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37章

纨绔到底-第37章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量什么?”刘玄丝毫不敢放松戒备。
  “你辞了私塾差事,我请你给我做工,每月给你二十贯钱如何?”李陶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刘玄没想到李陶竟然打得是这个主意,一时傻在那里哭笑不得。
  元氏和裴岳听罢,心里也是“咯噔”一下:这下可坏了。
  没错,李陶的确是想雇佣刘玄。既然自己和阿娘、岳伯都无法出头露面,那就必须找一个可以出头露面之人。李陶并不认得别人,虽然他和刘玄不是很熟,但也算是认识。再说了,刘玄已经五十多岁了,放在家中相对比较安全。最重要的是刘玄识字,而且颇有学问。这年月在农村想找个识字的人真的很难,李陶很多的意图和想法都来自后世,没有文化理解起来就很困难,无法达到李陶想要的结果。当然,这些想法他不会告诉刘玄的。李陶相信,是人就会有弱点,只要找着刘玄的弱点对症下药,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刘玄在不久后将会成为自己的雇员了。
  李陶见刘玄没有反应,他又开始加码了:“每月三十贯如何?”
  刘玄脸上的苦意更浓了:自己难道缺钱吗?居然被一个小孩子讨价还价了。
  看着刘玄不为所动,李陶意识到刘老先生对钱似乎不不感兴趣。那刘玄对什么感兴趣呢?李陶思考了一会,他觉得刘玄既然是文人,那么应该对做学问有兴趣。
  于是,李陶又换了一个话题:“老先生,我这里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学问,我雇你给我做工,然后我把这些学问交给你,如何?”
  刘玄一撇嘴,心道:虽然,你有些本事,但给我教学问,还嫩了点。
  李陶见刘玄的神色,知道他不相信,看来自己得先露一手才行。
  “刘老夫子,若是不信,可否验证一番!”李陶提议道。
  “行呀,李小郎君,如何验证?”刘玄不服气道。
  元氏一边做着绣品,一边饶有兴趣地看着这爷俩你来我往地斗嘴。
  “刘老夫子,刘禹锡的《陋室铭》您可知道?”李陶询问道。
  刘玄一翻白眼,有这么问话的吗?自己怎么会不知道刘禹锡的《陋室铭》呢。
  “刘老夫子可否写下来?”李陶递过一根木棍。
  刘玄也不客气,接过木棍就在地上写了起来。不一会,《陋室铭》八十一个字的呈现在李陶眼前。李陶看着地上那苍劲有力的字,暗暗点头:不愧是私塾先生,写了一手好字。
  “刘老夫子,你看好了!”
  说罢,李陶也拿着一根木棍,在刘玄的字里行间开始写着什么。不一会,李陶将木棍丢在一边拍了拍手:“大功告成!”
  刘玄看着李陶在自己的字句后面加了许多符号,不解的问道:“这是什么?”
  “这是标点符号!哦,就是句读!”
  李陶给刘玄一一讲解起来:“看,这个是逗号,表示一句话意思没有完。这个是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这个是感叹号,表示喜怒哀乐等情感。这个是问号……”
  李陶的说得简洁明了,刘玄很快就听明白了。作为文人,他心里非常清楚,李陶的这些标点符号确实非常实用,如果能推广开来,将有划时代的意义。刘玄现在对李陶的感觉,已经不能仅仅用感兴趣来形容了,他觉得李陶就像一个挖掘不尽的宝藏,总会给他带来许多新鲜和惊喜。
  
  
  


 第七十六章 买一送一

  “怎么样?刘老夫子,同意不同意?”李陶满脸渴望的看着刘玄。
  刘玄摇摇头。虽然看上去他面无表情,但心里却乐开了花:不把你肚里东西榨得干干净净,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李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刘玄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这可怎么办?
  突然,李陶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无意中发现刘玄似乎在忍着什么,而且忍得很辛苦,他的嘴角总在不时的上翘。
  李陶搞不明白刘玄是怎么回事,等等,这是在笑呀。
  刘玄在忍着笑,可他为什么要忍着笑呢?李陶突然明白了:刘玄在耍自己呢。他早就在心里应下了这份差事,装着不为所动目的就是为了坐地起价。
  李陶心里那个气呀,没想到这个刘玄太狡猾了,居然装的这么像,差点把自己给忽悠了!
  “哦,那就算了吧!刘老夫子,您请回吧!”李陶下了逐客令。
  形势陡转使得刘玄一时不知所措了,他不明白为什么刚才自己还像个宝一般,现在突然成了没人要的草了。
  李陶见刘玄愣在当场,心中暗暗一笑,嘴上却对元氏说道:“阿娘,我饿了,做饭吃吧,咱就不留老先生了!”
  刘玄一听,这不是要赶我走吗?这怎么能行呢,自己心思岂不白费了!他赶忙摆手道:“别,李小郎君,你刚才不是说要雇我吗?”
  “是呀,是你自己不同意的!所以,现在我不雇你了!”李陶理直气壮地回答道。
  “李小郎君,我现在同意了!”
  刘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你同意了,可我现在不同意了!”李陶摇摇头。
  “为什么呀?”刘玄不解道。
  “因为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不值得我出那么多钱!”
  “那你愿意出多少钱?”
  刘玄问道。
  “每月三贯钱!”
  “啊!”刘玄呆住了。
  虽然说刘玄对钱并不在意,可是自己的身价一下子从三十贯跌到了三贯,也让他觉得很不爽。
  李陶见刘玄又不说话了,撇撇嘴道:“爱干不干,不干我去请别人。”说完,又对着元氏说道:“阿娘,咱们吃什么呀?”
  “陶儿,阿娘给你擀面条吃!”
  “喔!太好了!”李陶欢呼起来。
  刘玄见李陶不理自己了,只得向李陶低头,怏怏道:“李小郎君,我同意了,三贯就三贯吧!”
  “刘老夫子,您先别急着答应,还是先和家里人商量商量再做决定也不迟!”元氏在一旁善意地提醒道。
  刘玄一想也是,是应该回去和家里人打个招呼。
  于是,刘玄对李陶说道:“李小郎君,这样吧,我回去和家里人吱一声,三天后正式上工,如何?”
  李陶没想到刘玄这么性急,自己还什么都没准备呢,他就要来上班。不过这样也好,万事开头难,有刘玄帮衬着,也是好事,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刘玄走后,元氏将刘玄的底细说与了李陶,责怪李陶太孟浪了。
  李陶笑道:“既已如此,且走一步看一步,我瞅着这个刘老夫子不错,不会泄了我们的底的!”
  三天后,刘玄如约赶到郭家庄,还有一个三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陪着他。到了李陶家的门口,两人停了下来。
  “父亲大人!您不再考虑考虑了?”中年男子小心翼翼地劝说着刘玄。
  “志仁呀,你是怎么回事?我说不让你来吧,你非要来。让你来了,又絮絮叨叨烦死个人!”刘玄不耐烦道。
  “可是,父亲大人,不管怎么说,您也曾经是朝廷的重臣,是咱刘家的一家之主!来给一个半大孩子当苦力,传出去岂不被别人笑话?”中年男子依然不气馁。
  听了中年男子的话,刘玄停了下来严肃地说:“志仁,你给我记住!我刘玄现在只是一介普通乡民,你要还惦着身份想摆谱,趁早给我回去!”
  “爹,志仁不敢!”中年男子见刘玄生气了,赶忙低头认错。
  “好了,和我进去吧!记住我的话,不要露馅了,否则有你好看的!”
  “爹!志仁知道了。”
  “李小郎君,我来了!”刘玄一进院子就大声喊了起来。
  “刘老夫子,您来了?和家里都说妥了?”元氏见刘玄进院,赶忙上前打招呼。
  “说妥了!这不犬子还不放心我,也跟来了!”刘玄指着刘志仁说道。
  元氏一见刘玄身后刘志仁,为难道:“刘老夫子,这恐怕不太方便吧?”
  “阿娘,方便着呢!放心吧,以后他们都不用住在咱家,他们要给咱看店呢!”李陶不知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
  “看店?咱家哪有店?”元氏奇怪道。
  “阿娘,很快就有了!”
  听李陶这么说,元氏也不追问,只是对着天赐叮咛道:“陶儿,你陪着刘老夫子,阿娘去干活了!”
  “哎!阿娘,您去吧!”
  看着元氏进了屋,李陶转身看着刘玄:“刘老夫子,你决定了?不后悔?”
  “决定了,不后悔!”刘玄气定神闲地点点头。
  “这位是……”李陶的目光转向了刘玄身后的刘志仁。
  “这是犬子刘志仁!”
  “他是来……”
  “他不放心我这把老骨头,非要跟着来,你就当是雇了我们俩吧!工钱你随便看着给!”
  “哦?”李陶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他来到刘志仁身边,绕着他走了两圈,然后停下来斜着眼上下打量着刘志仁,嘴里咕哝着:“买一送一,都说便宜没好货,也不知道好使不好使?”
  刘志仁此时心中郁闷之极,不管怎么说,父亲当初也是朝廷正三品的吏部侍郎。自己虽然没有做官,可也是有功名的,如今却被一个小孩打量了半晌,简直就像买牲口一般,就差没看牙口好坏了。
  刘志仁本已怒火中烧了,再听到李陶说什么便宜没好货的话,按捺不住就要发火。
  “咳咳咳……”就在此时刘玄突然传来了剧烈的咳嗽声。
  刘志仁大吃一惊,哪还有心思找李陶算账,赶忙过来察看父亲。谁知迎来的却是刘玄愤怒的目光,刘志仁这才反应过来,父亲是故意咳嗽以阻止自己的鲁莽。
  
  
  


 第七十七章 信手拈来

  李陶在打量刘志仁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到刘志仁的心情。眼看着刘志仁就要发火了,他才意识到自己这样做非常不礼貌。正待道歉之时,恰巧刘玄的剧烈咳嗽声传来。刘玄看向儿子愤怒的目光,自然也让李陶捕捉到了。
  李陶不禁在心中暗暗感激刘玄:刘老夫子还是蛮不错的,看来适当的时候得给他涨涨工钱了。
  见刘玄和刘志仁都不说话,气氛比较尴尬,李陶没话找话道:“刘老夫子,您的这个儿子似乎脾气不太好?”
  刘玄瞪了一眼刘志仁,点点头也不说话。
  刘志仁看着李陶嬉皮笑脸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心中暗想:碰到你这样的无赖,放谁身上脾气也好不了。
  李陶接着说道:“刘老夫子,要不咱让您儿子回去如何?留在这里,我真怕他把您给气出个三长两短来!”
  听了李陶这话,刘志仁心中别提有多窝火了:这小子真是坏到家了。自己发火,就是因为这小子对老父亲和自己没有一丝的恭敬。现在他又想把自己支走,若是真遂了他的愿,还不知他如何折腾父亲呢。
  见刘玄微微点头,像是就要张口答应李陶,刘志仁顿时急了,赶忙跪倒在地:“爹,志仁知错了!求您莫赶我走,我保证以后决不再乱发脾气。”
  李陶第一次见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向父亲求情,忍不住喃喃道:“太感人了,太感人了……”
  正准备怒斥刘志仁的刘玄,听了李陶这没头没脑的话也愣在当场:这是哪跟哪呀?
  李陶上前拉着刘玄的袖子:“刘老夫子,您就原谅他一回,好吗?”
  跪在一旁的刘志仁听罢顿时气结:做恶人让我走的是你,做好人给我求情的还是你。
  见刘玄板着脸还在气头上,李陶只好数落起刘志仁了:“刘郎君,不是我说你,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一点道理都不懂呢?”
  刘玄听着李陶一副小大人的话,心里差点笑喷了,可面上依然绷得紧紧的。
  刘志仁被李陶说得哭笑不得:我怎么就不懂道理了?
  谁知道李陶说完不再理会他,而是背着手望着天,悠闲地踱步,嘴里朗声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丈夫能屈能伸,这是一条千古锤炼而锻造陈酿的古训,多少风云人物、英雄豪杰都因能屈能伸而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聪明者善屈善伸,有修养者能屈能伸,成大事者大屈大伸。大屈,是大智慧、做大事业者的必选;大伸,是成大功、大业、大成者必选……”
  李陶朗朗脱口而出关于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内容,是他在后世一次演讲比赛中的演讲词,早已背得滚瓜烂熟,便信手拈来了。正陶醉于其中的李陶,没发现刘玄和刘志仁父子俩的嘴张得老大,足可以塞得下一颗鸡蛋了。
  “姜子牙溪边垂钓得遇文王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诸葛亮高卧隆中,帮助刘备建立蜀国;韩信忍辱钻胯,成为兴汉名将;司马迁甘受腐刑,终于完成《史记》流传千古……这些都是历史上名人屈与伸的成功范例。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辞官,虽然给后人留下不少诗词,但他胸中治国安民的才华却失去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