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虎臣 >

第219章

大明虎臣-第219章

小说: 大明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防不会有疑问。墩台上的士兵傻了。

周虎臣回来了,他出现在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方。

嘉峪关城楼的鼓声响起,在得胜鼓中。嘉峪关关城的城门郑重的打开,嘉峪关游击田著带领手下迎出十里之外。。。。。。

“属下嘉峪关游击田著参见大帅!”

田著这个属下的称呼用的没有错,因为,周虎臣的关防上明确标注着;所过之地,一应将士具听调遣。

来到了嘉峪关,周虎臣就是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有很多文官的督师,武将的大将军都有过这样的殊荣,但是,谁也不会有周虎臣这样开天辟地的力量。嘉峪关游击田著不是什么恭恭敬敬,而是真心实意的尊重和畏惧。

归心似箭,在嘉峪关短暂停留,给嘉峪关守军扔下一千只缴获自沙俄军的大口径火铳和一部分手榴弹,周虎臣再次起程。

无数的快马在酷暑中奔向京师方向。。。。。。

周大帅回来了!

周驸马回来了!

周都督回来了!

功高盖世,无可超越的东昌候周虎臣回来了!

。。。。。。

仍旧有四千里的行程,周虎臣的军队要途径很多高山与河流,也要抵抗酷暑。

一个月的时间,周虎臣越过黄河出现在了山西境内。

山西已经平静了很久,这个曾经战火纷飞的盆地现在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和将领物已物是人非。

沿途的欢迎与相送见得太多,但山西显然更为不同。这是周虎臣曾经的老巢,是他发迹之地,也是这支军队崛起的地方。周虎臣的士兵有很多就是山西人,虽然那些士兵大部分留在了西伯利亚,但周虎臣对山西的感情显然是最真挚的。

下马,抱拳,周虎臣向欢迎的人群致意。

“我回来了!”

“少帅安好~”

一声问候,一声欢呼就如山呼海啸。

百姓的欢呼声是最好的褒奖,周虎臣是山西人永远的少帅,这个称呼将陪他到永远。前来欢迎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这些百姓已经把沿途的所有空间占据,很多人几无落脚之地,周虎臣在山西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可见一斑。

新任的山西巡抚周虎臣不认识,礼节到了就行,其它的官员有一两个还算面熟,可惜,这些官员在周虎臣面前没有发言权,只是热情的行礼问候。驻守山西的军队将领现在同样不认识,但这位山西总兵可不敢怠慢,级别相差太大,他上前恭谨的直接跪迎。

欢呼,见礼,周虎臣在人群前见到了前来欢迎的“渠半城”渠源镇,那个纳头便拜的范永斗,当初想要反抗并逃跑,后来成为自己最大铁锭供应商的申万全,还有,王家、田家、李家等一众晋商。

迈步向前,周虎臣指向申万全:“申掌柜,几年不见怎么老成这般模样?”

这位家财万贯的大掌柜已经过了古稀之年,老得步履蹒跚,他的头发全白了:“小老儿。。。拜见少帅!”

申万全和百姓们一样,用的是旧称,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帅在他们心中永远是那个驰骋飞扬的少帅。

“不用多礼,老搭档了!昔年,这支军队崛起,还不是靠了你们?”说着话,周虎臣一把就拉住了申万全。

几句话让申万全老泪纵横,现今位高权重的周虎臣除了更加成熟,依旧是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行事作风一如当年干净利落。何况,今日的晋商已经在周虎臣的扶持下远远走出了国门,他们在蒙古草原和辽地通行无阻,带来多少财富已无法计数。

周虎臣看向其它几人:“渠掌柜、范掌柜、田家掌柜你们可都显老了!本帅可没老,我还要继续驰骋下去,你们可一定要后继有人,以后,本帅要你们的商路走向西域,走向吐蕃,还要走向最北方的西伯利亚,走向南洋。将来,无数的商机还在等着你们,都给我好好活着!”

渠源镇也年龄不小了,已经头发花白,不过,这老儿身体好,他直接跪下:“小老儿愿意继续与少帅搭档,小老儿的子孙愿永远追随少帅!”

不但是渠源镇,其余的晋商全部跪了下来。这不是献媚,而是资格的问题,能够和周虎臣搭上话,能够跪在他面前本身就是一种荣耀,不是谁都有这样的机会。至于搭档其实也是商机,搭档听着更加舒服,这证明自己和周虎臣不是外人。

吐蕃和古西域之地其实已经掌握的差不多,周虎臣当然需要商贾进入,想要稳定这些地方不能仅仅靠兵锋。互通有无,经济和文化的入侵更重要。商人无疑是一个最佳途径,周虎臣的意图就是让这些地方的首领首先稳定下来,随着商路的畅通,百姓会明白商人的重要性,这些番邦首领也会明白互通有无的重要。而随着更多百姓走出关外,一个融合在一起生活的百姓群体才最符合时代潮流,也更符合华夏利益。

时间会消磨掉一些东西,其中包括野心。当然,富足也会带来野心的膨胀。对于以后的大明来说,这个问题永远无法彻底解决,但周虎臣相信,一个不一样的大明已经出现在了这个世界,异族想要推翻华夏汉统已经没有可能。

第398章 乱套了

弘光六年初秋,阳光明媚。

周虎臣的军队过宣府,出居庸关后出现在了京师之北。

对凯旋之师最隆重的礼节就是皇帝郊迎十里,弘光皇帝是一个随和的人,功劳摆在这,自己的女婿当然要亲迎,还要大肆庆贺一番。

现在的大明地方极其稳定,连年的灾荒已慢慢减弱,地方生产恢复的很快,安居乐业的百姓自然也成为这次欢迎周虎臣胜利回师的重要角色。

京师之北出现了漫野的百姓,他们在欢腾雀跃,这场面仿佛是整个世界都在舞蹈。

几年时间,平稳的生活让百姓的面貌发生了质的改变,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惶恐的生存表情。作为大明的一份子,强大的大明是百姓的骄傲,而现在,骄傲的他们将欢迎那位给他们带来无比骄傲的人——大明当朝驸马,事实上的统帅;周虎臣。

周虎臣配得上这次郊迎,不但是皇帝和太子,所有京师内的的高官显贵都出动了,这将是一次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

不急不躁的把大批的沙俄美女和军队留在身后,周虎臣带领军队按照既定时辰慢慢向京师挺近。

为了忌讳,周虎臣身边只带着一万龙骑兵和少量护卫。

但一万驰骋疆场的龙骑兵也足以震撼所有围观者,这是一个整齐的大方队,横竖有序。远远望去,这些带着悍勇之气的骑士们精神抖擞,胯下的战马踩着固定的节奏缓缓移动。这好像是一支没有着甲的骑兵队伍,尽管不符合古人对军队的那种描述,但强大的威压之势仍旧扑面而来。

就在京师之北十里,搭起了一个大大的木台。

木台的正中坐的是弘光皇帝,他的身旁是太子朱连璧,两旁是各阶勋贵与朝中的顶级大佬,包括朱由榛。辅国公周遇吉和已经被封爵的柳七,还有朱三乐、李允和等。而文官则是以高宏图为首,张国维、钱谦益、黄道周、蔡懋德、朱大典、何腾蛟、闫肃、卫景瑗、马鸣騄、汤来贺、卫胤文、刘辅致等人无不在列。

无数人的注视下,一人一骑冲出巨大的方队。

马蹄声中,猩红的斗篷随风而起,一点红缨越来越近。

六年的时间未见,周虎臣回来了。

稚嫩的青年蓄起了浓须,那熟悉的脸庞形如黑炭,但那矫健的身影依旧挺拔如松。

朱由菘站起身。

“臣,周虎臣率部收复京师、辽地。屠灭建奴,降服蒙古诸部,占领西伯利亚,击败沙俄,收服吐蕃诸部落,现。。。特来向皇帝陛下报捷,请陛下点阅军队!”

周虎臣没有下马跪拜,他用的是军人之礼——抽刀。

这时候,周虎臣身后的骑兵方队跟了上来。

“请周帅行事!”朱由菘很激动。声音带着颤抖。

周虎臣举刀:“参见陛下!”

这不是周虎臣一个人的声音,是一万柄战刀指向天空,势若惊雷的咆哮。

“大明~”

“威武!”

“我军~”

“万胜!”

“陛下~”

“万岁!”

“万岁,万万岁!”

。。。。。。

。。。。。。

尽管朱由菘知道这个程序。可终究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我大明~”

“威武!“

“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

。。。。。。

周虎臣的当面报捷激动人心,虽然也是一个让天下人看的程序,但这个程序是就是大明的面子工程,为了让大明威震四海。为了让周边的藩属国和其它国家感到大明的强盛与威慑力。

后面是献捷,随后的程序还有一个和皇帝的召对,这个召对是最详细的一次汇报。然后。**是皇帝要安排吉日祭拜太庙,并昭告天下。

观望者和参与者久久不能平静,心绪随着呐喊还在激动不已,因为激动人心的献捷仪式就要开始。

可就在这时,一台华丽无比,绣着凤纹的轿子有些意外的出现在阅兵台左侧。

禁军的士兵,锦衣卫可谓防守森严,这顶轿子竟然就这样来到皇帝近前,周围的内官也只是看了一下,随后一本正经的继续自己的站桩状态。

没有一个人阻拦,这顶华丽轿子中的人身份可见一斑。

“去吧!去喊你爹!那个骑在马上的黑炭就是你爹!”轿子中传出一个颤抖的女声。

一个五六岁模样子的小家伙掀开轿帘,一名宫女赶紧伸出手,小家伙赫然身穿着一身剪裁合身的蟒服。

看到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家伙出现,整个阅兵台和周边立刻变得寂静无声。弘光皇帝露出微笑,太子露出微笑,周遇吉更不例外,就是一向喜欢瓜躁的文官们都选择了无奈的微笑。

不符合规矩,但谁都要忍。

因为,自这个小家伙出生,他的父亲就在战斗,战斗了很多年,一直为这个国家战斗到了现在。

小家伙双脚落地,宫女放开了手,小家伙看着不远处的周虎臣:“是很黑,不过,比碳要稍稍白一些!”

万千人瞩目之下,小家伙迈着小短腿施施然走向周虎臣。

周虎臣看到了这个小家伙,寂静让他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眼前的小家伙活脱脱一个昔日的周二虎,周虎臣怎么会不明白。

翻身下马,周虎臣迎了过去。

“怪不得母亲说你是个黑炭,果然很黑!大家都说我爹英武,怎么看着远不如我二虎叔叔英俊呢?”没容得周虎臣到近前,小家伙开始仔细杜端详着周虎臣开始评价。

一阵哑然,仔细看着眼前的小家伙,周周虎臣蹲下身问道::“你就是周震天?”

“我当然是周震天!我可是周虎臣周大帅和永庆公主的长公子,皇帝陛下的外甥,辅国公的长孙,这京师谁不认识我?”

小家伙有乃父之风。骄傲的仰着脸,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根基深厚啊!比周虎臣当年强的太多,后台硬的无可比拟,估计长大了又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角色。

“黑是健康之美!你爹我这是晒黑的,是最健康的肤色,懂吗?”

小家伙晃晃头:“不好看!据那个给我送礼的郑爷爷来信说,南面的一些番夷才会这样黑,父亲要做一个番夷吗?”

周虎臣笑了,但眼中分明噙着晶莹:“你爹不做番夷,但以后要做那些番夷的首领。有很大很大的一片领域,你将来也是他们的大首领。周震天就是要威震天下,威震宇内!”

“太子舅舅也是这么说的,舅舅还说,将来要给我封王,封给我一个大明最尊贵的王爵,一大块封地,让那些宵小之辈都跪服在我的面前颤抖。”

“噢。。。太子殿下这么说的?”周虎臣一阵欣慰。

“是啊,外公陛下也这么说过!”

外公陛下。恐怕全天下也只有这个小家伙这样称呼皇帝了。周虎臣也明白了,皇帝和太子已经猜到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毕竟,那些建造出来的战舰瞒不住人。其实,周虎臣也没想瞒谁,只是一种准备罢了。

“母亲说,我要给父亲叩头。父亲还是站好吧!外公陛下和舅舅、爷爷,和许多爷爷都在看呢,我可不能失礼!”

小家伙太可爱了。竟然没有忘记这个规矩。

周虎臣站起身,整了一下衣服,正正头盔:“那就按照规矩来!”

周震天看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像模像样,小手伸出,双手叠加,紧跟着俯身就是四叩首。

“起来吧!”周虎臣感慨万千,转眼间,儿子都这么大了:“你不能只拜见为父,还要去拜见一下陛下,震天赶紧去!”

“我知道,那父亲我去了!”

小家伙不等周虎臣回应,转过身,迈着小短腿就跑向阅兵台。

一切都不合规矩,国家的礼仪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但这个场景无比温馨,满朝文武勋贵谁也不敢说什么,因为这一刻将被载入史册。。。。。。谁有胆量做一个被历史记载的恶人?

周虎臣突然发现,小家伙跑向阅兵台的方向不对。本来两人就在阅兵台的正面,拜见皇帝在正面就可以了,小震天跑的方向却是侧面。

侧面是阅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