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宋 >

第97章

乱宋-第97章

小说: 乱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些,李成取出奏章和一份写给童贯的亲笔信,交给王彦,点头道:“三日后便是吉日,你们启程前往京城,这门大炮在没有进京之前一定要前去童贯府中拜见,在给童大人看过火炮的威力之后,才能进进宫去见皇上。切记,不要直接面圣。”

王彦虽然不明白这些事情的内情,却还是十分信任李成。闻言抱拳道:“官人放心,王彦一定办好此事,绝不辜负官人的信任!”

李成点了点头,看着两人点头苦笑道:“军中还要另外再造一门大炮,用来防御金兵,你们也要全力督造。”

张明义立刻抱拳道:“官人放心,第二门大炮已经造好,今日就可进行发射尝试,若是顺利,后日临行前。这门大炮便可架设在马车上以备军中使用了!”

李成闻言终于松了一口气,点头笑道:“好!张明义这次铸炮有功,奖赏黄金一百两。待从京中回来,再另行晋升!”

说毕,李成扶起就要跪下叩拜的张明义,点头道:“本来这次应该晋升你的官位,只是这次前去向皇上进献火炮,黄那里可能会另有赏赐,若是没有晋身,回来我在升你做正六品骁骑尉,这样才是妥当。”

张明义没想到李成竟然如此坦诚相见,不觉感动地眼圈微红,郑重地抱拳道:“大人对张明义的大恩,张明义没齿难忘,只要官人用得着招张明义,一定赴汤蹈火!”

李成摆手笑道:“难得你们的心意,我就领受了,但是今后你们还要努力训练士卒,日后才能面对金兵,立于不败之地。”

两人闻言,,同时抱拳一礼,张明义目光炯炯地道:“如今天气渐凉,北方的金人又将开始进入中原扫荡粮草。正是火炮发生威力的时候,末将请大人一旦有金兵来袭,让许穆前去杀敌,这样,稳妥一点。”

李成听到他还在操心着军中的防御,心中有些欣慰,不由点头道:“你们前去准备进京的的事情,后日启程,多带些人手,另外,火炮要用东西包裹起来,不要被人看到真实情况,不然这一路上难保没有金人和辽人的奸细。”

张明义神色一凛,正色道:“大人放心,这些事情,卑职已经想到,目前已经弄了一块巨大的油布将火炮包裹严实了!”

张明义有些佩服李成的心思细密,火炮这次可是他全部的希望,不仅可以换来蔡府和官爵,更重要的是有了这火炮,在金人铁蹄下,就不用再死伤无数兄弟了。这是他作为一名军人最为看重的事情。眼下,自然是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这些杀死敌最有效武器的秘密。其中的重要,张明义比谁都清楚一百倍。

待张明义和王彦离开,李成这才开始思索这件事,究竟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其实这次,他没有在厢军中做太大的动作也是不想引起徽宗的关注。至于一千人的特种部队,毕竟人数不多,即便有人要拿这个做文章,在不知道特种部队世纪战斗能力的情况下,是不会有人将这一千人放在眼里的。这点,李成还是有些信心的

若是将来,有什么意外,李成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战胜对手,但是有这一千人保命,还是自信可以做到的。

这些古代士兵,本身的技击技巧就十分凌厉,再加上自己后世的杀人技巧的融合,辅以现代理念的战争的思想,打起仗来,李成对这时代的军队,即便是金兵,实力上虽然十分强势,却还是有些信心的。

第七章 秦桧来见

回到后堂,便见玉娘带着晚云正在查看着李成新腌制的一小罐皮蛋,玉娘这时已经圆了房,心态上便大大不同于往日,帮着李成管理内宅的事情,倒也是井井有条。

看到李成回来,玉娘那恢复了三分血色的玉容上闪过一丝惊喜,迎上来接过李成随手脱掉的公服,微微笑道:“官人,今日玉娘新作了几样小菜,可要试试口味?”

李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低声道:“随便吧,今天有点累了。”

看到李成脸色不好,玉娘的神情也闪过一丝不安,接过晚云送来的温茶,示意她退下,这才将茶水递给李成,轻轻地叹道:“官人,喝口茶润润喉龙吧,外面的天气渐渐冷了,官人也该留意身体才是。”

李成因为张明义的事情,心情有些不好,这时闻言不觉点头道:“也不知道素娥在家情况如何,京中的消息,越来越让人心中难以安心。”

玉娘闻言也不知如何安慰李成,只好勉强笑道:“官人,那些烦心的事空想也是无济于事,玉娘为官人弹唱一曲如何?”

李成已经很久没有放松自己了,闻言不觉点头道:“就捡你最熟几曲吧,我很久没听曲子了,哎!”

玉娘被李成这声叹息搅得心头一软,差点流出泪来。却还是取来随身携带的古琴,勉强笑道:“那玉娘为官人唱首易安居士的《点绛唇》可好?”

李成转身在躺椅上坐下,点头道:“你随意吧,我听着放松一下。”

玉娘看了一眼李成,对于李成一些古怪的词语,她总是暗自琢磨。虽然觉得奇怪,却渐渐认同起来,这时闻言,便知道李成心事太多,无法派遣,便低低地唱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悠扬的歌声让李成这几天疲惫的心情放松不少,不觉舒服地靠在躺椅上,低声道:“玉儿你的歌声真是好听啊。”

玉娘闻言,苍白双颊闪过一丝联艳丽的红润,继续轻轻唱道:“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成听得心中一动,登时想起远在汴梁的师师来,半年未见,不知玉人如今安好否?思绪万千之间眼前不断地闪过师师那绝美玉颜,妩媚的笑容里那销魂的双眸,心中不觉大卫感叹。

一曲停歇,轻轻叹了一口气,李成翻身坐起,向里挪了挪,向玉娘笑道:“唱一曲就好,还是和我躺躺,这样更叫人放松些。”

玉娘含笑在李成身边坐下,任由李成揽着那盈盈一握的纤腰,低低笑道:“妾身再给官人清唱一曲如何?”

李成满意地揽着温软的娇躯,笑道:“倒是不必了,有美人在怀,早已十分放松了,能有此艳福也是人生幸事啊!”

看到李成的心情恢复不少,玉娘这才笑道:“官人心事繁重,虽然不能和玉娘一吐为快,但是也可让玉娘为官人一解烦忧,看到官人愁眉尽展,妾身便是最欣慰的了。”

李成闻言,大是感动,将怀中的玉娘用力拦在怀里,低声道:“当初并不是不喜欢,而是希望你不是因为来自生存的压力,才委身于我,所以早已决定放你离开,只是又不敢说,怕你真的离开。我是不是很没出息啊?”

玉娘闻言,娇躯一颤,轻轻钻在李成怀中,低声道:“官人,妾身今世遇到官人,真是上天垂怜,玉娘便是立刻死了,也心满意足了!”

李成想起玉娘可怜的身世,不觉心中一痛,失声道:“放心吧,我不会再让你们任何人承担惊吓了,便是死了也要保护你们。”

玉娘含情的双眸怔怔地望着李成,认真地点头道:“若是玉娘能为官人而死,也是一种福气!”

李成被她这话的吓了一跳,急忙轻轻按着那娇嫩的双唇上,柔声道:“不要胡思乱想,以后你们都要帮我多生几十个孩子,一家人开开心心,绝不会有什么生生死死的事情。”

玉娘含泪望着李成,双臂揽着李成的脖颈,痴痴笑道:“官人是玉娘见过的最温柔的夫君,这总让玉娘害怕,就怕有一天官人不喜欢玉娘了。那时,玉娘只能去死了!”

李成抚弄着玉娘那乌黑亮丽的柔软长发,柔声道:“放心吧,家里你们四个,我都不会忘记的,绝对不会忘记,能有你们这样的美人,陪在身边,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若是我再不知足,连老天恐怕都会气死了!”

他这样说,的确是有感而发,听在玉娘耳中,却是异常的动听,不禁痴痴望着李成那苦笑着的脸,呆呆地道:“若是能这样永远陪着官人该有多好啊!”

李成听得心头一软,抱着怀里的玉人,低低地叹道:“我们在一起,自然是一生一世也不会分开的。”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从前二十一世纪的种种情景,心中又是一痛,其实不论回不回得去,自己对这时代的责任,显然要比二十一世纪要大得多。这里的亲人一旦离开自己也许就会面临意想不到的灾难,这样,自己便要做出一个早已经应该作出的决定,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承担起在这时代的责任了!

想到这里,不觉更加用力地抱紧怀中的玉娘,低声道:“放心吧,不管时间怎么变化,不管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留在大家身边的。”

李成的话让玉娘听得有些糊涂,却还是点头道:“官人说的,妾身不懂,但是只要官人不嫌弃,妾身便知足了!”

李成叹了一口气,握着那冰凉的玉手,在哪动人的玉颈上轻轻吻了一下,便觉颈间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又带着一丝热气,让人心中一荡。情不禁地向那诱人的脖颈深处吻去。

玉娘被李成的温柔正浓迷得神思恍惚,被李成这一吻,吻得竟然呻吟起来,细细的呻吟从那有人的小口中泻出来,更让李成的欲火难以控制。

当下便抱着玉娘痴缠起来,玉娘被李成的话,感动的心中最软的感情被打开,便更是感激地配合着李成的索要,竟然使得两人,更加疯狂起来。

不知过去了多久,李成这才松开怀里的玉人,正要翻身坐起,玉娘已经挣扎着起身,亲手拿了一件夹袍给他披上。

李成笑了笑,正要说话,便听李全在门外焦急地道:“官人,京师一位官员急着要见您,说是名唤秦桧。”

李成闻言大感吃惊,这秦桧忽然出京这样急着来见,看样子一定是京城发生的什么事情,急忙吻了一下怀里的玉娘,大步向外走去。

第八章 密使金国

来到书房,远远就看到秦桧身穿便服,一副寻常书生的样子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神色焦急。李成心中便感到一阵不妙。若是家里出事应该是家里派人,这时秦桧来见,可能是京中的朝局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到这里,忙大步走进书房,向秦桧拱手道:“秦大人竟然如此忽然前来,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情?”由于秦桧没穿公服,李成也不知道他现在的官职,只好以下属之礼相见。

看到李成,秦桧忙转身拱手道:“下官受大人提点之恩,不敢当大人如此相待。今日来见,实在是奉命前来。”

李成看他神色紧张,便知道一定是有不小的难度。只是不知道他来找自己是什么意思,正要询问,秦桧苦笑一声,低叹道:“下官如今为左司谏,这次来见大人,是奉皇上密旨前来,请大人不要惊动其他人。”

李成心中一动,急忙转身关好书房的大门,示意李全守在门外,这才返回书房,向秦桧道道:“大人高升,下官还没有恭贺,真是怠慢。”

秦桧急忙还礼道:“大人不用客气。虽然大人只是地方刺史,却兼着太原指挥使,若论交情,实在是秦桧仰仗了大人才是。”

李成闻言很是吃惊眼前秦桧的谦逊,左司谏是正四品,比自己那个正四品的官已经是平级了。可是竟然还如此谦逊,叫人实在难以把眼前的秦桧和自己所知道的大奸臣联系在一起。

看到李成怔怔地望着他出神,秦桧忙拱手笑道:“大人不必忧虑,在下乃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见大人的。”

李成意外地望着秦桧,惊讶地道:“皇上难道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秦桧脸上闪过一丝笑意,紧张地看了一眼紧闭的屋门,这才点头道:“正是,只是皇上乃是口谕,大人不必接旨,知道便可。”

李成有些捉摸不到徽宗的意思,在京城的时候似乎也没什么迹象,这时又离开京城半年,究竟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不大清楚,不觉疑惑地道:“究竟是什么事情,竟然劳大人亲传口谕?”

秦桧叹了一口气,摇头道:“是这样的,金国如今正要密谋辽国,而我大宋也想对付西夏,如果两者联手,实在是难得的机会,所以皇上命秦某前去密使金国商议此事。”

说到这里,看着李成越来越凝重的神情低声道:“皇上命大人同为附议使一同前往,若是两国顺利结为盟友,自然会将秦老弟调回京师。”

李成不大了解宋代的历史,但是也微微知道一些宋代西夏和辽金之间的确各有瓜葛,这时闻言不觉有些叹气,徽宗这样做,无疑是与虎谋皮,金人的野心可不是那一个辽国啊。

看到李成眼中并没有惊讶之色,却反而是皱眉沉思,秦桧这才笑道:“大人无须担心,此事若成,你我都会大受皇上信任了。”

李成看着秦桧,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历史的车轮的确很难改变,自己能有多大能力改变现状呢?

想到这里,不觉拱手笑道:“大人为何忽然高升,李成还没有道喜呢。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