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为统军都尉,不受知县调遣,衙兵为一百二十人,主官为县尉,由知县任命管辖,负责治安和缉盗等民生,凡是进入巫陵港的人,只要安分守己,不分敌我,皆可来去自如,我要让此地,成为长江上游的一座明珠城池。”
诸葛亮这么安排,正是看中了这是一座新兴城池,自己可以随意操刀改革,完全不用担心有后遗症,哪怕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大局,如果成功了的话,就会成为一种模式。
首先是知县这个新官名,其次是城防营性质的军事部门和衙兵,这样三体结合,有些类似后世的县政府,公安局,武警部队的集合,诸葛亮让城防营的统军都尉,权利与知县平级,目的就是让双方牵制,知县有执政权,没有调兵权,城防营统军都尉有兵权,没有执政权,双方自然也就形成了平衡和牵制,这样有利于地方行政。
另外知县下面,配备县丞,主薄、县尉三人,三人下面分别有六曹,分别是功,仓、户、法、士、兵,六曹主官为知事,下面另外各有典吏各三到十人不等,根据县城的大小而定官吏的多少。
县城之中,除了知县外,县丞、主薄、县尉皆有上报权和朝见上官的职能,这样形成相互牵制,更能够加强执政权,以及中央政府集权。
这些东西,都是诸葛亮这两天根据脑海中一些后世记忆的资料,所鼓捣出来的,加上一些改变,整个政府班子,也就更简洁实用。
邓艾听完诸葛亮这套方案,思虑之下,惊叹的道:“主公这套机构,不但大大消弱了地方独裁的执政权,又精简了臃肿的机构,而且更有效的提高了办事能力,若是能够在全州,乃至全国执行,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有莫大的益处,艾衷心拥护主公的这项决策。”
“难得你小小年纪,就能够有此非凡政治嗅觉,倒也难能可贵。”诸葛亮赞誉一声,道:“你立即去把我这项决策,列举出来,昭告全城,就说三日后,巫陵驿正式易名为巫陵港,到时各级官员将一一到任。”
“诺!”邓艾作揖一拜,领命而去。
翌日午后,李信召集了巫陵驿内,所有读书人,共一百一十人,来到了诸葛亮临时的营地内,诸葛亮来到队列前,翻看着手中名册,见这些人中,小的不过十七岁,大的已经年近六十,虽然都是读书人,但人员却是残差不齐。
诸葛亮站在这帮文人面前,嚷声喊道:“想必大家都来之前,已经看到本地贪官恶霸刘晟,陈富二人高挂的头颅,以及其家人的悲惨局面,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就是贪官和为富不仁的下场,本侯对于贪官污吏,豪强劣绅,只有一个手段,那就是杀无赦,绝不留情,但对于忠于职事,为善一方的豪绅,本侯不但要厚赏,更要奖励。”
“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留下来的,可以站着不动,想走的,可以先行离开,我给你们一息时间考虑,但我要提醒你们的是,留下来的,也许迎接你们将是世人尊敬的名利和地位。”
摸不清头脑的一干儒生,不知诸葛亮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们被强行请来这里前,又被李信特意带去观看了一下刘晟和陈富的头颅,部分胆小的人,早吓破了胆子,这会听到可以走,又不知道真假,一时大家交头接耳,谁也没敢迈步。
好一会,一个胆大退出了队伍,诸葛亮随即挥手让他离去了,眼看退出去没事,一下子又有二十多人走了,一息时间过后,一百一十人,走掉了六十一人,留下的还不到一半。
诸葛亮望着眼前留下的人,再次开口道:“我手上有一份答卷,你们现在可以去营门登记处登记姓名住宅地址,明早到营地来答卷,凡是考核通过者,皆可出仕为官,不论出身地位,只要有能力,有知识,本侯一律任用,想必大家都知道,本侯已经正式把巫陵驿渡口,提升为巫陵港县,明日考核前十名者,本侯为良才任命其中三人为知县、县丞、主薄,其余者为各级县吏,尔等能不能光宗耀祖,就看你们所学了。”
汉代的官吏是靠乡里推荐,然后经过郡县考核,举荐为茂才或孝廉方能出仕为官,这样的举官制度,对于国家来说,无疑使很不利的,因为能够出仕的,大多掌握在士族官僚家庭,平民士子几乎难有出头之日。
诸葛亮用答卷考试任官的行为,其实是他内心中一种设想,那就是改革任官制度,用科举招贤举官,但若是大规模的改革科举,势必会遭遇天下士族官僚的反对,到头来自己最终会成为全天下士族官僚反对的对象。
因为科举为目的的举官方式,无疑会触动这些人的利益,就好比三国后期的曹丕,推举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后世隋炀帝改革科举是,在当时都遭遇了士族官僚地主阶级的反对,最终结果是搞得国破家亡。
诸葛亮深知,改革一事,只能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在这山野偏僻地方执行,不会触动大多人的利益,以考核方式举官,就能顺利执行,但用到全荆州,乃至全国,肯定是不行的。
但能够在一地执行,以后就能在两地,三地执行,随着时间推移,最终成为一种制度,到时再昭告天下,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场的儒生,听到诸葛亮以考核成绩来任官的消息时,在经历初时的惊诧之后,纷纷高呼而起,齐声喊道:“楚侯英明!”
“楚侯英明!”
……
(再次感谢‘快乐好运’同学的打赏,和‘54938’同学的打赏,鞠躬感激。)
(说明:从今天起,每天保底更新一章,推荐票达到150张,更2章,嘿嘿,满500更3章。。。。给自己定个目标,让自己有点压力,毕竟小虾每天基本也就能写35千字,也就2章,所以能否逼迫的写3章,就看大家的推荐给不给力了。。。。汗。。汗。。。汗。。。。有压力就有动力,吼吼吼。。。。。。)
第一百八十二章 刘琦病逝
第一百八十二章刘琦病逝
在巫陵港逗留了半个月,诸葛亮把这座新兴城池,总算给理顺了,四十九个参与诸葛亮考核的儒生,最后通过考核的有二十一人,诸葛亮经过召见面谈前十名成绩最优异者,最终选定了考核成绩为第三名的董方,为知县。
董方字德恒,祖籍洛阳人,今年四十岁,此人是董卓之乱时,逃难至荆州的,四年前落户于巫陵港。
董方年轻时,曾在洛阳西部的河阴县当过典吏,既有几分才学,也熟悉县府事务,又对巫陵港的情况熟悉与胸,这也是诸葛亮点他为知县的主要原因。
县丞是一个叫章奋的中年人,此人乃荆州南阳人氏,也是避难巫陵港居住,这人走南闯北,经过商,跑过船,对于金钱运作熟悉,而县丞主要职责是掌管钱粮的,所以章奋无疑使适合的。
主薄姓冯,名德,字文荣,豫州汝南人氏,此人年近五十,举家避难在此已经十余年,家族子弟皆从文,在巫陵港办有两座私塾学堂,在本地士子之中,冯夫子的名声绝对是如雷贯耳。
主薄相当于知县的秘书,监管县府各项事务,诸葛亮任命冯德,一是看重他的能力,二是看重他在当地的威望,而诸葛亮有心走科举选材的道路,这学堂一事,以后各地都要普及,既然巫陵港试点,那自然要重用冯德这样以教书育人为人生目标的儒生士子。
巫陵港城防营统军都尉叫王戎,江夏人氏,今年刚三十出头,年富力强的年龄,此人早年属于黄祖麾下的军士,后归顺诸葛亮帐下,经历了江夏之战,赤壁之战,等多场战事,江陵整编之时,被提拔为军司马,粗懂文墨,习水战。
而巫陵港的统军都尉,正好有一部水军编制,所以此人担任都尉,也是经过诸葛亮亲自召见通过任命的。
县尉叫**,今年二十七岁,新野人士,由诸葛亮创办的讲武堂结业,属于讲武堂第一批学员,先前在神武军中担任军侯;懂文墨,识文断字,虽然年纪比上述众人年轻,但这人胜在是诸葛亮心腹,而且作为讲武堂出来的学员,诸葛亮相信担任一县县尉,**完全有这份能力的。
因为第一批讲武堂学员中的四十三名学员,其中有十七人,去年就被诸葛亮任命去了荆南各县担任县令,县丞、县尉等职务,军中最高职位的人,也做到了部曲督一职。
如今第三批学员,以邓艾为首的学员,大多数也都加入了神武军中,担任队率,屯将等职。
任命完这五个职务,巫陵港的政治机构,总算是形成了,军方的人都是诸葛亮的人,执政方却是移居本地的文人,虽然仅仅只是一个新兴的县城建制,但对于诸葛亮来说,无疑是有着重大意义的,所以诸葛亮才亲力亲为,并且一待就是半个月。
巫陵港县各级官员上任当天,诸葛亮亲自举行了祭天仪式,昭告当地百姓,重新颁布汉律,税赋,秋毫无犯,赢得当地百姓的一致称赞叫好。
诸葛亮巡查各县,回到江陵之时,鲁肃已经带着董袭和周瑜的两个儿子返回了江东,这三个人江东花费了十万石粮食换取,并且承认柴桑都尉府为诸葛亮统辖之地。
鲁肃代表孙权,与代表诸葛亮的贾诩签订了同盟条约,承诺互不侵犯,互通商业,共接秦晋之好。
至于二乔,鲁肃除了开始的时候提了一句,后面竟然半句没说,这让原本还打算用二女做点文章,多压榨一些江东财物的贾诩,差点忍不住问鲁肃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但在见过二女之后,贾诩主动的闭口了,因为二乔正如传说所言,乃人间绝色,国色琉璃,虽然皆以为人妇,但三十上下的年龄,正是女人娇艳成熟之际,对于男人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贾诩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自诩定力非凡,在见过二乔时,却也是一阵心摇欲动,惊艳不已,直到这时,贾诩才明白,为何张颌甘宁二人要把二女献上,还说要给主公侍寝,现在看来,二人的举动无疑是明智的。
不过事后贾诩,综合暗卫从江东打探到的一些消息,以及贾诩的推算,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孙权不想大乔和孙策的儿子孙绍回江东,至于小乔,则是受到了大乔的连累。
而江东的水军大都督周瑜,自从回庐江后,就一直在患病,据说已经卧床不起,只怕是并不久矣,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人来说,儿子能够回来已经只得庆幸,至于夫人,他无法顾及了。
而且周瑜心中明白,大乔的儿子孙绍,对于孙权来说,始终是根刺,能够借机拨出,他自是求之不得。
江陵本是荆州刺史府所在地,后来刘表迁治所至襄阳,江陵的政治中心北移,刺史府也就渐渐限制了下来,不过自从诸葛亮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后,随即把荆州的治所,以及政治中心全部迁到了江陵。
原先的刺史府,诸葛亮命人重新修缮之后,让刘琦入住进去了,诸葛亮则把南郡太守府邸,作为了自己的府邸,和办公地点。
诸葛亮回到南郡,听取了贾诩的同盟条约后,道:“鲁子敬这人确实是个人才,孙权重用此人,倒也适宜,不过孙权此人乃是守土之犬,争霸天下非其长也,若孙策在世,与周瑜文武配合,江东绝非今日局势。”
“主公所言不虚,孙权确实有是一代豪杰,然其继承江东基业时日过短,而江东各大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孙权畏首畏尾,难以施展拳脚,最终错过夺取江淮之地的机会,如今又有主公压制,江东他日必为我们若图也。”贾诩笑着点头表示赞同道。
正在二人闲聊之际,邓艾匆匆而来,道:“主公,刚才刺史府掌书来报,刘刺史病入膏肓,只怕不行了。”
“什么?我走之时,刘刺史虽然抱恙,但吾观其气色尚好,为何一月时间,病情恶化至此?”诸葛亮惊异的站了起来,蹙眉自语道。
“唉,最近气候无常,时冷时热,刘刺史日夜饮酒作乐,对于主公教导的健体之术,他根本不屑一顾,有今日灾祸,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贾诩叹了口气说道,刘琦的刺史府中,拥有歌女多达五百人,而且还经常买卖女子入府作乐,要不是诸葛亮有明文,对于刘琦所求,一律应允,掌管刑曹的刘巴,早就带人去责问了。
为了这事,刘巴上过几次书,希望诸葛亮禁止刘琦胡乱行为,甚至还跟诸葛亮和贾诩都顶过嘴,这就是刘巴的秉直,对此诸葛亮也只能苦笑,对于刘琦,他不是纵容,而是觉得亏欠,所以有意让他在有生之年,能够过他想过的生活。
“大公子,亮来看你了,你一定要挺过来,荆州这方大印,离不开你啊。”诸葛亮来到床榻前,看着形同枯骨的刘琦,不觉感伤的留下了眼泪,对于刘琦的感情,诸葛亮完全是发自内心。
“孔明来啦,为兄命不久矣了,这些年来,承蒙孔明以兄长待我,琦就不言谢了,如今大汉垂危,天下群雄并起,正是贤弟这样俊杰之士用武之时,琦本想留下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