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桓公也很吃惊,原来真相是这样的?寡人答应你了!
齐桓公将这件事情告诉管仲,可是管仲连声否决,“主公之所以为诸侯敬服,除了您尊崇周天子,锄强扶弱之外,就是因为您讲求礼与信。现在世子华的建议是儿子反抗父亲,这是不礼,人家诚心结盟我们却祸乱其国,这是不信。而且臣听说,世子华说到的这三位大夫,在郑国被称为‘三良’,这样的贤良之臣如果您都要诛杀,那恐怕没人赞同。您作为诸侯盟主,贵在顺应人心。作乱者灾祸必将及于自身,臣看世子华恐怕要有大祸临头了。主公前往不能答应他。”
齐桓公恍然大悟,世子华这小子编我!
齐桓公再次召见世子华,诚恳的说道,“你说的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重大了,还是等你的父亲来了,我和他亲自谋划吧!”
这一句话让世子华汗流浃背。
等我父亲来?
我父亲知道我这么背后坑他还能饶了我吗?
世子华心慌意乱,告辞回国。
而管仲仔细思量世子华的话,越发觉得此人心地阴险。于是管仲将世子华的密谋故意泄露给郑国的人,在世子华回到郑国之前,郑文公已经先一步知道了他的所作所为。
世子华一路之上也在思考对策。他知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说的话如果父亲真的知道了,那还真是不可预计的可怕。
要说这世子华的确是足智多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世子华回到郑国,见到父亲郑文公,义愤填膺的对父亲告状说,那齐桓公责怪您没有亲自前往,根本没有原谅您的意思。您不如就干脆还是和楚国在一起吧!
郑文公只觉得一股气直涌到头顶,这该死的逆子!“啪!”的一声,郑文公手里的茶杯在世子华身边开了花,郑文公怒喝道,“逆子!你都要卖国了,还在这瞎说!”郑文公命令左右将世子华囚禁在幽室之中。
要说世子华果然有眼色,知道自己阴谋败露,还被囚禁在这幽室之中,结果肯定不妙。世子华居然在墙上挖洞逃跑,准备上演一出古代中国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可惜肖申克是无罪的,而世子华则有叛国之罪,所以二者不能相提并论。这挖洞的行为估计没演习过,被守卫发现,郑文公命令将世子华就地格杀。
世子华的结局,果然与管仲预料的一样。
一个人为了自己可以足智多谋,可以绞尽脑汁,但是绝对不能不择手段。如果国家和父母都可以背叛,那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世子华被诛杀的消息一传出,公子臧也坐不住了。世子华是自己的亲哥哥啊!能没有连带吗?
公子臧连夜出奔宋国。
郑文公命令手下在途中杀死了公子臧。
这就令人齿冷了,公子臧的确是世子华的亲弟弟,但是他也是郑文公的亲儿子啊!难道嫡夫人一个儿子犯错被杀还不够,还得有另外一个儿子无辜赴死吗?
是亲爹吗?
总之世子华不但自己送命,还连累了自己的亲弟弟公子臧。
兄弟同赴黄泉。
郑文公感激齐桓公没有听信世子华的阴谋,特地派孔叔出使齐国拜谢,并且请求与齐国结盟。
这年冬天,周惠王病重。
不被父亲看好的世子郑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世子郑知道父亲周惠王心里只有弟弟太叔带,而现在父亲病重,正是弟弟动手的最¨wén ‘rén ‘shū ‘wū¨好机会。世子郑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派下士王子虎前往齐国求救。没多久,周惠王去世。世子郑与周公孔、召公廖商议,秘不发丧,命人飞马快报王子虎,转告齐桓公周惠王已经去世的消息。
齐桓公得到消息即刻召集诸侯在洮集会。
这次集会一呼百应,因为上次为了拥戴世子郑诸侯已经在首止会盟过了。这次齐、宋、鲁、卫、陈、郑、曹、许,八国诸侯同会一堂,并且都派出使者到达洛邑,修表拥戴世子郑。这八位使者分别是齐国大夫隰朋、宋大夫华秀老、鲁大夫公孙敖、卫大夫宁速、陈大夫辕选、郑大夫子人师、曹大夫公子戊、许大夫百佗。八国使者来到洛邑,当然不能明摆着说是拥护世子郑,反对公子带,而是打着问安的旗号在王城外集合。
王子虎先行入内报信,世子郑知道八国使者来此,这颗心才算放下了。世子郑先派召伯廖前往慰问八国使者,然后才为周惠王发丧。诸位大夫坚持要求拜见新任周天子,其实明摆着是为新领导撑腰的。意思是我们八国大夫在此拜见周天子,其实我们的诸侯也在等待您一声号令。周公与召公奉世子郑主丧,各位大夫也趁机称君命吊丧。
诸位大臣于是拥戴世子郑即位,百官朝贺,世子郑登基成为新一任的周天子,是为周襄王。
谁能想到,一场暗藏杀机的夺位之争,就被几个吊丧的吊客改写?世子郑就这么轻轻松松、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周襄王,太后与太叔带暗自叫苦,但是内有名臣,外有诸侯,此时已经是回天乏力了。
于是周襄王决定明年改为周襄王元年,传谕各国。
周襄王元年,春祭结束,周襄王命令太宰周公孔将胙赐予齐桓公,感谢齐桓公的拥戴之情。
的确,在所有的人,包括父亲都放弃自己的时候,是齐桓公不辞辛劳,召集诸侯,并且在关键时刻出力,才扭转乾坤,才有了今天的周襄王。
这份感激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齐桓公得知周襄王赏赐的信息,先期在葵邱与诸侯会盟。在路上,齐桓公不觉与管仲说起周朝的事情,管仲趁机进言道,“周朝由于嫡庶不分,几次酿成大祸。现在主公还没有明确储位,不如就早立世子,以绝后患。”
的确,无论是周天子,还是郑庄公,一世枭雄由于储位确立的含糊,酿成的惨剧已经不是一次了。
齐桓公发愁的说道,“寡人有六个儿子,没有嫡子,都是庶出。如果说长子,那是无亏,但是要说贤明,还得数昭。长卫姬服侍寡人时间最长,寡人已经同意立无亏了。易牙、竖貂两个人也总是提起此事。其实寡人心中最爱昭贤明,这事儿还真是难以决定。现在就由仲父决定吧!”
管仲心说,您都许给人家了,这时候才想起来问我啊?可是他更知道,易牙和竖貂这两个奸臣,素来和长卫姬狼狈为奸,如果无亏将来当了国君,里应外合,恐怕齐国将陷入空前危机之中。而公子昭的母亲郑姬是郑国人,这时候正好和郑国和好结盟,如果能够立公子昭,到时候和郑国的关系就更深一层了。管仲于是进言道,“要想让儿子继承您的霸业,那您必须立贤。您既然知道公子昭是公子中最贤明的,那不如就立公子昭为储好了。”
第四十四章 低碳环保的会盟:葵丘之盟
领导的继承问题历来是每个领导绕不过去的难关。就古代的诸侯或者天子而言,亘古不变的宗旨是立嫡立长。这和中国古代家天下的思想发展有密切联系。但是也有很多诸侯或者天子会为此而发愁,立嫡立长的话当然不会有任何问题,可是那些深受宠爱的儿子或者是很有才华的儿子呢?难道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悄无声息下去吗?
这个问题郑庄公遇到过,他没有处理的非常恰当,所以郑国最后的实力在诸位公子的争夺之中逐渐衰弱下去。
眼下齐桓公同样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齐桓公的内心是回避这个问题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六个儿子当中没有嫡子,剩下的恐怕立谁为世子别人都不会服气;另外一方面,建立如此霸业,齐桓公真的不希望用继承人这个问题提醒自己,自己真的已经老了,真的要离开这个舞台。
回避导致齐桓公从来没有用心考虑过这个问题,更导致了这个问题今日的尴尬局面。
所以当管仲提起这个问题的时候,齐桓公陡然心惊,原来已经到了不得不立世子的程度,原来这个问题已经在齐国埋下了隐患。
而管仲从齐国大局出发,希望齐桓公能够立最贤明的儿子公子昭为世子,只是齐桓公又为此担忧不已,他叹息道,“如果寡人真的立公子昭为世子,那无亏不得用自己是长子的旗号来争夺皇位吗?”
这是个现实问题,因为齐桓公之前的胡乱许愿,加上易牙与竖刁勾结长卫姬,公子无亏已经具有了为难新任世子的实力。
管仲微笑道,“周天子今日的地位是主公您确定的,这次正好有会盟的机会,那主公如果选择诸侯中最贤明的人,将公子昭托付给他,那还有什么课担忧的呢?”
管仲的话如同春日阳光,驱散了齐桓公内心的阴霾。
的确,自己能够帮助周天子顺利登基,别人为什么不能帮助自己的儿子登基呢?
这一桩心事,今日终于可以放下了。
一路上马蹄声声,清脆悦耳,踏破山河晓月,试看霸主归处!
等到了葵丘,各位诸侯连同周公孔都已经到了,大家各自回到馆舍休息。这时候宋桓公御说已经去世,公子兹父将诸侯之位让给公子目夷,没想到这公子目夷和公子兹父一样高风亮节,坚持不接受诸侯之位。公子兹父无奈只能登基,是为宋襄公。按道理说宋襄公正在守孝之中,可以不必参加这次会盟,可是他还是考虑到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这可不是一般的级别,于是墨衰赴会,也就是穿着黑色的丧服前来赴会。
这管仲可就发现人才了。管仲对齐桓公说道,“宋襄公有让国之美德,而且今天居然能够墨衰赴会,我看他对我们齐国真是恭恭敬敬,我们俩商议的事情可以托付给他啊!”
其实管仲的看法也有点问题。有美德和对齐国态度好纵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能力。如果没有能力,恐怕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齐桓公听管仲如此说也深有感慨,于是命管仲私下里前往宋襄公的馆舍转述齐桓公的意思。宋襄公一个新晋领导,居然能够得到齐桓公这样霸主的信任,那真是感激涕零。好像不是宋国帮助齐国,而是齐国帮助宋国。
于是宋襄公亲自前往齐桓公的馆舍拜见齐桓公,并且恭恭敬敬。齐桓公也亲切的走出来,握着宋襄公的手,说道,“他日还要靠您帮助我们齐国,安定社稷了。”
齐桓公旭日初升般的温暖让宋襄公非常感佩,他立刻表示这件事情就交给宋国处理了。
于是在亲切和谐的气氛中两国领导人就两国发展前景及关系交换了意见,为未来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层。
等到了会盟那一天,所有的诸侯穿上了自己的制服,都是高档面料严格按照朝廷要求制作的,都佩戴着宝剑、玉佩,相当于今天的领带,一个个风度翩翩,前往祭坛。
在宏伟的祭坛之上虚设周天子的位置,诸侯现行北面朝拜周天子,然后落座。
周天子赏赐齐桓公的典礼正式开始。
主持人太宰周公孔快步走上舞台,他精神矍铄,他笑容满面。主持人周公孔手捧周天子要赏赐给齐桓公的胙东向而立,用最标准的周朝普通话大声说道,“天子有事于文武,派孔赐伯舅胙。”
伯舅是周天子对诸侯的尊称,并不是齐桓公真的成了周天子的伯伯或者舅舅。
齐桓公这个时候当然走下台阶,准备下跪谢恩,可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主持人太宰周公孔阻止了齐桓公下拜的行动,并且高声宣示,“天子有命,因为伯舅年老,劳苦功高,所以特地加一级,不必下拜。”
这是世子郑发自真心的感激。
齐桓公当之无愧。
但是齐桓公明白,既然已经登基成为周天子,他可以表示他的感激,不过自己不敢乱了君臣之分。于是齐桓公坚持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谢恩,并且说道,“天威不可亵渎,小白怎么敢因为天子之命就忘记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呢?”
这是齐桓公精明过人之处。
领导就是领导,领导可以用开玩笑表示他的平易近人,但是如果你和领导开玩笑,那绝对是彻头彻尾的赛脸。
能够有眼色的分别领导的好意,同时谨守下级的本分,是职场生存宝典之一。
齐桓公在诸侯这个职场能够成为人人心服口服的霸主,凭的就是尊崇周天子,锄强扶弱。今日如果因为周天子感激丧失了为人臣子的本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齐桓公再拜稽首之后,才登堂接受周天子的赏赐,于是赢得诸侯一片赞扬之声。
齐国就是泱泱大国,但是更是一个礼仪之邦!
齐桓公由于诸侯这时候还没散去,于是建议再次会盟。这次会盟主题是《颂周》五禁,意思是大家都不要去做的五件事情:
毋壅泉,毋遏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以妇人与国事。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不阻断河流,不阻止粮食买卖可以说是生产经济方面的同盟,而不以妾为妻,不让妇女参与国事可以说是诸侯在生活方面的一致意见。这些说法大概代表了当时的生产生活主流趋向。
接下来诸侯一起发誓道,“凡我同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