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激情辣文电子书 >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 >

第117章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第117章

小说: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修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样做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了?我认为不值得如此博弈,完全没有胜算。”韦富贵也在试图劝阻毕自强的下一步行动计划,说道:“在市场经济的这种竞争条件下,搞不好的国有企业肯定是要走上破产这条路的。我们要根本没有必要扛上诸如市机械厂这样沉重的包袱。最近,我看报纸上说,当年国有企业承包第一人马胜利,自从成立了‘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之后,其下坡与上坡的速度一样快,今年石家庄造纸厂已经资不抵债,正在申请破产的过程中呢。而马胜利本人,据说也被免职而提前退休了。”

  “哦。”毕自强一直都在听着韦富贵说话。这时,他似乎反应过来了,笑道:“我想,你们可能都误解我现在的意思了。”

  其实,韦富贵说得一点也没错。不过,他那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在这个时候,毕自强却对1994年10月25日正式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有关的通知》(注,即被简称为“59号文件”)有着很深的思考和研究。

  当时,国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破产难度主要有两点,后被人概括为:一是人往哪里去?二是钱往哪里来?“59号文件”对如何解决破产国企职工问题而提出了一个理论:“人力资本补偿理论”或叫“清偿历史劳动债权理论”,即职工在国企工作,一直拿的是低工资,理论上说,一旦他们失业,国家要从拿走的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职工或提供社会保障。在这里,职工的劳动债权可分为“历史的劳动债权”和“即时的劳动债权。前者是国家对国企职工的历史负债,后者是现今的工资拖欠等负债。国企破产,就要给职工一个“历史的劳动债权”的对价补偿。那么,补偿就要有一笔职工安置费。而国企破产后,解决银行负债的窟窿也需要有一笔费用。这两笔钱从哪里来呢?“59号文件”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划拨给国有企为的土地,交纳土地出让金后可以将土地使用权进行买卖,土地出售所得可以用来安置职工。至于银行方面的呆坏账冲销,用建立呆坏账准备金制度来解决问题。这样,在“59号文件”的实施过程中,从1995年起,国有企业的兼并破产工作开始了。
第三十八章 暗度陈仓(七)
“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大势所趋,谁也抵挡不住的时代潮流。在我看来,如果市机械厂注定要走上破产这条路的话,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某些原先看不清楚的机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我们集团公司来说,或许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和壮大的机会。”毕自强示意陈佳林和韦富贵看着眼前这高大的车间,环顾四周说道: “老韦,市机械厂像这样几千平米的车间一共有八个,如果统统把它们交到你手里你认为它有什么利用价值?”

  “毕总,我有点明白您的意思了。”韦富贵脑子转的快,立马有了主意,说道:“这样的车间,我看非常适合改建为大型的仓储式自选商场。仅就地理位置而言,市机械厂这块地正好处在整个工厂区的中心位置,附近全是工厂的宿舍区。”

  九十年代初,当零售商百盛、家福乐和普尔斯马特等涌入大陆,中国便迎来了超市时代。渐渐地,超市变成国人最喜欢的购物场所。先是柜台式超市,然后仓库式的大超市来临了。与传统购物方式不同,超市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琳琅满目的商品近在咫尺,相当有视觉效果,令人充满购买欲望;不必再看售货员的嘴脸,自选自取的方式给了顾客最大的选择权。如今,在超市已经遍地开花的中国,逛超市成了很多休闲度假人们的首选。

  “嗯,你的想法不错。你回去后做个具体的实施方案给我。”毕自强向韦富贵吩咐一番后,转过身来,对陈佳林说道:“老二,市机械厂占地大约有一百多亩,而可开发利用的土地约在八十亩以上。如果我们把这些土地都拿下来的话,你有没有兴趣学着做房地产生意呀?”



  “做房地产,好哇!”陈佳林耸了耸肩笑道:“只要能挣大钱,为什么不做呢?”

  “你和郑雪娇的香港郑氏投资公司联手合作,可以马上组建一个房地产公司,”毕自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陈佳林,说道:“如果真的把破产的市机械厂兼并下来,我们可以用两个招式来‘啃掉’这块硬骨头,解决眼前的难题。其一,是把空闲的厂房改建为一座大型超市,同时使厂里原有职工有就业的出路。二是我们集团公司下决心涉足房地产业,用这六十亩地来融资和投资楼盘项目。我们这个构想不敢说是十拿九稳,但至少是有利可图。”

  “嗯,值得一搏,”陈佳林来了劲头。

  毕自强、陈佳林、韦富贵一起从三车间里出来,又沿着机械厂的厂区道路转悠了一圈。三人边走边谈,彼此交换着一些主意和想法。此时,毕自强身上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通了手机,颇感意外。原来是毕自强的高中同学,如今市百货大楼的副总经理黄月萍打来的电话,说今晚要请他吃咖喱牛扒饭。

  “六点钟?好!没问题。不见不散!”毕自强收起手机,与陈佳林、韦富贵两人分手,独自开车先走了……

  黄昏,毕自强趋车来到“时尚”餐厅,此时,进餐的人并不多,十几位客人只是稀稀拉拉地坐了三、四桌。毕自强走进餐厅门口,一抬眼便看见黄月萍已端坐在那儿,正品茶等着他呢。

  “哎呀,黄副总经理,”毕自强在黄月萍的对面坐了下来,满脸堆笑地问道:“呵,难得你想起请我吃饭呀。”

  早在1982年7月,黄月萍从商校毕业后到百华大楼当了一名普通售货员。之后,她以勤奋好学的态度从业务员、物价员等最基础的工作干起。很快就熟悉并掌握了商业经营运作的规律和管理方法。1986年秋季,当她拿到了电大商业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后,仕途更是一马平川,不久升任朝阳商场副经理,两年后又评上了经济师,继而担任正经理之职。这些经历,无疑为她日后管理大型商场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1991年5月,黄月萍年仅二十八岁,便从一名分店经理破格提拔为南疆市百货大楼的副总经理。如今,她成了商场界的一位女强人,于南疆市赫赫有名。

  “我一个领工资过日子的人,请你吃饭那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黄月萍朝着毕自强笑了笑,挥手示意站在不远处的男服务员可以上饭菜了。她给毕自强沏上一杯茶,不好意思地说道:“不过是一份工作餐而已,你可别嫌弃哟。”

  “呵,那绝对不会,我们老同学了嘛。”其实,毕自强在心里对黄月萍还存着一份感激之情。他右手拿刀,左手拿叉,边吃边真诚地道:“想当年你一人打两份工,在我商场里帮忙管理了近一年,到现在我还欠你一份人情呢。”

  “呵,没有你给我发的那一年薪水,”黄月萍想起了自己当年跟刘云峰结婚时摆喜宴时那热闹而幸福的情景,禁不住地说道:“我结婚的时间,还没钱买彩电和洗衣机呢。”

  两人闲扯起过去多年前彼此合作管理商场的那些往事,各自心中都有一番感慨呀。

  “有一件事情,我想了许久,恐怕也只有你能帮得上我的忙。”饭吃到一半,黄月萍忽然抬起头来望着毕自强,显得有些勉强地说道:“只是我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哈哈,除了你丈夫刘云峰不说,咱俩谁跟谁呀?”毕自强闻言开起了玩笑,非常豪爽地说道:“只要是你求我的事,帮得上必须要帮;帮不上的,我就是创造条件,那也要帮你呀。”

  “唉,你就别提我老公了。”黄月萍放下手中的刀叉,用餐纸擦了擦嘴,十分不悦地说道:“他呀,前两年当上了朝阳派出所的所长以后,整天不是忙所里的工作就是忙破案,钱挣得不多不说,他都快把家都当旅馆了。”

  “呵,他那性格,我还不知道: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毕自强对自己当年的高中同学和好友自然是有所了解。他点上一支烟,把扯远的话题又拉了回来,问道:“说说,你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你、你能不能借些钱给我?”黄月萍还是开口了。

  “呵,这没问题!”毕自强想都不多想,答道:“要多少,你说个数。”

  “嗯,十五万吧。”

  “行,等会儿就去银行提给你。”毕自强毫不犹豫地答道。只是,他心里有些纳闷:黄月萍也算是一家大国企的副总,在社会上虽然有相当社会地位和身份,但每月她也不过是两百多元的工资收入,而一下子就敢借这么一大笔钱,肯定是有什么好买卖攥在手心里吧?于是,他侧着头,有意问道:“你一定是有什么好的投资意向吧?”

  “嗯。”黄月萍肯定地点点头,缓缓地说道:“我想用这笔钱来买我们百货大楼的职工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一年之内,我们的‘南疆百货’的股票将上市。”
第三十八章 暗度陈仓(八)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1992年,南疆市百货大楼便开始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革。此时,该单位上任不久的副总经理黄月萍主要负责这方面的工作。她与市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一起多次南下深圳去考察“取经”,之后,又参与了有关部门起草其单位股份制改革的预案,并承担动员市百货大楼广大干部职工每个人都要认购股份的工作。这样,南疆市百货大楼便成了市里首批“由厂长经理负责制到领导阶层持股”这一重大转变的试点单位。当时,由于实施的是“摊派式”认购最低数额股份,否则,不认购股份的干部和职工就将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险;而在其单位里职位越高的人,其所要认购的股份比例就要越多,以此充分体现出股份和责任“挂钩”的体制关系。但由于当时社会现实里的种种原因,许多干部和职工只是出于害怕失去“饭碗”,而无奈地到处找人借钱来认购最低数额的股份,却不是主动的、大胆的去认购本单位的股份。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经理黄月萍手中仍然积压着15万职工原始股无人认购。到了1995年的今天,在亲自参与组织南疆市百货大楼股票运作上市的整个过程中,黄月萍预测“南疆百货”股票有望在明年春后上市,而上市后的股票价格必将飚升无疑。于是,她便起了贪婪之心,欲将这15万原始股套购到手,据为已有。尽管黄月萍已是百货大楼的副老总,但她毕竟是国企工作人员,无论如何她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钱,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朋友借钱,这就是黄月萍请毕自强吃饭的由头。

  “啊?你们市百货大楼将成为上市的公司?”毕自强闻之对方借钱的缘由,不禁兴奋地说道:“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你这回可就发大了!”

  饭桌上,黄月萍把百货大楼股票运作过程中上市前景的“底”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毕自强。两人边吃边讨论着,一致认为目前股票虽未上市,会有相当风险,但前景光明,值得一博。

  “那还得你替我先垫上这笔资金,”黄月萍见毕自强非常爽快地答应借给她这15万元,心里觉着欠了对方一份人情,嘴上却说道:“我可真是不好意思呀。这事,你千万别对任何人提起哟。”

  “这你放宽心好了,顶级商业机密!”毕自强笑着给黄月萍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后,脑子急转着,很快便有了一个从中赚钱的主意。他想通过黄月萍的权力将百货大楼向社会发行的原始股的一部分拿到手里,便直截了当地问道:“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我的中天集团公司,比如说以合资机构的名义向‘南疆百货’认购500万的原始股,你能不能帮我办成这事呢?”

  “你能一下子拿出这么一大笔现金?”黄月萍有些惊讶地问道。

  “当然。”毕自强用手拍着胸口,很自信地笑道:“这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这样呀,”黄月萍如果要帮毕自强的这个忙,那肯定是要违反政策、以权谋私、非法操作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她先是有些犹豫不定,但一想到作为对毕自强的有所回报,也只好答应了他提出的条件,很有几分把握地说道:“我一定会尽力想法试试的。”


()好看的txt电子书
  “好,一言为定。”

  如此的非法钱权交易,就在两人的餐桌上这样达成了一桩非常秘密的协定。

  第二天上午,中天集团的总部。

  毕自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让女秘书李丽把现任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叫来后,给了白薇薇一个银行帐号,让她今天急转一笔款项,总计515万元。

  对九十年代中期我国股票市场大起大落的状况,毕自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