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22章

乱宋-第22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似乎还沉浸昨晚那令人终身难忘的一刻,叽叽呱呱说了一大堆。看着素娥那兴奋的通红的小脸,听着她那不受控制地渐渐高亢起来的嗓音,看着那满脸的骄傲。李成心中格外温暖,忍不住笑道:“我是说御酒的味道怎么样?看你罗嗦了这么多!”

素娥这才发觉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地笑道:“郎君莫怪,妾身真是该死,竟然忘记服侍郎君更衣了!”

说毕,向门外扬声道:“锦娘,端东西进来吧,秀娘把早上做好的粳米粥端进来吧!”

看到李成眼中疑惑的目光,素娥贴在李成耳边低低地笑道:“这两个丫头都是王府出来的,妾身怕日后难以管教,所以才给她们改了名字,让她们不再去想王府的过去。夫君莫要见怪!”

李成闻言,忙点头道:“日后家里的这些仆役丫头,都有娘子说了算,我不会过问的!”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作为将来要掌管治家大权的女主人来说,使当地维护权威还是很必要的。

素娥闻言,冲李成笑了笑,甜蜜地望了一眼,这才接过锦娘递上来的热巾服侍李成洗漱。李成本来就是军人,独立惯了,平时起居也几乎不用人服侍。虽然很不习惯,还是勉强忍耐着由素娥服侍了洗漱,这时,孙园进来小心地躬身道:“官人,李安、李全在外面侯着呢。”

李成转身看了一眼素娥,疑惑地道:“你把他们的名字也改了?这时候叫他们进来,莫非是有什么事?”

素娥笑着点头道:“改了名字才是自家的人呢,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正想吩咐他们服侍官人进宫谢恩的事情。”

李成不由失笑道:“傻丫头,难道你忘记了昨天皇上的手谕特地吩咐我不用进宫谢恩,你这样忙乱,何苦来着!”

素娥闻言猛地一震,失声道:“哎呀,我忘记这件事了。尽想着怎么谢恩呢!这……累郎君不能好好休息。我……”

李成无奈地摇头道:“这倒没什么,我反正已经醒来了。只是娘子早上平白忙乱,小心不要累坏了身体,你昨晚可累得不轻!”

此言一出,素娥羞得俏脸通红,狠狠地瞪了一眼李成,转身接过兰儿端进来的早饭,摆在桌子上,板着小脸不再理会李成。旁边的锦娘和兰儿听到李成的话,同时向素娥望来,四只眼睛里满是羡慕和复杂的神情,看得李成暗自窃笑,却不敢再胡言乱语了。

在锦娘和秀娘的服侍下夫妻两人一言不发地用完了早膳,李成看到锦娘小心翼翼的样子,无奈地笑道:“你们也下去吃饭吧。有什么事情,吃完饭再说吧。”

改名为秀娘的鸢儿瞥了一眼神色平静还在吃饭的素娥,小心地道:“官人要喝什么茶?”

李成想了想,点头道:“随便吧。我是无所谓的!”

这时,素娥放下筷子,向秀娘道:“去给官人端碗粥来吧,昨天忙了一天,大家都累了,下去吧,这里我来照顾吧。”

李成忙苦笑着摆手道:“算了,我已经吃饱了,你们还是不用端粥了。给我一杯白水吧!”李成并不喜欢饮茶,倒是白开水他十分喜欢。锦娘和秀娘见怪不怪,早已习惯了。

倒是素娥惊讶地点头道:“郎君竟然爱喝白水?白水是什么?”

李成看她已经消了气,急忙笑道:“就是什么差都不放,煮开了的水。我习惯这样喝,倒是不习惯天天喝茶。”

听李成这样说,素娥点头道:“既然郎君不习惯喝茶,那白水有太过没有味道,还是两样都喝一点吧。”

李成早上说错了话,这时不过是没话找话。这时看到他已经完全没了脾气。这才笑道:“我们既然已经成亲,把岳父一人在外面我实在不放心,这里房子又多,还是搬回来住。我们照应起来也方便一些。”

素娥感激地看着李成,却摇头道:“郎君的心意妾身感激都来不及。只是爹爹终究是外人,素娥乃是嫁出来的,只要不是招赘,住到一起总要找来一些闲言。咱家乃是四品中书舍人的府邸,这样的话于此总是有些不妥,我担心……”

李成没料到素娥竟然会这样想,不觉皱眉道:“若是岳父还是接来住吧,你就不要担心那些了。我在大宋并没有什么亲人,只有你们父女两人,这样住在一起,也算是全家团聚了。”

素娥闻言,想了想,点头道:“也好,反正父亲不能干涉内宅的事情也就是了。这样碗面的人知道了也就不会再非议乱言了,妾身代父亲谢过郎君了!”

说到这里,竟起身向李成含泪行礼,李成哪容她这样客气,不觉一把将她拥入怀中,低声道:“娘子,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日后不许再这样客气。”

素娥被他揽在怀中,早已惊得怔住了,这时闻言,竟不知该说什么了。一缕热气哽咽在胸,眼前泪眼模糊。

(1):明代已婚妇女必戴髻,一般称为鬏髻,就是一种用头发或银丝,或者是金丝编结成的网帽。已婚妇女必须用冠或这样的发网,把头发包罩起来。

第三十七章 狎妓之乐

新婚蜜月总是过的飞快,转眼九天的新婚假期就匆匆结束了。眨眼已经到了十月中,借着新婚又推了几天病重,终于再也没有理由不去上班的时候,这天一大早,李成叹着气,想念着温柔古典的素娥,赶到中书省上班。刚走进舍人院,便看到孙傅和几人正兴高采烈地议论着。

看到李成进来,孙傅忙笑道:“实在太好了,刚到的军报,童大人已经重挫方腊乱匪,将这伙贼寇的元气大伤,皇上正要拟旨嘉奖呢!”

李成知道方腊的农民起义在十月才真正形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时的一点点胜利不过是方腊准备不足才导致的,等宋军反应过来,镇压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事情了。看来童贯的精兵还得两个月才能找到方腊的主力,到那时候才算得上童贯的巅峰时刻。这时的报捷,恐怕还是担心朝中其他官员,对他进行攻讦。这才虚报战功好堵住朝中众人的嘴,为下面的进剿争取时间。也可以从里面捞些好处,中饱私囊。

想到这里,李成微微笑道:“如此好事,想必皇上一定龙颜大悦了。”

孙傅笑道:“还是李大人慧眼识才,为我大宋举荐良臣,令我等这些人惭愧啊!”

李成谦虚地摆手道:“我不过只是说了一点看到的实情,对于朝廷里的事情什么都不懂彩绘不顾身份胡言乱语,让大家见笑了。”

另外两名舍人这时上前笑道:“李大人可有空闲?近日瓦肆行院新来了一名花娘,色艺双绝,正该前去小酌几杯,李大人何不一同前往啊?”

李成忙拱手笑道:“下官家里诸事正多,若是堂上没有什么事情,还是先回去处置家事。”

孙傅在旁边笑道:“李大人新婚燕尔,自然不会去这些地方的,众位大人若是有意,倒不妨前去一醉。”

那名官员笑道:“正是,李大人新婚,我等正该恭贺,下官做东,前去一醉。李大人想必不会拒绝吧!”

看他们说的这样兴趣浓烈,加上狎妓玩乐乃是这时代文人的一大传统,若是不去,反到叫人觉得没有品味。而这种汉族只是士族的狎妓,其实并不注重肉欲,而是更加看中精神上的娱乐。后世的满清政府却不懂这种文化上的习惯,加上到了后来狎妓的色情成分增加,使得满清政府强冷官员不得狎妓。有宋徽宗幽会名妓李师师,便可以想见这时代狎妓之风的盛行。

面对这种提议,李成不好拒绝,只好带着孙园,跟着孙傅一众官员换了便服前往朱家桥瓦肆而去。朱家桥瓦肆就是当初李成穿越过来的第一个地方。也就是李家行院的所在地。

看着眼前的李家行院,李成脑海中李师师那动人的音容就挥之不去。不过李师师的宋徽宗的情人,他可不想因为一点好奇心而得罪了这时代最高统治者。加上后世的声色泛滥,娱乐圈里的美女们越穿越少。打开娱乐新闻各种琴瑟信息总不可避免地进入视线之中,看的多了反而没有了什么感觉。

想起上次在李家行院中见到宋江的一幕,李成便有些莞尔,不知今天会有什么奇遇呢?

这时虽然时间很早,瓦肆还没有迎来客流高峰,很多行院还没有开门营业。但是这些李成一行却受到了特殊礼遇。

行院的鸨母忙着将众人迎入花厅,这才笑道:“难得众位大人如此百忙之中前来赏光,今日院中新来了一位娘子,歌舞双绝,颜色惊人。却是不知哪位大人能赢得芳心呢?”说到这里,一双媚眼直往李成身上飘。

那鸨母也不过三十岁左右,戴着银丝鬏髻(1),发髻上插着两枝枝鎏金的八宝银簪,两朵银制的牡丹花钿点缀在鬓边。白皙的玉容上只有一些细小的皱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更是闪着惊喜的目光,纤瘦的身上,面穿着妃红色丝缎抹胸,外面罩着一件橘红色丝缎夹纱宫装长褂,下面是湖碧宁绸百褶长裙,倒也体态轻盈风流妩媚。

这时孙傅指着李成笑道:“果然是鸨儿也爱少年!我等老朽了,看来只能借酒消愁,难得美人青睐了!”

鸨儿莞尔一笑,拉着孙傅在榻上坐下,轻轻笑道:“奴家是看这位大人颇为眼生,多看两眼,孙大人莫怪啊!”

孙傅伸手在那鸨儿的雪白的酥胸上抹了一把,嘿嘿笑道:“你这里可有新人?快些给本大人请出来。若是师师姑娘方便,也请过来请教一曲。”

鸨儿掩口笑道:“看来孙大人又有新曲了?只是师师未必看在眼里!”

孙傅面上一热,摆手干笑道:“这个……下官虽然没有大才,可是小填几曲却也可以勉为其难。鸨儿莫要乱笑。”

鸨儿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成,轻轻笑道:“几位大人稍候,奴家去叫女儿们出来见客!”说毕,吩咐侍女端上茶水果品,这才转身离开。

李成看着那鸨儿袅袅而去的背影,忍不住点头道:“想不到鸨母竟然也如此出众,看来这里的确是……”

孙傅看着鸨母的背影,向李成笑道:“大人可曾见过师师姑娘?那才是天姿国色,一只金嗓由擅嘌唱宫调。”

说到这里,他神秘地笑道:“师师姑娘如今可是陛下的红颜知己,我等若能的赏光一见,已经十分幸运,一定不可对她无礼。”

李成自然知道李师师和宋徽宗赵构的秘密,自己这次能升官绝对不是因为举荐了童贯,毕竟童贯还没有完全扑灭方腊的起义,究竟能有多大功劳,还很难说。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给赵构出主意让他为宋徽宗和李师师见面修建密道的原因。

这是不觉故作惊讶地笑道:“孙大人如何知道这样秘密的事情?皇上难道不怕被人知道?”

孙傅端起酒杯,浅浅地尝了一口,这才嘿嘿笑道:“这个就难怪李大人不知道其中缘由,当初师师十六岁豆蔻一出惊艳勾栏,不久便艳名远播,等闲的风流士子无不为一近芳泽而相互争斗。”

李成看着孙傅满脸的得意笑容,心知这个家伙看样子也没少去捧场了。只是这时的师师已经是名花有主,成为皇帝的专属,别人再不能随意亲近。只是不知道竟然对这些官员有什么危险,竟让他们似乎很刺激的感觉。

看到李成不解,孙傅压低声音道:“师师已经服侍了陛下,自然不能再随意接客,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竟然还填了一词,暗讽圣驾。天子听闻龙颜震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李成没想到是其实还是徽宗怒贬周邦彦,对于朝廷里的官员触动最大。当时的社会不乏名士才子。其中李师师最中意的就是大才子周邦彦。

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徽宗走后,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送给师师。岂知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第三十八章 玉人幽幽

听孙傅说到这里,李成忍不住皱眉道:“周邦彦乃是有名的才子,他和师师其实还是相互仰慕。若说私情,倒是不大可能,这样的处罚算是无妄之灾了!”

孙傅神色一黯,惋惜地点头道:“师师这样的奇女子,哪个能不喜爱?这都是人之常情。不过师师后来送周大人离开京师时,曾经得到周大人一首《兰陵王》相赠。后来唱给皇上听,陛下这才觉得太过严厉了,便将周大人招了回来,其中种种真是令人感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