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56章

乱宋-第56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哪三个丫头来侍寝?”

第十二章 乱象乍起

转眼年节已过,眼看就是二月,张叔夜在这时终于传来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顺利招安梁山乱匪,而且这些人将不日进京叩见天颜。一直被乱匪和金兵困扰的大宋朝廷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而玉娘这一个多月在书房服侍,使得李成的书法进步了一大截。除了锦娘因为失望,发发脾气之外,皮蛋的生意也随着鸡蛋收购的日渐艰难,销量始终稳定在每日五十枚,大笔的银钱源源不断地流入李成的口袋。随着素娥那越来越快的脚步,而显得催人奋进。平淡的日子过得真实而甜蜜,让李成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朝中也没有事前想象中那样,因为玉娘而掀起什么风浪,而贞娘母子也在乡下的田庄内过的平静而淡泊。她似乎从来没有刻意去询问方腊的消息,也没有向李成提起任何有关方腊的事情。仿佛那个将大宋半壁江山搅得天地变色的男人与她毫无关系。

李成压抑着心里的隐隐的不安,在家里那温暖的笑声中享受着后世所没有的安逸生活。虽然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却也不去埋怨。对于这世上所有的人来说,生活永远不会完全让你满意,而在于面对生活时,我们的角度和心情。

轻松惬意的日子,终于随着李成在中书省接到宋江接受招安的消息而消散。

接到这消息的时候,李成正准备前往户部,刚走出后边的舍人院,就见孙傅兴冲冲地迎上来。看到李成,立刻上前笑道:“下官恭喜大人!”

李成惊讶地皱眉道:“孙大人说什么?李成何喜之有?”

孙傅看到李成大惑不解的样子,更加笑嘻嘻地拱手道:“李大人难道不知道宋江乱匪已经被张叔夜招安,如今正在向京师赶来,准备面圣呢!”

李成微微一怔,有些意外,这些日子,他一心泡在家里,很少出门,更没有去过李家行院。虽然知道宋江的招安,和李师师在背后向徽宗进言有很大关系,但是这时反倒不好猜测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正胡思乱想,耳边孙傅笑道:“这次张叔夜能顺利招安宋江,全是大人举荐之功,张大人这次进京恐怕也要前来感谢大人。”

李成按捺着心里的叹息,点头道:“张大人为朝廷分忧,李成只是举手之劳,倒没有什么可谢之处。孙大人真是客气了。”

孙傅看着李成,捻须笑道:“大人的谦逊,直叫孙某佩服啊!”

李成无奈地苦笑道:“孙大人客气了,你我之间的交情实在无需如此啊!”

孙傅闻言,大感满意,点头道:“李大人年少俊才,下官初见时就惊为天人,如今我这双老眼果然没有看错啊!哈哈……哈哈……”

李成急忙拱手笑道:“既然大人兴致这么好,不防晚上出去一醉方休?”

还没等孙傅点头,一名内侍匆匆跑来,看到李成,立刻上前行礼道:“大人,皇上急召大人进宫!”

李成闻言,就知道一定是商议宋江等人进京的事情,急忙向孙傅告辞,匆匆向宫中赶去。

一月未见,徽宗的气色竟然好了许多。大约是因为顺利招安宋江的与缘故,这时看到李成进来,立刻笑道:“李爱卿快快进来,无需多礼了,卿不嫌麻烦,朕也觉得厌烦了。”

李成忙躬身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

他话音刚落,一阵脚步声传来,殿内的高俅、梁师成等同时转头望去,却见蔡京颤巍巍地走进殿内,正要艰难地跪下行礼,一名内侍已经搬了一张矮榻上前。

徽宗看着走进殿内的蔡京,颔首笑道:“太师年事已高。还是坐下说话吧。”

蔡京躬身谢了恩,在矮榻上坐下,这才拱手道:“老臣听说张叔夜已经顺利招安了宋江一伙,不知皇上是不是真的要把这些乱匪招入京城?”

徽宗含笑点头道:“张叔夜,朕已经传旨嘉奖,宋江一行人,朕正要招他们进京来。太师难道是担心他们会在京中做出什么事情来?”

蔡京拱手叹道:“虽然京师驻有十万禁军,自然不怕区区匪寇,但是皇帝终究乃是万乘之君,轻易召见这些乱匪,实在有些不大合适。老臣觉得,不命他们就地领兵,直接前往平定方腊。这样,还可以节省朝廷的军费,若是他们能够协助童大人剿灭方腊,也算是有功与朝廷,皇上再行正式封赏,便可以向天下万民交代了。”

旁边,高俅也拱手道:“陛下,微臣觉得太师此议甚为合理。这些贼寇能够被招安,本来就是陛下对他们的天恩,如今国家匪乱丛生,正是让他们前去一表忠心的机会,将来若是凯旋而回,才算是我大宋的良臣。”

梁师成也点头道:“皇上,微臣也同意太师所言。”

徽宗点头道:“既然众卿都觉得应当如此,那就传旨张叔夜,让宋江等人连夜前往童贯军中便是。”

说到这里,看着李成笑道:“这次能够顺利招安宋江等人,虽然张叔夜乃是头功,但是爱卿这举荐之功却也是功不可没!”

李成急忙拱手道:“微臣不错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并无尺寸之功!”

徽宗摇头笑道:“最难得的还是你这坦诚的谦虚,令朕很是感叹!这次若是不封赏于你,朕如何向百官交代?就是太妃那里,也会让朕十分烦恼啊。”

说到这里,徽宗看了一眼殿内的几人,点头道:“中书舍人李成,自任舍人以来兢兢业业,深谙朕躬,不但能尽忠于朝廷,更能恪守自身,实为良臣,今日特旨晋为中书侍郎,协助太师替朕打理朝政。”

随着徽宗低沉的嗓音,李成只觉大脑中轰地一声巨响,几乎一片空白。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蔡京已经挣扎着跪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叩头道:“皇上,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高俅也同时上前跪在地上叩头道:“李成并没有十分的才华,却只因一次凑巧的举荐而近身少宰,仅距数人之下,未免又是些急切了。陛下若是想加封奖赏,倒不妨赏给一个爵位,如此才是合适。”

梁师成却站在旁边冷冷地看着连连叩头的蔡京和高俅,并没有做出其他的表示。而这时同样担任中书舍人的何栗却上前昂首道:“皇上,李成在这件事上虽然的确功劳不小,但是就因此而任中书侍郎实在难当大任!”

徽宗看了一眼还在发怔的李成,不满地皱眉道:“中书侍郎一向有太师兼任,平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职权,不过是辅佐太师罢了,如今你们竟然如此反对,真是荒唐!”

说到这里,看到蔡京还跪在地上,有些不忍,不由怒道:“好了,起来吧,这件事真再想想!”

李成这时已经反应了过来,中书侍郎是中书令的副职,虽然平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权责,但是也是四位副宰相之一,位置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却也重要的一个职位。这时徽宗忽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但把李成吓得不轻,也的确把在场的官员都下了一跳!

第十三章 受封伯爵

其实最感到惊心的还是李成自己,对于中书侍郎这样重要的职务一向是由尚书左仆射蔡京来兼任的,虽然徽宗宣和以后,中书侍郎的权限有所减弱,却也很少由专人担任。徽宗这个决定,的确大大地出乎李成的意料之外。

不要说那些守旧的朝臣不肯答应,就是一向以徽宗的意思为是的蔡京等人也都不能接受,使得殿内的气氛立刻显得群情激奋。

李成无奈地看着徽宗脸上越来越明显的怒气,他想拒绝皇帝的话,会不会让徽宗感到难堪呢?

思忖良久,眼看着不少人已经按捺不住,都跃跃欲试准备地上前进言,李成只好苦笑一声,上前跪下,诚挚地道:“陛下,李成远自西夏而回,在京中举目无亲,幸得皇上垂青得以委任官职,自从任职以来,李成不敢松懈半分,只希望能竭尽微薄之力。如今自觉没有什么大才,对于皇上的委任,实在惶恐,希望皇上对此事能三思而行。”

看到跪在地上神色诚恳的李成,徽宗皱眉道:“李爱卿虽然没有填词的文采,却能公正地处理政事,先帝当年便曾说过,国家之才不可拘于小节,朕如今乃是为国家选择良臣,并不是选择翰林学士,一个可以大用的中书侍郎,可以让朕省去多少烦恼?”

李成忙拱手道:“陛下的爱惜,李成一生都报答不完,本来的确应当竭力为陛下分忧,但是若担任中书侍郎,引来如此反对,而让陛下为难,微臣情愿不做。”

蔡京没有想到李成会以退为进,有些失望地瞥了一眼徽宗,拱手道:“皇上,李大人说的不错,老臣觉得,中书侍郎乃是除中书令之外,执宰之下最重要的官职,若是贸然任命多少有些不妥,不放再让李大人暂留原职,历练一段时间,再行任命也是不迟啊。”

徽宗想了想,皱眉闷哼道:“也罢,难得李爱卿如此谦虚,你们都看倒了,这次升职就免了吧,不过封赏却不能少,能够这样轻松杜绝匪乱,实在是大功一件,那就暂时封为靖安伯,暂留原任吧。”

李成立刻叩头谢恩道:“皇上天恩,万岁,万岁!”

随着李成的谢恩,殿内渐渐骚动的大臣们终于平静了下来,一些人虽然还是担心,但是也都无法再反对,大殿内便顿时寂静了不少。

看到眼前这一幕,徽宗皱眉道:“若是众卿没有其他事情,便都散了吧。”说毕,冷哼一声,转身拂袖而去。

殿内群臣这次完全是由于李成的推辞才使得徽宗的计划没有通过,对于李成便也觉得十分意外。由于李成不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在这时代的官场中便显得很难服众,加上徽宗对于李成的宠信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那个皮影和皮蛋的缘故,便不自觉地将李成归入到蔡京之流的佞臣中去了。

这时看他这样推辞如此重要的职位,对于先前的映像,便大大有所转变。

李成待徽宗离开,这才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从地上爬了起来。抬眼望去,却发觉蔡京和高俅等人早已在故从的簇拥下扬长而去。

李成定了定神,从大殿出来,迎面便看到何栗大步上前,拱手道:“李大人,下官恭贺大人封爵!”

李成看着何栗那淡淡的笑容,心中苦笑,却还是拱手道:“何大人无需客气,李成的确没有什么文采,而且为官时日尚浅,虽然陛下信任,但是如此重要的官职,李成着实心虚,所以……”

何栗打量着李成,神色肃然地点头道:“皇上信任大人,那是为臣子者的荣幸,希望大人能真正地为朝廷尽忠。如此,才能不被万世唾骂!大人好自为之!”

说毕,拱手一礼,大步转身而去。李成被这话说的猛地一怔,好半天才大约地知道了这番话的含义。

旁边,早已等待了一个多月机会的秦桧,这时正要上前打招呼。看到何栗对李成的这番训斥,吓得脸色蜡黄。犹豫着不知如何是好。上前打招呼,又恐触在李成火头上自找倒霉。不去打招呼吧,又恐得罪了正得皇帝宠信的李成。

正自手足无措,尴尬万分的时候,见李成目送何栗离开,竟然没有如想象中大发雷霆,心中不由大为钦佩。

看到李成就要转身离开,秦桧忙抢上前去,小心地拱手笑道:“李大人,下官乃是员外郎秦桧。大人……”

李成停下脚步,看着眼前面熟的中年秦桧,呆了呆,才拱手道:“你是秦桧?久仰!”

秦桧看到李成没有发怒,虽然对李成的“久仰”感到有些不解,却还是立刻上前笑道:“下官在京中多日,今日进宫递送公文,竟然有机会再见,可见下官和大人果然有缘。”

李成看着眼前满脸谀笑的秦桧,想起二十年后被秦桧掀起的一番腥风血雨,便有些厌烦,可是想到自己的除奸计划,还是勉强点头道:“秦员外这样勤勉,果然叫人佩服,来日必定前途无限啊。”

秦桧这时正在为李成阴沉的脸色感到心虚,看到李成勉强回应,急忙上前拱手笑道:“下官为朝廷,那是尽心竭力,大人看得起秦某,实在让下官铭感五内!”

说到这里,望着李成,不好意思地笑道:“下官后日即将离京,若是李大人方便,晚间下官希望能前往府上拜望。”

李成打量着秦桧,看他满脸谦逊的笑意,真是有些想象不出二十年后的秦桧是个什么样子。

想了想,还是觉得,现在和秦桧打好关系,即便到后来不容许有条件干掉这个大奸臣,或许对于将来挽回岳飞的悲剧有所帮助。

想到这里,不觉点头道“也好,只是我那里四壁寒酸,恐怕员外郎误会。”

秦桧见李成答应了他的请求,大喜过望地拱手道:“如此,下官一定前往拜会!”

说毕,郑重地向李成长揖一礼,这次告辞离开。看着秦桧的背影,李成忽然想起大名鼎鼎的宋体字就是秦桧发明的,自己那见不得人的爬爬字实在郁闷,如果让他教自己练字,让同在一个院子里的岳飞与其拉近挂系,或许是个很好的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