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贼-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兵。”李世民一脸苦涩的吐出这两个字来,继续作战下去是立刻死亡,撤兵只不过会苟延残喘而已。虽然如此,李世民依然抱着最后一点的希望。
鸣金,撤兵,唐军本来就被强大的对手压迫的没有喘息的余地,此刻听到救命一般的锣响,立刻潮水般的向着长安城退却而去。
周军当然不会放弃这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群情激昂,在唐军身后紧追不舍。这种情况下,唐军已经失去了冷静,更因为主要的将领全数战死的缘故。使得混乱程度更加的严重,疯狂逃跑的大军之中,十中倒有二三被周军追上杀死,又有二三停再也经受不住这种压力,索性丢下武器。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听天由命去了。
李世民没有理会败兵的心情了,这个时候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唐军完全变成了一堆散沙,若不快跑,落在后面,以现在的军兵士气,只怕没有人会顾及皇帝的性命。
李世民与柴绍和长孙无忌飞马向着长安退却而去,身边是战场上唯一没有慌乱丧失队形的唐兵,也是他的贴身禁卫军。领军的大将是刘弘基和原来娘子军中李颜樱的心腹部将马三保,此刻的李世民身边,也只剩下这两个人还镇定一些,有条不紊的指挥着部曲一边保护李世民,一边向长安城退去。只要回到长安,凭借坚固高耸的城墙,至少还能支持个把月的时间。这期间,说不定就有什么变化能够挽救唐的命运。
带着最后一点希望,众人簇拥着李世民飞奔回长安城下,马三保跑在最前面,远远的就高声喊道:“打开城门,皇上回来了。”马很快,数百步的距离顷刻就到,可是城门却丝毫没有动静。马三保正在纳闷间,城墙之上猛地冒出数十个脑袋来,一排寒光闪闪的利箭瞄准了他,没等马三保反应过来,利箭呼啸而下。片刻之间,马三保便被射的如同一只刺猬,浑身插满利箭,惨叫落马。
这一骤变不禁让马三保身后的李世民等人吃了一惊,局势瞬息万变,这一幕摆明是长安城里出了问题。
“难道常何!”李世民惊怒不已,决战之前,他将镇守长安的任务交给了常何。常何当年是皇城的禁卫军统领,本是李建成的部下,后来宣武门之变他反戈一击,立下了汗马功劳,以此晋身为李世民的亲信将领。如今长安城门紧闭,还将马三保射死,定是常何出了问题。
李世民话音刚落,又是一排利箭射了下来,数个距离城墙比较近的士兵中箭倒下,李世民等仓皇退后几步,长孙无忌大声吼道:“常何何在?”城墙上现出一个人影来,正是常何,他满脸是笑,冲城下众人道:“我已经献城给大周皇帝了,各位若是识时务,还是下马归降吧,将来不失为万户侯。”长孙无忌大怒,破口大骂起来,倒是李世民在这危机关头冷静一些,喝问道:“常何,我待你不薄,你为何叛我?”常何嘿嘿一笑:“我本是河北人士,家兄和苏定方乃是挚友,你可知道苏定方刘黑闼单雄信他们几个如何能赶在你攻打洛阳之时前来偷袭吗?”他问的得意,虽然没说出答案,其中的含义却不言自明。李世民这才知道自己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个奸细,本来不易动怒的心不争气的猛烈跳动起来,此刻只恨不得冲上城去吃常何的肉,喝常何的血。
可惜的是,局面已经不允许李世民做出更多的选择,退败的唐兵此刻已经来到了城下,城上一阵乱箭射下来,把那些本以为跑得快就安全的唐兵射死数十人。唐兵这才发现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境地。一时间死亡的恐惧涌上心头,数千人一起哭爹喊娘起来,倒也颇为壮观。
城上尽管放箭下来,城下的唐兵却越来越多,无他。背后是大周的追兵,不知城上发生变故的残兵往前涌,拥挤不堪之下,前面的人只能被挤进弓箭的射程,不少人倒霉的中了箭,直接倒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转眼被踩成了肉泥。
周军已经赶了上来,在唐军的身后肆意的屠杀着,满地都是唐军的血流,蔓延成河。
“怎么办?”长孙无忌急道,情势险峻,顾不得什么君臣之礼,掩身护在李世民的身前。
李世民回首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周字旗号,唐军数万人被困在长安城下的狭小地域之间,完全被周军所围困。前面是高耸的城墙,没有攻城器械,根本无法攀登。身后则是无法战胜的敌人,这个时候任何的兵法都不管用,任何一个名将也改变不了局面了。
“投降吧。”李世民眼神呆滞的道,他心中清楚,他的天下之路,走到这里,到头了。
有唐兵挥舞其白旗来,不多一会,唐军的人群中就到处都是白色的小旗。看到这情形,周军也不再屠杀,纷纷停下来,向后稍微退却一点。
惨败的唐兵队伍中间打开一条通路来,李世民,柴绍。李孝恭,长孙无忌,刘弘基等唐军残存的领袖人物策马缓缓过来,走在最前面的刘弘基手里举着个象征羞辱的白色旗子,一边走一边高喊:“大唐皇帝李世民求见大周皇帝。”无论是唐还是周的战士,都沉默起来,这是个决定命运的时刻,一方已经投降,另一方的态度将决定战争的走势。是生是死,就在一线之间徘徊。
大周军队也缓缓的让开一条通路来,一对人马缓缓走来,当先是大将孙成和秦用。其后是王君廓和左天成,他们之后,便是浑身浴血的武安福,他的甲胄未摘,脸带寒意,在薛仁贵和罗士信的护卫下来到了阵前,和李世民遥遥相对。
李世民一拍马,来到最前方,他的身前数尺就是大周军兵如林的长枪和钢刀。李世民淡淡一笑,似乎在嘲讽着什么,开口道:“老七,多年不见了啊。”“是啊,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似乎还是头一次面对面。”武安福也穿过人群,来到前面。罗士信和薛仁贵紧紧跟随,生怕李世民垂死挣扎,再有什么阴谋。
“你还记得那里吗?”李世民的手指向东边。
“你是说临潼吗?”武安福道,“怎么可能忘记。”是啊,怎么可能忘记,那个时候,他们都满怀着梦想,那是武安福第一次遇见李世民和柴绍。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故人物是人非,兄弟之间在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若说有什么情意可言,一定是矫情了。不过真的面对面见到,回想其从前的事情,倒也有些酸楚。
多年以来,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片土地,这个江山,如画一般的美丽,可是值得牺牲掉那么多去争取吗?
没有人知道答案,只要是人,都抵挡不了江山的诱惑。
第334章 最后的征途
“别坚持了,投降了吧。”武安福道,那口气似乎在说起邻家的孩子一般。
“投降?”李世民笑了,似乎听见最好笑的一个笑话,他举起马鞭指点着道,“他可以投降,他不过是个小兵,到哪里当兵,为谁当兵,都不过是卖命而已。他也可以投降,他是个副将,投降过去,说不定还能升官发财。他们可以投降,我可以吗?既然走了这条路,难道还能回头吗?”武安福默然,李世民说的他能理解,若是他在李世民的位置,是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的。
果然李世民继续道:“便是我放下这面皮投降了,难道你能容我吗?若今日败的是你,我是绝不容你的。”武安福心里明白,李世民这是实话。他虽然败了,可无论在智慧还是其他方面,武安福都自愧不如。若不是依靠后世带来的记忆拉拢了无数的能人为自己卖命,鹿死谁手,未为可知。就算江山在手,也是作弊所得,不像李世民,完全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就今日的地位。而若不是有自己这个异数,他更加要开创一个千载之下仍让大汉民族骄傲自豪的王朝———唐。
不过,成者王侯败者寇,无论为他找多少个理由。败了就是败了,他的天才,却也注定了他不能被容忍的悲剧。留下他就等于留下动乱的根源。为了自己,李世民,必须死。
“既然迟早都是一个死字,我又何必坏了自己的名声呢,只可惜我还有几个心愿未了,要和你交代一下。”李世民又道。
“请说。”武安福道。
“这些将士,都跟随我多年。你我之间争夺天下,他们不过是利器而已,罪在我身。与他们无关,所以还望你有帝王的宽容之仁,不要滥杀无辜。”李世民道。
武安福点点头道:“请放心。”李世民欣慰的一笑,又道:“柴绍,长孙无忌是咱们一起结拜的兄弟,李孝恭是我的堂弟,还有许多跟随我多年的部将,和你也多有渊源。其他的偏副将佐也不过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若能饶恕,就都饶过性命吧。”武安福道:“这也请放心。”他所担忧的不过李世民一个人而已,其他的人虽然各有本领,缺了李世民这个天生的领袖人才,却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还有最后一件事情得拜托你。”李世民道。
“还有什么尽管说。”“我父亲如今还在长安皇宫里居住,垂垂老矣,不复当年勇。我的夫人怀胎六月,就快生产,不知是男是女。我一家的老小,还得托付给你。”李世民说到这里,眼角泪光闪烁,显然是动了真感情。
“你我毕竟结拜一场,你的父亲我会当作自己的父亲来赡养,你的孩子我会收为义子,当我的亲生儿子一般。”武安福道,“这些你都尽管放心,今日在场众人,都是见证。我若有违背,万箭攒心而死。”李世民笑着道:“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世上再无可恋,我先走一步了。”话音一落,仓琅一声,腰上宝剑拔出来,不等他身后的柴绍等人去阻止,血溅五步……
数日之后,被围困了数月的长安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兴盛。唐的国号自此被废除,武安福将长安设为西都,洛阳为东都,每年轮换居住。百废待兴,新的帝国如同旭日一般开始冉冉升起。
除了北平府以外,武安福已经统一了南北大部分的土地。自从三征高句丽开始就饱受战火蹂躏的中华大地,终于可以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了。
在长安一战中战死的雄阔海,张称金等武将都被厚葬在忠烈祠里,香火鼎盛。香烟缭绕,若是地下有知,想必也会开怀一笑吧。
李渊和李孝恭以及李家的宗师数百口被分散的送去了天下各地,当地的地方官自然会严密监视,每天奏报他们的动向。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和长孙无忌则被送去洛阳,明着说是由张紫嫣和苏凝云照顾长孙氏,实际上是把李世民的后代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免得有人拿孩子做文章。
柴绍自从李颜樱死后便万念俱灰,此刻大唐的繁华基业毁于一旦,他便剃了头发,往临潼山去投奔当年拜下的惠泉禅师去了。其他唐将都被招安,数万残余的唐军也都被分别编入周军之中。
至于当初恶斗之时在城中的大臣们,魏征在混乱之中不知所踪,从此不见。萧禹深知武安福绝对不会放过他,在自己的府第里上吊自尽。其他温大雅,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被常何抓了起来。武安福一入长安就将他们释放,封官重用。几人感激涕零,自然不敢不尽全力。
这日午后,佛隐山下热闹喧哗,生活安定之后,又有人关心起佛法来。佛隐山这一日有大师讲佛,不少善男信女城中香客都来听讲。
“……佛祖以身饲鹰,是为大慈悲心……”一个面貌清秀的女尼在讲台之上娓娓而谈,她所讲述的佛教故事之中蕴含着不少的佛家道理,听得香客们频频点头。
武安福站在人群之中,默默看着那当年的陈朝后裔,承天楼上一曲歌声差点改变历史的陈月香,感慨万千。
世事虽然无常,毕竟有些是不变的。既然她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超然在红尘之外,又何必让她再惹尘埃呢?
想通了这些,武安福转身离去。不几日,山上的庵里被朝廷拨了数万白银,自此香火更加旺盛,光大佛法之功,比起大兴善寺不虞多让。
安定了朝政军事生活琐事,武安福开始琢磨起唯一一个还在和大周抗衡的罗成来。虽然罗成如今北有突厥红海,南有山东唐璧,西有河北苏定方刘黑闼。可是依旧十分的顽强,死守着北平,三路人马倒也奈何他不得。
罗成是武安福的心腹大患,也是征服天下道路上的最后一颗绊脚石,这年的冬季。长孙氏诞下了一个男孩,武安福也在风雪欲来的初冬,回到了洛阳。
洛阳皇宫之中,长孙氏在卧榻之上,除了产后的虚弱之外,更多的是恐惧。武安福怀中抱着李世民的儿子,脸上的慈祥微笑看在长孙氏的眼中却是说不出的害怕。
“这孩子和世民兄还真是像啊,嫂子你说是不是?”武安福掐了掐孩子的小脸蛋,眉开眼笑道。
“是啊,是啊。”长孙氏心不在焉的答道,总觉得武安福也许会“一不小心”的松开手,把孩子摔在地上。
“既然像他爸爸,将来必定是个聪明仁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