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枭-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初榕更懵了:“你、你还当真了?”
……
宋阳可不知道家里的喜庆,更不知道任小捕‘一年酒’的败家打算,倒是没能赶上义兄的登基大典让他稍有沮丧,但是没办法的事情,事出有因,懊恼也没有用处,想来日出东方也不会责怪,如今宋阳心中最惦念的莫过于赶快进入回鹘,再请义兄传讯出去,向家里人和外面的众多朋友报声平安。
可是路途遥远,他再怎么着急,也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莫说赶到边境,就只宋阳一行走出荒原、重新进入草原,就用去了二十天的时间。
而这二十天里,中土世上先后发生了几件不得了的大事……回鹘大可汗登基第七天,先民建造的古神殿长明宫突遭大火,被彻底毁掉,三天后圣火宫昭告大漠查明火患真相,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凶手正是宿敌犬戎,回鹘上下举国震怒,阿夏家族抢先出击,东进草原不宣而战,开打之后大可汗才传下圣火令,大漠勇士集结,两国正式开战;
差不多同样的时候,来自吐蕃的一支雄兵也告东进,不知为何一向被大燕倚为门户的雄关竟不堪一击,一时间燕国阵脚大乱,接下来的几次战斗,大燕驻扎于西线、专门用来防备吐蕃的精兵几乎不战而溃,吐蕃人长驱直入。
而吐蕃出兵大燕,掀动战火后似乎还嫌不够,又在北方调遣大军,不断骚扰回鹘边境,摆出了攻击的架势。
前一阵还是两国大庆,歌舞升平盛世太平,转眼间中土天下烽烟四起。此刻看来还只是局部之争,可是与以往不同的,这次是四座强国同时开启战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真正席卷天下,酿成真正的刀兵大灾。
另外,在高原上还传出了一条‘谣言’,相比于四国开战,这道‘谣言’算不得太惊人,但是其中却透出十足的诡异:有吐蕃人信誓旦旦,说他们见到了一支‘鬼兵’。
不是望谷叛军,而是真正的‘鬼’,几百年前就溃败无存、销声匿迹、绝不应再存于世上的军马……深夜之中,浩浩荡荡、他们挑着大洪的旗号、手中提着古怪的长刀、脸上扣着倒长獠牙的狰狞铁面,自高原某处疾行而过,不久便消失不见,不知从哪里来,更不知要去往何处。
不过这条消息还未经证实,目击者只是在高原上流浪的一支小族,素以欺骗和狡诈闻名吐蕃,他们说的事情不足为信。
四国皆动,但中土天下最最紧张的那个,却是自身安稳太平、唯一没有卷入战乱的小国南理……南理是最盼着维持原状的国家,其他四座强国,都有问鼎天下的可能,乱世于他们而言,既是灾难但同时也是机会;唯独南理,国力羸弱军力不足,一旦陷入乱世连自保之力都没有,它最怕乱。
上至凤凰城朝堂百官、下到各州府平民百姓,没人敢不去重视现在的局势,只盼着那些狮子老虎随便扑通两下就得了,可别真的打成你死我活,再殃及了自己的家园。
第四卷 朔时月 第八十二章 护送
天气越来越冷,阵阵北风掠过,虽然还不甚猛烈,但打在身上、脸上,已经隐隐透出些戾气,让人很不舒服。
从几天前天空渐渐变得阴郁,不知从哪里飘来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众人头顶,始终不曾散去。瓷娃娃置身于枯黄长草间,仰头看着空中阴霾,对宋阳微笑:“乌云追着我们走呢,让咱们几天都看不见太阳。”
对这个说法宋阳付之一笑:“追着咱们?你我没那么招老天爷的恨吧?不过是阴云覆盖的面积太大,咱们一直没能走出去。”
瓷娃娃却倔强得很,摇着头坚持着自己的说法:“不是云大,而是云动,追着你。”
宋阳好奇:“何以见得?”
瓷娃娃笑:“妖星归来,再入人间,头上当然得顶着重重阴霾,否则气势何在?这是你的气派。”
虽然明知她会开玩笑,可宋阳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一个理由,咳了一声笑道:“不许迷信!”说着,转回头对护送自己离开的沙民道:“距离边界还有多远?”
护送的队伍来自白音,族中精通汉语的白音王走不开,汉人通译班大人也留在了营地,所幸的是虽然白音没人能再懂汉话,但沙民大族这几十年里一直都有汉人常驻,有不少人都通晓汉话,白音王特意请了个水平最高之人跟在宋阳身边充当通译。
通译早就算过路程,想也不想地答道:“直线走过去差不多二十天,但是要躲避狼卒岗哨,估计还得慢一些。”
宋阳点点头,伸手指向天空:“现在已经到了草原上,天色又不好,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下雨,让后面的兄弟回去吧。”
跟在宋阳身边的沙民不过二三十个人,离开荒原后他们就易装成普通的牧民,看上去没有丝毫奇特之处,不会引人注目。
但是在他们身后三十里,还始终跟随着三千白音精锐。
大队人马若跟在宋阳身边,目标实在太大,难免不会暴露行踪,真要惹来了狼卒宋阳就甭走了,但就让他一行二十余人赶赴边界,白音王又实在不放心,这才想出了现在的办法,精锐部队距离正主三十里缓缓跟随,一旦前面遇险,后面就能及时接应上来。
两队相隔的三十里中,白音人又建了六个移动探卫,每岗一人,彼此间只差五里,无论荒原还是草原,都在视距和沙民特殊木哨覆盖范围内,有事的时候可以挥动怀中藏匿的小旗或是吹响口中的哨子,都能立刻通知到大队。
这番安排在汉人眼中谈不上多周密,但也足见白音王的心意了。
其实依着宋阳的心思,根本用不着这么‘铺张’,只要给配个通译、找个向导就足够了,可是白音王拳拳盛意,完全不容他拒绝,宋阳当时也就没再多推辞,如今离开荒原进入草原,才对身边沙民提起,请后面的军队回去。
通译根本没把这句话翻译给卫队首领,直接摇头回答宋阳:“不是雨,这个时节,这样的阴冷,天上藏着的,不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而是第一场雪。”说着,他也抬起头,眯起眼睛仔细看了看空中云层:“会下很久但不太大,不会影响行军,对勇士们没太多影响。”
这时候身边的瓷娃娃,忽然没来由地问道:“那库萨呢?”
当初在草原上,宋阳一行吃足了狼卒猎鹰的苦头,真正晓得了它的厉害之处,如今又在草原上行走,沙民向导会小心避开犬戎探马,可天上的猎鹰随意翱翔、行迹完全无法预料,双方随时可能遭遇,宋阳所在的小队现在是牧民打扮,落在鹰眼中也没什么值得怀疑的,但是后面的三千白音,又怎么可能躲得开天鹰侦查?
若他们被发现,狼卒赶来围剿,宋阳又该不该杀回去相救?相救是去送死,不救心里又觉得不落忍,这种事可讨厌的很,能免则免了。到了现在,三千白音已经不再是保镖,干脆就是累赘了。
白音好意相送,自己不领情不说反而还觉得他们麻烦,未免显得有些不识抬举,所以宋阳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但瓷娃娃才不管那一套,她的颜色只给宋阳看,对旁人一概平平静静冷冷清清,该说就说毫不忌讳。
通译这次不敢自己做主了,转过头把瓷娃娃的意思尽数转述给白音卫队的首领,不料后者闻言却全不当回事,呜哩哇啦讲起了蛮话:“库萨算什么?根本用不着担心。”
沙民与牧民世代为敌,所有沙民都知道猎鹰的厉害之处,通译见卫队首领说得大包大揽,不去翻译给宋阳听,反而自己先皱起了眉头:“不可不防,否则白白断送了三千白音儿郎,你不当回事我还要心疼的!”
卫队首领冲着通译瞪眼睛:“他们人人都是我的手足兄弟,我比你更在意!”说完他又笑了起来:“你是不知道,我们白音早就找到了破解库萨的办法。”
通译大吃一惊:“当真?”
“三千兄弟的性命,能用来开玩笑么?”卫队首领面带得意:“白音二十年里就栖身在草原边缘,活在狼子的眼皮底下,要是没能找到对付库萨的办法,早就被灭族了,又哪还能回去和你们团聚。”
通译来了兴致,满眼好奇:“到底怎么回事?快说来听听?”
卫队首领不答反问:“我先问你,库萨什么时候眼力最差劲,又什么时候眼力最凶猛?”
沙民都对猎鹰有详细了解,通译回答得毫不犹豫:“它们在大雨时和雨后追踪之力会大幅下降;在夜里眼力最好,比着白天看得还要更清楚……还有,追人的时候,冬天不如夏天。”
卫队首领点点头:“那你可知,为何会如此么?”
通译满脸不耐烦:“有屁快说!”要说起来,沙民纯纯朴朴的恶语,比着汉家的骂人话更凶猛,‘有屁快说’比起‘有屁快放’明显高了个等级。人家世世代代都这么说话,卫队首领也不以为意,继续道:“不动脑筋,永远也解不开猎鹰的威胁……”
卫队首领好好给通译讲了一番‘有思考才有未来’的道理,当然也免不了再挨上好几句‘有屁快说’,这才心满意足,直接给出答案:“鹰眼犀利,但它们在天上飞,追踪时候看的不止是猎物,更多的是……油!”
通译有个坏毛病,一遇迷惑就使劲眨眼睛,此刻眼睛都快眨得睁不开了:“什么油?”
“你身上的油、人身上的油、猎物身上的油……人人皮肤上都有油脂,咱们自己看不见,但鹰眼特殊,我们在草原行走时碰了草叶,油就会挂在草上,落在天上的鹰眼里,就是闪光的痕迹。你想吧,这就等于人人身后都拖了一条闪闪发亮的‘线’,它追起来会有多容易。”
通译嘴巴大张:“真的假的?”
“哪里会有假嘞……你自己琢磨啊,下雨时老鹰追不到人有情可原,为啥大雨初歇、视线晴好的时候,它们的追踪本领反而大幅下降?因为雨水把草叶上的油迹冲掉了呗;再说库萨为啥黑天比白天更凶猛?因为咱们看不到的油痕,在老鹰眼里是亮晶晶的,黑天比着白天更醒目;还有,库萨追踪逃犯冬天不如夏天,最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冬天人穿得衣服多,恨不得把全身上下都包裹起来才好,皮肤很少暴露在外,蹭到枯草上的油少而又少……”卫队首领耐心细致,把一番道理仔仔细细讲给通译听。
两个沙民一会儿指指天空,一会儿指指草堆,聊得挺开心,把汉人朋友完全丢到一边去了,瓷娃娃倒还好,没什么表情安静等待,宋阳可是越发着急,实在忍不住了,拽了拽通译的袖子:“说啥呢?”
通译这才想起来自己的职责,把卫队首领的话一字不落翻译过来,瓷娃娃也听了个目瞪口呆,吸溜着凉气道:“这个……未免有些太匪夷所思了吧?”
宋阳却若有所思,对瓷娃娃应道:“有些意思,我以前倒是听过差不多的说法……”他好像是在前生的《动物世界》里听说的,对于鹰眼视力卓绝,生物学家有过一种假设,认为鹰眼会对猎物比如兔子、老鼠的尿液洒落草叶后的产生的光谱有特殊的洞察力,所以鹰的视力好只是一方面,另一重是它们习惯追踪这种痕迹,大大缩小了捕猎范围,大幅提高了追踪的成功率。
两种说法颇有相近之处。
瓷娃娃饶有兴趣:“哦?尤太医给你讲的?”
宋阳摇头:“不是舅舅,是赵忠祥。”
瓷娃娃当然不知道赵忠祥是何方神圣,不过不用问,肯定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对宋阳微笑着说了句:“你认识的能人还真不少。”
库萨追踪的道理不是胡来的,二十年里常常会有白音沙民游走于荒原、草原的边缘,数不清碰到过多少次猎鹰,但只要能保证之前身体皮肤不与周围草木接触,遇到天鹰及时往草堆中一钻,大都能避开侦查。
卫队首领还生怕宋阳不放心,又用蛮话解释了几句,后面的三千白音,早在进入草原前几天,就开始以蒿草根特质的蓑衣包裹全身,除了眼睛,几乎不露一丝缝隙,保证行走时不会留下‘油渍’。在进入草原后他们就更加小心了,大家行进的路线,特意选在野草疯长的非牧区,一路走来长草足以埋人,后面的队伍整天里都在俯身行走,把身形藏匿于草下……
其实鹰眼再怎么犀利,也不可能隔障视物,小兽或者猎物躲入草堆仍回被它们发觉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油渍’闪光醒目,草叶随风摇摆,‘痕迹’从长草缝隙中闪入鹰眼;另则,库萨就算看不见猎物,至少能看到长长的‘油痕’至此便戛然而止,没再向前延伸,不用问,猎物一定是藏在了下面。
白音用二十年时间验证出的道理,多半是不会错的,而更要紧的是在人家解释过后,宋阳就只剩下感动的份,后面的三千精兵为了追随、保护自己,在进入草原后的行军就完全是弓着半蹲于长草中、缓缓前行,毕竟抛除油迹反光之说,鹰隼的常规视力也异常了得,三千人的一支军队密密麻麻地站在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