廊苑之中,刘阚大步流星的走进官署,就见庭上有坐着五个人,其中一个,是个女孩子,年纪大约和吕嬃差不多,生的水灵灵,颇有姿容。其余四个,似是家将。

吕嬃在庭上相陪,叽叽喳喳的和那女孩子说的正热闹。

见刘阚走进来,吕嬃忙止住了话语,起身道:“阿阚,这位是秦曼姐姐,等你许久了。”

那少女此时也站起来,身后的四个人,同时起身。

刘阚挠挠头,上前两步道:“在下楼仓仓令刘阚,敢问姑娘……”

“我叫秦曼,从巫县来。早先,有前泗水郡郡守任嚣大人书信与家祖,推荐你与我家共建东门阙盐场。

家祖因身体有恙,故而命小女子前来,与大人商议。”

※※※

注:关于上一章里提到的芸香草,注释如下:

芸香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石灰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第一百二十八章 寡妇清

刘阚有点懵!

他几乎把这件事给忘了……从任嚣和他说这件事,到现在已经隔了三四个月。期间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加之楼仓公务繁忙,东门阙盐场的事情,他还真的给抛在脑后,忘得个一干二净。

东门阙,在后世又被称之为秦东门,因始皇在此立石而闻名。

位于朐山,也就是覆釜山侧(今江苏海州古城鼓楼以东)。不过至今日,始皇尚未设立东门。

开设东门阙盐场,也是为接下来的事情做准备。

据说,始皇帝准备在朐山侧设立朐县。但具体的什么时候开始,就连嬴壮这个王族也不清楚。

此时的东门阙,还是一块荒地。

参差交杂了许多村落,人口尚不足万人。那里距离东海郡治所郯(音tan,二声)县还有一段距离。本身这东海郡,就是一个移民之郡,也就是说,在遥远的东门阙,许是一片荒凉。

任嚣虽然说帮刘阚联系那位‘清老’。

可说实在的,刘阚还真没有太往心里去。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这天底下的富豪多了去,不说别的,仅那政治资本一项,比刘阚有来头的大有人在,轮也轮不到他的头上,何必挂念?

再说了,两千镒黄金,一万两千顷土地,刘阚不吃亏。

且不说他凭借这些土地,一跃而成为一方大豪。如果换做在其他地方,怕是连一半都买不下。

后来加之任嚣一走,刘阚也就彻底把这件事忘记了。

可没想到,那位‘清老’,居然真的派人前来。而且听这位的口气,还是‘清老’的孙女。

可问题在于,刘阚到现在,还不知道‘清老’,究竟是谁?

秦曼也在上下打量刘阚,片刻后噗嗤笑了,“奶奶说,你有贵人相。可为什么我一点看不出?”

“啊?”

刘阚诧异不解,看着秦曼,有点不太明白她这话的意思。

我有贵人相?我怎么不知道……而且,我和那位‘清老’从未见过,她怎么知道我有贵人相?

刘阚这时候,更懵了。

在吕嬃的示意下,刘阚浑浑噩噩的坐下来。

秦曼和她的四个家臣也坐下来,双方沉默了片刻之后,秦曼说:“刘仓令,任大人说,您在这里颇有基业,我们这一路上走过来,倒也着实领教了。在楼仓一地,你可算得上是大豪。

而且,你的身份我们也调查过,还望你莫生气。

来楼仓之前,我在相县见过了嬴叔父,他对你也是颇有赞赏,倒也证明了任大人,所言不虚。

从您的身份而言,算是能满足奶奶的条件。

但还有个问题,东门阙盐场若设立成,其间的收益,想必您心里也很清楚。奶奶得陛下恩准,可私设盐场煮海。按道理说,即便是独立煮海,以我秦家在巴蜀的财力和人力,并不困难。只不过奶奶觉得,凡事过犹不及,《尚书·大禹谟》也有言: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故我秦家可以分出一部分的利益。

可与您而言,又能为我秦家增添甚补益呢?”

这小丫头片子,居然大言不惭的称呼嬴壮为叔父。要知道,按照辈分,嬴壮是始皇帝的族弟。

娘的,难不成始皇帝也是她的叔父?

也就是说,那位‘清老’,竟然是始皇帝的长辈?这一顶大帽子下来,可足以让刘阚头晕。

而后小丫头侃侃而谈,让刘阚更加惊奇。

那言语中显示出来,和她年纪的不符,令刘阚啧啧称奇。

至于最后一句话,也是问题的重点。人家给你带来好处,甚至说,由秦家,你可以直达朝廷。

你呢,能给她们带来甚好处?

但凡是商人,都是要讲利益的。所谓无利不起早,人家把这么一大块肥肉分给你,你又如何回报?

刘阚在心里面踌躇起来。

秦曼也知道,这不是一个马上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

于是也不着急,从一家将手中取过一个玉匣,笑嘻嘻的对吕嬃道:“吕家姐姐,咱女儿家不喜酒水,我这里有火前(即清明前)时,奶奶派人前往蒙山上清峰摘取来的新茶,请姐姐一品。”

说着话,那家将起身出去,从屋外取来一套烹茶的工具。

只见她颇为熟练的引火烧水,待沸腾之后,从匣中撮出一撮嫩绿叶芽儿,朝沸水中轻轻一掷。

那沸水立刻将叶芽儿卷入其中,紧跟着泛起一层白沫,贴着壶身流淌,发出滋的一声轻响。

一股清淡茶香,顿时弥漫庭上。

刘阚在思索问题,并没有留意秦曼的动作。

当茶香飘来的一刹那,他本能的抽动了一下鼻子,抬头讶然道:“蒙山甘露?”

“咦,仓令大人难道精擅此道不成?”

刘阚不禁笑了起来:“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灵根托高顶,胜地先发春。

几树惊初暖,群蓝竞摘新。苍条寻暗粒,紫萼落轻鳞。

的砾香琼碎,蓬松绿趸均。漫烘防炽碳,重碾敌轻尘。

惠锡泉来蜀,乾崤盏自秦。十分调雪粉,一啜咽云津。

沃睡迷无鬼,清吟健有神。冰霜凝入骨,羽翼要腾身。

落人真贤宰,堂堂作主人。玉川喉吻涩,莫厌寄来频。

呵呵,这应该是自蒙山五顶中上清峰采摘的蒙山甘露……呵呵,我听说过,但却从未品尝过。”

前世是,刘阚也是个好茶的人。

家境也不差,倒是喝过不少好茶。不过这上清峰的蒙山甘露,他还真未曾品尝过。在他前世的时代,上清峰只余下七株茶树。说穿了,那叫做贡茶,即便刘阚前世的父亲也很有地位,却无法喝到。为此,刘阚心里还颇为遗憾,却未曾想到,在这个时代,居然喝到此茶。

当然了,饮茶的方法不一样。

秦曼是烹茶,不似他前世那般泡茶。来到这个时代,一直都是喝酒,喝酒……没想到,居然已经有人开始饮茶了。刘阚闻茶香不由得食指大动,笑呵呵的说:“但不知小姐可分我一盏?”

“未曾想到,仓令竟还是雅人!”

秦曼显然是非常的惊奇,取出茶盏,亲手为刘阚满上一盏。

旁边有家臣以白玉茶托托起茶盏,放在了刘阚的面前。只见这蒙山甘露,色黄而碧,在茶盏之中,若香云罩覆,久凝不散。品一口,味甘而清,令刘阚有种神清气爽的奇妙感受。

片刻,他轻赞一声,“好茶!”

“未想到仓令与曼竟有同好,若喜欢,他日定会命人专程奉上……嘻嘻,家中虽有仙茶百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