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睿冬身子一震,他和段家的关系非同一般,许多话别人说不得,但是他却是不能不说,只得硬着头皮说道:“皇上,大理一直以来三家势力平衡,皇上虽然兵强马壮,但是高杨两家一声令下,数日之内就可以集结数万大军。但是自从谢慕华来了大理之后,平衡之态就被他打破。臣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件事还得着落在谢慕华的身上!”
段肃顺双目一睁,盯着常睿冬:“找他?”
常睿冬点了点头:“只能找他!”
【第五十二章 意在大罗城】
杨延彬身着重铠,手提银枪,咬着嘴唇看着被檑木石块阻塞的山道。这里的山道非常狭窄,阻塞起来简单,想要清除就难了。不知道侯仁宝那个老家伙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居然这么明显的陷阱还要一头扎进去。
两队健硕的士卒拼命的清理着山道,在这里就可以看到里边浓烟滚滚,喊杀震天。同袍已经遇到了埋伏,越早一刻疏通了通道,自己的战友伤亡就会越小。那些士卒们使发了性子,咬着牙玩命的将石块往路边推。
“等不及了!”杨延彬轻轻的吐出一句,提起枪尖指着远处的山头。
高启德也裹上一身铠甲,就守在杨延彬的身边,顺着枪尖的方向看过去。
杨延彬翻身下马,将长枪往地上一扎,指着远方说道:“高编修,你看,这里山高林茂,越军以火攻,我们的军队只能往山头上抢。要是两军对垒,无论是兵员的素质还是训练的效果,都是我们大宋的军队占优,三千大军足可以当得越军一万。现在越军占据高地,居高临下,咱们是向上仰攻,但是越军却是顺势而下。不知道越军在山上埋伏了多少兵马,侯仁宝能坚持到现在,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奇迹,而是越军有意放松对侯仁宝的歼灭!”
高启德略一思索就明白了杨延彬的意思:“指挥使大人是说,越军其实埋伏了重兵在这里,只不过他们诈降侯仁宝是个饵,为的是钓我们这条大鱼。”
杨延彬点了点头:“里边有三千人,且不论现在的伤亡有多少,从之前海战越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那些越军只要有五六千人就足以把这支陷入包围,占尽劣势的队伍吃掉。但是他们偏偏没有,只是看起来很随意的抵挡着侯仁宝的反扑,那就很值得怀疑了!”
“要是侯仁宝的部署全部被歼灭,我们就没有理由进入这一条山道。越军的埋伏也就派不上用场了。但是侯仁宝的军队还能作战的话,大人就不得不挥军去救,否则就要落个坐视不理的罪名。没想到那些交趾人的脑子还真不错!”高启德悠悠的说道。
“恩,既然如此,咱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杨延彬大声喊道:“孙全兴团练使何在?”
自从刘澄被杨延彬拿下之后,孙全兴的气焰低了许多,毕竟这一支军杨延彬才是主帅,他有足够的理由将不听号令的部署治罪,加上曹琮和潘惟吉在一旁猛吹风,孙全兴现在是不得不以杨延彬马首是瞻。
“末将在!”孙全兴一听杨延彬招呼自己,急忙快步跑了过来,曹琮和潘惟吉两人相互望了一眼,也跟在孙全兴的身后走了过来。
杨延彬拿着枪尖在地上画着:“从这里越过山头,到大罗城只有六十里的路程。越军现在控制着此处险要,就算我们把侯仁宝救出来,一时间也无法攻破越军的防御。要是我猜的没错,黎桓就在这里!”杨延彬的枪尖轻轻点着地。
孙全兴一想也对,大瞿越国只不过是两三万正规军而已,从多罗村到大罗城,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地形阻击宋军的进攻,况且这里的气候对大部分从北方而来的大宋禁军来说,非常不适应,现在是春夏之交的时分,瘴毒还没有完全肆虐开,对于宋军来说,最适合的就是速战速决,然后让交州一路的厢军开到大瞿越国来镇守。要是一直拖下去,不用黎桓动手,这里的瘴毒就能把宋军全部消灭掉。
孙全兴的眼睛亮了起来:“指挥使大人莫非要奇袭大罗城?”
杨延彬摇了摇头:“奇袭……做不到啊!这附近的地形我都探清楚了,从多罗村过去,全是山地,大军无法展开,就算是派军偷袭,也只能派步军。况且这些步军无法携带重型攻城武器,人数也不能太多。虽然大罗城并不是晋阳、幽州那样的雄城,可是最多两千人的步卒,没有攻城武器,面对大罗城能有什么作用?”
孙全兴一看猜错了,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高启德补充道:“奇袭大罗城虽然有难度,但要是黎桓以为我们真的避开他去偷袭大罗城,那就有机可乘了!”
潘惟吉到底是将门子弟,如今再不明白,就是在对不起潘美这么多年对他的教导了,双手一抱拳叫道:“末将愿意带两千兵马从小路出发,沿途造势,佯攻大罗城!”
杨延彬看了看潘惟吉,下定了决心:“好,就是你去。我给你两千兵马,这一路上,你见机行事,两千人要造出五千人的态势来,从小路前进,携带轻便的攻城器材,不需要你们走的快。只要我们在这边牵制住黎桓,你就算一天走二十里都不要紧。一旦黎桓真的以为你们要去攻打大罗城,必然会从多罗村退兵,到时候你我前后夹击,大瞿越国的军队可以一鼓而下,那时候大罗城只不过是空城一座,取下来就简单的多了。”
曹琮急忙抢了上来:“末将也愿意一同前往!”
孙全兴知道这是立功的机会,巴不得两位老上级的儿子能够有所表现,便劝说道:“指挥使大人,两位小将军都是英勇善战,计谋过人,要是他们携手出击,必能有所斩获!”
杨延彬看似漫不经心的和高启德对望一眼,只见高启德也暗暗点头,便吩咐道:“既然如此,我便给你们五千兵马,你们两人各带一队,分别从多罗村左右绕行,记住,一旦你们离开大队人马,通讯就不方便,到时候很有可能出现大军无法给你们支援的情况,而你们随身携带的粮食最多只能支持七天而已。所以五日之内,黎桓要是不回防大罗城,你们就马上撤退,千万不要贪功冒进!”
“得令!”
“得令!”
曹琮和潘惟吉两人分别回到队伍,点起本部军马。事不宜迟,杨延彬也不再管他们,只吩咐他们尽快出发便是。
那些累的满头大汗,脸红得就像熟透的苹果,热得几乎可以烫熟一个鸡蛋的士卒们终于将堵塞山道的杂物清理的七七八八。
杨延彬翻身上马:“既然黎桓想要我们进去,那我们就进去让他看看,大宋将士的军威!”
孙全兴提着大刀也跃上战马跟在杨延彬的身后,不待杨延彬吩咐,长刀一举:“随我来!”
孙全兴一马当先带着邕州团练的厢军直扑进去,他是铁了心要让杨延彬和东京城里来的禁军看看他们广南西路厢军的本事,大宋的军队里厢军只不过是给禁军打杂的而已。但是孙全兴领兵打仗多年,练兵自有自己的一套本事,他就不觉得自己的部队比禁军差了多少,那些厢军大多打的都是和孙全兴一样的念头,更何况要是有战功、表现出众的话,厢军也可以提拔到禁军,到时候无论是军饷还是待遇都是成倍的往上翻,怎么能叫人不心动?
听到山后号炮一阵轰鸣,侯仁宝精神一振,马上站直了身体,指着远处的山头:“援军已经到了,马上把山头给我拿下来,快上,都给我上!”
一句话刚刚喊出口,只听一阵悉悉的尖锐破空之声铺天盖地而来,侯仁宝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左右两个侍卫便猛扑上来将侯仁宝按到在地上,随手拽起两块盾牌挡在头顶上。
一阵暴雨般的箭矢让天空为之一暗,宋军显然低估了山头上埋伏的越军,猝不及防之下,还在拼命爬山的士卒纷纷滚落下去,身上插满了箭矢。侯仁宝虽然被两名卫士按倒,又有盾牌遮挡,但是还是有一支长箭擦着铠甲刺进了他的肩头,数以千计的箭矢带着夺命的风声朝着宋军将士扫荡,一阵阵凄厉的叫声此起彼伏。
“山上到底有多少交趾人?”侯仁宝忍住肩头上的痛楚,瞪大了眼睛朝山顶上望去。
之前他以为山上只不过是几千交趾伏兵而已,没想到这一阵箭雨就打碎了他的幻想,从箭矢的密度来看,弓箭手都至少有五千人了。难道……
侯仁宝心底泛起一股寒意,莫非黎桓将全部大瞿越国的军队都集结在此地要和宋军来个鱼死网破?
已经没有机会后退了,侯仁宝咬牙切齿的将肩头上的长箭拔了下来,双手紧紧握住长剑,嘶声叫道:“弓箭手,还射!”
一块块盾牌竖了起来,宋军的弓箭手在步兵的盾牌掩护下,取出弓箭朝山顶上的越军射去。宋军的弓弩制造精良,射程远,士卒的射术精湛,但是越军居高临下,占据地利,风助箭势,一阵狂风暴雨般的箭矢打击,就有一群宋军士卒倒在地上。大宋的弓箭手拼命还射,双方你来我往,无数箭势倾泻在敌我双方的阵中,步卒在箭手的掩护下,一步步朝山顶逼近。
侯仁宝把最后一份力量也投入了战斗,三千兵马他一个不留,全部朝山尖压了过去,只有这样他才有活命的机会。援军虽然到了,但是侯仁宝并不知道是谁,是杨延彬?还是刘澄?还是孙全兴?对于一个已经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他最想的反而是能活下去,而那些年纪不足他四分之一的战士却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似的,冒着箭雨疯狂的向山顶冲击。
肩头上的伤痛,渐渐麻痹开来,侯仁宝无力的坐了下来,刀剑相交的碰撞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箭矢破空的撕裂声,令人牙酸的刀锋砍进铠甲进入身体的声音,渐渐都离他远了,迷迷糊糊中,侯仁宝只看到山下一面大旗——“孙”!
【第五十三章 求封】
夕阳远远的落下山头,晚霞把大理城染得一片通红,轻轻的微风拂过皇宫里的山茶花,一阵阵清香飞入御书房里,和鼎足三分的香炉里的袅袅轻烟揉和在一起,让人闻起来觉得极为舒服。
段肃顺仍是身着白色便装,很随意的坐在书案之后,常睿冬倒是穿戴整齐,一身紫色的公服,站在段肃顺的身侧。谢慕华倒是很逍遥的坐在段肃顺的右手边,他的随从都在宫外,就连于子廉也不例外,寇准?可能现在寇准正在琢磨如何才能击败段语灵这个围棋高手呢!
沉默了半晌,段肃顺叹了口气说道:“谢相公,如今咱们也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谢慕华心中一动,段肃顺终于要表态了,当即起身说道:“请陛下明示!”
段肃顺摆了摆手:“谢相公请坐吧!既然你们已经猜到了刺客是谁,朕自当大索全城,通令全国捉拿人犯。只是这些刺客既然与辽国勾结……嗯……大理国现在也有些麻烦在身,却是难办!”
谢慕华暗暗想道,麻烦?无非就是高杨两家想谋夺段家天下,不过段家的天下也未必能保得了多久,高杨两家轮流叛变,后来的高家更是大理的皇上皇,历代君王都没有多少实权在手,反而是蒙古人打下大理之后,段氏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大理的天下。要想防患于未然,那还得看大宋的态度!
段肃顺望了常睿冬一眼,之前他们两人已经合计的很清楚,如今之计要么就是要请大宋插手,但是事后要给大宋多少好处,大理国能接受的底线在哪里,他们都已经有了计较,今天与其说是来和谢慕华谈判倒不如说是来讨价还价的更合适。
常睿冬轻咳一声,低声说道:“谢相公,其实大理国一直仰慕中原文化,自从大宋立国以来,大理国更是多次请表上书,只是大宋朝太祖皇帝有言——不暇远略,是以一直都没有正式和大宋往来。如今大理国借道大宋,南征大瞿越国已经表现出了大理国的诚意,陛下的意思是再上表请封,请求大宋皇帝陛下封赏大理国,从此两国永远修好,岂不是好事一桩?”
好事?是想大宋当你们北方屏障,有事了好找人帮忙吧!谢慕华脸上一副为难的表情:“陛下,这次南征,在下只不过是南征监军而已,况且事关两国邦交,就算是要管,也应该是礼部的事,在下实在无权来管。上表请封一事,倒也好说,等到我大宋班师回朝的时候,陛下派出特使与在下一起返回东京,面圣请封,当今皇上志向高远,心胸宽厚,对大理国也一直颇有好感,请封应该不难!”
从现在形势来看,等到宋军班师回朝,再派人上表请封,杨家说不定造反都造了好几遍了。段肃顺心中暗骂,但是脸上不动声色,又偷偷给常睿冬使了个眼色。
常睿冬无奈,只得接着说道:“谢相公深得大宋皇帝陛下的信任,到时候要是谢相公肯在朝中为大理国多说几句话,大宋皇帝陛下必定会应允的……”
谢慕华摆了摆手,朗声说道:“陛下,既然您说要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在下就明说了吧。如今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