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8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天的会议结束后,英国首相就忙不跌的“单独拜访”了美国总统。
似乎都猜到布兰迪诺会首先与乔治进行单独会晤,所以当天晚上,没有其他国家的首脑要求与美国总统面谈。
因为乔治没有带随行的内阁官员,所以布兰迪诺也只叫上了几名顾问。
会谈一开始,气氛就有点紧张。
作为工党领袖,乔治首先明确了英国的立场,即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英国都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也是最值得美国信赖的盟友。虽然事实是否如此还有待商榷,毕竟现在的工党早就不是30年前的工党,任何政党都要根据选民的喜好调整政治纲领,连续输掉好几届大选之后,如果不是积极主动的调整了政治路线,工党也不可能成为执政党。但是从乔治的态度来看,至少他个人的诚意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根据CIA提供的情报,在前来参加首脑会晤之前,乔治与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以及欧盟轮值主席荷兰首相进行了大约2个小时的视频会议。从乔治在白宫的表现来看,欧盟内部并未就马岛争端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说没有在是否给予英国支持的问题上做出最终决定,不然英国首相也不会在美国总统面前表现得如此“谦恭”。
英国首相的表现,让布兰迪诺与杜奇威都暗自松了口气。
在欧盟没有采取积极行动的情况下,英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投靠”美国。虽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南大西洋局势继续恶化,在战争变得显而易见的时候,欧盟就会采取行动,而且是积极果断的行动。但是必须承认,不管什么行动,不可能一开始就收到预期的效果,总有一个效应积累期。如果欧盟等到战争爆发前、甚至战争爆发后才采取行动,肯定无法让英国感到满意。抓住这个机会,就能让英国“脱离”欧盟,在瓦解“统一欧洲”的行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为CIA提供了准确情报,所以布兰迪诺与杜奇威早就做好了准备。
面对英国首相的请求,布兰迪诺的态度不是很积极,不断通过言语、举动表达出某种担忧。
“首相阁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探讨南大西洋的问题。”轮到杜奇威开口的时候,安全顾问没有让总统失望,“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情报,早在伦敦会议之前,中国国家元首就数次向阿根廷总统担保,在阿根廷收复马岛的军事行动中,中国肯定会提供某种程度上的支持与援助。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中国前元首纪佑国在访问布宜诺斯艾利斯,与阿根廷签署了第一份价值数百亿元的军火销售合同的时候,就对阿根廷做出了某种程度上的保证,不然阿根廷也不会义无返顾的投入数以千亿元的巨额资金,历经数届政府,用二十年建立起了整个拉美地区、甚至算得上整个南半球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听杜奇威说完,乔治并没急着开口。
作为英国首相,乔治不可能不知道杜奇威在白宫的影响力,也不可能不知道这番冗长的开场白的真实含义。
与其急着表明态度,还不如让杜奇威继续说下去,搞清楚“总统传话筒”的意图后,再表态也不迟。
“当然,问题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杜奇威也看出了乔治的心思,没有继续纠缠无关紧要的话题,转口说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冲突规模有限,中国就不会直接介入,甚至不会在战争期间为阿根廷提供物质上的援助。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在南大西洋冲突中的作用,更不能低估中国的决心与意志。事实上,马岛争端能够搁置这么多年,与中国的影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马岛争端在这个时候升温,本来就是中国因素产生作用的结果。”
“将军,你的意思是,美国会因此抛弃最重要的盟友?”乔治有点忍不住了。虽然杜奇威还没有说到关键点上,但是在英国首相看来,如果让杜奇威继续说下去,恐怕布兰迪诺会顺水推舟,把援助英国的问题搁置起来。
杜奇凤淡淡一笑,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总统。
让英国首相激动起来,杜奇威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
“乔治,你误解了将军的意思。”布兰迪诺轻描淡写的化解了稍微有点紧张的气氛,说道,“不管怎么样,美国都不会抛弃英国。将军的意思是,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必须考虑周全,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绝对不能被动迎战。最让我们担忧的还不是中国会不会介入南大西洋冲突,而是中国会用什么方式来发挥其影响力。甚至可以说,中国介入马岛冲突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好消息。事实一再证明,在对外政策上中国领导人拥有惊人智慧,总能给我们制造意想不到的麻烦。”
“王元庆不可能一直干下去,迟早得换人。”乔治嘀咕了一句。
布兰迪诺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已经收到情报,中国的换届选举工作很有可能推迟数个月。即便照常举行,王元庆也会利用刚刚发起的‘修宪运动’继续发挥作用。对一个敢于提出‘宪法修正案’的领袖来说,多发挥几个月的影响力,甚至在领袖的位置上多呆几个月绝对不是什么难事。”
“也就是说,战争将在几个月内爆发?”
布兰迪诺点了点头,给杜奇威递了个眼神。
“这就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如果战争在几个月内爆发……”
“阁下……”乔治打断了杜奇威的话,对布兰迪诺说道,“总统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按兵不动,等到局势明朗后再采取行动?”
“当然不是,因为这么做,等于放弃主动权。”布兰迪诺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事实上,冲突的另外一方不会等到我们做好准备才采取行动。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必须掌握主动权。我的意思是,英国必须采取积极果断的行动,但是不要背上制造争端、挑起战争的骂名。在局势明朗之前,或者说在中国采取公开行动之前,我们不可能为英国提供任何公开援助,但是可以提供贵国所需要的一切支援。我可以保证,只要中国越过红线,不管情况如何,我们都会给予英国包括军事行动在内的最大限度的支援。这也是我能做出的最大限度的保证。”
等布兰迪诺说完,乔治沉思了一阵,才露出了笑容。
显然,他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虽然布兰迪诺的说辞有点烦琐,但是意义很明确,在没有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美国不会介入马岛战争,最多为英国提供一些秘密支援。只要第三方介入,不管局势如何,美国都会介入,甚至派兵参战。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布兰迪诺能够做出的最大限度的保证。
第38章 自主决策
西约集团首脑会晤进行了3天,军情局的特工与情报分析人员也忙了3天。
自从李存勋接替潘云生担任军情局长,相关资料逐渐解密,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军情局的真实面貌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说法,在国家安全领域,军情局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情报机构”,实力远超CIA、MI5、MSD、SG9等等西方情报机构。即便如此,军情局也不是无所不能的。
3天下来,军情局的收获非常有限。
因为西约集团首脑会晤的意义非常重大,所以李存勋没让刘晓宾单独承担重任,亲自部署了搜集相关情报的工作。
从现实情况出发,要想搞到与南大西洋有关的情报,最佳选择是在英国寻找突破口。
直到3月24日,也就是西约集团首脑会晤结束后的第五天,军情局才从英国获得了需要的重要情报。
当天,相关资料就通过刘晓宾安排的渠道送到了裴承毅手上。
因为提前接到了刘晓宾的电话,所以收到情报之后,裴承毅并未感到震惊。
对其他任何人来说,军情局送来的这份情报都有足够的震撼性。
英国正在为战争做准备!
根据军情局提供的情报,乔治回到伦敦后,再次与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的首脑取得了联系,并且派遣外交大臣与国防大臣参加了于3月2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洲外交与安全会议”,在此期间与其他几个国家的部长进行了闭门磋商。虽然军情局没能在英国外交部与国防部获得具有足够说服力的情报,但是通过一名安插在法国外交部的“鼹鼠”获得了一份足以让李存勋做出判断的情报,即英国外长在会见法国外长时明确提出,如果南大西洋的紧张局势演变为冲突或者战争,希望法国能够在外交上给予支援,至少应该像上次马岛战争那样,保持偏向于英国的中立立场。
仅仅如此的话,李存勋还不会让刘晓宾紧急联系裴承毅。
在法国外交部取得突破之后,军情局先后在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取得进展,获得了几份类似的情报。虽然李存勋从来没有怀疑军情局特工的能力,但是也从来不会高估特工的能耐,毕竟他曾经是军情局最厉害的间谍。更重要的是,几份重要情报都是“鼹鼠”主动送上门来的,其可信程度有待商榷。
以李存勋对情报工作的了解程度,他不可能不产生怀疑。
有了怀疑,自然有所行动。
针对这一情况,李存勋的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在英国取得突破,只有第一手资料才能证明英国的企图。
直到牺牲了数名情报人员,真相终于摆在了李存勋的面前。
事实上,真相并不复杂。
在与欧洲国家接触前,MI5就警告过英国首相,因为“大陆国家”一度在政治一体化进程中与共和国走得过近,早就成为了军情局重点渗透的对象,所以任何传达给“大陆国家”的信息都有可能落入军情局的手中。英国政府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利用了这个问题,通过欧洲国家故意透露了这些信息。
关键是,信息本身并没错。
积极联系欧洲国家,希望获得欧盟的支持,表明英国在为战争做准备。事实上,英国也确实在为战争做准备!
从英国获得的情报,证明了李存勋的猜测。
英国政府玩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乔治回到伦敦之后,立即签署了一份秘密行政令,批准了2037年度的特别预算,并且将预算经费由最初的128亿提高到了377亿,足足增加了249亿。虽然在战争爆发前,英国增加主要用于情报机构的特别预算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但是不管怎么算,英国的几家情报机构都不需要如此多的特别预算。也就是说,英国政府通利用了特别预算不透明的特点,通过情报机构进行战争准备。
用刘晓宾的话来说,新增特别预算的很大一部分落入了军火企业手中。
当然,特别预算不是战争费用,也不是用来采购军火。
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耗费惊人,别说战争,一场规模有限的冲突都能耗光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以藏南冲突为例,在这场规模非常有限的冲突中,共和国军队的开支竟然超过了1万亿。由此可见,哪怕马岛冲突的规模非常有限,377亿特别预算恐怕连1周的消耗都顶不上。用来采购军火也不现实,根据英国的国防预算,377亿特别预算最多只能购买8艘战舰、或者40架战斗机,连组建1支航母战斗群都不够。再说了,武器装备的生产与建造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战争很快就会爆发,除非国家进行战争动员,不然按照正常方式采购军火都来不及了。
毋庸置疑,这笔特别预算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非凡。
刘晓宾在电话中明确提到,李存勋已经根据这一情况,断定英国已经在进行有限的战争动员了。
也就是说,英国将对国防军事工业进行调整。
377亿特别预算中的大部分都将用来支持军火企业提高生产能力。
这里,已经涉及到了战争动员。
在只考虑英国的基本国情,不考虑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英国政府此举就能理解了。作为五个核大国,英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即便放眼全球,英国的军事工业也不算落后。问题是,英国的军事工业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高度“国际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妄图恢复“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力,提出了“全面振兴计划”,但是在残酷现实的影响下,不但提出“铁幕政策”的首相被选民赶出了唐宁街10号,英国的“帝国梦”也就此破灭,从此搭上了美国战车,成为美国最忠实的盟友。美苏冷战期间,根据北约集团的需要,英国的军事工业体系成了美国的有效补充,取得了一些至今都让英国人倍感骄傲的成就,比如“3V轰炸机”、“鹞式战斗机”、“无敌级航母”、“挑战者坦克”等等。进入“后冷战时期”,因为最大的外来威胁突然消失,不但英国的军事工业失去了发展方向,以北约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失去了奋斗目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