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第4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法国的医生们在报纸上不断重复的一句话,正是在法国数百名化学家和医生们的建议下,法国政府授予发现了氨苯磺胺的西北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申礼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这一法国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而英国政府同样在其科学家和医生们的要求下授予其子爵爵位。
不过这一切荣誉对于申礼本人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丰厚的专利费使得申礼很快成为了富豪,但是作为技术人员的申礼因其发明而功成名就,却给西北的每一名技术人员指名了一条道路。技术发现可以使得他们发家致富。并因此而功成名就。
电车在西北医药公司研究所附近的站台停下之后,手中夹着一份报纸拿着油条的周明祖和熟人打了个招呼。便跳下了电车快步朝公路对面的研究所走去,一边走着一边吃着油条,作研究的没有假期,这句话在西北的技术研究人员之中非常盛行。以至于为了让他们好好的休息,各个研究机构不得不制定强制的休假制度,周明祖就是刚刚结束一周地休假,昨天刚从天津的老家赶回西北。
作为西北医药公司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的周明祖和其它人一样,在潜意识之中都希望能够像申礼一样发明一种药物因而功成名就,不过对于周明祖而言。这些不过仅仅只是想一下罢了,用别人的话说,总有那么一些人受到老天爷的眷顾,像申礼一样如果不是因为他地手部感染又意外的染上百浪多息,又怎么可能从伤口的愈合的启示中发现氨苯磺胺呢?
不过尽管其它人没有申礼那么幸运,但是医药研究所和化工所的不少技术人员,仍然在他的发现上,制取了十数种新型磺胺药物,并因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对于他们的幸运周明祖只能报以羡慕。然后投身到自己的工作之中,做好自己研究同样可以取得丰厚地回报。
周明祖小心翼翼的从玻璃瓶中取出一勺白色的结晶体放入玻璃器皿之中,这是周明祖从用麻黄素制取地一种新型的药物。这一个多月以来,周明祖一直在试验着这种有着显著的抗疲劳和兴奋作用的药物。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请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在休假的时候,周明祖尽管人在天津休假,但是脑子里却无时无刻的不想着这里地试验,此时的周明祖是一边哼着从这首现在西北最流行的节奏轻快的曲子,一边做着手头的工作着,工作总是一件让人感觉非常愉快的事情。
在试验天平上称取了一定数量的结晶体之后,周明祖便用蒸馏水融化结晶体。随即便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哼着曲子朝一旁关着试验动物的笼子走去。
“嗯?”
走到笼子边周明祖发现在笼中的那些试验用地猴子精神显得有些痿迷不振,便皱了皱眉。
“吱、吱、吱!”
这时铁笼中原本有些痿迷的猴子突然跳了起来,冲着周明祖吱吱的尖叫着,尽管不知道是怎么了,但是周明祖还是能感觉到笼中的猴子显得很兴奋,甚至于几只猴子还主动伸出他们的爪子。
“这是……”
看着这些有些兴奋的猴子,周明祖明白了这些猴子痿迷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成瘾性?看着手中的注射器。周明祖开始怀疑起这种像冰晶一般的药物会不是和吗啡以及海洛因一样,是具有成瘾性地药物,如果是那样地话……
西北一直都限制着诸如吗啡、海洛因之为类的药物在西北地使用。尤其是海洛因在西北更是和鸦片一样同属毒品,贩毒在西北是第一重罪,有贩毒的话等待他的结果只有死刑。而吗啡尽管可以作为医用,但是却同样被严格限制,原因就是他们的成瘾性。
“……强烈的兴奋中枢神经作用、使用后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和吗啡、海洛因不同,其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以及力量增强作用,用药后精神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会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但是该药小剂量使用时有短暂的兴奋和持续较长的抗疲劳作用。经过动物试验如小剂量使用时并无明显成瘾性!但长期使用可能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几天之后一份从西北医药研究所的一份关于去氧麻黄素的报告出现在西北医药高层主管的面前,得到这份报告后的医药公司的高层主管们。立即从去氧麻黄素的药效中看到了商机的存在,无论是任何药物总有他的实用价值和用途,即便是这种去氧麻黄素也不例外,抗疲劳性!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所在。
“……上个月咱们渗透到阿穆尔的分队解决了800多名日本兵还有几十名军官,等于干掉了他小半个联队,只要日本人还扶持社工党游击队,咱们就和他们这么扛下去,看谁最先撑不住!”
在上乌金斯克的后贝加尔集团军司令部内,一名参谋军官面无表情向司令官汇报着渗透作战的成果。
现在西北和日本在西伯利亚打着一场暗战,日本人扶持着远东苏维埃并利用其手下的两万余名武装人员,不断的对西北军控制的后贝加尔等地发动偷袭,几个月来已经有近千名西北军或模范军的死伤他们的偷袭。
尽管后贝加尔集团军曾经和俄罗斯护**合作,向日本人控制的滨海州以及阿穆尔州派出了不少由俄罗斯人和布里亚特人组成的游击队,但是效果非常有限。所以现在后贝加尔集团军都是从部队中直接抽调分队袭击日军,以杀伤日军士兵为目的。
“日本人和咱们不一样,不会在乎那些只值一分五钱的士兵,相比于士兵的性命,他们更在意的是那些宝贵的物资!从今以后,咱们敌后渗透作战从杀伤日军转向摧毁日军物资仓库,只有这样才能让日本人肉痛!”
在日本陆士留学并在日本军队中服役半年的冷御秋对于日军可谓是再了解不过,他们会在乎士兵的性命,那根本就是笑话。相比于只需要一份征召令就征来的士兵,物资贫瘠的日本人更在意的是物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的不可再生的物资。
想让他们撑不下去,只有从这方面着手,日本现在的经济无法承受军队在西伯利亚接连不断的损失大量的物资损失。更何况日本还需要利用现在日元大量贬值的机会,把宝贵的物资出口到欧洲以挣取外汇,缓解目前日本的经济危机。
第104章 袭击
西伯利亚,更象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或许是因为成见吧,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
不过的确,冰雪和严寒就是西伯利亚的代名词。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探险家、商队、平民埋身于西伯利亚的冰雪之中,但是人们对于西伯利亚的热情,却从未有丝毫减退。俄罗斯人没有减少他们对于西伯利亚的热情,同样现在的中国人同样满怀热情的来到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当然也包括对这里同样持有野心日本人。
数十万来自中国三十余省的子弟在这面冰面上奋战,忍受着严寒、历尽千辛万苦,也只为了能够在有一日将这片土地纳入中国的领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忍耐着、牺牲着、奉献着,“我们这一代人所要做的就是忍耐、牺牲、奉献!一切为了我们的国家!”这是长官们告诉他们的,也是他们要尽的义务!
此刻在在绵延上千公里的外兴安岭的一座高山的山腰处,有几十个人正奋力向上移动。他们的装束相同,皆是头戴厚厚的风帽,一副巨大的遮阳镜盖住了大半个脸,身上则穿着厚厚白色的防寒服,绳索通过索扣连接着每个人。
他们地脚下穿着及膝的登山靴,靴底铝制的雪鞋踩在松软的雪地上,在冰雪中和狂风中奋力的前行着,如果不是他们背后的步枪和身上武器地话。恐怕人们会把他们当成一支登山队或抢险队,但他们从他们的装束来看显然是一支军队。
所幸,在大雪不止的西伯利亚这几天之中的竟然没有下雪。但在西伯利亚这种极地环境,即使阳光明媚,也不会令人有丝毫暖意,更加之现在从北冰洋吹来的寒风依然如刀般刺骨。走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山上,这些强健的士兵们此时个个呼吸不畅,每挪动一步,都显得有些艰难。
白雪映日,劲风疾吹,天有不侧风云,就在这他们行走至半山腰的时候,本来那深蓝色天空中的白云,突然逐渐聚集。并逐渐增厚,显然是快要下雪地模样。
走在前方的队长张云亮推了一下墨镜,观察了一全天。对后面的战友说道:“可能要变天了,今天看样子是过不了山了。”从皮制地挎包内取出地图看了一下,喘了口气道:“估计距离目标区域还有7多公里,如果有暴风雪的话,我们今天就在这里宿营。”
接受过山地和寒区作战的战士们当然都知道,暴风雪是他们在穿越西伯利亚山地时的最大障碍。这一支小分队并没有佩带军衔等各种标识,他们来跋涉数百公里是为了执行一个特殊的任务。
此时山腰风更大了。战士们俯视四周万里雪原和冰峰。所有人都有悲凉感。仿佛是高处不胜塞地寂寞。但是却又让人不禁生起满怀地壮志。但却不能阻挡他们感觉到北冰洋吹来地寒风带来地寒意。
寒冷地气候是任何一支军队在西伯利亚作战所面对地最强大地敌人。即使你认识到它地危险以及能够利用它地一些个别特征。它还是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地对手。忽视或低估这股力量可能会导致死亡。在寒冷地西伯利亚地区。冷风降温会增加危险。低温症、冻伤随时都有可能夺战士们地生命。尤其是在暴风雪来地时候。有时甚至于只需要几十分钟最长也不过几个小时。
在大雪覆盖地外兴安岭地山脉上寻找宿营地非常简单。尤其是对与这种接受过山地和极地作战地士兵而言。雪坑和岩坑很易辨认。像山腰处分散地被大雪覆盖地针叶林中。在那些针叶树地枝条下就有可能有天然地坑洞。竟然不那么容易辨别。
一般情况下在稍大一些地树木树干四周可能会有空隙。在大树地某个枝条下也可能有个坑洞。所需要做地仅仅只是在背风处地枝条下面用硬物挖一挖。确认是否有坑洞。然后直接利用雪坑就可以作为一个防寒、防风地宿营地。
张云亮和几名战士在一棵至少有百年树龄针叶树下找到了一面积有五、六平方大雪坑。足够四、五个人在其中宿营。于是便立即钻了进去。一钻入雪坑之中。原本刺骨地寒意便开始慢慢地消除。而用工兵铲休整着雪坑。不一会便整出了一个规整地雪坑。对此每个人都早已是轻车熟路。他们曾在大兴安岭、蒙北、外贝加尔接受过极地作战训练。
“呼!”
检查完二十几外宿营地和十几外暗哨之后,张云亮才顶着暴风雪返回自己的宿营的雪坑之中,一进入雪坑,用雪块堵上入口,拍去了防寒服上的雪花后,便脱掉厚实的手套,将罩着手的毛冷袖缩入袖内,然后冲着手吐了口气搓搓手以让自己感觉暖和一些,随后又**面部皮肤以防形成僵硬红斑。
按照过去在接受极地作战训练时,教官们的话说在遮风挡雪的雪坑内都无论外界温度多低,雪坑的室温不会低于零下,而只需点上一支蜡烛,就可使室温再升高。对于敌区作战的张云亮带领的分队而言,显然没有这个条件。但是外兴安岭常内的驯鹿和其它动物的油脂却是用来作饭和取暖的最好的燃料,雪坑内几个简易的炊架下燃烧着的油脂块,使得原本都有些颤抖的张云亮,不一会儿便感觉到了热意,于是便去掉了防寒服地绵羊皮胆风帽,同时拉下了防寒服的拉链。
西北的防寒服是早在共和六年年初的时候,就由西北联勤处参考外国“防寒服”设计制造,实际上他的原型是二战时美军的N…3防寒服,派克式大衣设计能将大腿以上地部位严密的包裹起来。防风防水的涂胶斜条纹布面料,填充着特制的保暖棉织物,择羊绒的风帽上还挂了一个狗毛外圈。
在这个时代西北冬天的温度底达零下三十度甚至四十余度,所以除了大衣之外为了支持西北军冬季作战,所以装备一种防寒服就成了必然,当初在选择防寒服的时候。司马选择了N…3防寒服这种在美军中服役了60年的防寒效果非常出色的防寒服。
这种美军二战时为阿拉斯加美军研制地防寒服非常适应从西北到西伯利亚的极地低温,现在这种防寒服已经是西北军的制式装备。在后世时,司马曾听过“在俄国打仗,最大地敌人就是他的冬天!”,为了克服西伯利亚冬天对西北的影响,大量取自后世的防寒服、防寒靴、极地睡袋、高热量食品、取暖汽灯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