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项羽一声叹息,包含着太多的无奈……
…………………………………………………………………………
叹息归叹息,眼前的局势该如何破解才是关键,总不能就此自暴自弃,坐以待毙。
若只是刘邦率领的汉军倒也无所谓,项羽一点都不放在心里。但是现在韩信和彭越都参与进来了,彭越也就罢了,最要命的是韩信。
汉齐梁三国的总兵力达到了六十万之多,而自己手中不过只有堪堪不到十万人而已。而且自己手中的楚军将士都是多年来征战沙场,战场经验丰富不假,可是疲惫困乏也是事实……
反观敌对方,刘邦就不说了,韩信和彭越那几十万军队完全都是以逸待劳,楚军可是大大吃亏。
敌我兵力悬殊也不要紧,想当初彭城之战,以三万人胜刘邦五十六万人也不过是一转眼的事情。可那时候的联军统帅是刘邦那个草包,诸侯联军之间的联系和沟通不及时也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现在不一样了,对面有齐王韩信坐镇。
实际上,项羽心中也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有机会和韩信在沙场上一较高下,看看这位年轻的元帅到底有多厉害。可惜当真正盼来这一天的时候,项羽却无奈了。现在楚军和三国联军之间的实力完全不对等。自己这边太多地处于劣势。如何与人家韩信一决雌雄呢?
更是因为有了韩信在,对方的六十万兵力才能够真正地发挥效果,成为巨大的祸患。想要再造就一次彭城的胜利是不可能的。想要反败为胜似乎也希望渺茫,突然之间,项羽的心情尤为失落……
倒不是他悲观。而是事实确实如此,形势对楚军非常不利,西楚国的前景一边黯淡,危机重重。难道西楚国就要这样完了吗?项羽不愿意这样想,也不想承认这样的事实,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想要逃避是不可能的。
西楚国将会如何?自己的下场将会如何?项羽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若是有南方的江东在,撤回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东山再起不是没有可能。可惜江东已经被越国占领了好多年,那里是没有退路了。
项羽不禁怀疑,当初册封尹旭为越王似乎是个错误的决定给。本来是留着江东来压制他的。没想到全为他创造了一些好条件。越国如今的局面似乎也是自己一手造就的,唉。怎么净赶了一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项羽的心情更加郁闷了。
没有了江东也就罢了,撤退到淮南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淮南地方虽然狭小,北有汉齐梁三国步步紧逼,南方有越国虎视眈眈,可以说也是非常危急的。但毕竟有大江和淮水这两道天险在,多少能够抵御一段时间。
如此也有有个喘息之机,至少不至于立即出现亡国之祸,从长计议或许会有转机也说不定,所以淮南无疑是西楚国最后的希望。即便是撤退到淮南之后,生存空间,粮草,前途等各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却还是需要尽力一试,才不至于出现太大问题。
那边的消息尚未传过来,也不知道越军是否对淮南发起了进攻?想想尹旭的足智多谋,身边又有李斯,尉缭出谋划策,征战之时有章邯、英布等名将出马,如此强大的阵容,也不知道桓楚能否支撑的主?
同样,西楚国也尚未接到淮南的最新军报,也正是如此,也给项羽留下了最后的幻想余地……
“淮南,淮南!”项羽在口中默默念叨着,眉头紧锁。
撤退到淮南是一方面,如何撤退到那里去也是个问题,现在刘邦紧紧地咬着自己,韩信和彭越即将到来,该如何脱身呢?
项羽的心情更加沉重了,脑海之中在尽力思索着如何应对……
……………………………………………………………………………
“唉!”想着想着,项羽总不是忍不住一声叹息。
“霸王!”一双娇嫩的玉手按在肩膀上,一个倩影出现在了身后。
不用回头,项羽便知道是挚爱的女人,楚国王后虞姬到了。这恐怕是项羽唯一值得庆幸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因为思念虞姬和孩子,提前一步将虞姬母子接出彭城来与自己汇合。本来打算是将他们带上一同南下与越国开战的。
可是没想到这样糊里糊涂地救了他们母子的性命,也让项羽少了许多的牵挂和掣肘。至少可以放心大胆地不顾及彭城,向南撤离。若是现在虞姬母子还在彭城陷入齐国大军的包围之中,项羽可能会立即抓狂。
幸好提前一步下令,将虞姬和孩子接了出来,及时地与自己汇合,一道南下。饶是如此,依旧没想到待他们出来之后,面临的依旧是刀光剑影和战火硝烟……
身为王后,不该干政,但最起码的形势还是知道的,西楚国如今面临怎样的为难形势,虞姬心里一清二楚。项羽那紧锁的眉头就是最好的明证,虞姬清楚地察觉到项羽处在深深的紧张,担忧和焦虑之中。西楚国正面临一场生死考验,危险重重,霸王如此完全是意料之中。
行军布阵,举国大事虞姬不懂,她无法帮助想出谋划策解决眼前的危局。但是看着夫君如此忧心,虞姬也是揪心不已。身为妻子,能够做的也就是照顾好夫君的饮食起居,尽量地予以安慰。
只是一声轻轻的呼唤,没有任何多有的话语,那种安慰已经在不经意之间传达出去……
说实在的,此时此刻,虞姬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宽慰项羽。她只是笃定一点,那就是任何时候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丈夫,随时站在他的身边陪着她。
“你来了?隆儿呢?可都还好?”项羽看到娇妻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稍微舒缓,轻声询问。他们的孩子项隆也随军而行,如今不过是个不到一岁的孩子,项羽很是疼爱和关心。
虞姬轻声道:“都好,霸王不要担心。”
“那就好!”项羽嘴上这么说,心里面却又不由自主地沉重了。身为一个父亲,自然而然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可是自己呢?却将孩子带着在军队之中,如此幼小就让他承受颠沛流离之苦。不止如此,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西楚霸王之子,本来一个该无限荣耀的身份,现在对孩子而言是个威胁。项羽担忧是否会因为自己而连累孩子……
要是自己真的败亡了,那么虞姬和孩子会是什么下场呢?项羽心中怎么能不忧虑……此刻让心中充满了北悲伤与自责,深深感觉不有愧于虞姬和孩子。
“霸王,船到桥头自然直,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了,莫要太过有心!”虞姬轻声劝慰。
项羽轻轻点头,并没有说话,如此危急的局势,他不愿意告诉虞姬,让他承受如此多的压力。
虞姬续道:“霸王,臣妾知道,此番情况可能很严重,难以解决。虞姬只想说,不敢情况如何,虞姬都会陪在霸王身边……”
这是一个承诺,一个女热的承诺,也是其满腔深沉的爱最好的表达。患难与共,生死相随,这才是结发夫妻之间的深情体现。
“虞姬!”项羽心中不由地感动,心情更加沉重了。宽大有力的手臂伸过去,将虞姬揽在怀中,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第五八八章绝望悲凉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越军占领淮南的事情还是传出去了。
汉王刘邦得到消息时,轻轻一叹,掩不住地有些失落。淮南终究还是被越军占领了,虽然本分就是协议所约定的事情,事实上却不希望发生。
这意味着汉国已经没有机会在染指淮南,现在想想自己那点子想法完全就是奢望。以尹旭的能力和谋划,怎么可能给别人留机会?淮南他是志在必得,谁都阻挡不了。
唉,终究是棋差一招……
算了,如此也好,越国占领了淮南,可就完全切断了楚军后路,项羽死定了!
项羽是死定了,但是到底鹿死谁手也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汉军已经没有机会染指淮南,却也不能留机会给尹旭,让越军染指淮水以北。
那么就必须要加快对楚军的征讨作战,若是迟迟不能解决项羽,尹旭可就有了理由,名正言顺地越国淮水北上。请神容易送神难,尹旭一旦过了淮水,事情只怕是就有些麻烦了。这是刘邦不希望看到的局面,也不容许出现的局面。
可是战争的主动权在韩信手里,要是齐国大军不肯加快作战,这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快能解决。催促韩信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自己也该想点办法才是……
“子房先生,你有什么办法没?”一遇到问题,刘邦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智囊张良。
张良已经知晓了淮南的事情,也完全能够理解汉王此刻的心情。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虽然他不认为尹旭会贸然北上,但夜长梦多,事情常常会有变化,万一要是出现个什么问题也说不定。所以还是要小心防备着。以防万一总是没有错的。
不只是淮南,汉国与越国接壤地方多了去了,巴蜀和沔水一带也让人很不放心,早些结束对西楚国的战争对汉国是有好处的。加快战争的步伐是一方面,这事情需要韩信上心才是,至于其他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张良沉吟许久之后,说道:“汉王,臣亲自走一趟。说服韩信加快用兵。”
“先生有把握吗?”若是能够说动韩信自然是最好不过,刘邦所担心的是,韩信未必肯买他的账。
张良微笑道:“臣知道韩信在担心什么,倒是可以尽力一试。”
“好。那先生就尽力一试吧!”刘邦也是抱着几分希望,要是张良能够成功自然是最好不过。
…………………………………………………………………………
韩信率领的齐国大军已经到了,齐国现在总兵力达到了四十万,此番直接调动了三十万出战。除了说是一鼓作气,凭借绝对优势打败西楚国。也有示威的意思。
向天下展示一下齐国的实力,让谁都不敢小觑,从而获取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顾韩信到达前线之后,没有立即投入战斗。只是小规模地试探性地进攻。并没有马上派兵和项羽主力开战。
他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倒不是说坐山观虎斗。看着刘邦和项羽斗个你死我活,好从中渔利。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战略上的考虑。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西楚国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日薄西山了。项羽也即将彻底完蛋,可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小心。
楚军本身的实力和项羽的能力是摆在那里的,若是项羽临死之际拼死反扑,破坏力将会十分惊人。若是这个时候不明智地上去和项羽决战,受伤害的将会是自己,不仅取得不了任何的战功,反而会损失惨重。
这样得不偿失的事情韩信自然不能做,若是轻易动兵,失败几乎是注定了。若只是一些士兵的伤亡也就罢了,可战败的后果怎会如此简单?
此番虽然是汉齐梁三国军队联合作战,主导人物是刘邦,可事实上的核心人物却是他韩信。此战也是韩信第一次和项羽对阵,若是贸然出兵被项羽反扑,他韩信可就丢人了。韩信不敌项羽将会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污点,韩信是很爱惜羽毛的,所以必须要慎重。
“齐王,刘邦又来信函催促了!”蒯彻拿着汉王刘邦送来的韩信有些为难。事实却是如此,不管怎么说,在名义上,韩信是向刘邦称臣的。既然汉王有诏命,身为臣子的就应当遵从。可是韩信最近一直按兵不动,蒯彻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韩信的难处,但是他深深地知齐王这么这座一定是有原因的。奈何刘邦有着急不来,连日来不断催促,所以这事情自然而然就有些麻烦。
韩信回头瞧了一眼蒯彻受伤的信函,随即冷笑道:“刘邦倒是着急,要是有能耐,他自己打就是了,可比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催促寡人?”
蒯彻苦笑道:“齐王说笑了,刘邦要是自己有这个本事,有何必眼巴巴地求着齐王呢?”
韩信轻轻点点头:“说的也是,汉王这么多年可是没有半分长进,指望他能打胜仗,还不如相信太阳从南边出来……”
蒯彻知道韩信一直对刘邦都不爽快,也不多言,笑着问道:“齐王,此事少不得要有个说法,到底该怎么办呢?一直这样拖延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韩信点头道:“先生说的是,只是寡人有些顾虑,暂时还没有想到办法!”
蒯彻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韩信,心中嘀咕:到底是什么难敌如此困扰韩信,要知道齐王可是这世上少有的军事天才……
“齐王,不知有什么难处,臣是否可以为你分忧呢?”蒯彻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这番话,即便是韩信尚未明说,但身为臣子为君王分忧乃是本分。
“哦!”韩信这才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先生一起想想办法也好……”多一个人,多个办法,总比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要好的多。韩信随即当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当然了所忧虑的核心自然是齐国和李由和齐国大军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