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统天下-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下人闹了几天之后便没人在说这件事了,不过一直等到过来好长时间还没有发现锦衣卫有什么报复的行动的众人才知道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他们是不会这么说的,他们只会说这是牟斌的高风亮节。
而随着锦衣卫的情况改好还有一个消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就是郑广慧悄悄的继任了锦衣卫指挥同知的职务。这个职务已经空缺了有一段时间了,上一任的两个指挥同知的其中一个因为年龄太老了便辞官回老家了,而他走后便空出来了一个指挥同知的位置,如果是以前说不定很多人抢着要这个位置。但是由于前段时间锦衣卫还在不断的遭受打压,所以这个指挥同知的职务便没有以前那么耀眼了,相反的还有好多人不愿意继任这个职务呢,因为你职务越高到时候收到的打压就越大啊,牟斌是有着朱厚照呢,所以不会有人直接找他的事情,但是他下面的人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啊。所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职务便被空缺了下来。一直到现在郑广慧突然继任,让那些重新对这个职务打起了心思的人后悔莫及。
郑广慧的继任指挥同知便是锦衣卫未来接下来两年内马上便要展开的关于锦衣卫的改造的行动做准备了。
对于朱厚照和郑广慧来说要想真正的对锦衣卫进行改造。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个便是朱厚照继任皇位,这个事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没有来自皇上的诏令是没有人敢对锦衣卫有任何改动的。锦衣卫作为属于皇上的私人情报机构,它的所有改动都必须要来自皇上的准许。现在虽然是朱厚照在监国,而且锦衣卫也暂时听命于他,但是他却不具有对锦衣卫改造的权力,要想改造锦衣卫还得先得到孝宗的准许才行。这就和太子在皇帝身边安插太子一样,虽然你有能力可以做到这个,但是你却绝对不能这样多,因为这样做了一旦被发现几乎百分之百被废。
所以说朱厚照要想有所行动就必须要等到自己继任皇位了这样自己在法理上便完全合乎规矩了。
除了第一个条件之外第二个条件就是郑广慧必须要能够全面掌控锦衣卫。锦衣卫不是一个只有几十个人的小机构。他是数目众多权倾天下的巨大的情报机构,这样一个机构要想对它进行全面的手术就必须要能够控制得住形式才行。要不然一旦下面有人阳奉yīn违甚至胡乱来的话产生的乱子不会小了。
就目前来说,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都还没有满足。朱厚照还没有继位,而郑广慧还没有控制得住锦衣为。不过有关锦衣卫全面改造的计划却已经制定好了,而这个也是改造计划必须具备的第三个条件,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经完成了的。
那一边朝鲜正使沈贞回到会同馆之后也一直没有闲下来,在处理完了朝鲜使臣的事情的当天,沈贞带着失望和有点愤怒的心情回到了会同馆里面朝鲜的会馆。
回去之后沈贞开始讲这几天的事情写了下来,然后让自己的一个亲随第二天便返程会朝鲜。在书信里面沈贞先是讲述了一下自己来到大明的路上的见闻以及在京城里面的打听到的消息。
在心里面沈贞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大明的变化的震惊,沈贞在年轻的事情曾经随着当年的朝鲜使臣来到过大明,当时的大明还是在宪宗皇帝的统治之下,沈贞对当时的大明记忆犹新,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贪官污吏,沈贞记得当年自己一行到达京师的路上被沿途的官府敲诈了不下数十回。除了这些之外在来京师的路上沈贞也见到了好几起叛乱,而来自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探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当时的大明差不多就是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不过当年的沈贞见到那一幕的时候确实心里越发的高兴。
朝鲜作为大明的属国,虽说这一般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的,但是要说没有私心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要是两个国家便会有冲突,有利益的纠葛。作为属国的朝鲜最想看到的无疑是一个衰弱的宗主国而不是一个强大的宗主国。大明的辽东之地以这就是朝鲜渴望得到的,一旦大明变得虚弱了那么朝鲜就可以出手把这块土地拿到手了。所以当年看到大明那个样子之后沈贞才会高兴异常。
但是当他这一次以正使的身份再次来到大明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当年可望他一直虚弱下去的大明却越加的强大了。对于封建社会来说从一个国家地方上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是否有动乱发生便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这一次来沈贞再也见不到当年那些随处可见的灾民以及乱民了,相反的沿途的百姓全都安居乐业。生活大为改善。根据自己沿途打听到的这些年大明的情况沈贞知道现在的大明比着以前更加强大了,虽然脸上露出了恭贺的笑容,但是在心里沈贞却更加为朝鲜的未来担忧了。
确实大明在孝宗年间的状况比着成化年间的是好了很多,孝宗在历史上被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那也不是白叫的。孝宗多年的仁政以及修养声息的政策让大明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在历史上即便没有现在朱厚照的战功,大明在繁荣上面也不必成祖的时候差了。
而这一世因为有了朱厚照的这个意外情况,现在大明的国力比着历史上同时期的大明还要好的多了。有朱厚照在孝宗身边不但有时候会给孝宗一些自己的建议,而且由于有了朱厚照历史上孝宗晚年犯下的几个错误也没有发生,并且等到朱厚照长大一点之后通过商业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之后每一年都秘密的交给了孝宗大批的银两用意免税、更换军队战备以及修建水利设施上了。可以说现在的大明绝对比历史上最好事情的大明还要繁华。在税收制度没有丝毫改变的情况下单说税赋每年便增加了一倍有余,历史上此时大明的税赋折合成白银就在**百万左右,但是现在却足足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两了,去年经过户部统计出来的数字为以前七百万两。而今年估计还要增加。当然这些增加也和大明这几年军事上的动作不无关系。
首先是在xīzàng以及青海的动作让朝廷彻底的掌控了两地,以前虽然两地也是大明的,但是大明却基本上没有从这两个地方得到过什么税赋,现在大明彻底的控制了这里以前交给那些法王们的税赋也要交给大明了。可以说此举直接增加了两个省份的税赋。虽然这两个省份经济不怎么地,但那也是两个省不是。
而和鞑靼以及亦力把里等之间的战争更是让大明获利不少。首先战争带动了民间与战争有段的商业的繁荣,其次通过战争不但让大明又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战争之争得到的战利品也极大的增加了税赋。现在新得到的河套西部以及天南、天北等地才刚刚控制还没开始生产,估计等一年之后这些地方安定了说不定又是能够增加大量的税赋。
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所以沈贞要将这下变化全都写下来交给现在的大王李怿。他得让李怿重新改变对大明之间的关系。跟在李怿身边多年的沈贞很明白李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其才华也是不输于那些大儒们的,而且还比较能够虚心求教,可以说只要不出意外起码做一个明君还是有的。
但李择也不是没有毛病。相反他的毛病还不少,比如生活比较奢华还有比较残忍。而且沈贞知道李择这个人有点薄情寡恩。不过作为国王有这些毛病没有什么,历史上那一代朝鲜大王没有这些毛病。但是除了这些之外;沈贞还是到李择还有另外一个毛病。那就是妄自尊大。以前在燕山君时代的时候他还好一点,但是现在做了将近一年的大王了,李择的这个毛病也越来越明显了,比如李择经常在群臣面前说一下瞧不起大明的话。这些话在朝鲜国内没有什么,但是一旦传到了大明境内,那这就是大麻烦一件,特别是现在大明国力恢复了的情况下,李择还是这样说便不合适了。
历史上关于李择妄自尊大的记载还是不少的,比如历史上记载朝鲜中宗李择对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鲜赴华使节了解明朝皇帝、朝廷的动态。朝鲜虽然事明恭谨,但是素以“礼义之邦”自居,常从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发私下批评明朝弊政。中宗对明朝皇帝便颇不以为然:“成祖(朱棣)……以一言之失,诛戮大臣。略不假借,甚为不可”、“崇信释教,非帝王盛德”;明宣宗“兴居无节,岂美事乎?”;就连他在位时的宗主国天子明世宗也如此评论:“好自用。天下之事无不总治,如有直言者,辄重刑,人皆禁嘿”……。
先不说李择作为一个属国的君主,这样私下里议论上国的君主在当时便是不应该的,就是李择自己就不是什么好鸟。
先说他的王位是怎么得来的,从自己哥哥手里抢过来的,和朱棣一样是造反得来的。不过他还不如朱棣呢,最起码朱棣还没有杀了建文帝,也没有杀了建文帝的后代。可是人家李择不但毒死了自己的哥哥,就是把自己哥哥的儿子也害死了。而且自己的大嫂也在自己的逼迫之下便成了自己的人。
他说大明宠信佛教,但是自己更甚。他倒是不宠信佛教,可是他更加卑略,先不说他自己和他哥哥一一样实行灭佛行动,不但把僧侣强制还俗。无偿没收寺庙财物,肆意杀戮僧人,更是把寺庙变成了jì院。比着唐朝时期的武宗灭佛还要令人不齿,最起码武宗干不出来那么龌龊的事情来。
而李择不但实行灭佛。自己还宠信道教,常年修习长生炼丹之道。自己在王宫里面召集了大批的倒是为自己练仙丹教自己长生之术。最后太过肆无忌惮直接导致朝鲜百官联合起来逼着李择废除了王宫之中的道教机构“昭阁署”,这在朝鲜可是引发了不小的动乱。
他批评嘉靖皇帝。可他自己呢,通过“己卯士祸”将当年造反的时候支持自己的大臣差不多杀光了。之后他也是凡是不和自己之意的官员便大肆打击,更是在位的时候由于对将大批的士林党官员贬谪下狱引发了“辛巳诬狱”以及“安唐之乱”,在位的时候更是引发了多次全国范围的病疫,死亡无数。
可以说李择自己就不是是什么好鸟,还偏偏自以为自己就是君子,还不自以为朝鲜无敌了,连宗主国都敢妄加批判。
朱厚照自己前世在研究大明历史的时候也看过关于这个李择的记载,当时朱厚照便恼怒了,你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的国主,大明要你生你变生,要你死你便死,不说你们李家王朝就是当年太祖的支持下建立的,就是每一年你们从大明得到了多少东西,到头来却是一个养不熟的白眼狼了。
而沈贞在信里面便隐晦的建议了一下李择以后不要在说一下对大明不好的话了,弄不好就是个麻烦了。
除了大明的变化之外,沈贞也重点向李择讲述了一下这两年发生在大明与周边几个国家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和鞑靼的以及亦力把里的。由于朝鲜本身消息的闭塞,虽然大明和鞑靼之间的战争朝鲜也知道,但是知道的却不是很详细,而沈贞便是根据自己的见闻把这些经过详细的向李择讲述一遍。而得知这些战争也是沈贞告诉李择要重视大明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强大的大明如果没有向外扩张的意愿的话那么对朝鲜的危害也是最小的,但是一旦这样的大明有了向外扩张的意愿了,那么朝鲜便必须要更加慎重对待和大明之间的关系了。以前朝鲜甚至能够拒绝反抗大明,但是现在已经经过一次巨大扩张的大明已经不是以前那么可以随意拒绝的了。
在信里,沈贞也不忘将那几个朝鲜使者的事情也说了一遍,不过他估计李择应该不会理会这几个人的,不过令沈贞没有想到的正是他认为的李择不会在乎的这件事情让本来很友好的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的裂缝。
在最后,沈贞告诉李择他让自己来帮的那一件事情可能不太好办,李择让沈贞来办的事情自然就是李择要求大明册封他为朝鲜国王的事情了。自有朝鲜以来,每一代朝鲜国君的产生都必须要经过大明的册封,否则便是不合法的,这条规矩已经实行了一百多年了,就是李择也破坏不得,最起码如果他得不到大明的册封那些控制了整个朝鲜的儒家官员是不会承认自己的。(朝鲜和大明一样,都是由儒家统治着的,凡官吏大都为儒生,)
李择之所以让沈贞拖到现在年中的时候才来就是想要趁着朱厚照即将登基的时候把这件事情给办妥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不是那么顺利了,因为出现了这一次的使臣的时间沈贞发现朱厚照明显对朝鲜很不满意。这样想要趁机蒙混过去的可能xìng就几乎没有了。所以沈贞得告诉李择要做好失败的准备。
当然沈贞也有建议李择再派人前来的意见。真的放弃肯定是不行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