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情小衙内-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昂无比。
“好,随我出击!”任斌手中的长剑往城池方向一指,抢过护卫手中的一面盾牌,率先策马冲出。
“大人不可……”一众护卫吓了一大跳,连忙催马跟上,大人竟然要亲自率军攻城,莫不是疯了?
任斌确实疯了,淅淅沥沥洒落的小雨已经令他绝望,他现在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收复百陌城,要么战死。
惊天动地的隆隆战鼓声中,斗志被催发出来的唐兵嗷嗷的呼吼着,在任斌的带领下,再一次向城池发起了进攻。
他们悍勇无畏穿过了石弹和箭雨构筑成的两段死亡地带,冲到城下,把云梯搭靠到高高的城墙上,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往上攀爬。
守城的秦兵以各种守城武器阻击唐兵攀爬上来,双方将士浴血奋战,直至战死。
“进攻,进攻!”
亲临战阵第一线的任斌一手持盾,一手指挥,大声呼吼,指挥摩下将士攻城。
在他的激励下,一些悍勇的唐兵攀上城头,与守兵撕杀成一团,他们虽然勇武,但最终都被刀山枪林给淹没。
混战中,任斌那身亮银甲在千军万马中特别的显眼,引起了城头十几名弓箭手的注意。
这十几名弓箭手不是军中一般的弓箭手,而是享有一定待遇特权的神射手,官名——狙击手。
狙击手这个新鲜的词儿自然又是出自卫大衙内的手笔,身为穿越众的卫大衙内看过一些现代的战争影片,知道狙击手的可怕,所以,他专门从军中或游侠儿、猎户中挑选出一批百发百中的神箭手进行专门的训练,并且给他们贯输了一些先进的战术,比如专门射杀敌方的军官将领或重要人物等等。
统帅是一支军队的灵魂,作战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则是这支军队的基石,军令层层下达,这些基层军官指挥部下执行统帅的命令,起着指挥、监督、表率、鼓舞等重要作用。
干掉了军官,整支队伍就失去了指挥,士兵茫然不知所措,士气难免受到影响,再精锐的战卒也发挥不出五成的战斗力,新兵蛋子甚至可能直接崩溃。
卫大衙内也学着现代军事弄起了狙击手,不过,人家狙击手玩的是大狙,他的狙击手们玩的是弓箭。
弓箭不能跟枪比,哪怕是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也不敢保证百发百中,所以,一个狙击小组的配备一般是二至三名神射手,再配一名护兵,确定目标后,几名神射手同时施射冷箭,一箭有可能会失手,若是同时两三箭,这命中率就极大提升。
用卫大衙内的话来说,这叫上保险,一击毙命,这才叫效率。
狙击手是特殊的新兵种,隶属军团统帅部管辖分派,一般常规,一校兵马配备五个左右的狙击小组,所有狙击小组的人员搭配都由队员自行选择,因此,不少小队的队员组合不是亲兄弟、族兄表弟什么的也是同乡,也有的是聊得很来,配合颇为默契的战友。
这支另类的新兵种还享受基层军官以上的待遇,再视射杀目标的军职、数目等记录战功,他们还享有特殊情况时可游漓于战场之外,潜伏猎杀敌酋等特权。
总之,衙内亲手创立的这支另类兵种的待遇好得让人眼红,谁不想混进去?也正因为面临竟争的巨大压力,狙击手们的训练也很辛苦,训练强度就算没有特种夜不收那般BT得死人,但也绝非一般的士兵能够承受得住。
象这种城池防守战,就是狙击手们表演的舞台,荣立军功的好战场,卫大衙内自然把所有的狙击手都派到城头上,轮流上阵杀敌,十几天的惨烈防守战,各小组的狙击手们可都在战功簿上增添了不少笔战功。
那十几名狙击手盯上了在阵前指挥攻城的任斌,那绝对是校尉级以上的大官!
各狙击小组的军官打手势比划了一下,十几名神射手同时张弓搭箭,锁定目标。
第339章 隐患
第339章 隐患
李文东看过任斌的亲笔书信,心中大急,连忙快马加鞭赶路。
两人同朝为官,都是清流文官,在士林中享有一定的名声,同时又掌一省郡之军队,坐镇一方,而且相距不远,时常有书信往来,虽因政见不同站到了对立面,但并不妨碍两人惺惺相惜,今次,任斌写给他的信里交待了不少事儿,这等于是在交待后事,李文东怎能不急?
丢失百陌城的后果很严重,任斌必须承担责任,但或许在朝臣力保之下能保住一命,李文东是希望他留待有罪之身为帝国效力,毕竟,象任斌这样的人才可不多。
只是,当心急如焚的他匆匆赶到时,任斌已经战死阵前,他身中十数箭,至少有六箭是致命的,大罗仙丹也救不了。
也因为他的阵亡,唐兵的士气降至冰点,全都退回大营,幸好城里的“义军”没有乘势发动反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文东名正言顺的接掌了兵权,命摩下将士加强警戒,严防义军突袭,同时掩护随同迁移的百姓撤入附近几座县城,至于任斌的部下,士气低迷,已经无力再战,加上小雨淅淅沥沥,地面湿滑,如若强行发起进攻,只能徒增伤亡。
他当机立断,命任斌所部的掩护百姓,押运辎重先行撤退,自已亲率本部八千人殿后。
卫大衙内和巫悠等人冒雨站在城头上观望唐军撤退,撤离的队伍井然有序,不禁感叹李文东的果决与才干。
巫悠嘿嘿怪笑起来,“李文东确实有才干,不过未有一战就这么撤退,也难免留下被政敌攻击的诟病。”
李文东此时的处境,撤退是唯一的,也是最明智的选择,不过,如此果决的下达撤退的命令,难免留下被政敌攻击的诟病,换作是他,会装模作样的发起一次佯攻再撤离,半点毛病都不会让政敌抓到。
“布置得怎样了?”卫大衙内点了点头,什么样性格的人,就有什么样的行事作风,总之,李文东确实属于牛人的级别,就算招揽不了,也不能留给唐王吉利。
“衙内但请放心,早已通知那边了。”巫悠嘿嘿笑道,等来年开春,唐军剿灭了王棠的义军,局势稳定下来,各方势力为了各自的利益,必定斗得不可开交,李文东因“不作为,”也必定成为各方势力争斗下的牺牲品。
寒风吹来,卫大衙内不禁缩了缩脖子,“好冷。”
“下雪了。”
“哎,真的下雪了。”
不知什么时候,原本淅淅沥沥洒落的雨点变成了轻飘的雪花,纷纷扬扬在空中飘舞。
城下,大量的百姓和士兵都在忙着清理一片狼藉的战场,双方战死士兵的遗体要分开,已方的阵亡将士的尸体就地立碑掩埋,唐兵的尸体则集中火化,断折破损武器盔甲收捡入库封存,日后重新回炉打造。
将士的战功需要经过统计核实,之后呈报丞相,批阅核准后再统一封赏,这是走程序,也是规矩,如非特殊情况,卫大衙内也不能坏了规矩。
封赏之事押后,但杀猪宰羊,犒赏三军是必须的,城内可谓是一派欢腾,热闹非凡。
当地的世族豪绅带来猪鸡牛羊、水酒茶叶、粮食布匹等大量的慰问品,他们都心知肚明所谓的清峰寨义军是怎么一回事,这天变了,想要保住现有的利益,不出点血是不行的。
卫大衙内来者不拒,大肆收受贿赂,自有官员清点入库,这些世族豪绅出手也算够大方的,至少够缓解当前粮草等压力,他挺满意,但仍不知足,这些世族豪绅占有大量肥沃的田地。手里掌握有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不仅是大量的劳动力,也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危险力量。
不过,在百陌城的局势没有完全稳定之前,他是不会出招的,流民也是世族豪绅赚取财富的根本,动了他们的根本,肯定会有一些活得不耐烦的家伙跳出来,到时候,他可以名正言顺的举起屠刀,顺势没收他们的田财充公。
如意算盘打得噼叭作响,卫大衙内心情大好,一整夜都与侍妾晴儿努力实施造小人的伟大工程。
第二天醒来时,天地间已经变成一片银白,好在之前早已准备了大量的冬衣和木炭等防寒的东东,没有士兵受寒。
天寒地冻,所有人都缩在屋子里,围在火盆旁烤火,有钱的大户人家搂着侍妾,喝着美酒,欣赏歌姬动人的舞姿。穷人则喝兑水的劣质水酒,雪停之后,他们还得为生计忙碌。
而此时,在丹县城下却是杀声震天,血流成河,白雪都被染成了红色。
唐帝国名将韩瑞统率三十万装备精良的大军与王棠统率的二十万义军正在激烈交战,隆隆战鼓声和吼杀声惊天动地。
王棠不听从军师温俊臣的劝阻,执意要与唐军决战,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还有霹雳战车助战的三十万唐军,义军的左翼的五千骑兵对抗唐军的三千铁骑,率先崩溃,之后中军受到铁骑冲击,被凿了个对穿,唐军铁骑反复冲阵,中军大阵随后崩溃,二十万义军溃败如潮,战死五万余人,被俘十四万人,除了二万多人跟随首领王棠退守乌龙岗,余者不知所踪。
王棠率残部逃回乌龙山岗,却发现军师温俊臣等一干谋士勇将集体失踪,这时候后悔莫及,挟大胜之锐气的唐军追击而至,对乌龙岗发起猛烈进攻。
韩瑞原有三十万大军,战损二万余人,他把俘虏的十四万义军打散编入各军,兵力一下子暴涨至四十万人。
乌龙岗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还下着大雪,但唐军挟大胜之锐气,士气如虹,对乌龙岗要塞发起疯狂的进攻,双方损失惨重。
韩瑞接受幕僚的建议,命士兵堆雪筑成一座座比要塞城墙还要高出一些的雪塔,大量的弓箭手站在雪塔上,居高临下攻击坚守要塞的义军,再加上五百多辆霹雳战车的狂轰滥炸,坚守要塞的义军损失惨重,士气低迷。
义军的武器装备原本就低劣,守城的器械少得可怜,还缺衣少粮,面对唐军的疯狂进攻,能够坚守十几天已经算是奇迹。
乌龙岗要塞的惨烈攻防战在进行之际,呼号的寒风中,鹅毛大雪纷扬洒落下,一支庞大的队伍在雪地上艰难的行进。
第340章 风水轮流转
第340章 风水轮流转
这支顶着大风雪艰难行进的队伍很庞大,有十五六万之众。
他们都是面黄肌瘦的穷苦百姓,王棠起事,走投无路的他们跟着响应,加上附近不停涌来的穷苦百姓,聚集在乌龙岗的百姓越来越多,已过百万之众。
这些百姓的到来,给王棠带来的好处,但也令他头大如斗,他得到了大量的兵力与浩大的声势,但他哪有这么多粮食养活这些百姓?
人家是冲着他的大名声来投奔,不收接不行,接收了又非常的麻烦,无计可施的王棠采纳了军师温俊臣的计策,先借唐军之手,铲除一些野心勃勃,桀骜不训的家伙,既减轻了粮食的巨大负担,又吸引了官兵的注意力,减轻压力,一石数鸟之计。
随后,他又听从温俊臣的建议,鼓动百姓投奔占领了百陌城的清峰寨义军,不过,任温俊臣如何花费口舌,愿意前往百陌城的百姓仅十五六万人,因为路途遥远,又是冰天雪地的,天知道会不会冻死在路上?而且还得经过百陌城辖下几县,那里有李文东的数万大军驻守,李文东肯放他们通过?
温俊臣一点都不担心,十五六万饿民一下子涌来,官兵会开放城门才怪,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而且还存在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除非城里储备有大量的粮食,否则,当地父母官是自找麻烦。
温俊臣在数十名护卫的簇拥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们身上都穿着破旧的棉袄,一副贫困落魄的化子样。
带着这么多百姓大迁徙,温俊臣纵是做足了准备,仍难抵御严寒的侵袭,加之道路难行,一天只走了三四十里路,过乌龙山险道时摔死了十几个百姓,夜晚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