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侦察兵-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周家庄的村民之中,大部分人不由脸上露出不自然之色来。
正文 第四百九十四章 张家来人
修建这水坝的时候,周家庄男丁奋战近一个月,其间,还因徐家湾的人前来阻止骚扰,这水坝建设之时,断断续续。不光是耗费了时日,那些修筑水坝的木材是砍伐每家屋前屋后的树木而来的,石料更是从老远的地方开山取石,用牛车拉过来的。耗费了周家庄人如此心血的水坝说拆就拆,实在是让人心疼。
当下,便有一名中年汉子出列说道:“老村长,这,这恐怕不太好吧!这水坝乃是我周家庄七百余口历时一月而成,若是轻易毁去,我周家庄这一月辛苦不就全废了么?”
“是啊,老村长,不能拆啊!”
其余周家庄之人也跟着附和道。当然这些附和之人都是周家庄的中年人,至于周富贵之类的青年人,现在还没有资格说话的。只有等这老者同意他们说话,他们才能说。
那周家庄老族长眼中同样闪过一丝痛惜,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张允文却开口说道:“呵呵,老人家此言,深和我意啊!想你周徐两村,比邻而居,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这邻里之间,本该世代通好,可是可等却是水火不容,如同雠仇,每年械斗,伤人伤己。而以今年尤烈,若是你们两村能重新修好,又岂是区区一座水坝能值的!”
此言一出,两村之人,同时一怔,抬起头,看着对方。
这时候,张允文继续说道:“你们两村之冲突,归根到底便是因这用水冲突而产生的。你们两村所占良田,在整个永宁县,乃是数一数二的大,而这河流充其量也不过够你们一村多一些的人使用,这争水之事,便由此而来。要从根本上缓和你们两村敌对的关系,只有从这‘水’上面出手!本官已命裴县令发出告示,令永宁各处受旱灾困扰之村落,自行掘井取水。一口井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十口、百口水井呢?两村若有百口水井,定能供人畜饮用,庄稼灌溉,保今年收成!”
张允文此言一出,,两村之人,不由哗然。掘井百口,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若要做下来,得花上多少人力和财力啊!况且这裴县令以前也打过井,打出来的水井之中,咸水井占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深挖五六丈,也不见有水出来,只得填埋另寻他处。
见到众人的表情,再看看裴县令的模样,张允文心头隐约猜测到了众人考量的是什么了。当下沉着脸,不悦的说道:“尔等可耗一月来筑水坝,难道就不能掘井么?”
见张允文语气不善,那些族老连忙说道:“大人莫要误会,非是我等不愿,而是这掘井百口,恐怕耗时良久,且须请专门风水地气师前来查看。如此……”
这老者话音未落,张允文便朗声说道:“何须什么风水地气师,来来,本官告诉你们一些打井的诀窍!首先是选井的位置,一般说来……”
张允文的声音渐渐回荡在空地之上,一条条注意事项缓缓说出,直听得众人目瞪口呆,这,这位大人怎么连这些打井的事都知道。
当张允文说完之后,看着众人问道:“你等可曾记下?”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记下。想来也是,这里一共有这么多的人,哪怕是一人记了一句话,也将张允文的话给记下来了。
“呵呵,早就听闻大人最擅长打仗作战,想不到这农事也是如此精通啊!”裴县令在张允文身边轻轻的拍了一记马屁。
张允文哈哈一笑,淡然受之。在后世的时候,军营驻扎,就地掘井取水,乃是常有之事,所以对这一套也颇是熟悉。
张允文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连这打井的诀窍都说出来了,这些周家庄的人哪里还有什么话说,退到那老者身后,示意一些由周家庄的这名族老说了算。
于是这横在徐家湾与周家庄的水坝被拆除,已经成了定局。
谢绝了周家庄村民邀请自己前往周家庄做客,张允文和裴县令准备返回永宁县城之中了。
当张允文和裴县令走了十多步远,身后的士卒正要翻身上马之时,徐小六和周家庄的一帮年轻人却拦住最后一名士卒,悄悄问道:“这位大哥,那位大人是什么人啊,难道是京城里派下来的?”
这位士卒看了他们一眼,冷笑一声:“哼哼,这些事情也是你们能打听的么?不过告诉你们也无妨,他便是当今辽国公张大将军!”
“啊——”这几名年轻人发出一阵惊叹来,也顾不得计较这士卒的无礼了。
永宁县虽然也是属于都畿道管辖,但是,和都畿道的其他县城相比较,这永宁县城的规模只能算是一般。
在知了的嘶鸣声中,张允文和裴县令等人回到了永宁县。
张允文没有去县衙,而去暂时居住在驿馆之中。今日休息,明日还有出发去其他地方查看一下情况。
至于裴县令,也是忙着广掘水井之事。
就在张允文计划着明日行程的时候,只听马望山来报:“大人,外面来了一群人,自称从张家而来,拜会大人,不知大人见是不见?”
张允文手中毛笔不由一顿。张家?那张昭阳从洛阳来永宁了?
事实上,确实如此。张昭阳在听闻张允文离开洛阳,前往永宁的时候,初时还决定在洛阳城中等候张允文回来。然而这一等七八天,却仍不见张允文返回,张昭阳终于坐不住了。万一张允文从永宁返回时不回洛阳,而是去其他地方查看旱情,那自己不就白等了。
所以,张昭阳决定前往永宁。
这一次,他找到了张允文。
忐忑的在驿馆门外等着那名亲兵的回话,张昭阳心头涌起一股子憋屈。自己可是清河张家的子弟,如今也不得不在门外恭候着人家的回话。毕竟里面住的是一个国公,虽然这个国公是自己的侄儿。
其实对于这张允文张昭阳还是挺服气的。这小子凭借着自己的战功,一步步上来,竟然坐到国公的位置,而且身后还没有世家的支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要知道,如今在朝中为官,若是没有世家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升到多高的位置之上。如果你是寒族或普通百姓,在地方上不敢得罪地方上的世家,在朝中也是处处掣肘。而这张允文硬是凭着战功和献言之功,深得李世民信任,高居国公之位。
如今张允文羽翼已成,在长安自立家业,和王家关系密切,会不会回归本家,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他张昭阳也拿不定主意,只有等到和张允文会面之后才知道。
正在张昭阳沉吟之时,马望山来到驿馆前,恭敬的向张昭阳道:“张老爷,我家大人有请!”
张昭阳这才露出一丝笑容来,跟随马望山进入驿馆。
在驿馆的大厅中,张允文一手拿着一盏精致的茶杯,心不在焉的看着碧绿的茶叶在杯中起伏不定。脑海中想的尽是那张家之事。
当门外传来马望山的声音:“大人,张老爷来了!”的时候,张允文倏地醒过来,露出一丝笑容,起身迎接张昭阳的到来。
张昭阳带着一个小厮缓缓步入驿馆之中,看着面前的张允文,还不不由惊讶了一把!如今的张允文,除了唇上留着的两撇浓浓的髭须之外,整个人看起来依旧和二十**岁的小伙子没什么两样,而且那股子不怒而威的气势,让张昭阳都有些心悸。这种气势比起自己老爹还要强上一些。
张允文见到这张昭阳,上前行了一个晚辈见长辈的礼节,然后客气的邀请张昭阳坐下。
在张昭阳端起茶杯,喝茶之事,张允文开口问道:“张,呃,张叔,不知你此次前来与在下会面,所为何事?”
张昭阳放下茶盏,却是笑道:“允文不用客气,我在家中排行第九,而你父亲排行第五,你唤我一声九叔便是!至于此次前来与允文会面,却是来问问允文你的意思,不知允文你是想认祖归宗,回归本家,还是想自立门户,在长安发展?”
张允文听了这个问题,却是一怔,说句实话,他还真没有考虑过是否要回归本家。当初李世民重用他,便是像竖立一个寒门典型出来,如今绕老绕去,自己也是世家,虽说同样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但终是带着世家的名头。如果自己回归到张家,那李世民会作何想?自己的三位妻子又作何想?现在,他不是一个人,而是牵扯到许多人了,这让他不得不好生思量!
当下,张允文便推脱道:“九叔,此事非是在下一人之事,所以在下不得不谨慎考虑!还请九叔回禀族长,眼下在下忙于这旱情之事,这是否回归本家,还是等在下处理完政事,与众人商议之后,再行决断!”
张昭阳又哪里听不出张允文的推脱之言,当下说道:“是啊,允文你位高权重,职责重大,理当以国事为先!九叔这般前来,倒是唐突了!不过允文放心,刚才的这些话,九叔一定带回给族长!”
“如此便多谢九叔了!”张允文拱手谢道。
既然将来意道明,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回答,张昭阳的心头也就放下了一块石头,决定告辞了。
张允文客套几句之后,便将张昭阳送出了大门。
送走了张昭阳,张允文的脸色,却是渐渐沉了下来。从大业年间到如今的贞观二十年,这几十年里,张家从来没有寻过父亲和自己,如今,却是邀请自己返回本家。每每想到这里,张允文心头,便不由一阵火起。
这时候,驿馆的柳树上,知了又在没完没了的叫个不停,听得张允文厌烦不已。
“老马,把那该死的知了给我射下来!”张允文气愤的说道。
马望山闻言,以手搭在额前,观察了片刻,果断取出弓箭,弯弓搭箭,往树上射去。
霎时间,驿馆安静下来了。
正文 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程
河南的旱情依旧在持续着。不过从东都牧府已经下发了一道告示,令干旱严重地区,自行掘井取水,同时,还早那告示之下附上了掘井的诀窍,一条条列出,让人一边看便知。
此份告示一经发出,整个河南很快便进入了全民大挖井的时代。虽然有人说这肆意挖井,,会破坏风水,但是,在这旱灾面前,人畜饮水尚得不到保证,就算是风水再好,又有何用?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允文挨着跑了几个旱情最严重的地方,视察各地掘井情况,并吩咐各地地方官,严格控制流民,尽量将灾民安置在原有土地之上。若是流民成灾,那后果十分严重。
经过各地官府的不懈努力,很好的控制了局面。当然,其中,那些因执行不力而被张允文罢免的官员亦不在少数。靠着广大农户齐心协力,打出一口口水井来,总算是来得及浇灌那些枯黄的庄稼。在干旱地区,随处可见一条条提着水桶的长龙。通过那深达五六丈甚至十丈的水井,提上来一桶桶清凉的地下水,倒在自家水桶之中,再小心的提着,浇灌田地里的庄稼。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这天色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依旧是晴空万里。然而,由于水井的不断挖掘,旱情反而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即使天气依旧晴朗,但是,那庄稼已经开始转青了。
终于,在连续晴了四十六天之后,天空终于开始阴沉下来,四方云气汇涌于河南上空,黑压压一片。看到这种情形,张允文不由长长松了一口气,然后加入到了欢呼的行列之中。
风云骤起,大雨将至。
当大雨落下之时,整个河南大地陷入了一片欢呼之中。饱受干旱折磨的百姓冲出家门,在大雨之中尽情的奔跑欢呼,即使是浑身上下湿成一片,也没人在意。/而田地之中的庄稼慢慢的吸收着这从天而降的雨水,渐渐的伸展开缩在一起的枝叶。
雨水落下,意味着张允文的抗旱工作已经完成,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冬季之前,张允文便可以返回长安。
继续在洛阳呆着,洛阳府尹遇上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情,先过来问问张允文,若是张允文也不能处理,在送到长安。除此之外,还有洛阳行会的事,世家豪族的事,在张允文离开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要处理好,不能在自己离开洛阳之后,便出现什么问题。
大雨下了整整两日之后,便陡然减小,却又缠绵了四五天。这样一来,彻底的解除了整个河南的旱情。
在降雨停了之后,黄河、洛河,皆是浊水滔滔,不可乘船。一时间,无论是黄河还是运河,上面的船只都少了不少。
从长安来的使者,踏着满路的泥泞来到洛阳,向张允文宣读了李世民的诏书。在这诏书之中,李世民不吝溢美之词,将张允文狠狠的夸奖了一下,说什么国之肱骨,君之辅弼。最后却是将张允文从左龙武军大将军换成了右羽林军大将军,其余赏赐也是非常丰厚的。
当内侍宣读完诏令之后,这内侍笑道:“老奴在这里恭喜大将军了!老奴临行之前,陛下曾言,希望大将军能早日返回长安!唔,不知大将军是否随老奴一道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