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176章

一寸河山一寸血-第176章

小说: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你可以选择不去,不过即使这样也不会空着手走,顾祝同会给些钱,让你回家做点小买卖、小生意什么的。

顾祝同不光办农场,还办学校,而这些都是为了他的退伍士卒,前者收容伤兵和老兵,后者帮助退伍官兵的子女入学。

对于战死或受伤的官兵,顾祝同会给予比规定多得多的安家抚恤费,有短时间离开他的部下,回来后仍然既往不咎,能重用的照样重用。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宽厚,是超常的宽厚,因为这不是以功利为出发点的。

吴起是战国时的名将。《史记》上记载,士兵长了痈疮,这位三军主帅竟然能俯下身子帮他吸去疮脓(“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伟大吧,可是人家士兵的母亲知道后,却大哭了起来。

这位母亲很聪明,她明白,将军给儿子吮脓不是白吮的,你得拿性命去回报啊。

对于顾祝同来说,那些退伍官兵已经不能再扛枪打仗了,似乎没有理由对他们那么好。

然而,这就叫真心。

他们帮过你,为你鞍前马后,流过血,卖过命,所以你不能抛弃他们,得时常念着他们的好。

道理是道理,然而没几个人能做到,顾祝同遂有“军中圣人”之名。

他在第三战区,也如此统驭全军。大家都看在眼里,“废”了的你都待他如此之厚,我们这些还能干的,又岂会过薄?

另一方面,则是顾祝同肯放手,大事不糊涂,小事你们自个看着办。

黄绍竑担任浙江省主席,顾祝同对浙江的行政事务就从不插手,也绝不过问。东北军的于学忠归顾祝同指挥,但在作战的细节方面,顾祝同从不胡乱干涉,双方实际只有电台联络,遇到事情,向上打个报告即可。

既待你好,又不指手画脚,这样的领导的确难得,所以三战区虽然实力不济,但一众杂牌都肯用命,这片江山也就一直撑持了下来。

总有一款适合你

5月15日,总部位于上海的日本第十三军进入浙境,浙赣会战掀开了盖头。

第十三军跟武汉第十一军不同,后者是战略部队,进攻是它的本分,而第十三军的分内活主要还是就地警备。说句不客气的,驻区境内的三战区游击部队和新四军就已经够他们操心了,一般情况下腾不出更多力量用于进攻。

可是本土被炸这件事着实把日本人给刺激狠了。

不是兵不够吗?没事,从别的地方抽。

“中国派遣军”全面总动员,从“华北方面军”,到武汉第十一军,再到关外的关东军,步兵、工兵、航空兵,能调的都调了过来。

上海第十三军原来不过才六师三旅团,在得到增援后,一下子就得以在会战中投入五个师团加一个步兵团,后者的兵力比旅团都要多,那阵势真是浩浩荡荡、杀气腾腾。

顾祝同没有办法不紧张。

当然得先制订对应战术,这个不需多想,信手拈来就是,因为武汉那边类似的攻防已经快用滥了。

比如李宗仁的五战区,要诀就是先退后追,而薛岳的九战区则是从先退后追,进化到了“天炉战法”——层层消耗,继以决战。

顾祝同选了“天炉战法”,决战地则设在衢州。然而,他心里也很明白,这个时候战术其实已居其次,关键是你有没有精锐部队与之相配合。

答案是:没有。

三战区什么样的部队都有,就是缺乏精锐,地形上也基本无险可守,从上到下,找不到一点和日军主力对拼的资本。

没有第七十四军,没有第十军,就算你让薛岳来指挥,又能怎么样?

然而,顾祝同已无退路,也罢,该来的总是要来,小棒槌也得敲大鼓,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说是要消耗日军,可是怎么消耗呢?既无中西部那样的高山做屏障,也无厉害一点的部队去侧击。

想点别的办法吧,比如就地取材。

顾祝同的部队里杂牌多,但是杂牌多也有杂牌多的好处,里面有的是西南少数民族的士兵,祖传绝技就是制作竹签,有毒的。

浙江的山,大多是丘陵,山虽不高,山里的毛竹却很多,生产竹签绝不缺料。

再找过去,还有一种树。树木的枝干上生有倒刺,如果你不小心惹了它,它可以像刀一样扎在你身上不放,比荆棘还厉害。

竹签、倒刺,全部收集起来埋在阵地前,鬼子不踩着便罢,踩着了一准让你吃点皮肉之苦,如果运气好的话,竹签上的毒还会使皮肤溃烂,爽到连解药都没地儿找去。

这些“五毒教主”的招虽然也很带劲,但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消耗对方。

顾祝同弄来了大量地雷。

由于会战前老百姓就已疏散或逃离,缺少了误炸的顾虑,三战区便可以在日军前行的路上处处埋雷,光在浙江的金华、兰溪一带就埋了千枚之多,水里、陆上,只要日军可以碰到的地方,几乎全有雷。

这可不是民间老百姓造的土地雷,正式名称叫四号甲雷,威力很大,绝非背上挠痒痒的那种。

它的种类很多,有一踩上去就爆的,这款送给日军官兵;有给予重压才发作的,这款特别赏给车辆辎重。另外,你要手工,有绳拉的;追求时髦,还有电控的。

总之,什么味道和档次的都有,无论你喜好如何,官阶怎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小兵炸死炸伤的太多了,说了也没意思,我们从上往下数。

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中将第一个中招,差一点。当时他本来要随军指挥所前移,正好参谋本部的高官来视察,朝中来人,岂敢怠慢,他立刻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作陪,没想到此举却救了他一条小命。

5月18日,第十三军司令部人员所乘坐的汽船碰到水雷,当即被炸沉,咕嘟咕嘟地躺水底去了,同时被炸死的军官及警卫达十一人,余者也大多受伤。

日本侵略军的船只经常碰到水雷

泽田茂不在船上,逃过一劫。

民间传说,水鬼抓不住你,就得另换一个替身,这回跑陆地上去抓了。

日本侵略军第十五师团连日进攻兰溪,但是那些竹签、倒刺、地雷给他们制造了极大杀伤,为了抬运伤兵和死尸,一度连从老百姓家里抢来的席子、门板都不够用,以致迟迟没有进展。

第17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2)

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心急火燎,决定亲自去前线探个究竟。他当然不会傻到去最前沿,不过凑巧的是,他所处位置附近正潜伏着一个班的中国兵。

酒井一行那鬼头鬼脑的样子,让这些兵误以为是日军的搜索哨,并且已经朝自己这个方向来了。

既然迟早都要被发现,不如先打他一家伙。

酒井身边所带卫兵不多,遭到突袭之后惊惶失措,赶紧打着马往旁边躲闪。

不躲还好,一躲却躲到地雷区去了,使得这位师团长即使不到最前沿,也有了尝鲜的机会。

5月28日,只听轰的一声,酒井连人带马上了天,连同幕僚也多被炸死炸伤。

第十五师团长就这么挂了,不过如此挂法并不亏,至少他成了日本明治维新后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陆军师团长,死了还能为“大日本帝国”创造一个新纪录,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日本统帅部得知后大为震动,为了不影响士气,特地采取了暂时对外封锁消息的做法,而盟军方面则倍受鼓舞。

计划没有变化快

炸死日军师团长让顾祝同在国内军界也创造了新纪录,可这其实并没有使他真正轻松多少。

层层消耗,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第十三军人太多,攻势也太猛太快,往往一个迂回包围,就能迫使那个地方的守军后撤。

所谓今日陷一城,明日失一地。舆论媒体可不会扳着指头帮你数困难、论战术,只知道你一个劲后退,快要退到连家都不认识了。有人直截了当地向政府呼吁,要求惩办“作战不力者”,矛头直指顾祝同。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压力与日俱增,每天晚上连觉都睡不好,整晚整晚地打电话到衢州询问备战情况,言下之沉重不安,令守军指挥官听了都于心不忍。

下面不是玩玩地雷的问题了,只有取得歼灭性战果,才能给外界一个交代。

蒋介石的统帅部先后调来四个军的嫡系军队,它们和王铁汉的东北军一道,以五个军的阵容摆在衢州。其中,一个军在衢州正面,这是阻击兵团,另外包括第七十四军在内的四个军是决战兵团,后者分列两厢,随时待机合围。

这是一个类似于第三次长沙会战那样的部署,要的就是决战衢州。

可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忽然间,风云突变。

5月31日,武汉第十一军竟然也攻向三战区,与第十三军形成东西呼应,二者仅仅相距三百公里。

“中国派遣军”最初在制订进攻计划时,的确曾考虑过让第十一军担任策应,但策应不是进攻,无非是在旁边做做假动作,干扰对方的注意力而已。

畑俊六是在截获一份情报后,迅速改变主意的。

第十三军的侦察部队在衢州附近蹿来蹿去时,无意中发现并打死了一名坐着汽车送信的中国军官,从死者身上,他们搜到重要文件,得知如雷贯耳的第七十四军就潜伏在衢州以南,而且已经好些天了。

“虎部队”都来了,这是要干什么,畑俊六一个激灵,莫非这是要像长沙会战那样对第十三军进行包围?

好哇,第二次长沙会战没有能彻底击垮你,之后又怎么都找不到你,这次你主动现身,无论如何不能放过机会。

赶快,让第十一军加入进攻,目的就是捉住第七十四军。

畑俊六反应神速,但他太激动了,一激动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当天在察觉武汉第十一军的新动向后,中国统帅部便意识到来者不善,日军侵略规模大大超出预计,于是马上做出变更,放弃了决战衢州的计划。

顾祝同训令衢州正面的阻击兵团,继续依城牵制日军,以掩护决战兵团撤入附近山区。

这样一来,所有重压都落在了阻击兵团身上。

担任阻击兵团的是莫与硕第八十六军,这支中央军部队最早来到三战区,在衢州已经驻守了半年时间,正是基于这一点,顾祝同才会将其确定为阻击兵团的最佳人选。

可惜,军长莫与硕颇有点对不起顾祝同。

半年时间的备战,他既没像李玉堂那样整出交叉式地堡,也没能如戴安澜一般造出封闭式堡垒,仅仅重机枪掩体和部分指挥所使用了钢筋混凝土,外面再树一些等同于摆着看的木栅,这就算是把防御工事给弄完了。

顾祝同战前对衢州防务进行过视察,但那时形势已经相当紧迫,即使想改进也来不及了,他只好把一名师长提升为副军长,用以勉励士心,不过,当时他并没想到此举后来会挽救整支部队。

衢州外围阵地一天之内便被攻破,随后军长找了个借口,说是要去收容溃散部队,一出门就没影了。

日本侵略军在用步兵炮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轰击仅仅一天,衢州城内已是群龙无首,一片慌乱,官兵个个面无人色,惊恐不已,甚至没人再愿意守城了。

什么叫了不起

危急关头,顾祝同提拔的副军长起到了主心骨作用。

这位副军长名叫陈颐鼎,毕业于黄埔第三期,南京保卫战时,他是王敬久第八十七师的一名团长。

南京失守,对于很多亲历者来说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陈颐鼎也是如此,在那里,他目睹了部队失去秩序后惊惶失措的惨状,连他自己也是靠一块木板才得救的。

慌乱,就等于放弃了战斗的意志和求生的希望。

陈颐鼎本来在衢州城外指挥,得知城内陷入混乱,立即返身入城,以副军长的身份稳住了军心。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陈颐鼎一直通过无线电台与顾祝同以及顶头上司王敬久保持着联系,后者告诉他,必须拖住日军。

好,那我就拖下去。

在陈颐鼎的指挥下,守城官兵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始终不退一步,直到两天后,衢州被四面包围。

6月3日,日军发动全面侵略,飞机把搭建的那点简陋工事都快给炸完了,连陈颐鼎的收发报机也没能幸免。

眼前的景象,几乎就是当年南京保卫战的重现。

日军冲进城三次,守军又把他们打出去三次,每个中国官兵都鼓起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在不到一千米范围的战场之上,双方已是血流成渠,尸横遍野。

五昼夜之后,第八十六军伤亡累计超过两千,这时随着决战兵团的转移,畑俊六想围歼第七十四军等中国军队主力的企图已彻底落空。

现在的问题,变成了城里的第八十六军该怎么办?

陈颐鼎没了收发报机,他能做的,只有继续按照指令执行——拖住日军。

6月4日,通过衢州的江面上突然漂过一叶扁舟,舟上端坐一人,一个年轻的中国人,那人神态自若,似乎完全不知道自己是置身于战火和危险之中。

这个宛如现代武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