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8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一再声明拥有福克兰群岛的主权,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最多只是吼几声。正是中国突然介入,制造了争端,让应该在2052年(按照相关国际公约,如果某块存在争议的地区的状况维持了70年,争议将自动解除,由实际控制方拥有。正是如此,共和国才在2031年收复了藏南地区)得到和平解决的争端变成了军事冲突。归根结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际斗争将以我们与中国的斗争为主。显然,这不仅仅是两个超级大国间的斗争,而是以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国家集团间的斗争。事实上,今年年初通过的《伦敦条约》就已经为未来的国际局势打下了基础。我们有西约集团,中国有集约集团。要想战胜中国,首先就得打垮集约集团,而要打垮集约集团,肯定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西约集团。非常可惜的是,直到这个时候,西约集团的规模仍然不如集约集团。如果因为一场不应该存在的冲突让原本应该加入西约集团的拉美国家集体倒戈,后果将难以设想。”
布兰迪诺的眉头跳了几下,示意杜奇威继续说下去。
“不得不承认,最初的时候,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布兰迪诺问得非常干脆。
杜奇威点上第二根香烟,深吸一口,慢慢吐出青烟,才开口说道:“一开始,我们认为王元庆能够顺利完成政权交接与政治改革,在中国推行民主宪政而制造冲突,让我们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南大西洋上,无法干预中国内政。可是这几个月内发生的事情,以及在伦敦的所见所闻,让我不得不相信,王元庆的目光不会这么短浅。说简单一点,自从成为共和国的国家副元首,开始管理国家事务以来,王元庆什么时候为眼前的问题发过愁?可以说,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关系到了长远发展,或者说,在做任何政治决策前,他已经提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做好了准备。别的不说,如果算上由他积极推动的半岛战争,短短十五年内,他亲手导演了三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而纪佑国只打了两场小规模地区冲突,赵润东也只亲自策划了一场地区战争。对一个国家领导人来说,王元庆做得够多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的民众来说,在十五年里打三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压力也太大了。不管怎么说,只要王元庆决心在中国推行民族宪政,就得有所克制,让民众决定耍不要参加下一场战争。”
“也就是说,王元庆压根没有打算卷入这场冲突?”
“确实如此,这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王元庆非常希望我们卷入这场冲突。”杜奇威说得非常快,没有给总统开口的机会,“如同我前面说的,中国要想击败我们,就得击败西约集团,而打击西约集团的最好办法就是制造裂痕,让集团成员国相互不满,从而使西约集团失去吸引力。为此,王元庆肯定会设法让我们卷入战争。到时候,不管是帮助英国收复福克兰群岛,还是坐视英国战败,对我们来说,都是一场灾难。非常不幸的是,在我到达伦敦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卷入了这场冲突。”
布兰迪诺长出了口气,神色迅速黯淡下来。
很明显,他已经明白了杜奇威的意思。
见到总统若有所思的样子,杜奇威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说得已经够多了。
“看样子,我们确实低估了王元庆的能力。”
“万幸的是,现在还不算太晚。”
“什么意思?”
“只要明白了对手的最终意图,我们就能找到恰当的应对办法。”杜奇威稍微停顿了一下,才说道,“战争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甚至是最糟糕的手段。到这个地步,我们唯一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尽量安抚英国当局,让英国接受既成事实。当然,根据我对英国政治局势的认识,乔治肯定不会接受任何停战协议,至少不会在皇家海军采取行动之前接受类似的协议。所以我的意见是,尽量协助英国当局发起反攻,但是绝对不能卷入冲突,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说服乔治,让他接受停战谈判。只要冲突结束,英国与我们都能获得七十年的时间。我相信,要不了七十年,福克兰群岛的归属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布兰迪诺愣了一下,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终究会与中国干上一场?”
“打不打不重要,重要的是,前苏联仅仅坚持了不到四十六年。虽然中国的实力与潜力都远远超过了前苏联,但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肯定不会超过七十年。更重要的是,只要《伦敦条约》正式生效,也就是三十多年后,就算我们仍然有所顾虑,对手也会给我们一次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
杜奇威的话说得很含蓄,意思却表达得非常清楚。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个机会。”
“正是如此,从现在开始,任何一点得失都将影响到三十多年后的决斗。”
布兰迪诺长出口气,说道:“你说得没错,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英国那边的事情由你全权处理,适当的时候,我会跟乔治通电话,让他接受我们的决定。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跟我联系。还有别的事情吗?”
“我会处理好的,有消息了再汇报情况。”
通话结束,杜奇威擦掉了掌心里的汗水。
说服布兰迪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不管怎么说,总算稳住了总统。
第92章 被动局面
与杜奇威相比,裴承毅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进入共和国的决策层。
虽然没有人否认裴承毅的政治才华,但是受年纪影响,裴承毅被挡在共和国的决策层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从两人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来看,就能非常清楚的发现,杜奇威在很大的程度上扮演着决策者的身份,而裴承毅仅仅是共和国派往阿根廷的前线指挥官。
这种身份上的差距带来的影响,在很多时候不可能用才华弥补。
收到张孝珑的警报,重新部署阿军的时候,裴承毅就意识到,美国当局很快就会采取实质性的行动。因为在此之前,美国当局的态度非常暧昧,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哪一方,所以美国到底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个二选一的选择题,要么支持英国、要么放弃英国,没有第三种可能。
问题就在这里,即便以裴承毅的才华,也猜不出美国当局会何去何从。
不清楚对手的选择,就无法做出准确的部署。
更让裴承毅万分恼火的是,对手不是皇家海军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军,而是明着暗着与他交手数次的杜奇威。就算裴承毅有把握再次击败杜奇威,他也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在杜奇威一再释放烟幕弹,掩盖行动意图的时候,更得小心谨慎。别说裴承毅,就连华剑锋都感受到了压力。用华剑锋的话来说:确定对手将在22日到25日之间发起决战后,裴承毅遇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情况估计,对手都会在第一时间使出全部力量,不给裴承毅任何反击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准确判断对手的行动,不管谁来指挥这场战斗,战败的可能性都超过百分之五十。
毫无疑问,华剑锋太看得起裴承毅了。
按照裴承毅自己的估计,杜奇威肯定有备而来,如果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并且用最恰当的方式部署军事力量,战败的可能性为百分之百。
正是如此,在部署军事行动的时候,裴承毅留了一手。
对他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因为皇宗海军的“复仇”号航母战斗群最快只能在22日到达战区,所以还有几天的缓冲时间。
当天晚上,裴承毅联系了刘晓宾,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情报。
刘晓宾的答复让他很失望,军情局仍然在竭力搜寻特遣舰队与第四舰队的行踪,可是美国在全世界有数十个卫星监控站,能够及时发现共和国军事卫星,从而让特遣舰队与第四舰队避开侦察卫星覆盖的海域。
唯一让裴承毅舒服一点的是,共和国海军的第三批潜艇,即4艘“虎鲸”级攻击潜艇可能能够在5月22日之前到达战区。而让裴承毅略感失望的是,“蝠鲼”号攻击潜艇受到的创伤非常严重,虽然能够潜航,但是已经失去了作战能力,必须回国大修,另外,仅存的那艘电动潜艇也被海军调了回去。也就是说,到决战爆发的时候,最多只有8艘“虎鲸”级攻击潜艇能够有所作为。让裴承毅感到放心的是,军情局已经证实,那艘与“蝠鲼”号对抗的X艇虽然没有被击沉,但是也遭到重创,未来两到三年之内别想出海,因此共和国的攻击潜艇需要考虑的只是美国的“亚特兰大”级,以及皇家海军的“快速”级。因为已经证明“快速”级没有皇家海军吹嘘的那么神奇,其某些性能甚至不如“虎鲸”级,所以8艘“虎鲸”级肯定能够获得表演机会。
接下来两天,裴承毅都在考虑对手可能采取的行动。
事实上,美国当局可能做出的两种极端选择有两种不同的应对措施。如果美国硬挺英国,裴承毅就得全力应战,就算打不过,也要打出气势来,而且得集中力量打击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如果美国当局执迷不悟,不但暗中支持英国,还在皇家海军失去收复马岛的能力之后直接出面,就算阿根廷输掉了这场战争,共和国也是赢家,而美国能够获得的好处将非常有限;至于裴承毅个人,肯定没人认为是他的错误指挥导致阿根廷战败,就好像没人会笑话一个孩子打不过拳王一样。如果美国决意抛弃英国,裴承毅就得有所保留,不但不能袭击美国舰艇,还应该放皇家海军一条生路,毕竟狗急了都会跳墙,更别说拥有数百年辉煌历史的皇家海军;真把英国佬逼急了,阿根廷肯定要为这场冲突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就表示共和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对裴承毅而言,如果将一场原本可以轻松取胜的冲突变成一场损失惨重的战争,就算打赢了,也没人认为他是首要功臣。
在没有可靠情报的情况下,裴承毅只能依靠掌握的有限信息加以猜测。
因为张孝珑已经肯定,CIA已经收到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将根据获得的数学模型得出相似的分析结果,所以裴承毅有理由认为,美国当局肯定会相信岛上有储量惊人的稀有金属矿藏。
在此前提下,美国肯定不会抛弃英国,因为阿根廷肯定不会投入美国怀抱。
确定了大方向,才能决定应该做什么。
非常可惜的是,裴承毅在大方向上犯了错误。虽然这不能怪他,不管换了谁,就算是王元庆,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是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非常重大,甚至从根本上决定了这场冲突的最终结局。
站在裴承毅的立场上,首先得考虑美国会不会撕破脸皮。
毫无疑问,美国撕破脸皮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皇家海军丧失了收复马岛的能力,也就是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遭到重创,无法从阿军手里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也无法掩护陆战队上岛。
考虑到这个问题后,裴承毅接着需要考虑的是有没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很明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南大西洋不是印度洋,阿根廷不是巴基斯坦,英国也不是印度,只要美国铁了心帮助英国夺回马岛,别说阿根廷拼命,就算共和国押上老本,把6支航母战斗群与几十艘攻击潜艇都派过来,也不可能击败拥有13支航母战斗群与数十艘潜艇的美国海军,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获胜。
既然打不赢,就得设法将损失降到最低,让敌人付出最大的代价。
产生了这个想法后,该做什么就很简单了。
5月21日,在不能再拖下去的情况下,裴承毅给各作战部队下达了命令。
按照他的部署,阿根廷空军与海军都将积极主动的展开进攻,以打击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为主要目的。更重要的是,共和国海军的8艘攻击潜艇均被派去对付特遣舰队。用华剑锋的话来说,裴承毅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在阿根廷输掉战争之前,把英国拖下水,拉皇家海军陪葬。
可以说,裴承毅此举显得很悲壮,甚至让人觉得他发疯了。
事实上,悲壮确实不假,可裴承毅没有发疯。
在肯定打不过对手,也就是守不住马岛的情况下,保存阿根廷空军与海军的战斗力绝对不是维护阿根廷国家利益的好办法。别的不说,不管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多先进、阿根廷海军的潜艇多厉害,要不了20年就会落后,30年之后肯定会合部淘汰。因为阿根廷没有严重的周边威胁,所以其军事力量的主要任务就是收复马岛。既然无法收复马岛,也就没有必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事实上,在2016年之前,阿根廷的军事力量非常弱小,别说收复马岛,连国境线都守不住。
从长远来看,维护阿根廷国家利盖的唯一办法就是争取到拉美国家的同情。
说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