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江山-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恩王妃来到紫宸宫,请旨求见,苏姑姑怜古清华忙碌了一上午,便温言相劝承恩王妃,意欲请她在起事间先坐坐,让古清华休息一会儿再行通报。
这当口子,承恩王妃一听这话分明就是推脱的意思,她顿时气从心头生,怒从脑中来,便跟苏姑姑闹了起来,惊动了里头的古清华。直到素莺领了旨过来传话,承恩王妃瞄了苏姑姑一眼轻轻一哼,这才理了理衣摆发饰,随素莺进了东侧殿。
“臣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承恩王妃轻撩裙摆跪了下去,恭恭敬敬俯首在地行了大礼。
天子面前不可怠慢,她纵然再大的怨气和委屈。也不敢当着古清华的面乱来。
“王妃起来吧!”古清华依旧是那身百蝶云纱裙和简单的家常发饰,倚着搁臂软枕斜斜靠在一侧靠墙而置的金丝楠木绣榻上,语气也是一如既往的轻柔随和,可是,却少了往常都有的另一句话,那就是“来人。给王妃看座、奉茶!”
“臣妾遵旨。”承恩王妃只得起身。站在当地,抬头见了她的家常打扮,再对照自身,不觉心中一怔。满腔的话倒有些不太说得出来了。
古清华往常见她,都是朝服皇冠,赫赫生威。如此家常一见,倒像年方二八的邻家小姑娘一样,这样的心理落差使承恩王妃无法把她当成女帝来看。好些话,到了口边都觉得别扭,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古清华见她只是发怔,自己倒好笑起来,突然间也觉得她有几分可怜。
这个时代的女人,以夫为天,又有几个不可怜?
古清华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还算知礼,懂得换衣裳了!
承恩王妃见古清华目不转睛的打量自己的衣裳。顿时又羞又愧又委屈,也记得了来意。顿时眼眶就湿润了,取下手帕拭了拭泪,双目水汪汪的向古清华道:“陛下,我们王爷,他是冤枉的!求陛下,饶了他吧!”
古清华面上依然是如水的平静,比之方才完全不见波澜,一双凤目仍是那么淡淡的凝着承恩王妃,长长的睫毛眨了眨,突然向承恩王妃轻笑道:“王妃这是什么话?朕倒有些不明白了!”
“王爷,王爷已经被陛下责罚,在太庙关了禁闭,陛下怎会不明白?陛下这话,臣妾才是不明白了!”承恩王妃听了古清华这话自然是不服的,声音怯怯,话里却有淡淡的怨气。
古清华的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了几分,她缓缓坐直了身子:“原来,王妃是这样认为?”
“臣妾,臣妾——”承恩王妃为她气势所迫,胸间一滞,下意识的有些局促没底,喃喃开口,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责罚他的不是朕,”古清华淡淡开口,神色却是端凝:“责罚他的是大息的国法!”
“国,国法?”承恩王妃显然一怔。
“若是旁人,此刻胆敢来问朕这种事,朕早派人打出去了!可是王妃不一样,朕跟王妃的交情与旁人不同,这次朕可以跟王妃解释。”古清华不紧不慢说着,瞟了承恩王妃一眼,话中意味很明确: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她进宫讨说法是如此,承恩郡王的大胆僭越也是如此!
“承恩郡王举止不端,殿前失仪,咆哮朝堂,有辱君上,王妃可知这是什么罪?”古清华细细的柳眉挑了挑。
“臣妾——不知……”承恩王妃的气焰不觉更弱了几分。
“那么朕就告诉你!”古清华的声音蓦然转冷:“罪同欺君!按大息律法,轻则罢官,重则抄家流放三千里甚至杀头!王妃,你说说,朕如此罚他,是轻了还是重了?”
“啊!”承恩王妃惊呼一声,脸色惨白,脚下一软踉跄两步差点摔倒,她惊恐的睁大了眼瞪着古清华,吃吃艾艾道:“陛、陛下——”
“国法不外乎人情,”古清华仿佛没看到她的窘态似的,慢慢说道:“朕若是不顾昔日君臣之情份,王妃此刻还能好好的站在这儿吗?王妃自己想想吧!”
“是,是,臣妾愚钝,谢陛下恩典!”承恩王妃忍不住拭了拭额上冷汗,颤声道:“臣妾,臣妾代王爷向陛下请罪!谢陛下恩典!”如此说来,承恩郡王可是捡了天大的便宜了!
“可是陛下,”承恩王妃犹不肯死心,忙恳求道:“陛下,王爷这些日子让刺客闹得心烦意乱,所以才会忍不住失仪,王爷是无心的,求陛下饶恕王爷吧!”
“怎么?”古清华似笑非笑的瞅着她,道:“王府上闹刺客,承恩郡王就可以跟朕发脾气?”
“不、不!”承恩王妃慌忙摇手:“臣妾、臣妾不是这个意思!臣妾——”这不等于说,承恩郡王受了刺客的气,心里不爽,古清华就活该是他的出气筒吗?这话更加其心可诛了!承恩王妃急得满脸通红,拼命想要解释却更加不知该如何解释。
“行了,”古清华轻轻挥手打断了她的话,浑不在意向她笑了笑,意味深长道:“俗话说,妻贤夫少祸,平日里王妃得多劝劝王爷!”
“是,臣妾谨遵陛下教诲!等王爷回去了,一定好好劝劝王爷,劝他,劝他收敛着些脾气……”承恩王妃暗自舒了口气,更加不敢跟古清华再分辨什么,也不敢再求情。
古清华点点头,道:“王妃明理,朕素来欣赏的!”
“臣妾惶恐!”承恩王妃屈膝施礼,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那么臣妾不打扰陛下了,臣妾告退!”她又加了一句:“臣妾回去一定日日念佛,为陛下祈福!”
“王妃有心!”古清华好笑,道:“那么朕也不留王妃了!”
“臣妾不敢!”承恩王妃又屈膝,施礼退下。
刚退了三四步,她又停住了脚步,忍不住回身,眼皮轻抬瞧了古清华一眼,有点欲言又止,片刻方试探着问道:“陛下,臣妾尚有一事,恳请陛下解答……”
古清华向她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同意。
“陛下,”承恩王妃咬咬唇,终于抬起头问道:“王爷回来之后,陛下,陛下可会还了议政王的爵位吗?”
古清华徒然睁大了眼吃惊的瞪着承恩王妃,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脸上要溢出来的笑!这个王妃,她该说她什么好?
有才!这种问题也问得出来!
慕弘如犯了这么大的罪,不罢官就不错了,她居然还天真的问是不是还给他爵位?她当这是儿戏吗!
“这可不好说,”古清华绷着脸不让自己笑出来,高深莫测的道:“那得看他自个的表现了!”
承恩王妃眼睛一亮,忙道:“是,是,陛下所言甚是!臣妾定会好好劝王爷,陛下放心!”说毕,这才又屈膝行了一礼退了出去,精神比刚才好了不止十倍。
古清华无语,翻翻白眼:请陛下放心?她有什么不放心的!
☆、第147章 君臣相对论局势
第二日,理亲王大大方方的求见,古清华立刻就传旨“宣”。
这是理亲王头一回主动求见陛下,但是,朝堂上下大臣们你眨眨眼,我眨眨眼,眼底均露出点似笑非笑的看戏表情来,没有一个人感到吃惊或者纳罕或往别处想的。
因为,陛下昨日才在朝堂上恨铁不成钢的训斥过理亲王,理亲王惧怕陛下龙颜大怒,此时不得不大着胆子入宫求见,以此来响应陛下的号召,这是很好理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正因为他胆小怕事,所以才会这般主动。
理亲王不由暗服古清华的心计:将来,他们之间需要进行比以往多得多的联系,倘若毫无缘由的,双方联系突然频繁了起来,难免会引人猜疑,但是,有了古清华先头那番话打底就不一样了!
古清华在御书房召见理亲王,苏浚作为两人之间的实际牵线人,少不得也在场。
理亲王一进去,下意识跟苏浚交换了个眼神,便向古清华跪了下去:“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理亲王恭恭敬敬的磕下头去,抬起时,一脸的凝重与严肃,与平日的形象有脱胎换骨之别,倒叫古清华眼前一刹那的恍惚。
“理亲王快快平身!”古清华温和的笑道:“说起来,理亲王还是朕的皇伯父呢!”
理亲王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眼睑下意识垂了垂,拱手躬身道:“微臣惭愧!这些年,什么也没帮上陛下!”
“这不怪你,”古清华混不介意淡淡一笑。道:“古氏在朝宗亲只有皇伯父你一个人,你的身份特殊,自然不宜多有举动。何况,承恩郡王风头何其之大,皇伯父纵是想做点什么,那也难啊!”
自然而然的。古清华对理亲王的称呼就改变了。多了几分本家血脉的亲切亲近。理亲王心中不能不说被狠狠触动了,心里就有些发热、发酸。
“臣谢陛下体谅!”理亲王心头顿时送了一松,想了想,仍是叹道:“陛下虽不怪罪。但臣为古氏子孙,这几年眼睁睁看着陛下身处险境却无法为陛下出一份力,终究愧对陛下!陛下如此大度。臣更要无地自容了!”
这几句话说是面子话也是面子话,说是真心话也是真心话,古清华心里一时也滋味万千起来。其实。她不能不说对理亲王怀有疑惑的,他一直不站队倒也罢了,突然之间表态,他凭什么认为古清华会接纳他?或者说,他有什么值得古清华接纳他?就仅仅凭他救了苏浚一命?
古清华本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但转念一想,那样的话反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了。倒好像多么迫切需要他似的。他既然来投诚,总该先拿出几分诚意来!
古清华打定主意。又是温和一笑,跟他打起了太极。
“正如皇伯父所言,”古清华毫不在意的笑道:“都是古氏一脉,再说那些话就见外了!何况,眼下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理亲王见古清华一句话将话题转了开去,不动声色的引入了正题,他便也不好再打哈哈,于是从怀中掏出一卷册子,躬着身双手奉着高举过头,向古清华道“陛下,这是这些年臣安插在朝中各部与地方的人,虽然官职都不大,但都是靠得住的,或许对陛下有点儿用。”
古清华示意苏浚接过,挑了挑眉喜道:“哦?皇伯父真是用心良苦,朕正愁培植的人手不够用呢!不想皇伯父早早便布下了这一步棋,可见上天待朕不薄!”
理亲王心头不由跳了一跳,虽然他知道古清华这些年肯定不会闲着,但听她这么说出来还是忍不住有些吃惊。他背地里一向来都很关注她的动静,此时从脑子里一一想去,除了林芝几个过了明面的,竟一个也想不到谁会是古清华培植的人。
古清华展开册子快速浏览,心中不由暗暗吃惊,理亲王的人算不上遍布全国,但是,所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的城镇关隘,都有他的人,这些人,或者是文书小吏,或者是师爷幕僚,或者是游击千户,无所不有,诚然如他所言,他们官职都不大,但是能够经手接触的资料可不少,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主人甚少有事能瞒得过他们!
而且,这些人平日里看似职位低下,但倘若有一日做起内应来,却是非常具备地利天时之便的!
古清华频频点头,合上册子抬头向理亲王笑道:“这些人,今后仍旧由皇伯父与他们保持联系,凡是承恩郡王一党的,都监视起来,朕要他们贪赃枉法、彼此来往勾搭的证据。”
“是,陛下!”理亲王自然明白古清华的意思,她不动则已,一动就要全部发动,将慕弘如一党一网打尽。
“皇伯父对目前的局势,不知有何看法?”古清华问道。
这是理亲王来之前就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的,此时听古清华问起便诚恳的说道:“陛下,恕臣直言,撇开旁的不说,就军权上,江北军营、江南鹿山军营两处的总兵官、都督都是承恩郡王的嫡系,翟凤城南郊和北郊的锐健营共两万人马也在他掌控之中。如今,陛下虽然在朝堂上占了主动,可真正论到军权实力,陛下手里只有两万羽林军和北境苏大将军的部队,但苏大将军那边,说实话,只能起到震慑作用,远水救不了近火,如果真动起手来,恐怕——”
古清华脸色不觉沉寂了些。她和苏浚都很清楚,羽林军号称两万,实际上只有一万五不到,其余的人都被她通过林芝等暗暗派遣到了地方上。羽林军虽然不乏好手,但跟南郊北郊锐健营、再加上承恩郡王极其党羽手下家奴侍卫真打起来,架不住人家人数多,恐怕也就是堪堪持平的结果。
苏严手中有大军没错,但一来要防守哥舒国,二来北境离翟凤城太远,军队长途跋涉保不了密反而会打草惊蛇逼慕弘如狗急跳墙!所以理亲王说的没错,苏严的军队,起的就是一个震慑作用、让慕弘如有所忌惮而已!一旦撕开脸,反而用不上了!
实际上现在等于,无论地方上,还是都城中,在军事力量上,她古清华都不占优势。
“陛下是君,承恩郡王是臣,单从君臣大义上,他便输了。他手下那些人,未必全都跟他一条心,各个击破,未必不能。”苏浚见古清华心情不好,便温言相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