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第6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得要数年时间。他们还得等下去。机会不到,就是发难了,又有什么用?”
“但是。”这个大汉也知道这个中年人说得有道理。可现在看起来,宋朝情况越来越好了。别看这一次京城起了这么大风波,但本质并不是老百姓要造反,而是他们要求朝廷罢免奸臣。如果让石坚再度掌权,契丹也就没有翻身的时候。况且,现在幽州就要完了。
“但是什么?”这个中年人看着这些大汉,虽然他的野心还没有破灭,可现在的情况,离他的大业也越来越远。其实现在他并不为难,进可以伺机而动。退可以做过太平王爷。可现在这群人却成了他手中的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伤人,用得不好,却伤有可能连自己都受伤。
他脸色一板说道:“你只看到你们契丹,可看到本王的所做所为。这些年石坚与朝廷的矛盾,当真是老太太与吕夷简个人造成的?还有其他的事,本王不想一一列举。可是你们契丹人呢,特别是去年春天那种情况下,居然选择了撤退。最后让人家逼得在邢州城下,选择了投降。你们契丹人不争气,本王就是石不移,也没有本事将你们契丹扶上台面。”
这个叫耶律撒真或者现在叫赵代的人低下头去。现在的契丹越来越不争气,居然让石坚这种情况下,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看到耶律撒八低下头去,这个中年人没有再为难他。他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自从克己这个浑蛋失败后,手中的力量并不多了。就是禁军中有我的一些人,可也让石不移借整编的机会打散了,形成不了力量。我们只有等侍机会,一举而发,将大局定下来。否则我们只有等。不过现在,有两件事,我们可以做一下。”
“那两件事?”
“第一件事,本王与你们说一下。还是事情的本质,告诉你,老太后没有几天好活了,马上皇上就要亲政。”
这个赵代脸上神情一变。本来老太太对石坚排挤,可现在契丹都不能占到上风,一旦皇上亲政,以宋朝小皇上与石坚的关系,石坚再也不象以前那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的。那么宋朝就会更加强大,契丹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你也不用担心。你们契丹的情况与元昊的情况不一样。宁夏路本来就是宋朝的土地,许多人对中原一统并没有排斥感。可你们契丹统治时间长,比我们大宋的时间还要长,自唐代以来,你们契丹人就在关外经营。因此石坚就是想侵占你们契丹的领土,也没有那么容易。况且现在他就是一口将幽云等地全部吞并下去,就是消化,也得用上一年两年时间。如果这么长时间内,你们契丹还不能将国内的局面稳定下来,就是我们再努力,力量也有限,你们契丹的命运也象南唐一样。”
其实他在心中冷笑,如果现在不借这些人的力量,他都能想办法,将这些人都杀了。当真我是石敬塘,就是我成了事,也要消灭你们契丹。
“虽然现在皇上亲政,有可能石坚再次回到朝中。可万事有利有弊,并不是没有破绽之处。现在有一个缺口,让我们有机可趁。”
“什么缺口?”
“你可以放出谣传,说元俨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这个赵代既然当初在辽圣宗临死前,受辽圣宗吩咐,将那一支死士带到宋朝来,并且找到了这个王爷,也不是一无是处。他想了一下,这一着很妙啊。现在老太后一死,举国上下,也只有元俨这个长辈。到时候他的地位更显得尊贵。这个时候放出这个谣传,难不免有人相信。如果传播出去,再联想一下,石坚是元俨的女婿,而且两人协手大闹金鸾殿。那么就有许多文章可做。
“但你们要注意保密,不要把自己暴露出来了。”
这个大汉点头。这些年他们做这样的事情做得很多了,经验丰富。还有在宋朝这么久,也彻底汉化,至少从言语举止,外人可没有本事看出他们是契丹人。
“第二件事,这是一个机会。本王也交给你们去做,如果成功,不但使本王大业可成,也可以使你们契丹的危机化解,如果不成功,那么只有这个了。”他从房里拿出几十粒药丸,递到这个大汉手上,再次说道:“这是巨毒配制的。”
这个大汉脸色立即慎重起来,这个王爷既然拿出这个东西来,那么接下来的吩咐就犹关事大。死不怕,主要要使他们看到希望,不使这些年在宋朝的潜伏,做无用之功。如果不是这个中年人的阻拦,他们都可能到石府上直接对石坚行刺,这也是当初辽圣宗培养他们的本意。
“我现在手上有一门火炮。现在老太后既然在世时间不会长久。那么一旦驾崩,必然要到永定陵陪葬。到时候皇上就要亲自扶灵,你们在路上劫杀。”
这是一个机会。火炮是不可能运进京城的,但那时候赵祯必然要出城。但也不那么容易刺杀的。到时候御驾出行,一路上都有士兵对所有地段检查,想要炮轰赵祯,谈何容易。
看到了他脸上的神情变化,这个中年人再次说道:“不用担心,到时候本王会派人与你们配合。”
听了这句话,这个赵代也欣然遵命。一旦这个王爷的计划得逞,本来因为元俨的谣传四起,再加上皇上被杀。到时候天下人就以为是石坚与元俨联手谋害了皇上,来篡夺宋朝的江山。那么各地勤王大旗必然四起。当然想法很好,可做起来没有那么容易。可这也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失败了,就是几十个死士自杀。成功了,宋朝瓦解,契丹危机可解。
他们在商议这条歹毒的阴谋,皇宫里谈话还在继续。
听到元俨说这道圣旨不能下,老太太一愣神。什么意思,这不是你说到现在争取的,皇上还政,吕夷简贬职?
元俨解释道:“臣弟刚才说过,不怕大智慧,大智慧自能认清现在天下大势。怕就怕那些小聪明的人。太后一直怕石不移成党,其实石不移最恨的就是结党。因此他就是与薛宿艺(薛奎)、晏同叔他们关系交好,那是对人品的相互尊重。可私归私,公归公。”
说到这里,他嗟叹一声,其实石坚早就针对这个问题,不但向朝廷作出了答复,也向耶律焘蓉作出了答复。你可以利用我,我也可以利用你,但不能将感情纠葛在国事当中。可是老太太置若罔闻。
“可现在朝堂上沆瀣一气。太后,你一直怕结党,现在朝廷才是真正结了党,成了一言堂。”
现在朝堂之上,吕夷简才是真正的顺昌逆亡。如果不听话,立即将他赶出朝廷。可怜老太太还在背后大力支援。
“如果这时候将吕坦夫贬出朝廷,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所变动,况且还有一个潜在暗处的王爷,在虎视眈眈。”
不是担心石坚造反吗?你还是担心吕夷简,现在朝中全是吕夷简的人,如果将他逼急了,他要是与群臣联起手来,暴起发难。还别说,现在吕夷简是被百姓围在大街中间,当作了过街老鼠,可一旦让他脱困,而且将他逼得感到没有生路了,真有可能与一些大臣谋划,做出什么小聪明的事来。造反是不敢的,但因为现在他的得宠,皇宫里有许多太监与他关系不错。这也是一个权臣必然之路,就象石坚一样,也与皇宫里一些太监有一定的关系,如吴然,或者小杨公公。那么有可能下个什么毒的,还真能做出来。到时候小皇上危险了,朝廷就要重新洗牌。虽然有许多风险,可到了死路时,吕夷简弄不准就会狗急跳墙。
老太太还不相信,说道:“不会吧?”
“防患未燃。”元俨毫不迟疑地答道。
防比不防好,特别现在老太太生命垂危,连躺在床上说话也是一脸倦容。这时候也是最容易引起动荡的时候。
“那么皇叔,该如何是好?”事关到社稷,老太太开始担心了。元俨的话说得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细想一下,朝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大臣,都与吕夷简关系交好。现在说朝堂之上,是吕夷简的一言堂,一点也不为过。特别是经过前几天吕夷简再次清洗。
“这好办,现在尽量少动。先将王孝先、晏叔同、蔡子思、范希文调到京城,以塞奸邪,然后将京城禁军托付可靠大臣带领。内宫之中,盘查警严,危机可自除。”
说到这里,他还看了一下老太太的神情,这一下子再次调回王曾、范仲淹、蔡齐、晏殊,这些人在老太太心目中,可都是石党。如果不是老太太顾忌,再将王曙、薛奎、李迪还有孔道辅、曹修古、郭劝、包拯、余靖这一干大大小小,被吕夷简排挤出朝廷的大臣全部召回。马上朝堂就会为之焕然一新,百邪莫侵。可连元俨也不敢说出太多的官员,否则老太太又想胡思乱想,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再次从吕党变成石党。现在老太太不喜欢平衡吗,这样调四个大臣回京,不多也不少,合老太太的心意。
这也是元俨的一次妥协。当然也只是暂时的,一旦老太太驾崩,石坚挟收复幽云十六之势,回到朝中,一切问题将会迎刃而解。现在关健的是就要平稳过渡。不差这几个月时间,况且现在石坚也没有本事分身回到朝廷。
两个人谈妥了。于是解决外面的危机了。其实问题看似严重,但只要老太太作出一些承诺,这些百姓也不是想造反。马上就会化解。这一次不但老王爷,连皇上与太后也出马了。推着小轮椅,还是皇上推的,以示母子关系莫逆,这也是小皇上聪明起来,现在不能让老太太对自己产生反感。
首先来到风暴的中心,也就是百姓围攻吕夷简的地方。现在元俨与老太太谈话了这么久,而且在这之前,事情就发生了好久。可怜吕夷简被围在轿中,就是四周有许多官军,为他撑着盾牌阻挡,他的轿子也让百姓石头瓦片,砸得破烂不堪。这还是吕夷简有先见之明,看到了群情熊熊,就怕有百姓危害他。因此这轿子做得还很牢固。
可就是这样,也因为轿子被砸破,他在里面闪无可闪,让几个大石头块子落下来,砸得鼻青脸肿。看到他的样子,元俨不但不同情,反而后悔早来几步。不如让他多在这里困一些时间,让老百姓砸死算了。
但这只能想想,现在不能再耽搁了,否则要出大麻烦。特别是元俨眺望四望,许多地方因为贫民与富人之间的冲突,传来厮杀声,还有房屋烧起来,到处在救火。整个京城就从来没有这样乱过。
看到了皇上与王爷来了,老百姓手中的东西全部停了下来。老太太没有人理睬,可是皇上是好皇上,王爷也是好王爷。元俨走了出来,大声道:“你们看看,现在皇上在这里,如果石大人回到京城,看到这一幕情形,不知道他苦心经营,想有好日子过的一群人是这个样子,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着他一指远处,一些地方的打砸抢。
这时候刺客也跑了,闹也闹到现在了,老百姓心里也冷静一来了。一看京城现在到处人喊马叫,火光四起,还有一千多宫中侍卫手持着步枪瞄准他们。一个个头上冒出冷汗。这回可闯大祸了。
看到众人不敢动手,几个侍卫连忙将吕夷简抢救出来。不管最后怎样处理,不能让一个堂堂的宰相,给老百姓用石头砸死了。那么朝廷的脸面就丢大了,而且会酿成大案子。
其实案子想小也小不起来,这回动乱,死亡的人数不下数百人,无数的房屋被烧,还有许多人家的财产被抢,损失不计其数。
看到老百姓因为吕夷简脱困,又要蠢蠢欲动,元俨一使眼色,江德明连忙宣旨。这个太监得到刘娥的宠信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不是权利将眼睛迷住了,也是一个机灵的人。
一是太后即日还政。听到后,所有百姓全都跪下来,山呼万岁。
听到这欢呼声,老太太不是滋味。
元俨立即附在她耳边说,不然不行,怕老太太又要犯疑惑。
元俨说道:“太后,可记得少年天子乎?”
这是指宋真宗的。当年在寇准与吕端一手劝戒下,宋太宗立真宗为太子,有一次宋太宗与真宗一道拜谒祖庙回来,路上百姓一起抢道争看皇太子,看到真宗的样子,许多人欢呼少年天子。宋太宗回到宫里郁郁寡欢,就与寇准说了:“现在百姓的心一起向着皇太子,视朕若何?”寇准答道:“这说明圣上所选皇储深得人心,这是国家的福气。”
宋太宗这才转怒为喜,与寇准饮酒大乐。
这里寇准的意思是以社稷为重。如果皇帝一代比一代强,这是好事。就怕老百认为皇太子是昏庸的人,以后老皇帝死了,国家也就要败坏了。而不是以个人为重心。
这件事情刘娥当然铭心刻骨,如果真宗不为皇上,现在也轮不到她有今天的权势。在凤辇中应了一声,表示对百姓的欢呼不放在心上。不过老太太也犯了疑惑,哀家为了百姓节衣省食,难道这些百姓就这么望哀家还政,或者是哀家错了。
如果元俨知道她产生这种想法,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