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驿唐 >

第150章

驿唐-第150章

小说: 驿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客舍和民邮方面李潜制定的规章制度非常完备,只要盯紧了就没问题。不过,这两项业务其实赚不了多少钱。不值得他们投入太多精力。他们愿意继续做大多数人完全是因为李潜的官职和梁兴财的面子。若非觉得李潜的官职有很大的提升潜力以及梁兴财多次游说,他们才不愿意花费那么大的精力搞这些。

李潜当然也清楚这些,他继续道:“李某知道,客舍和民邮其实对诸位来说赚不了多少钱,诸位能跟着李某做这两年已经给了李某很大的面子。而且,李某还知道有不少人想接受你们手中的业务,你们没有转出去让李某备受感动。李某在此敬诸位一杯酒,以表谢意。”

众人举杯,纷纷道:“不敢当,不敢当,跟着李郎中别说赚钱,就是赔钱也心甘情愿。”

李潜听了微微一笑,喝干了酒之后李潜又道:“其实李某这两年一直在琢磨挣钱的办法。经过李某仔细考虑终于想到一个赚钱的办法,而且李某也拟定好了章程。不知诸位有没有兴趣?”

这时梁兴财向司品忠使了个眼色,司品忠起身道:“请李郎中赐教。”

其他人也都望向李潜,想听听李潜究竟要说些什么。

李潜道:“诸位都是商人,商人买卖通天下,不知诸位可有过运送银钱的苦恼?”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现在的开元通宝虽然好用,但却太累赘了,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开支。虽然可以以货易货,但时间久了某些地区就会出现铜钱短缺。

李潜道:“举个例子来说,四海商号运送粮食到朔方,换回良马运到江南,一来一往虽然不用银钱,不过,良马怎么卖?总不能用良马一家一户换粮食吧?再说,人家也未必需要马。那些需要马的人家也未必有你想要的粮食,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许多麻烦。二兄,是不是?”

梅绍点点头,“是啊。有时候买我们马的商号等用许多货物来换,而那些货物却并非我们想要的,我们还要再转手卖给其他人,这样一来增加了许多麻烦。”

李潜点点头,“李某准备要做的生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司品忠诧异地问道:“李郎中,您准备要做什么生意?”

李潜扫视了众人一边,一字一句地道:“开钱庄。”

众人听了纳闷不已,钱庄?他们知道有绸布庄、有饭庄、有瓷器庄也有木材庄,可就是没听说过钱庄。

看到众人纳闷不解的样子,李潜摆了摆手,梁兴财便将事先准备好的文卷逐一下发给众人。众人匆匆看了一遍只写了一页纸的文卷,立刻纷纷发出惊呼。

对于众人的震惊李潜非常满意。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到过开钱庄。对他们而言开钱庄是个充满了奇思妙想却又非常有前景的生意,李潜不怕他们不动心。

司品忠眼中冒光望着李潜,激动地道:“郎中,这……这……这可是真的?您真准备要按上面说的那样开钱庄?”

李潜缓缓点头,“没错。李某召集诸位来就是要告诉诸位,半年之内钱庄正式营业。”

听到李潜的话,下面立刻炸了锅,所有人都纷纷议论起来。他们议论的不是开钱庄可不可行,而是一旦开了钱庄将对他们的生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议论了片刻,声音逐渐小下来,司品忠率先问道:“郎中,您这主意非常好。只是半年时间是不是太紧了?我们还都没有任何准备。”

李潜摇摇头,“时间不等人。实不相瞒,李某昨晚遇刺与开钱庄的事有直接联系。若是拖的久了,等那些实力强大的对手也做好了开钱庄的准备,那在座的人,包括李某都没有好日子过。”

李潜所说的那些实力强大的对手是谁,这些人纵然不完全清楚却也能猜到个大概。有胆子买杀手刺杀当朝命官的除了那些在朝在野都有雄厚势力的门阀世家还能有谁?所以,听到李潜的话,那些人心里都有些畏惧。

李潜见状,道:“诸位,虽然时间紧迫,不过也并非完全做不到。其实早在与你们合作客舍和民邮之时李某就已经想好了开钱庄的章程。之所以李某要等两年才宣布这事,一方面是通过详细的规程让诸位培养出能够胜任开钱庄的人才。现在诸位商号里经营客舍、民邮的人可以稍加指点就能胜任钱庄的业务。另外一方面李某也通过两年时间的观察,认为诸位的商号有足够的实力来经营钱庄。现在如果谁对李某没信心,可以现在就离开,李某绝不怪罪。不过,李某要提醒诸位一句,一旦开了钱庄我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是去是留请诸位决断。”

除了梅绍和司品忠以及茂源商号的方志成,其他人心里都异常纠结。如果跟着李潜开钱庄,肯定会得罪那些门阀世家。不过以他们多年经商的眼光都看出来开钱庄肯定是赚钱的生意,而且还是大赚特赚那种,如果退出去,就等于放过了到了嘴边上的肥肉。

李潜也不着急,任由他们低声议论。过了足有半柱香功夫,李潜向梅绍使了个眼色。梅绍会意,起身道:“四海商号愿与郎中共进退。”

梅绍一表态,司品忠赶紧站起来道:“盛元商号愿与郎中共进退。”

茂源商号的方志成早就得到了裴玉儿的指示,起身道:“茂源商号愿意追随郎中。”

十家商号里这三家最大最有实力。不过这三家商号的表态带给其他人的影响却并不一样。因为他们知道四海商号与李潜有非同寻常的关系,就算所有的商号都不留下,四海商号也会坚决地站在李潜那边。他们也知道盛元商号与梁兴财的关系,盛元商号的表态也在他们意料之中。唯一让他们意外的是茂源商号。茂源崛起的非常快,也就是这两年才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商号迅速发展壮大到左右一道生意的大商号。茂源商号的表态让其他人摇摆不定的心思开始向李潜这边微微靠拢。

李潜起身冲三人拱手道:“多谢三位的鼎力支持。请满饮一杯。”说着李潜端起酒杯与三人共饮了一杯。

李潜放下酒杯又道:“其实钱庄刚开始的业务并不多,有三位相助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第二卷大展宏图事可期 第一九零章筹备钱庄

李潜话中的威胁意味聋子都能听出来。其他七家商号立刻醒悟过来,只要有这三家商号跟着干李潜照样能开钱庄,其他商号李潜完全可以下决心抛弃,而且今后他们还将面临李潜的凶狠报复。另外,他们若放弃了,那些门阀世家也未必会领他们的情。如此一来他们可就成了风箱里的老鼠—里外受气了。

所以,在经过一瞬间的犹豫之后,那些商号的主事人纷纷争先恐后地道:“鄙号愿意追随李郎中。”

看到他们纷纷表态,李潜嘴角露出微笑。他举起庄小虎已经续满的酒杯道:“承蒙诸位看得起,李某敬诸位一杯。”

喝了这杯酒,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商号都与李潜捆绑在一起。接着李潜安排他们半年内为每个州县驿馆修建钱库。钱库的图纸李潜已事先委托工部的匠师参照户部钱库的式样设计好,钱库的每面墙厚六尺,全部为青石垒成,用糯米汁勾缝,内外皆镶铁板。地面和库顶也是青石镶嵌铁板,库房的门锁的样式则多达二十多种,商号可自行选择,但一道之内的钱库不能只用一种门锁,防止出现一把钥匙开遍所有锁的情况出现。

单单是修建库房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而且时间短,工程量大,对商号而言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为了刺激商号的积极性,李潜宣布将这两年客舍和民邮所赚钱中驿馆的分润全部投入到钱库的修建中,这样可以缓解商号的资金压力。

接下来就要分割区域。李潜告诉诸位主事人,长安和洛阳因地位特殊,所以不划分到十道中,而是由钱庄总号负责经营,而且李潜向他们保证,总号只经营长安、洛阳两城并不插手两城附属的其他州县。比如长安附近的三原、万年、蓝田、武功,洛阳附近的新安、伊阙、偃师等县。对于负责这两块区域的盛元、茂源商号而言,将长安、洛阳抽出去等于把两道的生意抽出去近一半。然而他们都很明白,长安洛阳两地高官勋贵遍地走,哪一个都不是他们商号能招惹的,与其留在自己手里虽然能赚钱却又会惹来无数麻烦,还不如让出去乐得清静,以便有更多的精力拓展其他州县的业务。

另外,李潜还要求各商号在钱庄正式营业前每个商号至少要筹备五万贯铺底资金。按照李潜的计划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应付小额兑付,大额兑付在初期必须采用异地押运的方式送达。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李潜担心初期会有门阀世家故意捣乱,采用在某些地方存入大额银钱,然后到某个偏远的地方兑付。比如在长安、长安、太原各存上二十万贯,指明都到广州取。而负责岭南道的广通商号肯定一时之间难以筹措到这么多银钱,这样就会造成钱庄的信用危机。所以,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初期必须采用大额银钱异地押运来保证不会出现恶意挤兑的现象。

不过,李潜相信门阀商号也不是傻子,等他们这样挤兑两次,就会明白吃亏的肯定还是他们。因为钱庄存兑业务是收费的,他们这样做其实等于给李潜送钱。

与各商号相比,在这半年内李潜所要做的事其实更多。首先是总号的资金来源。各商号要修建钱库准备铺底资金,所以不能从他们那里筹措到总号的铺底资金。而兵部本身并没有银钱。这两年经营客舍和民邮的所得大部分都充作了驿传系统的经费,剩下的都给商号修建钱库了,可以说李潜手里根本没钱。不过这倒也难不住李潜。他已经计划好了,先从户部那里暂借铺底资金,等钱庄稳定了再想办法。

而且,他还准备将把税赋押解的业务接过来。每年夏秋两季各地都要向户部押解税赋。这部分税赋是扣除了地方所需开支之后的部分,不过即便扣除了不少,但数量依然非常惊人。以往税赋都是由州县集中到各道,再由各道押解到户部入库,整个过程费时费力不说,也不安全。如果交给钱庄来做就简单了,只需一张凭证就可以。李潜曾安排梁兴财计算过,如果把全国的税赋押解业务拿下的话,也就是两年时间(四次税收),所积累的资金就足够应付总号的资金兑付。考虑到户部不会轻易借钱给钱庄,梁兴财在计算时还特意列出了利息开支。按照正常的利率(年息12%)支付利息的话,也就是三年时间他从户部借来的钱就都变成了自己的。

除了总号的铺底资金外,李潜还要在半年内组建一支至少两千人的押解队伍。这些人从编制上直属于总号。这支队伍的一半人可以由各商号选拔,平时这些人就在各商号区域内负责各道内的资金调度押解。剩下的一半人在长安、洛阳两地驻扎,这部分人必须由李潜亲自挑选。人选来源李潜也有了打算,最近两年边境太平,李世民正准备裁撤部分边军,李潜相信如果这时向李世民提出从裁撤的边军中选拔人手,李世民肯定很高兴。因为李潜为他解决了人员安置的难题。

单单就这几项事就足够让李潜在半年内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更何况还有那些躲在暗处时不时给李潜找些麻烦的门阀世家。现在李潜发现人不够用,特别是忠诚可靠又有能力的人实在太少了。他现在身边能用的人只有梁兴财、马三奎、谢志成。李潜琢磨着看来有必要从驾部找些低级官员来帮忙。那些员外郎、主事什么的就不用考虑了。因为他们前程远大未必会屈尊降贵来帮他。只有那些令史、书令史之类的小官,特别是年龄偏大升迁无望,而本身又有些行政事务能力的人才是他的首选,比如贺彬之。况且李潜还有个驾部郎中的官职,从驾部抽调人手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再有就是钱票的印制。按照李潜的设想,钱票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两种,无论哪一种都涉及到防伪的问题。钱票所用的纸张不成问题。将作监有自己的造纸工坊,专门生产供应皇宫所用的纸张。其中就包括圣旨所有纸张,委托他们生产钱票专用纸张应该没问题。另外就是油墨。现在市面上只有书写用的墨还没有印刷用的油墨。不过李潜记得隋炀帝曾经利用雕版印刷技术印制过不少书籍,想来油墨已经诞生,花费些心思寻找精通制作油墨的工匠应该不成问题。

有了纸张和油墨并不代表防伪的事万事大吉了。还需要从制度上来进行严格监控限制。李潜计划采用三环节防伪体系。第一环节是印刷环节。所有印制好的钱票上必须印上代表各道的编号和顺序号。每一道一个编号,绝不混淆。每个月印制了多少钱票都要有详细的记录。第二级是总号负责人的签章。印制好的钱票上必须有梁兴财的印鉴和李潜的印鉴。这两人的印鉴当然由两人分别保管。第三极是各道商号主事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