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美利坚-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鹆Ψ⒌纾涫稻褪怯妹喊阉杖龋粘伤羝儆眉妊顾醯恼羝信缟淅嗟幕疃佣呷Χ鹄础6缒兀涫狄彩峭牡览恚徊还玫氖撬鳎×松栈鹑人庖换方凇�
“哦……”
“哦什么哦?你听懂我说的了?”
“不懂。”
“所以要学习。这种电磁反应只不过是最根本的物理反应,但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极为伟大的发现。有了它,我们才有了理论,并以此造出了电……咱们国家,就是差在了这些方面。”郭金章叹息道。
“虽然我还是不太懂您说的,可华夏几千年来只注重文治,不注重这些格物致之之类的事物,反视为之奇技淫巧,确实有失偏颇。”袁世凯点头道。一个尼古拉。特拉斯就能给唐州赚到那么多钱,带来那么多的财富,贡献度几乎比得上全中国的读书人。他刚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知道中国历朝历代错的有多离谱了。
“是啊,就像宋朝,明明知道文兼武备才是一个国家最理想的状态,却因为种种莫名其妙的担忧压制自己的武力,反倒把自己给玩儿死了。像咱们这样的大国,不全面发展怎么能行?就像目前在关内销路旺盛的化肥,如果到时候发展的更全面,使用范围更广,对咱们国家的农业又将起到多大的作用?可就是某些人,明明知道国家的土地不够用了,却死活不愿意在提高亩产等方面多下研究……不研究农业也就罢了,那你就去找更多的土地给老百姓种啊,也不干……只知道压迫自己的同胞。这他m的都是些什么王八蛋?”
“对对对……”袁世凯连连点头,好像并不知道郭金章在骂谁。
“算了,不说这些,越说越气。”郭金章又长叹了口气,“儿玉源太郎有什么反应没有?”
“还没。”袁世凯肃声答道。
“还是不愿意自立?”郭金章皱眉道。
“没有。不过我看得出他已经心动了,”袁世凯道:“毕竟日本国小地狭,这一次又大败亏输,如果能从朝鲜补充一下也未尝不可。”
“先前也是我太着急,忘了日本为了对付大清已经准备了多年,还欠了英国数千万英镑的国债,再赔咱们一亿两恐怕立码就要破产……不过既然已经都这样了,自然没有再改口的理由。何况,日本也不是还不起这些钱。”
“日本还有钱?”
“当然有钱。”郭金章冷笑了一下,“他们这些年建造了那么多的工厂,再砸锅卖铁,总还是能挤得出来的。”
“我看他们恐怕不愿意这么干。”袁世凯笑道。清朝的这些大臣里面,他是最支持郭金章提出的那些条件的。在他看来,对日本就不能放松,更不能可怜。这年头,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例子还少吗?
“不到黄河心不死,换谁恐怕都不会愿意。”郭金章笑了笑,“不过只要我们坚持封锁,他们早晚支撑不住的。”
“嘿嘿,我真希望有一天山县有朋和伊藤博文能亲自来奉天一趟,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军官和士兵为咱们效力送命却又无可奈何……”袁世凯冷笑起来。
“会有那么一天的。只要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他们就只有按照咱们给他们安排的路子走下去。”郭金章也是冷哼道:“他们这回能耐得住朝鲜的诱惑,不想为了一个小小的朝鲜就献出他们军人的性命,那等到下一回,我连朝鲜都不给……我看他们是不是还能这么继续。”
“我一直不太明白,以我们现在的优势,为什么还要把朝鲜给他们呢?只是为了引诱他们为咱们打仗?”袁世凯突然又问道。
“对日本这个国家不能有任何的轻视,即便有朝一天你已经把他打回了冷兵器时代,也不能小看。所以,我才要把朝鲜给他们,为的就是通过朝鲜不停地消耗他们内部的力量。”郭金章道。
“明白了。……可是,如果连朝鲜君臣都被日本人给控制了,日本人岂不是在朝鲜名正言顺了?我们又怎么消耗他们?”
“你就给我装吧!”郭金章不悦地看了袁世凯一眼:“朝鲜那些货色你会放在心上?有没有他们又有什么所谓?这些人除了向中国称臣之外,还能给中国提供什么?那根本就是一群无用的货色,为了养这么一群货色,还要放着这么大一块土地不理……你觉得这对得起咱们自己吗?”
“那您的意思是……”
“你觉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既不能让日本人消挺了,也不能让朝鲜失去控制……”郭金章道。
“您下一回不是不打算把朝鲜给他们了吗?”袁世凯笑道。
“手段罢了,你还会不懂?”郭金章又没好气儿地瞪了他一眼,“欲擒故纵和欲纵故擒道理都是一样的。你只要别忘了你才是最后的经手人就行了!”
“嗯……”袁世凯轻轻点头。他自然明白郭金章的心思,刚才那么问其实只是想再确定一下而己。郭金章对日本的提防之心比他还重。明明已经把日本打得难以翻身,却依旧不愿意就此放手。可又考虑到如果总是这么一直封锁日本,对日本的本土进行压制,会在国际上引起不好的反响,同时也有可能会让日本举国上下更加同优敌忾。所以,这才说动清廷和李鸿章把朝鲜当成骨头扔了出来。朝鲜物产不丰,人口又多,但地盘却不小。一旦交到日本人手里,日本肯定难以割舍。这就要牵制他们相当的精力。而在打击了日本之后,又交给其这么大一片土地……这肯定能在某些层面改善大清和唐州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减少其敌意。可这恰恰就是郭金章最毒的地方。他已经可以想象,日本因为沿海被封锁,日子越发难过,不得不签署条约,并用自己的士兵去为大清效命来换取朝鲜和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可在得到朝鲜之后,日本却又得不到太多的好处,还要因为朝鲜人的反抗而被牵制大量的精力,并损耗许多好不容易才重新积攒起来的国力。不仅如此,明明知道这些难处,日本又会因为舍不得这块土地而不得不一直这样坚持下去……
“郭金章不死,绝不得罪唐州!”想着日本人以后的可能遇到的凄惨局面,袁世凯也禁不住有些心寒,微胖的身躯不自禁地朝一边挪了挪。只是想到郭金章今年的岁数,他又有些无语……自己这辈子还能摆脱这家伙的“阴影”吗?
第382章万一
郭金章这一次在中国呆了很久。不过身为一名已经卸任,几乎没有任何职务在身的“自由人”,谁也不能对他的行为表示什么不满。尤其是在他下达命令,让大白舰队停止封锁日本沿海的行动,转而重新集结,继续其未竞的环球访问之旅之后,就更没什么人能对他的行动指手划脚了……除了日本人。
虽然实力强悍的已经几乎可以挑战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可大白舰队毕竟不是跟日本人干仗的主力,所以在封锁日本沿海的时候偶尔还会卖几分面子,至少不会为难那些渔民什么的。而由于大白舰队就在身边,北洋水师和唐州舰队也不好做得太过份。可现在大白舰队撤了,继续绕着地球做环形运动去了,北洋水师和唐州舰队可就不会客气了。
北洋水师第一个动手,直接将在琉球的日本移民强行驱逐。之后,大队的清兵和一小撮红色兵团突然出现在了北海道,开始着手建造军事基地。而紧跟在这些军人之后的,就是大量的贫民。虽然此时的北海道已经是冰天雪地,可这并不能阻碍人们的热情。这些在大清国本就无地少地的农民以一种近乎疯狂的姿态在北海道圈起了土地……
面对这些,日本人尽管愤怒,尽管表示了强烈的抗议,可都无法改变什么。他们知道,郭金章和李鸿章根本就是打算造成既成事实,并以这些事实告诉他们:不管你们怎么拒绝签署条约,我们都会达到目的。其中的区别不过就是是否使用暴力而己。
而除了这些,北洋水师更以全力截断了日本所有的对外航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李鸿章甚至将南洋水师也调了过来,连鱼雷艇都派上了。
不过,中国对日本的剑拔弩张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因为,凡是在中国有利益的国家都几乎被清政府最近的一些举措给吸引去了绝大部分的精力。
首先就是东海县的开埠。
虽然此时的中国已经开了不少商埠用于通商,可没有哪一个商埠像是江苏北部的东海县这样引得列强注目。因为主持东海县开埠的官员名叫刘通福……欧美国家对这个名字可并不陌生。即便有陌生的,也很快会受到提醒。这个名字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在西方,但其红色兵团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名头也着实能震住一批人。而由这个名字,列强们也陷入了很复杂的心理活动。
刘通福的出仕是否代表着唐州已经由内部向大清国下手,并尝试逐渐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如果唐州借着同为华人的优势回到中国,并向大清朝廷下手,他们该怎么办?是支持还是反对?支持,东海县就是一个例子……唐州人很有可能会以一个巨大而且开放的市场来迎接所有国家。会给在华的各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可同样的,如果唐州把手伸进中国,并逐渐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权力,那么,以唐州人一向以来的作风,列强在中国的特权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还有可能彻底失去这些权力。他们将只能以一群商人的姿态在这里行走,并最终面对一个崛起了的中国。这个中国肯定会很强大,而且充满了不确定的暴力倾向。
可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刘通福的出仕最终还是受到了列强的捧场。各国公使甚至亲自跑到了东海县向这位新任的道台大人表示祝贺。列强都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显示出自己的担忧。一,他们是列强,是强国,不能太掉份儿;二,只有支持,才能让他们在中国渐行拉开大幕的改革开放中占据一席之地。这个世界,还没有听说过反对唐州的人能在唐州人手里得到过多少好处。就连英国,也是要进行等价交换的。
可是,列强没有什么举动,大清国内部却出现了相当强硬的反对之声。
……
“干嘛?”
郭金章刚刚从奉天回来。特拉斯是一位电站方面的专家,水电站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题。难就难在松花江是一条大河,想在上面建水电站,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恐怕需要很大的功夫,他还需要其他专家帮忙。所以,郭金章决定让其暂时用辽河试一试手。当然,除了这一条,松花江对清廷的象征意义也是郭金章不得不暂时放弃松花江水电站的原因之一。北京方面从东北的某些人那里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就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和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松花江是大清王朝龙脉的一支……这些东西用科学是说不通的,郭金章也暂时不想跟清廷产生太大的矛盾,只得让步。可他没想到,刚一从东北回来就能碰到李鸿章……老头儿早就在他的寓所等着了,白花花的胡子一抖一抖的,不知道憋了多大的气。
“谁惹你了?说出来,哥们儿帮你报仇!”
一年过古稀,每天为了这个国家惮精竭虑的老头,居然还有人给他气受……郭金章觉得有必要表示一下。哪怕对方是慈禧太后,他也要骂上两句。可他没想到,不说还好,一说,李鸿章顿时就炸了:
“谁惹我了?你说谁惹我了?你非要气死我你才甘心是不是?”
“你……说我?”郭金章愣了。他最近没跟招惹这老头儿呀。
“你,你……你告诉我,你到底是安的什么心,什么心?”看他没有反应,李鸿章猛得跳了起来,动作利索得简直就不是一个古稀老人。
“我安的什么心?”郭金章微皱了一下眉:“老头子,我安的什么心你还不知道?你这是怎么了?”
“你说,是你说的……大清国今后几年的用度都归你包了。”
“你别乱讲。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我只说某些重要方面的花销,比如军队的建设,还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就像铁路什么的,那些东西我包了,可没说过全部。”郭金章急忙撇清。全部?他要是真的全都包了,能活活气死。他的钱都是拼死拼活挣来的,真要是全包了,那不就等于是白花钱养那些蛀虫吗?如今的清廷,那贪污简直就是没法说,甚至整个北京政府都在贪……这样的无底洞谁填得起?
“好好好,你是这么说的,那我问你……你凭什么又向各国借款?你不是说你包了的吗?”李鸿章又募地吼道。
“是啊,我说我包了的意思,就是我负责弄钱,可没说我自己出钱。”郭金章辩解道。
“你……你的意思,不是说让唐州出钱吗?”李鸿章叫道。
“想什么美事儿呢?唐州那么一大摊子,哪里不需要用钱?你当我们的钱是捡来的,扔出来也不觉得心疼?”郭金章鄙夷地瞪了老头儿一眼。这老家伙,沾他的便宜沾上瘾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