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庄-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李元兴犹豫了。
李二知道李元兴想说什么,冲着李元兴重重的点了点头。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牛进达与阿史那杜尔全力配合,守住辽城一年,给他们加爵!”
李二在李元兴肩膀上拍了几下:“五郎,很好!”
李二用过多少降将,他为自己的信心非常强,也相信在大唐的强盛之下,这些降将不会反,只会越来越忠心的。
又一道圣旨写了出来。
加封阿史那杜尔上五品将军职,赐美婢十名,官奴十人,钱千贯。三天内出征辽东!
所有的命令,圣旨都写完之后。
长孙皇后才笑着说道:“在后宫都听到你们的争吵了,今日明月带了许多礼物,后宫有宴会自然不能少了你们两兄弟。”
“来人,秘宣旨!”李二将所有的命令以及圣旨交给了高公公,这才拉着李元兴往后宫走去。
御厨已经将食物摆上了,因为南瓜数量有限,还准备了其他的主食。
那种一斤重的小南瓜里面装上了蜜饯还有糯米完整的蒸了出来,只有四个,自然是李二与长孙皇后、李元兴与秦王众妃还有武曌、皇宫四贵妃、以及贵妇们,各摆一个。
然后,南瓜奶酥、炸南瓜饼、南瓜鸡蛋小烤饼三样作为点心。
再下来,南瓜糖醋小丸、牛肉南瓜煲、蒸菜南瓜作为菜。
最后,还有一份南瓜红枣粥作为汤。
“我更喜欢金瓜小米粥!”李元兴笑着说道,御厨却是无奈,因为所有的南瓜已经用光了。倒是李二挥手示意御厨退下,对李元兴说道:“这一季新粮下来,会有多少这种金瓜?”
“种了三百亩,百万斤肯定有了。”李元兴笑着说道。
李二微微的点了点头,粮食打的多了,自然是一件好事。
明年会有大蝗灾,这个秘密眼下知道的人不超过五人,而坐在这里的就占了四个,李元兴、李二、长孙皇后,还有武曌。
一口南瓜奶酥,李二的神情变了。
在李二快速的将所有的南瓜菜品尝之后,立即问李元兴:“如此美味,五郎为何加大种植面积。此物大善,大唐百姓有口福了!”
“因为还有更好的,我自己都不舍得吃一口,全部留种了!”
“五郎才是大唐之福呀!”李二发自内心的称赞了一句李元兴后,向下首座的各位摆了摆手:“都用吧,品尝一下这极道美味。”
众贵妇先是谢恩:“谢圣上,谢秦王!”谢罢,这才拿起筷子。
刚才看到李二吃美味时那满足的神情,几个年龄小的妃子已经眼热了,可她们却不敢失了礼节,只有一人例外。秦王妃郑秀嫣竟然伸手拿起一块,放在嘴里。
李二又吃了一块,看李元兴没有动筷子,尽是让三位秦王妃与武曌吃了。心中却是有些感动:“来人,将朕的这些分出一半来,送去宫中学堂!”
能在皇宫学堂的,就算是伴读都有着不俗的身份,更何况还有年龄小的皇子,公主在那里读书。李二这是被李元兴刺激的,父爱大暴发呀。
能让的,只有李二与李元兴了,因为其他人那里如果不是份量少怕都不够用的。
南瓜,原本李元兴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因为武曌喜欢,所以才带到了大唐,带的种子也不算多,只有小小的一包罢了。
武曌冬天的时候竟然在暖房之中种下了许多,长势自然是不如放在田中好了。
倒是精心照顾之下,过年没有吃上,倒是在开春的时候成熟了许多,这却是给大唐多了许多南瓜种子,经过秦王农庄这一季的种植,明年之后大唐就会有许多地方可以种上了。
南瓜亦菜亦粮,吃起来比红薯有更多的好处,唯一差的就是产量了。
李元兴没有就南瓜再多说,也没有提及自己那些新的粮食。
当晚,李元兴没有留在皇宫,而是回去了天策上将府。
“殿下,为何不留在皇宫呢。皇后娘娘已经命令人安排了住处!”郑秀嫣问道!
第347章 耀州直道
郑秀嫣不明白,吃饱了喝足了,人身上懒了就应该休息。
“殿下,为何还要跑回天策上将府呀,而且这府中又不常住人,怎么可能比皇宫更舒服!”
郑秀姨靠在李元兴身旁问着。
李元兴没有回答,倒是崔莹莹说道:“殿下是怕咱们被人问东问西的!”
“问,会问什么?”郑秀嫣好奇的问着,然后又说道:“难道说她们问,咱们就要回答呀。有资格知道的不会问,没资格知道的问了也白问!”
被郑秀嫣这么一说,李元兴也不由的点了点头。
崔莹莹与李丽苑却是很意外,她们却是没有想到,郑秀嫣竟然还有这样的头脑。
李元兴与武曌却不意外,能被七世家送来秦王府的就没有笨蛋,只有更聪明。
第二天,不知道从那里走漏了消息说秦王要去耀州,天英阁连例会都停了,五十多位官员竟然要求与李元兴同去耀州。
李元兴没办法拒绝,只好正式邀请众官员同行。
第一站停下休息,就在泾河边。
李春一路小跑着迎了上来,他身后跟着的是两个工部的官员。论职司,工部的官员肯定是高于李春的,但李春手上有秦王府的令牌,工部的官员以副手自居。
“殿下,小匠算好了,桥面可宽达十五丈,一百零八主拱,三百六十六个小拱,只求殿下多给五万斤水泥。”李春已经年龄不小了,说到这里的时候,竟然搓着手有些脸红:“如果殿下能多给十万斤更好!”
李元兴笑了,回过身来向众官员介绍着:“这位,就是本王所说的有资格拿到一等大匠师的人。本王给他证明自己的机会,修好这座桥,然后还有一个大工程,如果他完成了。本王就会向皇兄为他求一个大匠师的殊荣!”
“殿下,十五丈宽、长近二百丈的长桥,世间罕有,自然算是证明!”崔君肃在一旁接口说道。
王及善这时问道:“老朽不才,这么宽的桥与五丈宽的桥,消耗材料人工都更加的巨大,而且听工部的匠师讲,桥宽多一丈难度加数倍,这十五丈宽的大桥,难度是普通桥了数百倍,这回报在何处?”
“在运力!”李元兴很简单的回答了一句。
运力的好处有多少,李元兴不用解释,王及善不明白也会有人给他解释的。
李元兴一指远处的工地:“去看看!”
泾河边上方园五里都是凌乱的敲石之声,丁丁当当的,无数块巨石被抬到了工地上。放眼望去,这里干活的至少有三万人之多。
李春用的是堵水法。
就是先将河道从两岸用麻袋装上沙石堵水,让水流从河道中间的位置流过,两边的桥体已经出现,河南岸已经了十三个大拱了,河北岸也有六个大拱,按这拱算李春的工程量已经完成了足有四成多了。
最难的,不是大拱,而是两边接连岸边处的连接点。
“二十万斤水泥,多给你五千斤精钢条。四月底之前,本王要见到桥,再过一个月,加派五千奴工。五月初五,本王要试桥!”
李元兴的语气严厉了些。
“小匠一定作到!”李春也发狠了,这个桥的设计图他只是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有些改进,根本的设计还是出自秦王府,那设计实在巧妙,也给了李春巨大的启发,李春自问如果完不成这个桥,如何对得起秦王殿下的看重。
李元兴转身又问道:“李春的家人接回了吗?”
“回殿下,接回了。”工部的那官员回答道:“已经在泾河边安排了一个院落。”
“命令医官给李春订了一个吃补的法子,每天至少给他一只鸡让他吃好,不要累出病来。本王五月初五,来验桥!”
天英阁的官员,懂文、懂画、懂诗、懂民生、懂一些经济,甚至有几位还懂一点作菜。但真正懂桥的却没有一个,倒是两个曾经在工部从事的官员一知半解,这两位就成为了天英阁众官员们的讲解员。
路通有多好?
王及善笑问着:“殿下,这个路老朽也以为极重,却不知有多重?”王及善所说的重,就是重要,重点之类的意思。
李元兴笑道:“如果路要可以修到岭南,那么岭南那些神奇的水果,三日入长安还是新鲜的。不知王老可有口福?”
王及善哈哈一笑,身居高位者话点到即可。
能三日从岭南运来水果,那就可以两日内传递情报、公文。大唐对周边的控制力将会加强,这是大事。只是王及善还是希望看到这路最真切的好处。
在王及善的催促下,众官员吃了些干粮就继续上路了。
路,还是老路,那边的新路铺满了碎石,每隔百步就有两个军士守着,任何人不得靠近。
大队人马走的慢,下午的时候才走出一百多里。
这时,有一位年轻的随员突然高呼一声:“新路,那里是新路!”
这一声喊让整个车队速度提升了许多。
此地,距离耀州六十里,长达十里的工地上民夫超过五万人。
每八人一组将,每个人手上一根长绳,拉起一块磨盘大小的平石,八人同时用力,平石被拉离地面,再重重的砸了下去,将那些碎石压的结实。
光是看着平整的碎石路面,就让人心中欢喜。
“这新路,果真不凡!”崔君肃称赞了一句。
这里负责的是崔敦礼,远远的看到车队与秦王的旗帜他就迎了上来,正好听到崔君肃点评,笑而回答道:“崔尚书说笑了,如果路就是这样那么某等就会被秦王殿下拉去砍头了,这里只有路基处理,再向前十里,才是成型的路面。”
“必有惊奇?”崔君肃笑问一句。
“必让君肃兄震惊!”崔敦礼笑着回应了一句。
“请孰礼兄同车!”同为崔氏,虽然一个是清河崔氏,一个是博陵崔氏,但却是同根。
两人没什么仇恨,争崔氏正宗已经不是这几年的事情了,可以说争了千年之久了。两人一同上车,连王及善都坐了上来,要先听一听崔敦礼讲一讲这路。
秦王府长史,正三品上,与尚书同阶,这是大员。
让这样一位大员亲自来监督这路,可想到秦王对这路的重视程度。
再往前十里,车队突然减慢了速度,所有人眼前都是一亮。
这才是真正的路吗?
路有四十五丈宽,中间各有十五丈直道,上面有着稻草铺着,正有民夫往上洒着水。为何这样作,他们不懂,也知道现在不是问的时机,所有人都默默的看着。
这中间的各十八丈直道中间,有一排半尺高的石块隔开,这一点众人更是不理解了。
再看两侧,却是各有一丈松土之处,无人知道这个有何用处,再往外,又是一些黑呼呼的路面,路的最外侧正有农夫在种树。
“继续向前!”崔敦礼大喊一声。
天英阁的官员很期待,因为他知道这还不是已经完工的路。
又向前大约十里,这里已经距离耀州二十里了。
真正完工的路面呈现在众人面前。
四十五丈宽的直道,左右车道各十八丈,两侧又有一丈宽的地方种满了灌木。李元兴称呼这个为绿化带,再往外,又是那黑呼呼的路面有二丈多宽,再往外种着整齐的三排杨树,许多还只是小枝。
官员们自然清楚,不出三年,这里将绿树成荫。
“各位!”李元兴亲自站了出来:“路分左右,马车靠右行。来往车辆自然不会有相撞的担心,车子可以放开了加速。路中心有隔离,也不会有对面来的马车走错道。这是碎石铺路,再用水泥铺面,每三丈用一指宽木条隔开,虽然是代替品,但也可用上三五年。到时候,取出木条之后,必然会有更好的填充物!”
为何要填充,为何不直接铺平。
李元兴没有解释,解释了也没有人能够听懂。
“有树,可挡风沙,路面不会被水土所覆盖,路才可长久使用!”
李元兴走到那黑呼呼的两侧小道上:“这里可供行人行走,也可供车队休息之用。任何车子不得停在直道上,每隔二十里会设置一处空地作为休息区,也可招些店铺,卖些吃喝之物,修理马车等!”
“殿下,您说过,一日洛阳。这样的好路,老朽信了!”
李元兴也笑了:“那就让本王展示一下更有趣的。请各位挑出骑士好的三人来,让他们快马赶到十里之外,拿一信物,本王派人去取,测试一下这新路如何?”
“甚好!”
王及善拿出了自己一块随身玉佩交给了一名骑士,这三名骑士带队的是崔敦礼的护卫,另外两人是王及善与崔君肃的亲随,三人先一步快马先行,他们走的是直道,这样的路面良马飞奔起来,十里的距离用现代的时间计算,十分钟就足够了。
而李元兴这边,一位强壮的亲卫从马车取下一只木箱,抬出一辆李元兴从现代买回来的,十八变速公路赛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放在现代值十几万元。
“让本王看一看,你有多快!”李元兴对那亲卫说道。
第348章 工业带给儒生的震撼
李元兴带着众人登上一处土山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