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江山-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动情,更说得伤感。想到来到这之后,这些步步为营,提心吊胆的日子,身心交瘁,精神倦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远有处理不完的麻烦,有故意使下的绊子,有处心积虑的刁难,还有隐藏在暗处不动声色的暗算,古清华的心头一片心灰寂,眼眶忍不住也潮了。
“陛下,请陛下放心,奴婢,奴婢永远不会背叛陛下!”苏姑姑听了这些话胸口火烧似的发堵,想起先帝,更是鼻中一酸。
湘琳却是暗自心惊胆战,这才察觉她这两日似乎有些失魂落魄的提不起精神,她不禁变色,急得也跪了下去,抬眸恳求道:“陛下,陛下千万不可丧气,就当奴婢求陛下了!陛下有什么烦心事无法排解,奴婢愿意替陛下分忧——即使不能分忧,也请陛下不要憋在心底难受呀!”
古清华怔住了,一股暖流缓缓滑过心底,她忙上前,一手携着湘琳,一手携着苏姑姑,柔声笑道:“朕相信你们!朕没事,真的!有你们相伴,这条路无论多难,朕都会走下去!”
☆、第52章 议政王痊愈回朝
坏运气会一个跟着一个,好运气又何尝不是?
前方刚刚打了胜仗,古清华声威大起,没几天,萧炎等回来复命,又给她带来了一名侍卫,叫做夜风。
夜风年纪二十三四,面容冷峻沉默寡言,但一看就很有高手的范和气场。古清华甚喜,便问夜风为何愿意给自己当侍卫。夜风却只淡淡说了句“奉樊国太子之命保护陛下”再无多言,末了,将樊其英的亲笔书信呈上。
樊其英在信上说得很明白,说这个夜风武艺高强,绝对能够保护她周全,而且,绝对信得过,可作为她身边死士全天候待命保护。古清华心里乐开了花,樊其英绝对不会拿古清华的命来开玩笑,他既这么说,且这夜风又是这样一副性情脾气,定然是信得过的。
从此,更可高枕无忧矣。
古清华连男女之别都没想,直接就将夜风安置在紫宸宫,夜风也不多言,领了旨便下去了,从此大模大样在紫宸宫住下。以至于正皇夫邵卿还好心的向古清华主动提起,是否给夜风一个正式的名分、安排宫院?气得夜风鼻子差点歪了!
这还不算,更稀奇的是,再过一两天,“久病”休养的议政王慕弘如居然也病体痊愈了,向古清华上了折子,恭喜贺喜陛下西北大捷。
第二天,人家便若无其事的上朝来了!
议政王虽然“在野”了一段时间,重新出山气势风头仍是不减,从在神龙殿前广场上等候上朝开始,一起等候的朝臣们纷纷向他问好关心,热闹得不得了。议政王居然脸都不红一下,说话都不带喘的,好像自己真的大病了一场似的,殷殷感谢大家的关心,又说了些大家辛苦了之类的话,好像他的作用无可替代,缺了他大家焦头烂额似的。
上朝时,古清华见他一身鲜艳的褚色朝服赫然排在首位,不由一怔,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她以为,他起码要摆摆架子,等她去请的——而她接了他递上来的折子之后,倒确有顺水推舟请他出山的打算。他毕竟是掌权多年的议政王,诸事了然于心,便是应付这段时间已经够她焦头烂额了,若是再继续这样下去,她也不知自己能撑到什么时候!
正为这事与湘琳一道想办法,不想,不用她费一丝一毫心,人家先倒按耐不住了!
他既按耐不住,可怪不得她说话不客气了!
古清华当即“呵呵”笑了笑,意味深长的盯了议政王一眼,笑吟吟道:“议政王的病这么快便好了?”
“托陛下洪福庇佑,又是赐药,又是打发御医诊治,若再不好,臣心亦不安!况且,近日闻听西北大捷,臣心中甚喜,这病,更是见好了!”议政王出列,恭恭敬敬回话,浑然不觉古清华话中的讥诮之意。
“是么!”古清华咯咯笑了起来,唇角扬了扬,眸光向下一扫,笑道:“诸卿听听,议政王上体君心,下忧国民,真是我朝第一贤臣,诸位爱卿可要好好的向他学习啊!”
“陛下所言甚是!”
“议政王忧国忧民,堪为我朝之楷模,实在叫我等佩服!”
“有陛下这等明君,方有议政王这等贤臣,君臣知遇实乃我朝一段佳话呀!”
“不止我朝,这是千古一段佳话才对嘛!”
“对、对!”
“不错!”
“……”
诸臣听古清华那么说了,岂有不附和的?一时嚷嚷成一片,古清华在诸人心中也已有了些分量,众人夸着议政王时少不得也阿谀阿谀她。
诸臣苍蝇一般乱哄哄炸开,如潮水席卷,议政王听在耳中心中恼羞之极,他本有心病,饶是脸皮再厚,也禁不住这一而再再而三、千句百句源源不断的这等“恭维”之话。
“陛下!”忍无可忍的议政王终于爆发,突然大喝一声。
众人顿时呆住,傻愣愣的瞅着他,偌大的宫殿上顿时寂然无声。
古清华倒是浑不在意,脸色不变,眼睫毛也不眨一下,她笑吟吟的动了动身子,换了个坐得更加舒适的姿势,微笑柔声道:“议政王有事禀报?”
议政王凌厉的目光扫过诸人,板着脸拱手向上大声道:“臣自是有事禀报,”说着却不曾开言,而是扭头向着诸人沉声喝道:“朝堂之上,尔等嘈嘈杂杂,言三语四,不顾规矩礼仪,如此藐视君上,成何体统!”
诸人一愣,身子一僵,更是半声儿不敢出,脸上讪讪,心里无趣极了!本想拍马屁,谁知拍到了马腿上!
“议政王言重了,”古清华却是笑吟吟接了口,微笑道:“讲规矩礼仪也不在这上头,众爱卿夸赞你我君臣同心,为万世之楷模表率,这话说得对极,难道议政王不这么认为吗?”
诸臣揪着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松了一息,暗暗透了口气,纷纷窃窃私语点头附和着古清华。
议政王心头欲恼,却半点儿发作不得,他难道能够说不是这样吗?可事实是怎样大家心里都清楚,睁眼说瞎话他也觉得实在丢人!于是,就只有一声不吭。
“议政王方才不是说有事上奏吗?到底何事?”古清华适时开口,微笑着转换了话题。
“是,陛下。”议政王舒了口气,重新整了整朝服,一脸恭敬,向上拱手道:“臣今日想说的,是陛下亲政一事。”
朝堂上毫无意外的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所有人的脸色变得凝重,一眨不眨望着议政王,有的忍不住紧紧握住了拳,心突突直跳。
古清华眉棱骨不易察觉的轻跳了跳,湛湛朗目盯着议政王,那目光是平静的,也是不平静的,议政王一时也不禁有些愣住了,从她那目光中,想探出点什么,却什么也探究不到。
“此事,议政王有何提议?”古清华脸色平缓,语气更是平缓,倒像是在说一件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一般。
她越是这样,议政王越是感到心里没底,同时心中更加懊悔:当初就不该装病!他本想借虞国求助一事好好刁难刁难古清华,让她闹个措手不及、鸡飞狗跳,到时候,他再出来收拾残局,试问那时,诸人谁的眼中还会有她这个女帝?而她有有何资格谈起亲政?谁料到,她不但办妥了此事,而且办的十分漂亮,白白的让她捡了便宜!
事已至此,他还有什么理由拖延着不许她亲政?
议政王想了想,决定以退为进,试探试探古清华。于是,难得的一撩袍子跪了下去,道:“陛下亲政,臣无异议,近日,臣必将辅政之权尽悉交还陛下!”
议政王此言一出,更是如同落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将殿上诸人炸得晕头转向,“嗡”的一下,朝堂上有响起了一阵一阵蚊子般的嘈杂议论声。
这一回,议政王倒不再训斥诸人不懂规矩藐视君上,而是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一脸平静等着古清华开言。
古清华咬了咬唇,没有立即出声,眸中波澜不惊。
拢在袖中的手忍不住攥着紧了一紧,心底冷笑。
议政王的本意她岂不知?她没有那么天真,真的以为他心甘情愿归政于上。她毫不怀疑,此刻只要她一答应下来,背后他立刻便会肆无忌惮的动手脚,将她闹得下不来台,便是先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威信也有可能会荡然无存。
☆、第53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议政王的本意她岂不知?她没有那么天真,真的以为他心甘情愿归政于上。她毫不怀疑,此刻只要她一答应下来,背后他立刻便会肆无忌惮的动手脚,将她闹得下不来台,便是先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威信也有可能会荡然无存。
他终究是手握权柄二十几载的议政王,门人亲党遍布天下,其间之盘根错节之关系,交错相连如蛛网,说不清,辨不明,一下子真把他逼得急了,只会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而受损的,是国家社稷和无辜百姓。
“议政王这是什么话,”古清华微笑着开口,缓缓道:“这些年来,全赖议政王辛苦主持,宵衣旰食,今日交到朕手上的江山方是这一派繁荣锦绣之局面,议政王功在社稷,造福百姓,朕从未忘记。朕年轻识浅,初登大位,正要依赖议政王治理国家,议政王这般说,叫朕心里怎么过得去?朕之所以要求亲政,不是对议政王不满,更不是有所猜忌,实乃天子之责,不敢轻易推脱!这千斤重担怎能让议政王一个人扛?不然,将来百年之后,朕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和古氏列祖列宗!”
古清华说毕长叹,一脸的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语重心长。下边诸臣看在眼里,心中感动,胸口萦绕着一团似酸非酸似涩非涩的感觉,陪着古清华一起感慨,眼角都有些潮润了。
无论真心还是假意,这番话听起来确是十分感人的,而且,身为君主,对臣下说出这么一番体谅、鼓励、开解又坦诚的话,只要不是石头人,不能说没有感动!
同样的,议政王也有一刹那的感动,心潮骤然起伏席卷,他甚至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古清华所言字字见真,他就是这样的人,而她,也是这样的人。
可能吗?议政王立刻清醒了过来,心里微微冷笑!笑自己活了大半辈子了,居然还这么天真!尤其当他眼角微扫,见到殿上诸人的表情之后,心里的不甘、不忿和着怒气就更重了!
他又被她利用了一把!
“陛下如此体谅臣之苦心,臣,臣便是肝脑涂地,已所不悔!”议政王满面慷慨悲壮俯首,感动到了极致的样子。随即抬头,决然道:“归政于上,乃理所当然、天经地义之事,臣明白陛下的苦心,请陛下放心,臣不敢拖延半日!”
“议政王,你仍是不曾明白朕的意思。”古清华语重心长摇了摇头,微笑道:“亲政不等于归政,国事还是要议政王多多操心啊!”
“嗡!”的一下,诸臣又是一阵低低的抽气和窃窃私语,除了当局斗法的两人,无不晕头转向莫名其妙,实实不懂,这两个前些日子还明枪暗箭争斗得你死我活的人,怎么突然之间都转了性子,说话竟是一个比一个客气、态度一个比一个谦虚起来了!
“陛下……”议政王顿时语塞,竟不知说什么好。放下一颗心的同时亦暗暗得意:到底,她仍不敢轻易开罪了他。
议政王心念及此,心头大定,愈加从容,恳切道:“陛下,恕臣愚钝,臣实不解陛下何意?”
古清华心底暗骂“老狐狸!”,稍一沉吟,微笑道:“朕想,国家大事仍旧需要议政王操心,归政之事可徐徐图之,朕不过先历练历练罢了!”
议政王心头冷笑,傲然之气横生,哪怕她误打误撞赢了这一仗、立了声威,那又如何?仍旧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娃娃,国家机器之运转岂是这般便容易掌控的?哼,她一套一套的客套话说着,实质上,还不是在向他服软?
议政王思及此心情大好,觉得也没有什么必要再矫情矜持下去了——万一弄巧成拙反倒不好看!
于是想了想,照例说了一大套恭维感激涕零表忠心下决心的官样话,嘴角微微勾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起身躬身道:“既如此,臣斗胆,不如先将户部交予陛下,陛下以为如何?”
古清华想了想,兵部是敏感话题,不宜此时提起;礼部无关大局,可以不提;吏部乃议政王心腹所在之处,他自然不会让出;刑部是个是非窝,堂堂天子岂有亲管刑部的?想来想去,户部倒正好合适,她正好可以趁机摸一摸财政的底。
“如此甚好!就这么定了!”古清华颔首,双方目光无意间碰撞,各自避开,随即不约而同笑了笑,一件大事,就此了结,一个伏笔,也就此埋下。
古清华是个冲动过后很善于知错就改的人。那日青玉湖畔,苏浚的话很不好听,可是,回紫宸宫后心平气和想了一想,她决定照做。
其实,她不得不照做。
几乎隔天便摆驾承庆宫,时常留宿,各种各样的赏赐,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赏的就更不用说了,源源不断的流入兴庆宫。
苏侧夫受宠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