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辛亥军阀 >

第158章

辛亥军阀-第158章

小说: 辛亥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控制云贵,架空蔡锷,然后再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废掉都督,设立省长,再建立联合议会,西南境内绝对不准有任何独立的势力存在。”

乔宇这话一出,大家心中都清楚这位巡阅使大人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控制之下有军阀存在的,所有人都必须依照法律规矩办事,绝对不能出现北洋那种上面一个袁大头,下面一堆袁小头的情况,如果说西南存在军阀,那就是乔宇一个人,其他人根本没有这个资格。

四川文武大员开完秘密会议,统一认识之后,乔宇就给蔡锷和张百麟发电,要求他们带着本省的主要负责官员一起到重庆,共同商讨西南发展问题,同时乔宇也让四川的报纸开足马力宣传四川即将开始对云贵的庞大经济援助计划,让西南的老百姓有一个盼头,虽然换了一个新的统治者,大家的生活只能够越来越好。

在万般忙碌之中乔宇接见了一位新客人,他就是德国的商人布施特,布施特是最早同乔宇合作的外国商人,这些年一直都从事中德贸易,积攒下庞大的家产,不过在一战爆发之后,中德之间的贸易直线下滑,而布施特的企业也也消失了,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布施特依旧留在四川,通过自己的关系为德国提供着重要的战略物资。

乔宇虽然表面上全面投靠了协约国,但是在暗地之中不断的和德国勾勾搭搭,由于四川是协约国重要的军需物资供应基地,因此四川只要提供给德国一些准确的出口信息,德国就能够从中推断出协约国的军事动向,进而做出相应的准备,因此德国对于乔宇还是十分感激的,通过交易乔宇也换得了不少德国的技术,不然四川也没有本事研制出自行火炮等武器的。

“乔,这次你又有什么提供给老朋友的?”

“这次的东西你一定会满意的!”说话之间乔宇将几张设计图纸交给了布施特,布施特拿了起来仔细一看,顿时大惊失色,只见这些图纸上面绘制出数个钢铁怪物,布施特如今对于武器也比较了解,这绝对是一种新型武器。

“乔,这些是四川设计的武器么?”

“准确的说是四川同法国工程师共同的作品,协约国方面一直在探讨如何突破壕堑的阻隔的问题,在这之前法国已经设计了不少装甲车,不过这些装甲车性能一般,越野的能力很差,防护能力也弱,实际价值不是很大,后来四川用拖拉机的地盘改造出了一批装甲车,很受法国的欢迎,此后中法就一直在进行技术的交流,英国也加入了进来,我们又设计了两种武器,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图纸上的东西。

一个叫做战车,也采用拖拉机地盘,加装了十毫米厚的装甲,还有两挺机枪,时速超过十公里,普通的步枪机枪根本就伤害不了,这被协约国视作突破壕堑的重要武器,另外还有一款武器叫做自行火炮,用的是坦克的地盘,加装了七十五毫米的火炮,拥有不俗的机动性,能够给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这两种武器英法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生产,四川也生产了一部分,要出口到欧洲,我相信这种武器很快就会出现在战场之上!”

布施特听到这里之后,顿时脸色大变,德国现在在前线虽然还压着法国人打,不过德国有苦自知,海上封锁就好像是一道锁链套在了德国的脖子之上,现在英国人正在不断地的收紧枷锁,德国境内粮食飞涨,百姓苦不堪言,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如果在这种时候法国人凭借新式武器突破防线,对于德国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后果。

“乔,您提供的图纸极为重要,德国愿意出大价钱进行交换!”

“嗯,我希望德国能够提供给四川一批发动机技术,我可以保证这部分的技术绝对不会用在对付德国的武器之上!”

现在四川虽然能够生产很多装备了,但是还是无法生产合适的发动机,只能够从美国或是英法引进,这也是乔宇一块心病,虽然现在能够引进,但是一战结束之后恐怕就不行了,列强重新返回远东之后,一定会限制后起国家和殖民地的发展,四川现在最为威慑力的就是空中力量,如果不能解决发动机问题,四川的空军就成了摆设,乔宇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因此趁着战争的机会,拿到发动机的技术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第二百七十一章缺老师

布施特当然清楚乔宇提供的图纸的价值,也清楚德国政府一定会答应这笔交易的,不过布施特脸上的神情还是有些不自然。

“乔,以往我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和非洲差不多的落后国家,没有任何的希望,但是自从你在四川开办工厂以来,四川的工业发展很快,几乎一下子走完了列强几十年的道路,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国家,而且和德国一样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受害者,中国要是能够和德国联合到一起,共同对付英法,难道不应该么?”

“老朋友,我对于德国有很深的好感,也痛恨英法的殖民政策,但是有些事情真不是光靠着感情能够决定的,德国战略劣势太严重了,注定了要同周围所有国家作战,而且恕我直言,德国政府到现在也不明白如何使用海军,虽然你们能造出世界一流的战舰,但是你们依然不能击败英国人的封锁!”

布施特早就对于乔宇的见识十分折服,这一次乔宇提到了德国的海军战略,布施特立即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

“德国有着世界第二的公海舰队,不过这支舰队的使命同英国的庞大舰队并不相同,德国本质上是一个大陆国家,即使失去海军也一样能够生存,因此德国的舰队注定了就是一个破坏型舰队,公海舰队的使命就是去拼搏,去厮杀,哪怕自己损失一空,也应该去战斗,因为只要这样才能消耗掉英国的海军力量,德国能够承受海军的巨大损失,英国人能行么,他们的舰队只要损失超过了一半以上,一直在隔岸观火的美国和日本会放过超过英国的机会么?他们一定会趁势而起,英国的殖民帝国顷刻之间就会毁灭,因此德国应该拿出足够的勇气让英国人知道即便是他们赢得了对德国的战斗,也将失去整个世界,到那个时候英国人就会退出战争了,而俄国和法国没有英国的支持还能和德国战斗下去么,但是我直到现在还没有看到德国舰队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去战斗,而是寄希望于潜艇,公海舰队成为了一支存在舰队,那英国人的舰队也会一直存在下去,他们的海上霸权也一直存在,海外殖民地就是一直给协约国输血,德国就永远失去了获胜的机会!”

乔宇这番话说完之后,布施特脑门之上起了一层细腻的汗珠,这番话毫无疑问就是一声惊雷一般将布施特炸得头晕目眩,乔宇一下子将德国海军的尴尬处境说得淋漓尽致,德国人在技术水平上已经超过了英国人,不过很可惜的是在海洋意识上被英国人彻底甩开,根本没有真正的理解海军。

一战之中日德兰大海战虽然规模空前,但是双方都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现在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乔宇只能大骂德国人愚蠢,要是从一战开始之后,德国海军就疯狂出动,与英国人死拼硬磕,哪管自己全军覆灭,但是只要能够拼掉一半以上的海军,英国极有可能就会退出战争,不过德国人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完全寄希望于陆军的胜利,实在是愚不可及。

不过现在虽然乔宇已经指出了这个问题,德国人也失去了机会,美英之间也因为债务问题彻底绑在了一起,英国有了最为牢固的大后方,德国没有胜利的可能了,但是布施特要是能够将这番话告诉德国政府,最好能够促使德国狠命一拼,英国的命根子海军死的越多越好,等到一战结束之后英国的势力就无法控制远东,乔宇发展的空间就更大。

“乔,你的这番话就是无价的,我一定会向国内报告,你需要的技术很快就会送到!”布施特急匆匆的离开了帅府,乔宇这一番布置下去,使得即将到来的日德兰大海战空前残酷,一场大战打下来,英国本土舰队几乎废掉,差点让协约国阵营破裂。

随着护国战争的结束,四川再度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机,一战打的越来越残酷,英法两国拼命让中国派遣劳工进入欧洲,而沙皇俄国也向中国送来了大礼包,一共是十五吨黄金,要求换取军火物资,枪支弹药,飞机大炮,什么都要,甚至二手货也无所谓。

俄国人已经疯掉了,俄国落后的工业根本不能支撑一战这种高强度的消耗战,士兵手中连基本的步枪都不能装备齐全,甚至有不少士兵赤手空拳,等着前面的战友死掉,然后自己捡死人的武器。

到了这种程度沙皇依旧坚持作战,并且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这不是愚蠢,而是无奈,国内的起义多如牛毛,俄国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咬紧牙关,坚持到战争胜利,只要能够击败德国,不但能够得到巨额的赔偿,还能够大幅度扩张领土,凭借着战争的红利沙皇有办法平息国内任何的风波。

这是出于放手一搏的赌徒心态,沙皇尼古拉二世才从国库之中拿出了十五吨黄金采购中国的物资,这笔黄金实际价值也就在四千万元左右,但是这可是真正的黄金啊,和纸币完全是两个概念,四川正好要进行金融改革,有了这些硬通货支撑着,四川的改革一定能够更加顺利。

乔宇心花怒放,优先给俄国提供了各种战略物资,步枪三十万杆,火炮四百门,装甲车五十辆,飞机二十架,机枪两千挺,各种弹药三条货轮,除此之外还有粮食,军装,帐篷,药品等等,一共装了二十几船。

最后乔宇还十分难得的大方了一次,从四川,湖北等地的仓库之中将所有的压箱底的步枪都找了出来,有单打一,有马蒂尼,还有一些青铜炮,全部用半卖半送的价钱交给了俄国人,对于乔宇的慷慨俄国表示了最大的谢意。

按照原本的贸易约定,是有英法出钱帮助俄国购买四川的军火,然后在卖个俄国,不过俄国人也不傻,渐渐的就发现了这种贸易的弊端,英法两个孙子也不是好东西,他们也在承受着巨大的消耗,因此会经常将好东西截留下来,给俄国全是一些破烂货,而且价钱还高的离谱。

沙皇最后才咬咬牙从自己的钱袋子之中拿出了这一批黄金,直接与四川进行贸然,这个办法果然好,这批军火的价钱比原来能降低两成多,而且乔宇还有礼包送上,再加上为数不少的回扣使得俄国人简直欣喜若狂,开始加大同乔宇的直接贸易,这条渠道也成了四川黄金积累的重要途径。

四川大学从一九一三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按照原计划第一批学生的学习时间只有三年半,而且学习的内容也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大学,不过这些学生都基本完成了学业,而且很快就被社会追捧,四川大学首批毕业的一千七百多名学生之中有超过九百名理工科学生,这些人多数在学校的时候就和企业签订了合同,还没毕业就能够挣到工资,还能够随意进入工厂实习,待遇之高简直超乎想象。

在学校期间就有不少文科学生开始变换专业,开始向钱看,乔宇从一开始就主张四川大学要重视理工科,不过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文理科的人数只能勉强持平,而成绩更好的学生都选择了文科,将理工科还是视为出苦力的。

不过一战之后技术工人的工资暴涨,甚至有的高级技工月工资已经超过了五百元,还有各种福利奖金,这种高工资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大学教授了,学生们再也受不住了,因此纷纷转专业,每一堂理工课程都是人数爆满,很多人干脆毕业之后直接从小工做起也行,凭着真本事照样能够快速升迁,何必在文墨之间浪费时间呢,毕竟吟风弄月是个技术性很强的职业,成功率太低,远不如当技工,挣工资来的实在,整个社会的观念也在急速的转变之中,那些还残存着旧式士大夫高傲情节的人也只能仰天长叹,徒呼奈何。

“钧座,教育部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在云南和贵州再建立五所大学,帮助两省完善教育体系!”教育部长张澜向乔宇说道:“这五所大学有三所设在云南,两所设在贵州,同时再成立一所海事学院,主要培养熟悉海洋的人才!”

“这是一个好事,我完全同意,张部长是资金上面有缺口么?”

张澜一脸的苦笑:“钧座,资金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社会上有不少大商人都以投资教育为荣,就是捐款都能应付一阵子,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老师严重缺乏,这已经是四川所有大学的通病了,就连川大也不例外,现有的老师甚至没有任何休息的日子,但是教师缺口也太大了,如果再创办五所大学,只怕我们没有足够的老师可以提供了!”

乔宇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张部长,你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