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御弟 [校对版]-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以为内阁这个政治制度是欧洲人发明的,最早发明这个政治制度的是老朱头——朱元璋,在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嫌丞相分了他的权利,废除了已经实行了一千六百年的丞相制度,设立了内阁,时间是1380年。
内阁在朱元璋手里还只是雏形,当时包括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五处,成员统称大学士,都是饱读诗书、年纪较大的文官,他们虽然不参与政事,但他们的意见,朱元璋还是很重视的。
十多年之后,也是太子去世以后,这些内阁成员已在朝廷小有名气,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皇上的立储之事悬而未决,这些大学士成了各势利的拉拢对象。
所以燕王一看到这些人出现,基本上猜到皇上今天的目的是什么。但朱隶这段时间充耳不闻窗外事,并不知道自己一度也跟这些大学士一样,是各势力拉拢的对象。
“朱爱卿,听说你前一段时间病了,可大好了?”朱元璋的声音听起来总是那么低沉,似乎随时都在耍着心机。
朱隶连忙跪下,这么多人你怎么又看上我了,我昨天才好你今天就把我弄到这来了,早知道我再装几天哪。
“谢陛下关心,末将已经大好了!”
“爱卿平身,朕听说爱卿的病是因为思念太子所致,爱卿跟标儿的感情真是深厚。”
你丫的,燕王在这站着呢,你居然这样说,什么意思嘛。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友爱贤德,太子的离去,不仅陛下痛心,太子的兄弟姐妹们痛心,朝廷的大臣们痛心,就是我大明朝的每一个子民'。 ',都感到痛心。”
朱隶感到背后有五道目光同时射向他,嘿嘿,玩这种文字,我不比你们差吧。这是朱元璋把我逼出来的。
朱元璋似乎对朱隶的回答很满意,暂时把朱隶放在了一边,转向蓝玉。
“蓝爱卿,标儿忽然撇下朕走了,朕心痛之余,还得勉力国事,可是朕年事已高,储君的位置不能空着,蓝爱卿认为谁做储君比较合适。”
皇上你问得也太直白了,这种事情能随便回答吗?不过蓝玉这种粗人,大概不会转什么脑筋。
朱隶偷眼看看燕王,见燕王面无表情,刚才自己的回答,燕王也面无表情,那些一听就是假话的东西,燕王当然明白,不知皇上的话刺到燕王的心了没有。
扪心自问,在太子清醒的最后一刻,自己确实没想到燕王,如果太子临终真说什么,自己肯定答应,即使会损害燕王的利益。
帝王出身的人不服不行,自己那样效忠燕王,也被太子在最后一刻给收了。
太子就是仁德,什么话也没说。
朱隶想到太子最后那一笑,心里又又些酸酸的,连蓝玉说了什么话都没有听到。
“蓝爱卿认为立允炆比较合适?”朱元璋重复道。
蓝玉推荐朱允炆很正常,虽然太子不喜欢蓝玉,但蓝玉到底是太子的舅舅,朱允炆的舅爷。
“朱爱卿的意思见?”
靠,你居然抓我来讨论这样敏感的问题,我算什么,听上去是个二品将军,有仗打有兵权是个将军,没仗打就是个保镖头子,你问我,不是耍我吗?
“回禀陛下,末将处事不深,才疏学浅,一切都听陛下的,没有意见。”
“朱爱卿不必有顾虑,朕只是听听你们的意见。”
这你说得倒是实话,我们说立谁也不好使,到最后还是你说了算,不过你为什么要我说意见。
朱隶思考了片刻,恍然明白了,皇上这是在收集选票。
他想立朱允炆。
但朱允炆毕竟是他的孙子,年纪太小,立朱允炆必须有大臣们的支持,今天召见的这几个人,蓝玉,跟太子闹得再僵也是**,当然支持朱允炆。
燕王,肯定不会服气他的二哥三哥,总不能自己推荐自己,让燕王选择也只有朱允炆。
自己,皇上一上来就关心病情,接着说自己跟太子感情深厚,摆明了要把自己往**里拉,让自己也投朱允炆一票。
至于后面那五个大学士,他们并不是来提意见的,而是查祖数典,为皇上立孙子找出理论依据。
哎,皇上,不是我不想推荐你孙子,他实在没有能力坐稳这个皇位,我也是为太子着想,为允炆着想,才不推荐他的,太子早有先见之明。不希望允炆走他的老路。
“回禀陛下,末将斗胆认为,皇孙年纪太轻,不足矣担当大任。晋王住藩边疆多年,骁勇善战,经验老到,且太子走后,晋王年龄最大,应该由晋王担任储君。”
朱隶的话落,大殿一片寂静。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朱隶,不用他说,朱隶也知道他的画外音:你怎么从来都是惹麻烦那主儿,朕当初为什么没有杀了你!
蓝玉的目光就更直白了,整个两把匕首,高喊着:我用眼神杀了你!可惜呀,你的功夫还没练到那一步。你就算把眼睛瞪出来,我也毫无感觉。
燕王的目光比较复杂,他不明白朱隶为什么这样说,皇上不喜欢老二是众人皆知的事,就是因为老二被别人告到了皇上那里,皇上才派太子去了解情况,结果回来就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回京的路上你不是还说怀疑太子的病是晋王动得手脚吗?为什么现在竟然推举晋王。
就算想撇清和太子的关系,也不用这样做吧,如果父皇因此而找茬责罚你,怎么办?
后面的五个大学士则各有各的想法。太子死后立太子的长子,不是不行,不过立太子的弟弟二皇子的例子更多。
“老四,你的看法呢?”朱元璋终于沉声问道。
燕王看了一眼朱隶,也沉声答道:“回禀父皇,儿臣同意朱隶的意见,立二皇兄为储君。”
靠,你怎么也这样说呀,你没发现你爹的脸刚才就已经比铁锅底还黑了吗?你这话说出去,你爹直接变种为非洲人了。
朱元璋气的差点没晕过去,他今天真是找错人了!这两个人平时看着挺聪明的,今天怎么这样笨啊?朕是在问你们意见吗?虽然是选择题,朕已经告诉了你们答案,而且是唯一的,你们明知道答案,偏去选那个错的,敢跟朕这样玩,觉得朕拿你们没办法是不是?
“立储的问题,朕再好好考虑考虑,老四,北平是北方的重镇,你这些年把守的很好,朕很放心,朕也知道你这么多年辛苦了,可是身为大明朝的皇子,就必须为国守边,你离开北平太久。朕不放心那些蒙古人,太子的丧事已毕,你们择日返回吧。”
“是,父皇!”
“朕倦乏了,你们退下吧。”
骑马返回府邸的路上,朱隶和燕王谁都没说话。
离开京城,对朱隶来说没什么。对燕王来说,储君是彻底跟他没有关系了。
虽然燕王当上储君的可能性不大,但这之前在燕王看来,也不是一点可能行都没有,皇上不喜欢老二,原来是很喜欢老三,但这两年老三太张扬,皇上也开始对他起了戒心,就剩自己和朱允炆,朱允炆太小,但让绕过老二、老三自己当,历代都没有这一条。
朱隶为什么会推选老二呢,别人不知道他对太子的感情,自己还看不出来吗?不是不介意,但朱隶一向心地善良,别人对他好他就会加倍的对别人好,大哥也是个心底善良的人,他们两个彼此感情深厚很正常。不过感情再深,大哥病重,他不是一样舍掉了太子,千里迢迢不惧生死来接自己,他推荐老二难道只是为了撇清和太子的关系吗?
燕王望向朱隶,发现朱隶也正看着自己。展颜笑了一下。
“四爷,我推荐晋王……”
燕王挥手打断他:“本王知道,你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如果不想说就不说,如果你担心本王误会你和太子,本王可以坦率地告诉你,不会。”
朱隶笑了,你们哥俩,算是彻底地把我玩死了。但他推荐晋王的理由,确实不好说。朱隶总不能告诉他,你二哥过两年会死,到时我再推荐你三哥,你三哥也会死在你老爹前面,那时你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皇位了。
“四爷,阿四现在真的不好解释,但阿四以性命保证,阿四这个选择,完全是为了四爷。阿四也知道,四爷同意阿四的选择,是担心皇上责罚阿四。”
燕王哈哈地大声笑了,他明知道朱隶不会做对他不利的事,但听到朱隶亲口保证,他还是非常开心。回北平就回北平,既然储君与他无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也是好事。
所谓天意,就是如此,朱隶的这个选择,真让他们离开了一个天大的是非。
第064章 燕飞的留言
回到燕王在京城临时的府邸,朱隶终于见到了老管家张伯和将军府里的人。说朱隶终于见到张伯他们很准确,张伯他们却是终于见到‘会说话的朱隶’,早在朱隶将燕王接回京城,他们就见到朱隶了,只是那个时候朱隶处于神游状态,看到什么人都毫无反应,就跟没见到一样。
年前到了京城后,朱隶就跟大家约好,过完正月十五回到南京聚齐,同返北京。大家回到南京时,朱隶已北上接燕王去了,燕王妃便做主先安排他们住下,待朱隶护着燕王到了京城后,又病倒了,燕王妃再次做主将他们带到了临时的燕王府。
张伯十年没回老家,这次回去,朱隶特意为张伯置办了些年货,让张伯在乡亲面前挣足了面子,老怀大悦,这时见到朱隶病好了,更是高兴,朱隶觉得他不但没老,反而越来越年轻了。
其他人见朱隶康复,也非常高兴,一群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的,你说见闻他说乐趣,热热闹闹的吵了一下午,直到吃过晚饭,朱隶方返回中山王府。
张伯他们仍然留在临时的燕王府,燕王和王妃此番出来,禁卫带了不少,但没带多少下人,他们正好留在王府帮忙。
照例先去曼妙那里坐一会,朱隶才回到自己的房间。
生病的这段时间,朱隶别的地方没去,曼妙那里没少去,虽然他一样是不说话,只是坐着,曼妙却看着心安,她相信朱隶的病很快会好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想着自己,他不会放弃曼妙,也一定能走出自己。
朱隶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一场梦,梦里的东西即与自己有关,也与自己无关,他能看到也能听到,却不明白也不想明白看到、听到的一切,他放任自己的思绪在飘渺的空间中游荡,没有思考,也没有快乐和痛苦,说到底,他就是在逃避。
来到明朝,一切都他来说都太顺利了,只要他付出了,努力了,事情都能解决,他太自信了。他甚至觉得,自己能改变历史了。
太子的死给了他当头一击。
他努力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太子还是死了,一天都没有多活。
他知道太子临死前多么眷恋这个世界,然而他无能为力。
他终于明白,虽然他穿越了,但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不是神,那一刻,他似乎无法接受,于是他逃避。
秦淮河上的那只纸船唤起了他对太子的回忆,太子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没有,小四好好活着。”久久地盘旋在他的脑海里。
太子没有给他任何压力,只是让他好好活着,他不能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缓缓摸出怀里的信,是该面对一切的时候了。
很漂亮的小楷,燕飞在文学上的造诣一定不比他在武学上差。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只有两行字:
兄闻周王朱橚广识百草,善解奇毒,弟可带妙投之。
兄尚有一事未完,待事毕后,寻弟。保重,慎之。
周王朱橚,朱隶知道他是燕王唯一的同母弟弟,燕王未就藩前,与周王一同在凤阳农家住了三年,用朱元璋的话说体验生活。朱隶曾听王妃说过,在众多皇子中,兄弟两个感情是最好的。
周王朱橚的临时王府也在皇宫附近,只是燕王府在东,周王府在西。
次日清早,朱隶来到燕王府,说自己一个江湖朋友中了奇毒,闻听周王善解奇毒,请求燕王为自己引荐周王。燕王头都没抬,随口说道:“去就行。”
朱隶不解,王爷是随便拜见的吗?没有人引荐,门口的禁卫是不会放任何人进王府的。
站在一旁的马三宝看着朱隶傻呼呼地站着,想说又不知该说什么,笑着在朱隶的耳边小声说:“京城里没有人不知道四哥。
朱隶的脸“腾”的红了。
站在周王府前通报了姓名,守门的禁卫看明星似得看了朱隶一会,立刻有一人跑了进去。
片刻功夫,那禁卫又跑回来,恭敬道:“朱将军,周王有情。”
跟着禁卫还未走进正厅,就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朱将军,欢迎欢迎,快请进来。”
朱隶立马被造愣了,这是走进王府吗?怎么像走进了草莽英雄的大堂?
周王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虽然是燕王的弟弟,但看上去感觉比燕王年纪大,尤其让朱隶特别注意的是,周王穿了一件布衣,身上没有挂任何配饰,朴素的装扮,加上真诚的笑脸,朱隶心中立刻浮现四个字:平易近人。
“末将朱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