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往事三部曲-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分二十一秒后,第二队列的一百艘战舰也被全部摧毁。
在击穿第二队列的最后一艘战舰“明治”号后,水滴冲过了队列的末端,又以一个锐角回转冲向第三队列的队首“牛顿”号。在第二队列被毁灭的过程中,爆炸碎片向第三队列汹涌而来,这道碎片浪潮中,包括第二队列爆炸后仍处熔融状态的金属液和从第一队列飞来的已经大部分冷凝的金属碎块,在防御系统启动的同时,第三队列中的大部分战舰已经启动发动机,开始机动。所以在这时,与被毁灭前的第一、二队列不同,第三队列已经不是一条直线,但这个队列的一百艘战舰大体上仍排成一列。水滴穿透了“牛顿”号后,急剧调整方向,瞬间飞越二十公里的距离穿透了与“牛顿”号错开三公里位置的“启蒙”号,从“启蒙”号穿出的水滴再次急转,冲向已经机动到队列主线另一侧的“白垩纪”号并穿透了它。水滴就这样沿一条折线飞行,击穿第三队列中一艘又一艘战舰,在折线飞行中水滴的速度丝毫不减,仍为约每秒三十公里。后来的分析者在察看这条航线时震惊地发现,水滴的每一次转向都是一个尖锐的折角,而不是像人类的太空飞行器那样成一段平滑曲线,这种魔鬼般的飞行展示了一种完全在人类理解力之外的太空驱动方式,这种驱动之下的水滴仿佛是一个没有质量的影子,像上帝的笔尖一样可以不理会动力学原理随意运动。在毁灭第三队列的过程中,这种急剧的转向以每秒钟两到三次的频率进行,水滴就像一枚死神的绣花针,灵巧地上下翻飞,用一条毁灭的折线把第三队列的一百艘战舰贯穿起来。
水滴毁灭第二三队列用了两分钟三十五秒。
这时,舰队中所有战舰的发动机都已启动。矩形阵列已经完全打乱,水滴仍继续攻击开始疏散的战舰,毁灭的速度慢了下来,但每时每刻都有三到五个核火球在舰群中燃烧,在它们的死亡光焰下,战舰发动机的光芒黯然失色,像一片惊恐的萤火虫。
直到这时,舰队指挥系统对攻击的真实来源仍然一无所知,只是集中力量搜寻想象中的敌隐形舰队。但正确的分析已经开始出现,在后来对舰队传出的浩如烟海的巨量信息的分析中,人们发现最早的接近真相的分析是由亚洲舰队的两名低级军官做出的,他们是“北方”号战舰目标甄别助理赵鑫少尉和“万年昆鹏”号电磁武器系统中级控制员李维上尉。以下是他们的通话记录:赵鑫:北方TR317战位呼叫万年昆鹏EM986战位!北方TR317战住呼叫万年昆鹏EM986战位!
李堆:这里是万年昆鹏EM986战位,请注意,这个级别信息层的跨舰语音通话是违反战时规程的。
赵鑫:你是李维吧?我是赵鑫!我就是找你!
李维:你好!知道你还活着我很高兴!
赵鑫:上尉,是这样,我有一个发现,想上传到指挥共享层次,但权限不够,你帮帮忙吧!
李雏:我权限也不够,不过现在指挥共享层次的信息肯定够多的了,你想传什么?
赵鑫:我分析了战场可见光图像
李维:你应该在忙着分析雷达信息吧?
赵鑫:这正是系统的谬误所在,我首先分析了可见光图像,只抽取速度特征,你知道发现了什么?你知道现在发生的是什么事儿吗?
李维:好像你知道?
赵鑫:你别以为我疯了,我们是朋友,你了解我。
李维:你是个冷血动物,肯定是后天下之疯而疯,说吧。
赵鑫:告诉你,舰队疯了,我们在自己打自己呀!
李堆:……
赵鑫:“无限边疆”号击毁“远方号”、“远方号”击毁“雾角”号、“霉角”号击毁“南极洲”号,“南极洲”号……李堆:你他妈真的疯了!
赵鑫:就这样A攻击B、B被击中后在爆炸前攻击C、C被击中后在爆炸前攻击D……每一艘被击中的战舰就像受了传染似的攻击队列中的下一艘,他妈的,死亡击鼓传花,真疯了!
李维:用的是什么武器?
赵鑫:我不知道,我从图像中抽取出了一种发射体,贼小贼快,比你的电磁炮弹都他妈快。而且很准的,每次都击中燃料箱!
车堆:把分析信息传过来。
赵鑫:已经传了,原始数据和向量分析,好好看看吧,这真活见鬼了!
(赵鑫少尉的分析结论虽然荒唐,但已经很接近真相了。李维用了半分钟时间研究赵鑫发来的资料,这段时间里,又有三十九艘战舰被毁灭。)李维:我注意到了速度。
赵鑫:什么速度?
李雏:就是那个小发射体的速度,它比每艘战舰发射时的速度稍低一些,然后在飞行中加速到三十公里每秒,击中下一艘战舰,这艘战舰在爆炸前发射的这东西速度又低了一些,然后再加速……赵鑫:这没什么吧李堆:我想说的是……这有点儿像阻力。
赵童:阻力?什么意思?
李维:这个发射体在每次穿连目标时受到阻力降低了它的速度。
赵鑫:……我注意到你的话了,我不笨,你说这个发射体,你说穿透目标……发射体是同一个?
李维:还是看看外边吧,又有一百艘战舰爆炸了。
这段对话用的不是现代舰队语,而是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从说话方式中也能听出他们都是冬眠者。在三大舰队中服役的冬眠者数量很少,且都是在岁数很小时苏醒的,即使这样,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如现代人,所以大多在舰队中担任较低的职务。人们后来发现,在这场大毁灭中,在最早恢复冷静并做出正确判断的指挥官和士兵中,冬眠者占了很大的比例。以这两名军官为例,以他们的级别甚至无权使用舰上的高级分析系统,却做出了如此卓越的分析判断。
赵鑫和李维的信息并没有上传到舰队指挥层,但指挥系统对战场的分析也在走向正确的方向,他们首先意识到,计算机战场决策系统所推测的敌方隐形力量并不存在,便集中力量对已采集到的战场信息进行分析,在对巨量的战场图像资料进行检索和匹配后,终于发现了水滴的存在。在被图像分析软件抽取出的图像中,除了尾部的推进光环,水滴没有什么变化,仍是完美的液滴外形,只是它的镜面在高速运动中映射著核火球和金属岩浆的光芒,强光和暗红频繁交替,仿佛是燃烧的血滴,进一步的分析描绘出了水滴的攻击路线。
在两个世纪的太空战略研究中,人们曾设想过末日之战的各种可能。在战略家的脑海里,敌人的影像总是宏大的,人类在太空战场上所面对的是浩荡的三体主力舰队,每艘战舰都是一座小城市大小的死亡堡垒。对敌人所有可能的极端武器和战术都有构想,其中最令人恐惧的莫过于三体舰队可能发动的反物质武器攻击,一粒步枪子弹大小的反物质就足以毁灭一艘恒星级战舰。
但现在。联合舰队却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唯一的敌人就是一个小小的探测器,这是从三体实力海洋中溅出的一滴水,而这滴水的攻击方式。只是人类海军曾经使用过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战术——撞击。(1)①人类在海战中最后一次成功使用战舰直接撞击战术是在1811年的里萨海战中在后来甲午海战中致远号的悲剧后,这种战术被完全淘汰。
从水滴开始攻击到舰队统帅部做出正确判断,大约经过了十三分钟时间,面对如此复杂严酷的战场环境,这是相当迅速的了,但水滴的攻击更为神速。在二十世纪的海战中,当敌方舰队出现在海天一线时,甚至有时间把所有舰长召集到旗舰来开一次会。但太空战场是以秒来计时的,就在这十三分钟里,已有六百多艘战舰被水滴消灭。直到这时人们才明白,太空战争的指挥远非人力所能及,而由于智子的阻碍,人类的人工智能不可能达到指挥太空战争的水平。所以,仅从指挥层面上看,人类也可能永远不会具备与三体力量进行太空战的能力。
由于水滴攻击的迅猛和对雷达隐形,被攻击的战舰的防御系统一直没有做出反应;但随着战舰间距的拉开,水滴的攻击距离也随之加长,同时所有战舰的防御系统也根据水滴的目标特征进行了重新设定,在“纳尔逊”号受到攻击时,该舰首次对水滴实施了拦截。为了提高对小型高速目标的打击精度,拦截使用了激光武器。当被多道激光击中时,水滴发出超强的光芒。舰载激光武器均发射伽马射线激光,这种激光在视觉上是看不到的,但水滴在反射时却把它变成了可见光。
人们对水滴的雷达隐形一直迷惑不解,因为它拥有全反射的表面和完美的散射形状,也许,这种对电磁波的变频反射能力就是它隐形的秘密。水滴被击中时发光的亮度甚至使周围的核火球也变得黯淡,所有监视系统都为避免光学部分被强光损坏而调暗了图像,肉眼直视水滴会造成长时间的失明。当超强的光芒降临时,也就与黑暗无异。水滴就带着这吞没一切的光芒穿透了“纳尔逊”号,当它的光芒熄灭时,太空战场似乎陷入漆黑之中。稍后,棱聚变的火焰才再次显示它的威力。从“纳尔逊”号中穿出的水滴仍完好无损,径直冲向八十多公里外的“绿”号。
“绿”号的防御系统改变了拦截武器,使用电磁动能武器向来袭的水滴射击。
电磁炮发射的金属弹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由于其高速所带的巨大动能,每颗金属弹在击中目标时都相当于一颗重磅炸弹,在对行星的地面目标进行连发射击时,很快就能扫平一座山峰。由于与水滴的相对速度叠加,金属弹具有更大的动能,但在击中水滴时,只是减慢了它的速度。水滴立刻调整了推进力,很快恢复了速度,顶着密集的弹雨向“绿”号飞去并穿透了它。这时,如果用超高倍数的显微镜观察水滴表面,看到的仍是绝对光洁的镜面,没有一丝划痕。
强互作用力构成的材料与普通物质在强度上的差别,就如同固体与液体的差别一样,人类武器对水滴的攻击,如同海浪冲击礁石,不可能对目标造成任何破坏,水滴在太阳系如人无人之境,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摧毁它。
刚刚稳定下来的舰队指挥系统再次陷入混乱,这次是由于所有作战手段失效产生的绝望所引发的崩溃,很难再恢复了。
太空中的无情杀戮在继续,随着舰群间距的拉大,水滴迅速加速,很快把自己的速度增加了一倍,达到60公里/秒。在不间断的攻击中,水滴显示了它冷酷而精确的智慧。在一定的区域内,它完美地解决了邮差问题(1),攻击路线几乎不重复。在目标位置不断移动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需要全方位的精确测量和复杂的计算,而这些,水滴都在高速运动中不动声色地完成了。但有时,它也会从一个区域专心致志的屠杀中突然离开,奔向舰群的边缘,迅速消灭已经脱离总舰群的一些战舰,在这样做的同时,会把舰群向这个方向逃离的趋势遏止祝由于已经来不及进入深海状态,所有战舰只能以“前进三”的加速度疏散,舰群不可能很快散开,水滴不时地在舰群边缘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样的拦阻攻击,就像一只迅猛的牧羊犬奔跑着维持羊群的形状。
①数学上用不重复路径联结的多个结点的问题。
在被水滴击穿的战舰中,以穿孔为中心的一段舰体会立刻处于红炽状态,但也只是三至五秒的时间,核燃料的聚变爆炸很快发生,在被核火球吞没的战舰中,一切生命都在瞬间汽化。但这只是就攻击中的一般情况而言。水滴一般都能准确地击中战舰的燃料舱,它是靠实时检测燃料舱的位置,还是本身就存贮着由智子提供的所有战舰的结构数据库,不得而知。但对于大约十分之一的目标,水滴没有击中燃料舱。在目标毁灭的整个过程中,核燃料不会发生聚变,战舰由红炽状态到发生常规爆炸要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最残酷的情况,战舰内部的人员在高温中挣扎,被烤焦后死亡。
舰队的疏散并不顺利。这时,空间中已经充满了冷凝后或仍处于熔融状态的碎片,以及大块的舰体残骸,战舰在飞行中,舰上防御系统要用激光或电磁动能弹不停地摧毁航行方向上的这些东西,由于碎片都是在距战舰大致相同的距离上被击中,就在前方形成了一个由闪光和焰火构成的弧面,战舰仿佛顶着一个灿烂的华盖在飞行。但总是有相当数量的碎片漏过防御系统直接撞击战舰,对舰体造成严重损伤,甚至使一些战舰失去了航行能力,与大块残骸的相撞更是致命的。
舰队的指挥系统虽然处于崩溃状态,统帅部对舰队的疏散仍进行着统一的指挥,尽管如此,由于初始队形密集,仍然发生了多起战舰相撞事故。在“喜马拉雅”号与“雷神”号这样的高速迎头相撞中,两舰在瞬间化为碎片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