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军阀生涯-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截止今天为止,已经有十多万的英法联军走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上帝啊,如果这是一场噩梦,就请让它尽早结束吧!这里是敦刻尔克!”
米勒合起了笔记,郑重的放在了床头桠里,然后听着不时传来的枪炮声进入子梦乡。
在接到了华夏驻德大使王庭恩送来的建议后,希特勒终于命令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发动了新一轮的进攻,面对德国犀利的装甲集团的进攻,英法联军们节节败退,丘吉尔的,发电机,计划也遭到了重大的挫折,此时英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英国皇家空军顾德国空军和高炮部队的威胁,在敦刻尔克地区和德国空军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鸡战,拼命的为撤退部队争取时间。
五月二十七日,德国空军第三航空队和第二航空队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了猛烈轰炸,总共投下一点五万枚高爆炸弹和三万枚燃烧弹敦刻尔克几乎被夷为平地,英国空军从本土起飞两百架次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海滩上的登船点和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尽管英机没有能阻止德机对敦刻尔克的空袭,但却给德机以沉重打击,仅德军第二航空队就被击落二十三架空勤人员死六十四人,伤七人,损失超过最近十天的总和!因此这天被德军称为“灾难的一天”。
英国海军也全力以赴,抽调一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和二十六艘其他舰艇前来,这是英国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用军舰来运输人员,满载着官兵的军舰吃水很深甚至还有几分倾斜,海军官兵凭借着高超的操舰技术,全速通过海浪滔天、弹如雨下的英吉利海峡。
英国战列舰“胡德,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冒着触雷和飞机轰炸的危险抵近使用了大口径舰炮轰击德国装甲部队给德国的装甲部队造成了很大的损伤。
入夜后,海滩上似乎有成千上万只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一那是成千上万等待撤退的士兵在抽烟,烟头一明一暗的闪光所形成蔚为壮观的场面!
尽管英国举国上下拼命救援,丘吉尔命令把所有能浮在水面上的东西都用来救援他们的士兵,但是由于德国装甲部队的攻击实在太犀利,德国终于在六月二日攻进了敦刻尔克,此役英国只撤回了十七万的英法联军,比历史卫少了一半,英法联军有十六万人走进了德国人的战俘营。
苏童接到了这份报告后只是冷笑不语,在苏童的计划里他也压根没打算让英法联军的主力全部损耗在敦刻尔克,正如罗斯福对亚洲的策略一样,一个统一的欧洲也并不符合华复的利益,没有了英国法国对德国的牵制,天知道希特勒这个疯子会干出什么事来。
“建明,这是我们在西伯利亚的守备部队发来的情报,看来斯大林又要出幺蛾子了。”白崇禧把一份刚送到总参的报告递给了苏童。
“嗯?发现苏俄有增兵的迹象?”苏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事情?”
“上个月下旬,就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边防部队还以为是苏俄边防部队正常的换防,但走过了一个星期后边防部队发现原先的苏俄边防部队不仅没有撤走,反而又多了起来,这才把情况报告了上来。”
苏童的脸倒是没什么变化,低头想了想对白崇禧说道:“现在苏俄人还没有做好和我们翻脸的打算,我估计他们这是在试探我们举动的一种表现。”
白崇禧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苏俄刚刚打完芬兰,虽然他们获得了芬兰百分之十的国土,但是他们的损失也不小,暂时还没有做好和我们全面翻脸的准备,只是他们这次为什么要这么做倒是让我想不通了。”
苏童笑了,“这有什么好猜的,既然他们已经出招了,我们接着就走了,命令驻西伯利亚部队,近期在乌兰乌德和阿列克谢的俄罗斯护国军举行一次华俄军事演习就走了,我倒要看看斯大林到时候会有什么反应。”,六月的贝加尔湖美不胜收,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就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
华夏国防军设立在贝加尔湖的一个哨卡就在贝加尔湖东面,这个哨卡常设一个班十二人的编制,连队部设立离哨卡三公里远的一个小村庄里。
下午的天气挺闷热的,刘国栋刚和施剑飞巡逻回来刚走到哨所门。就听到老班长在营房前大叫:“国栋,你媳夫来看你来啦,你还不赶紧的过来。”
刘国栋在施剑飞这个过来人带着笑意的目光中加快了脚步向营房走去。
“果冻你会赖拉(国栋,你回来啦)?”,刘国栋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位长着一头漂亮褐色头发的俄罗斯姑娘在门口笑盈盈的看着他,手里还拿著一个食盒。
“斯蒂亚娜,你来啦?”刘国栋快步走到来人的面前牵起了来人的小手:“,我明天就休息了,不是说好了我去看你吗?你怎么自己过来了。”
斯蒂亚娜甜甜一笑,精致的脸庞皱起了一丝涟漪,“我想你嘛,等不到明天,所以我就自己过来啦。”
俄罗斯姑娘的感情是炙热的,她足以把小伙子的心给融化掉,自从刘国栋救下了斯蒂亚娜和他的弟弟后,原本部队里是想把他们都送到乌兰乌德去,但是斯蒂亚娜死活不肯,他就要跟着刘国栋的部队。最后经连长请示上级后,就把她安排在连里当了卫生员,两名年轻人就这样好上了。
刘国栋和斯蒂亚娜相偎着走在了路边,“斯蒂亚娜,过些日子你先到乌兰乌德陪着杰瑞夫吧。”,“为什么?”斯蒂亚娜着急了,“亲爱的,你不爱我了吗?”,“不是。”刘国栋摇摇头,“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对面的苏军又开始增兵了,万一要是打起来我怕会照顾不了你,你还是先回乌兰乌德去吧。杰瑞夫年纪还小,他一个在那里读书我也不放心,你去那里照顾他也好啊。”
“不,我就要和你在一起!”斯蒂亚娜是个性格倔强的姑娘。
“可是万一我要和你的国家开战了会让你为难的。”,刘国栋轻轻的说。
“亲爱的,我现在效忠的是俄罗斯帝国,而不是红俄!”,苏俄留给斯蒂亚娜一家的只有无穷的恐惧和愤恨,她和许多逃过来的俄罗斯人一样,一起效忠了由阿列克谢新组建的俄罗斯帝国。
“好吧!”刘国栋望了望天空,想起前些天俄国又开始增加的兵力,心里掠过了一丝忧愁。
正文第五百一十一章莫斯科的态度
第五百一十一章莫斯科的态度
王初英匆匆走在莫斯科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他的眼光并没有在街头或人群里多停留哪怕多一秒的时间。
王初英现在的身份是来自华夏的一名粮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莫斯科的一些官员商量今天能有多少平价粮食调来莫斯科。
斯大林的‘粮食换机器’的计划已经执行了一年多时间,虽然这个计划为苏俄从欧洲换回了大批机器和设备,但这个计划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整个苏俄乡村人口流失、粮食紧张、种田人口的锐减,虽然象莫斯科这样的大城市是粮食保障的重点,绝不会出现象偏远的西伯利亚乡村那样惨绝人寰的事,但是整个城市粮食总体不足那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因此,象王初英这样可以把粮食运到莫斯科的商人此时就成了莫斯科最受欢迎的人,虽然王初英这副鲜明的亚洲人的面孔和他的护照上写着华夏民国这样的字眼,但是谁会管它呢,粮食才是真的,只要能弄来粮食,你就是魔鬼都不成问题。
“咔嚓咔嚓……”一队苏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街道上走过,一阵阵嘹亮的歌声在队伍中响起。
“十月革命,又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哎!十月革命,我将我的心灵贡献给你吧!人类因你出世而重生!”
听着这个貌似豪迈的歌声,王初英心里暗暗冷笑,“唱吧,每天才两块黑面包的定额肯定吃不太饱吧,等到这些黑面包再次减半的时候我估计你们就该唱不动了。”
拐了一个弯后,王初英来到一家面包店,里面的几个伙计正在忙着烤面包和招呼客人,一阵香味透过烤炉传到了店门口飘到了路边,引得路人的目光频频朝着这家面包店望去,在它的门口,十几名俄罗斯夫家庭主夫正在排队等着下一轮面包的出炉。
“掌柜的,您来啦!”走进面包店后,几个伙计纷纷向王初英打招呼,每当这时候王初英总是含笑着一一回应着伙计的问候。“我现在可是越来越像一名掌柜啦。”王初英如是想。
上了二楼走进了自己的房间,王初英从床底下拉出了一个小皮箱,打开箱子后露出了一部小巧的电台,王初英插上电源后从箱子里又摸出了密码本,开始熟练的按动按钮,一阵“滴滴答答”的声音顿时在房间里响了起来。
“根据各方面情报显示,苏俄政府近期并没有大规模调动部队的迹象,莫斯科市区近期粮食供应较为紧张,即便如此,苏俄政府对于粮食换机器计划并没有放缓,他们对于机器的渴望和需求已经达到了让人吃惊的地步,这也间接证明了苏俄政府对于发展工业的渴望。对于前些时候贝加尔湖增兵的事情,据传苏俄政府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
正当王初英发报的同时,克里姆林宫里也正在召开一场会议。会场上几名人民委员会的委员们也在相互争论着。
号称苏俄三巨头之一的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对于此时挑衅华夏的举动很是反对,“拉希多夫同志,我希望您能够知道,西伯利亚不是您管理下的乌兹别克,他是和华夏接壤的缓冲地带,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此时触怒华夏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乌兹别克最高苏俄主席团主席拉希多夫反驳道,“伏罗希洛夫同志,我认为现在华夏政府的一些举措正在严重伤害着我们苏俄政府的根基,现在每天都有大批的农民往阿列克谢这个华夏政府的走狗控制的地区涌去,我们必须把这股不好的潮流制止住。而且据可靠消息,华夏政府近些年来正在往西伯利亚进行大批移民,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万华夏人涌入了西伯利亚而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的增加中,要是我们不尽快做出反应,十年年之后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整个西伯利亚已经被一大批的华夏人给染黄了,这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会场沉默了,大家都知道西伯利亚的局势为什么会这么紧张,但是‘粮食换机器计划’是斯大林提出来的,要缓解西伯利亚的局势就必须停止无休止的掠夺粮食的行为,可是谁又敢提出来呢?
斯大林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与会人员的争吵,当会议出现了暂停后才看向了坐在一旁的一名将军,“朱可夫同志,对于目前西伯利亚的局势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刚刚在芬兰战场上获胜而归的朱可夫无疑是近段时间莫斯科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有传言斯大林准备晋升他为元帅,也有传言说斯大林准备任命他为莫斯科军区的司令员,无论是哪样的传言都证明了此时的他圣眷正浓,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此时朱可夫的意见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斯大林的判断和决定。
朱可夫缓缓望向了斯大林,轻声说道:“我只是一名军人,对于经济和政治不大懂,因此我只能从一名军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关于西伯利亚大批农民逃亡边境外的问题和起因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是我想问问在座的各位,要是我们此时要和华夏军队起冲突的话,我们的苏俄红军做好准备了吗?”
“朱可夫同志,这并不是我们逃避的理由。”外交部长莫托洛夫开始反驳了:“我们的敌人不会等到我们做好准备后才会和我们作战,他们会在任何时候对我们发起进攻,我们必须时刻都要做好准备。朱可夫同志,我去过华夏,华夏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他们的人口基数,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他们就会向蝗虫一样涌向任何他们能覆盖的地方,这是极其可怕的。我们全国的人口不过才一点六亿,可他们的人口却是四点五亿,这是什么概念,这表明只要华夏政府愿意,他们可以随时抽调三百、三千万甚至是一亿人口涌入我们的西伯利亚,你们可以想象,到时候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我可以肯定,到时候我们伟大的苏俄将会被他们的人海彻底淹没。”
“是的,亲爱的莫托洛夫同志,您说得很对,可是您想过没有,要是现在和他们发生冲突甚至是开战的话我们能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吗?”
“打不赢也要打,至少可以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决心,这也是我们给他们的一个警告,我们苏俄政府的尊严必须得到他们的尊重。”
莫托洛夫的语气很坚定,曾几何时,华夏作为一个积弱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国家在苏俄的面前哪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