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骠骑-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骨干打光了的话,这支部队就崩溃了。
☆、激战垴顶 (19)
刘师长一急,悄悄拉住左副参谋长,忽然用俄语交谈,他们两人都是SL伏龙芝军事大学毕业的,自然通晓俄语。马迁安听到俄语,神情猛然一怔,竖起耳朵偷偷的听两个人谈话。
“左quan,你也同意打么?”见左副参谋长很为难的样子,刘师长继续劝阻,“你看到了,部队有多么疲劳,伤亡有多么大,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的胜仗,还没有利用这个有利信息坚强民众的信心,没有趁势扩大队伍,提高战士素质,就急匆匆决定要打下一场,你知道吗?武乡来的鬼子实力要比冈崎支队强2倍,一旦仗打烂了,后果不可估量,你我都负不起这个责,就是老彭也负不起,毛ZD同志不是说了嘛,战争是长期的,不要为了一城一池的争夺而去打赔本的仗,打消耗仗,我们首要的任务是要发动民众,不断充实自己的力量,而日本是个小国,他拖不起,我们只需拖他,将他拖到虚弱,等我们强大起来后,就会像摧枯拉朽一般将他们消灭光,是不是呢?我们壮大的资本就是我们现存的这些骨干,如果骨干拼光了,你让我们拿什么做基础去壮大呢?你快去劝劝。”
邓政委与陈旅长也是有短暂在SL工作学习的经历,两人俄语虽不好,但还是能听懂一些词汇,两人也都竖起耳朵费力的辩解着刘师长的话。
彭总眼光一扫,诧异的看到了这一幕,邓政委与陈旅长眼光闪动,显然是听到了感兴趣的东西,而那个马迁安呢,看样子也听懂了,不再装作打瞌睡了,耳朵支得老高,这小子在刚才郑团长问他意见时,左躲右闪不肯表态,现在忽然精神了?
这什么事儿嘛?欺负我这土包子听不懂洋文,他们竟然在我眼皮子底下搞“阴谋”。
“左quan;左quan,你出来一下,我们谈谈。”彭总眼珠一转来了个釜底抽薪之计。
两人联袂走出指挥部,将一群不明所以的团长扔在当场,只有明白事情真相的几个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刘师长特意瞧了一眼听的入神的马迁安,微微一笑。
10分钟后,面色平静的彭总和左副参谋长一前一后回到了屋中。彭总回到桌边,用一根手指挠了挠眉毛,先看了一眼刘师长,露出一丝苦笑,看一下自己的怀表,然后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桌边,开口道:“同志们,我实话说了吧,是我想再打一仗,将武乡来的敌人援军吃掉,刘师长和邓政委不同意,他们不让我下命令,我呢,今天脾气发的太多了,也就不想再发脾气,所以让你们自由探讨下一步行动,现在看来,意见分歧得很严重,像苏团长和李团长贾团长本意是不想打的,经不住你们挤兑才同意的,我没说错吧?”
☆、激战垴顶 (20)
彭总顿了一下,看着刘师长接着说,“刚才你们左副参谋长和我聊了一下,说了一下他们的理由,这个理由也不能说没道理,现在两种意见都出来了,代表着两种意见的人数要是加上你们师长政委和旅长,现在也差不多了。今天既然是个民主会,我就不下命令了,但是让我放过武乡的敌人,我这心里实有不甘,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彻底解决今天的决议。”
彭总话音刚落,眼神就向马迁安身上瞟了过来。马迁安心里一动,立刻调动全身神经紧张的看着彭总。
“我说的这个办法”彭总一指马迁安,“就要落在他的身上喽,他说打就打,他说不打就不打,怎么样啊?”彭总聪明的一脚将球踢给了马迁安。
马迁安立刻成了众矢之的,迟疑着站了起来,带着一些不确定。彭总这招实在是出乎大家意料,一群团长不服气的看着马迁安,认为这个年轻的抗联支队长没有权利决定这件事。
彭总看出来大家的怀疑目光,拍了拍手道:“你们不要那样看着他,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两个月前,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位小将,率领着他那个不足千人的支队,愣是一口吞掉了800多关东军,自己伤亡不到300,你们服气不服气?让他来发表一下见解,我看够格!”
啊?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团长们都惊奇的吸了一口凉气,乖乖!
第160章又现分歧(4)
在大家诧异、敬佩、羡慕、嫉妒、怀疑的眼神中,马迁安成了众矢之的。众人目光有如实质般的射了过来,满含着压力。
为什么要我说?马迁安心头郁闷,这么大个球儿说抛过来就抛过来,彭总的“气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马迁安急速的转着脑筋,分析着几位老帅原本的意图。刚才彭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是他要打而刘师长邓政委要休整,至于未来大将级别的陈旅长看情况显然站到刘师长那边,而另一个大将级别的左副参谋长属于弃权状态,不过要是彭总非得逼他表态,那他会同意彭总意见。
而为什么将球踢给我?难道说我说什么都可以?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这是什么逻辑嘛?刚才彭总将左副参谋长拉出门外“谈心”10分钟的细节忽然跳入了马迁安的脑海。彭总一回来就宣布结束打哑谜的状态,有很大的可能是被左副参谋长说服,但自己又不好意思当着刘师长的面“认输”。还有自己刚才不参与讨论,不发表见解,而听到刘师长与左副参谋长用俄语交谈时却表现出莫大的兴趣,相信自己的神态已经被明察秋毫不断观察众人的彭总看在眼里,彭总心里应该预判出自己倾向于撤退休整这一观点。那么彭总的意思也就呼之欲出了,好吧!那我就实话实说了吧。
☆、激战垴顶 (21)
说心里话,马迁安确实不想参与这种计划讨论,他不是这儿的人,也没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马迁安又一次站了起来,走到前边,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哦同志们……”
“请等一下,马同志。”一个长的敦敦实实的团政委也站起来,伸手阻止马迁安往下谈,“马同志,你知道,我们都是军人,都是血里火里爬出来的,在战争的状态下,我们军人是最敬重战功赫赫、真材实料的战将,所以我们对这种人物所说的话深信不疑,我们也乐于接受这种人物给我们的建议,但是”
马迁安一直注视这位团政委的表情,见到他果然来了个转折,说了个但是,心中突然没来由的暗笑了一下,看来是彭总把自己夸的太狠了,引起反弹,引起了这位同志对自己战绩的怀疑。
“但是,如果某位同志没有证明自己是这样的人物,我们也可以不用把他的话当回事的,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马同志?我想知道的是,你消灭的800多人在当时是不是手无寸铁的状态呢?或者说是穿了日军军服的伪军呢?要知道,我们这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用一个团轻松消灭800伪军,所以说要是那种状况,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战绩,指挥这场战斗的指挥官也并不能说比我们高明多少,我们为什么要听他的呢?”
这位发难的同志是主张不打的,马迁安虽说刚才在假寐,但还是听到了这位政委的主张,声音能对上号。
这是一个“聪明的”同志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抛出一个难点,马迁安稍微转了一下脑筋就明白了,自己是彭总点名举荐出来的,在这个政委的思维中当然是要代表彭总说话,为了不让马迁安说出不利于自己一方的话语,他“挺身而出”要打掉马迁安的话语权,要打掉话语权,首先就要打掉彭总给他加到脑袋上的“光环”,真是一个有头有脑的“好同志”!
马迁安笑了,他想明白这位政委同志的意图后,非但不生气,反而感到很“欣慰”,这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同志,在自己获得的有限的权利范围内拼死保卫自己的“想法”。
其余的同志也都饶有兴致的盯着这两个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战斗,双方要比拼智力,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嘛!
包括彭总在内的已经得到简讯的高级将领对这个问题也表现出了兴趣,毕竟简讯上对马支队的事情是寥寥几语,并未详细解释战斗全程,有很多细节是他们所不了解的。
彭总也仰起脖子,意味深长的盯住站在自己旁边的马迁安侧脸,心中暗道,如果马迁安同志的战绩不是那么“辉煌”,从而不被在座的团长们所尊重,说出的话达不到“权威”的效果,那又有什么关系,我老彭也不是放不下这个脸面,再找个人说嘛!
☆、激战垴顶 (22)
挑战我的“权威”?马迁安笑的更欢了,好呀!正好给这些没有见识过在拥有“强大火力”条件下作战经验的团长政委们上上课,也好在他们心里留下一个印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战法战斗模式不是最先进的,这世界上还有更加高级更加凶猛恐怖的战斗模式。马迁安知道八路军善于学习,善于向他们的对手学习,可鬼子的战术水平实在不敢恭维,鬼子陆军的战术模式是落后的,还处在一战水平,向这样的对手能学到什么?日军反复练习刺杀、步枪射击、肉弹冲锋、赤身肉搏,虽顽强而冷静,但过于强调个人勇猛,不注重武器的升级换代,整体陆军作战水平是不高的,当然这是与苏美德这样的国家比,与中国这个更落后的国家比,鬼子的这种“勇猛顽强”适合克制武器水平比他们还落后的中国军队。
但是这种顽强勇敢,战术呆板不太强调技术兵器的模式最终会被淘汰,先进的总会代替落后的,这是铁的规则!
虽然依八路军现在的条件,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军队水平提高到二战德国的战斗水平,但是听一听没什么坏处,总能给他们留下一些印象。待时机成熟,真的有幸拥有了先进武器后能少走弯路,很快就有新模式下的作战思维。
马迁安很快整理完自己的思路,一串数据出了口,这是他的骄傲,怎么可能忘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支队消灭的是日军136旅团精锐部队,当时他们乘坐军车处于战斗行进状态,他们的番号是,136旅团第2独立大队22、23、24中队,一个行李小队,一个弹药输送小队,两个炮兵分队及136旅团部直属一个小队及参谋,共1千余人,分乘60辆军车,领头的是参谋长今村智勇大佐,这支部队基本上被我们全歼,只逃出百余人,毕竟我们支队也是经验不足,呵呵!”
底下众人脸上一片不相信的表情。有些事情就是怕较真,怕刨根问底,他们刚才听彭总说马迁安消灭了鬼子800多人,心中还没细想这个事,现在见有人跳出来质疑,心眼就多转了几转,细想之下越发觉得那个政委质疑的有理。自己在太行山好几年了,经常是2、3千人围打鬼子一个中队,还有时不能完全消灭鬼子。而对稍大规模的鬼子集团,只要鬼子过了500人以上,我方就非得出动上万人才能啃骨头,这马迁安与日军人数差不多竟然能基本全歼?吹呢吧?
“说说咋打的?”又有一个人“跳”了出来。
嚯嚯嚯!这“敌人”越来越多啊,这会变味了,眼见得开成质疑批判大会了。彭总坐不住,站起身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激战垴顶 (23)
马迁安扭头对彭总说:“彭总,不用,没关系的,要是大家真有兴趣,我可以在10分钟内讲解清楚。”
为了能让诸位不服气的战友看明白,马迁安委托一个参谋上外面快速的挖来几锹黄土,几分钟之内,一个粗糙的但活灵活现的沙盘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当时的战场势态图,我们打了他们一个包围,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两个半小时结束战斗。”马迁安拍了拍手。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地包围圈,不稀奇!在座的都打过这种仗。众人心里不以为然,不肯相信这么一个口袋阵能死死困住顽强的鬼子,无他,马支队人太少,口袋太薄。
但马迁安接下来的一句话却将他们彻底震惊。
马迁安说:“人少是吧?困不住是吧?不是那样的,我们支队战时火力投放量是鬼子的十倍,而且在一开始阶段我们就用地雷和炮击毁掉了鬼子一半儿的战斗力。也就是说,按火力密度,我们八百多人相当于鬼子八千多人,当然相当于在座的各位所领导的八路军,那么数据还要大。”马迁安没客气的对着敦敦实实的政委说道。
“本次战斗,我军共消耗子弹15万发,炮弹及火箭弹760枚,地雷20余枚,手榴弹2千4百枚。”
刘师长与邓政委交换了一下眼神,心头都不由自主的回想起平型关、雁宿崖、黄土岭战斗,这几次战斗都是八路军在险要地段设伏,集中火力与兵力的全胜战例,少则消灭500,多则消灭上千的战斗,马迁安与这几次战斗的部署与战果差不多,但是什么武器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力?以至于可以使战场火力强于鬼子这么多?
两个人心中都有数,这次关家垴围攻战,己方1万余人从凌晨3时打到下午3时,打了整整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