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国 >

第308章

定国-第308章

小说: 定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三只是静静地坐在帐中上首,并不说话。

贺进倒是想到前几天夜里,苏三一直都秘密地从张合营地调兵的事情。虽然不明白苏三为什么一定要做得那么隐蔽,但想来苏三一定是在暗中准备着什么,会不会苏三早就料到京人会有议和之举,所以一早就拿定了抗旨的想法呢?

想想猜不透苏三的真实意图,只好也开口力劝道:“就算京人的骑兵过来,我们如今的状况,也不是不可以一战!若是让眼前这六万京军逃走了,那无异是放虎归山啊。而且,乌突木一旦脱困,万一再回咬一口,那可就麻烦大了。”

霍义也道:“是啊,监军大人!五万骑兵就算全都到来,我们现在有这么多人,又有坚固的营盘,自不怕他。但若是让六万京兵也过了河,那我们可顶不住啊。南岸营地一失,京人再站稳南岸,那平台关早晚都是京人手里的一块肉啊!”

霍义把这些内情一说明,众人也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开来。定**中的诸参议人员,更是气愤异常,言语之中对朝廷此举除了不解,还是不解。

要知道诸人力拼之下,好不容易才抢到了淮水南岸,若是轻信了京人,就这样再送回去,那不仅前些天的大捷徒劳无功;便是那关内十万死去的封军将士,也是白白送了性命。

这样亲痛仇快的事情,朝廷怎么可能做得出来?

第35章,布局3

众人议论了良久,苏三极不耐烦地一拍桌子。、吓得众人一惊,皆都平静了下来。

苏三这才不轻不缓地道:“依你们的意思,是想让本监军大人抗旨不成?”

此话一出,帐内的气氛瞬间便掉进了冰点。

抗旨的事情,就算敢偷偷地做;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说。一众将领,虽然议论激烈,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明确表态。

唐超却低声嘀咕了一声道:“有何不可!”

这话众人都听见了,却一声不吭。苏三却装作没有听见一样,瞪着唐超道:“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唐超低低地应了一句。

苏三哼了一声,对众人摆了摆手道:“真逼急了京人,京人骑兵全部来攻,乌突木趁机过河,也并不是过不来的。我们虽有水军,虽有这些人马,真拼起来,无非是两败俱伤罢了。就算张合军趁机过河,扑向完严楚,那完严楚也不是没有腿,只怕准备来救乌突木部时,便开始往后撤了。”

扫了一眼众人的反应之后,才道:“既然皇上有了旨意,只怕是朝廷里的大臣们,也想到了这一点!保存实力,暂且议和,等来年的春天,原兵可以行动了,再报仇,也为时不晚。”

众将不知道苏三怎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京人主动来攻,朝廷尚且想着议和;来年京人不主动攻击,全部退了回去,朝廷反而会想着杀到京国去吗?这种情况只怕是不可能出现的吧。

“所以,京人要和,那便和就是了。不过,也不能让京人那么容易便退走。我们得找京人点麻烦。这事,本帅自有主张。诸将权尚退下,稍后本监军自有计较。陆安,唐超,你们两个进来。”

苏三说完,也不与众人多说,便退到后帐。陆安与唐超对视一眼,这才进了后帐,便有定**苏三身边的贴身亲卫过来,把所有人都清出大帐,随后中军大帐外十万分的戒备起来。

陆安见苏三进了后帐并不说话,心中惴惴地问道:“苏先生真的要执行这样的圣旨?要知道,给皇上进谏一番,暗抗明拖,也可多捱几天时间,而且皇上想通之后,说不定还真收回成命呢?”

苏三摆了摆手笑道:“事已至此,再进谏有个屁用!皇上就是这个不着调的性子,宁远不在金陵,一切劝说都是白搭。若是上书,换来的只怕是皇上连下圣旨催促和议的结果。真到了那个地步,朝廷里该会有人弹劾本监军有意抗旨。皇帝也会以为,本监军稍有点功劳,便不知天高地厚了。”

陆安想想只怕实情真是如此,可是他心中极为不甘,因此只怔怔地不说话了。

苏三便道:“放心吧!有本监军在此,京人讨不到便宜去。”

陆安眼中一亮,感觉苏三似乎对这道圣旨的到来,并不是特别的在意。心中隐隐想到苏三的不俗,不由想到另一种可能。正要动问,却听苏三接着说道。

“不出意外,京使明天便要过营谈乌突木部撤走的安排。京使过营,有些事情,是不能让他们看到的。因此,首先一条,我们这段时间增加的人手,要先行藏过。今晚调营,陆安你去主持,要保证京人看不出破绽。”

陆安道:“是!”

苏三点点头道:“你去吧!记着,不管你有什么想法,还是其他将领有什么想法,都给本监军忍着。没有本监军的命令,若是有谁敢乱来,本监军连张合都能斩,收拾一两个不听话的佐将,还是轻而易举的。都依靠本监军大人的命令行事,便一切无事。否则,军法不容。”

陆安全身一紧,就算是感觉到苏三或许有些什么计划,但这时也拿不准了。

候着陆安出去之后,苏三与唐超交谈良久之后,唐超这才急急地离开。

德赫拉这些天骨头都快累散了!

自京人与封人交战以来,京国在封朝的辕所便全部转入了地下。他本人,也早在交战的头两天,便借口离开了金陵城,兼程往完严楚军中候命。一应的对封国的情报工作,也全部交由完严楚帐前的参将,参阿泰处置。

几天前,参阿泰把他从后面的云城调回军中,说是前线战况并不理想,需要与封朝议和!自己当然便成了独一无二的合适人选。

其实大致的情形,这些天德赫拉也多少听到了一些风声!等到了楚王爷的帐下时,便又多了解了几分。等听到完严楚说完目前京军的形势时,德赫拉自己也吓了一大跳。

不管是乌突木被困死,还是京军强行去营救,结果只怕都是京军被迫退回京国。这样的结果,别说楚王爷接受不了,便是德赫拉自己也接受不了。

做为一直在外的使臣,他清楚地明白此次朝廷南下作战的意图!不能把封朝一口吃掉,那整个京国就会被三张口给瓜分。

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能否成功地和议成功,成为他的历史使命。

他心里清楚地明白,完严楚并不是真的想议和。但是不是真议,那是楚王爷考虑的事情,自己只需要完成和议的安排便可。

幸好京人在金陵城里的力量,还隐藏在那里!自己又在金陵城中有颇多经营。而和议的最终决定人,封朝的皇帝赵普,其实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性子。议和之举只要不是有人强烈反对,把握还是很大的。

德赫拉首先便确定了,哪些人是要收卖的,哪些人是要威胁的,哪些人是要拉拢的。相信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将来着想,也不敢太得罪京人。人嘛,总归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的。

亡了国,皇帝没有好下场,并不是就意味着所有的大臣没有好下场。他们应该明白,万一亡了国,京国的朝廷也是需要官员管理地方的,到时候自己的一句话,便可以决定许多人的命运。

再说了,现在可是议和!是说京人要退回去的好事,于他们又没什么很切实的利害关系。只不过帮着京人说几句好话,便可以大把的拿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他偷偷地潜回金陵城后,很用心地布置了一天,便向封朝皇帝提出了和议的要求。

事情果然不如自己的预料,正德殿里虽然是议论纷纷,但是大部份人,都是倾向和议的。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曾代表封朝与原人和谈的公孙胜,也没有过多地反对和议。

他不清楚是自己往公孙府送得厚礼起了作用,还是公孙胜真得想等来年,原人南下之后,再与京人计较。反正是一切顺利,当天,封朝皇帝便有旨意给大臣,允准和议。

具体操作和议内容的是东府里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无二的徐相!

不过这位徐相似乎对财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和谈进行的既快速又顺利。

等圣旨一明发,金陵城中一片欢呼,好像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胜利之后,而自己便又赶回前线大营。

路过吐尔腾的营地时,完严楚的命令已经传了过来,需要自己往苏三在淮水南岸的营中确定执行和议的具体细节与时间。

相比较而言,德赫拉宁愿冒着生死的危险,在金陵城内经营和议的事项,也不想面对苏三。

在他看来,苏三是个极难缠的人物。

不过这次,苏三应该也无力回天!楚王爷或许还担心苏三会抗旨不遵,但他却十分肯定苏三不会违逆圣旨。

要知道,苏三从一个草民,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便名动金陵。且一入军中,便高坐监军之职,这一切可都是封朝皇帝的恩典。这么大的恩典,苏三再不可能为了一个和议便会违抗皇帝的旨意。

但,苏三肯定会提出其他一些让人头痛的条件。

眼下,前线阵地,几乎是他这个监军大人一手遮天。而他本人,又恰恰卡在乌突木的喉咙处。依照苏三的性子,若是不提出什么条件,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一边往南岸的营地赶,一边请示完严楚:是不是只要苏三提出来的要求不十分地过份,那都一概同意?

完严楚的信使也在他即将进入苏三大营时,传来回信。

一切都由德赫拉作主,只要保证骑兵有至少五千人在旁保护,其他的一切条件,都好说。

得了这个承诺,德赫拉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好好地休息了一晚之后,才走进了淮水南岸苏三的营地。

从二十里外的露宿地赶到苏三营地时,已经是半上午了。

军前解了武装,递了名贴之后,便见苏三亲自领着一众满脸怒气的将领出营迎接。

德赫拉见众将虽然脸色不豫,但苏三亲自出迎,诚意还算是十足,心中更确定了自己的想法,看来楚王爷确实是多心了。

远远地看见苏三一脸假笑道:“原来是德使臣!”,德赫拉便忙忙地往前紧走几步,主动行礼道:“金陵一别,只过数月,想不到昔日的苏大人,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将军。”

苏三呵呵一笑却不接德赫拉的话茬!他若真接着这话往下说,其实德赫拉是该要难堪的。

毕竟这个名动天下的大将军,是京人送给他的。于是错过这个话头笑道:“若换一个人来,本监军随便叫个侍卫接接也就罢了!但既然是旧友,本监军倒不能十分的怠慢了,来来来,帐内叙话。”

德赫拉自然是跟着苏三前行,却有苏三帐前侍卫把德赫拉的随行人员给拦住了。

苏三看了德赫拉一眼,德赫拉忙道:“你们且在营外等候!”

“哈哈!不必不必!来人啊,领这几位去帐中休息。只不要随意乱走便可。”

德赫拉便也是一笑,并不多言。一脸谨然,只紧紧地跟在苏三的身后,往中军帐中行去。

第36章,布局4

帐内苏三与德赫拉寒喧已毕,席间便已置好酒宴!德赫拉一边品尝着苏三军中的美食,一边大声赞叹。、自然又把在金陵时,于九门衙内畅谈的事情拿来沟通感情。

谈笑已毕,德赫拉见苏三始终不提自己前来的目的,便知想苏三主动往这上面说,只怕是做梦,便话锋一转,谈起眼下如何让京军退出的细节。

自然,这首先要退出来的一部份京军,便是乌突木军。

“既是旧识,那德赫拉也就实话实说了。今天德赫拉来到监军大人的营地,是奉了楚王爷的命令,协调京人大军退兵的事宜。眼下乌突木部正在监军大人的挟制之下。若是监军大人这边没有什么疑问,那德赫拉这就带王命去令乌突木退军。”

“唉!急什么?虽然皇上下了即刻放京军离去的旨意,但是军前的事情,总归是要便宜行事的。乌突木那六万多人,要过淮水,整军就要蛮长时间,还要架浮桥啊,还要渡河的。这都快午时了,时间哪里来得及?今天不说这些,德使臣既然来了,那就多住几天,咱们好好叙叙旧,唱唱歌,岂不开心?”

德赫拉早已料到苏三不会这么轻与,便咬住了心气陪笑道:“只怕德赫拉没那个心情,也不敢拖迟时间。一来王命在身;二来也是为了监军大人着想。万一让别人误以为大人抗旨,那就是德赫拉的罪过。”

这话里,多少有些胁迫的意味。

席间有将领听到,眉头一竖,就要发怒。幸而苏三冷眼一瞪,止住了众人的发作。

德赫拉见果然如自己所想一般,众将领是不想放乌突木走的,只是苏三心里不想抗旨所以一直压着。

便道:“监军大人的才智胜过德赫拉许多,德赫拉不会说话,只知道直来直去,有冒犯之处,还请大人宽恕。眼下的情形,大人也心知肚明,楚王爷那里只怕也等不得许多时候。所以,监军大人,有什么要求,尽管开口!德赫拉虽然不才,但在军中说话,还有些份量。还望监军大人看在以往情谊的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