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侯门里的米虫日子 >

第68章

侯门里的米虫日子-第68章

小说: 侯门里的米虫日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媳妇的自作主张,所以她牺牲点睡眠早早来婆婆这里请安表诚意,似乎还是有些收获的。

“媳妇自然要对大爷好的,大爷是媳妇的夫君,两个人在一起又是长长久久的,就像您和公公一样,哪怕已经几十年过去,照样能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才好呢。”韩语苓一脸羞涩地笑道。

其实韩语苓这句也算是实情,放眼古今,有哪个男人能像她这位公公一样不贪色?即使已身为二品大官多年,身边始终只有婆婆和年轻时婆婆做主纳的两个姨娘,连个年轻貌美的丫鬟都没有碰过,要知道她亲爹还比公公多一个去年刚满二十的周姨娘,没记错的话,好像是两三年前纳的??呃…长辈的事不宜多加揣测,不提了!!

赵氏自然也知道自家老爷的好名声在京城里是众所周知的,不过让媳妇特地提出来,她仍免不了有丝害羞的感觉,便只草草叮咛韩语苓几句后,就忙不迭地催促韩语苓回去和姚振荣培养感情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某柔在想可能有很多童鞋很鄙视女主,觉得像女主那样凡事只有男主出面就可以的想法很逊脚…然而某柔也想澄清一句,某柔不讨厌女强人,而且没也说女强人不能做,只是某柔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什么原因走上那条路的女人,所背负的一切绝对比男人艰难十倍百倍,甚至千倍,仅仅因为先天造就了后天的差异,无论身体上或者心灵上皆是。

☆、第八十九章 回门

韩修昱和韩修昀兄弟俩虽说在姚振荣新婚那天;看似非常有兄弟情地替他挡了不少酒;说白了也是因为不想妹妹的新婚夜被破坏而已;可不表示他们俩就没那个意思,兄弟两人甫一回去永宁侯府就开始盘算好妹妹妹婿回门之日该怎么好好招待新上任的妹婿。

韩语苓三朝回门那天的一大早;韩修昱就依礼前来姚国公府接妹子回门,一行人坐着马车回到永宁侯府之时;还是永宁侯和罗氏亲自在大门内迎接他们小两口的。

只是刚进了大门,韩修昱和韩修昀两兄弟就亲切又和善地拍着姚振荣的肩膀,对韩语苓说道:“大妹,等等见过太夫人之后;你好好陪娘和你嫂子聊聊天;至于妹婿呢,交给我和你二哥招呼就成了,反正只要天黑之前回府都不算踰矩。”

韩修昱话一说完,只见他和韩修昀两人很有默契地把姚振荣夹在中间,忙不迭地往前院而去,而被遗忘在一旁的永宁侯只微愣一会儿,便也笑着跟了上去。

“大哥和二哥这是怎么要带着夫君去哪里呀?这会儿才刚过巳时而已,怎么就已经在跟我说天黑之前的事了?”韩语苓挽着罗氏的手,狐疑地看着那几人往前院而去的背影。

“八成是想着怎么灌姑爷喝酒吧?我听荣助说,昨天大爷和二爷叫几个小厮去酒楼买了三四十壶的酒回来…我估摸着那些酒若没喝光的话,他们大概也不会放姑爷离开。”站在韩语苓另一侧的唐氏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她哪里知道自家夫君算的这么精准?据说叫小厮搬回来的那些酒,数量与他们那天替姑爷挡下的酒差不多…可天知道他们怎么算的?不都该是一人一杯分掉的吗?哪里算得清楚呢?

“几十壶啊……那我家夫君到时候还能安然回府吗?不会醉到连家门在那都忘了吧?”韩语苓缩了缩脖子,有些愣怔地反问一句,话说她还真不清楚姚振荣酒量如何,万一回去之后对她发酒疯,她岂不惨了?!

“哪里能像你说的那么夸张?再说又不是没人跟着你们回门,我刚一眼望去,少说也有十来个人,再加上一个车夫,难道还怕找不着路回去?知道你是担心他们会不知分寸,不过也仅这一日而已,就随他们去吧,便是真的回去的路上有困难,永宁侯府多的是人能送你们回去,况且你大哥也知道你今日初次回门,按理是不能过夜的,想来应不会真的把姑爷灌到不醒人事。”罗氏轻拍韩语苓的手,笑得极为温暖而慈爱,大约也是知道儿子和侄子两人心中那点无伤大雅的小盘算吧。

“娘~那不是重点吧?我是觉得再怎么着也不至于要喝上一天呀?!大哥成婚那天,夫君难道没帮忙挡酒?事后夫君可没向他讨回来过,怎地他就这么小气啊?”韩语苓嘟着小嘴,愤愤不平地说道。

“那是因为我们不比姚国公府那般的惹眼,没有哪个人会故意想看你大哥出糗,不过我却记得大爷那天从姚国公府回来时,路都快走不稳了呢,听说连二爷也差不多是一样的情况,自不能怪大爷会想扳回面子,好啦,嫂子知道大妹这是心疼姑爷,这倒也好,大妹如今都懂得疼惜姑爷了,可见得你们这两日处得不错。”唐氏笑着挽住韩语苓另一只手臂。

三个人一路往庆善院而行,老夫人和吴氏,还有韩语蓉、韩语蓁几个妹妹都已经在那里等着今日回门的韩语苓。

韩语苓一进门后,喜气满面地向老夫人行礼问安,还未站直身子,老夫人就急急地要招呼人上前给她细看一番。

老夫人一边仔细打量着婚后不久的韩语苓,一边心生无限感慨,她想着大孙女虽然曾经过很长一段不听管教的岁月,总是老天有眼,让她知道及时悔改,而且后来对自己也极为恭敬孝顺,性子软和到她都有些担心大孙女去了姚国公府里不知道会不会吃亏,毕竟那是皇后的娘家,名正言顺的国舅爷府,以前多少人想要嫁给姚家长子那样好的一个女婿,如今却叫大孙女得到这个好姻缘,怎么不叫她越想越觉得倍感宽慰。

“这两日在夫家可好?亲家母对你好不好?他们家那些人好相处不?”太夫人慈爱地关切道。

“婆婆对孙女自然是好的,连老太君对孙女也很好呢,就连几个妹妹都看着挺容易相处的。”韩语苓笑着回道。

“真的吗?有像我们几个这么好说话?”韩语蓁既好奇又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哎呀!当然是都一样好相处啦,你连人家这点小醋也要吃啊?再说本来就有亲疏之别,有什么好比较的?”韩语苓对老夫人微微福身后,就走回唐氏身边的椅子上,同时对韩语蓁笑道。

“我才没想要跟她们比呢!只是觉得哪可能每家的小姑子都同样好相处。”韩语蓁扭捏地反驳道。

“你怎么还记挂着那桩事?我看古家那丫头也不算顶难相处的,只有些话你别理她就是了。”三夫人有些嗔怪地对韩语蓁说道。

“是呀!三妹不知道有些人是表里一致,却也有些人是面善心苦,更有些人是典型的刀子口豆腐心,每种人有每种人的相处方式,端看你怎么去适应罢了,再说小姑子也有出嫁的一天,你既不用和她过一辈子,又有什么值得操心的?”韩语苓瞥见韩语蓁眼底的忧色,忽地忆起古家还有个小女儿,身为古家里唯一的姑娘,从小就是被父母和两个嫡亲哥哥宠到大的,不过她隐约记得古家那位小姐并非什么心肠歹毒之辈,只是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爱逞些嘴皮上的功夫,说话有时会带上一股清高,用词也稍嫌刻薄了点。

原主留给韩语苓的记忆里自然也有不少关于韩语蓁出嫁后的事,古家小妹虽说言词有些尖锐,对待韩语蓁却也算贴心,当然啦,毕竟是被宠着长大的小姑娘,有些时候难免也会因为哥哥不比以往那样关心她而多少会拈酸吃醋,鄙视一下抢走哥哥的自家嫂子。

然而因为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让韩语蓁对这个小姑子从此抛开了隔阂,话说就在韩语蓁怀老二的那年,正是诚王初初登基为帝,朝政仍显动乱的时候,偏偏又遇上久病数月的古家两老突然先后去逝,于是古家妹婿与弟弟一则为避开混乱,二则为遵行孝道,所以决定辞官扶灵回乡,而韩语蓁因为已有了五个多月身孕,既不能跟随前往,又不敢回到当时已露风雨飘摇之势的永宁侯府,最后只得独守在古家宅内。

但是古家虽还有留着不少奴仆,偏偏好些个都是不太听管教的,韩语苓也清楚古代的某些潜规则,不说是原就不太熟悉的夫家,便是从小生长的自家里头,也有许多难以管教的刁奴奸仆,即使韩语蓁在古家老夫人跟前受过一段时间的教导,奈何怀着身子,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时。

于是甫出嫁不过一年有余的古家小妹一得知这个消息,立刻二话不说地打包好行李,领着自己陪嫁的几个丫鬟婆子,由从夫家急急赶回古家坐镇,不止要盯住那些想暗中做怪的奴仆,更要费心照顾自家大嫂,若非先前见过韩语蓁生长女的情况,可真是难为了尚未有过生子经历的古家小妹,不但陪着韩语苓嫂到生下二子古怀恩,还帮她坐月子、带娃娃,可是等到古家妹婿俩兄弟回京的隔天,她又闷声不响地回去夫家当好媳妇去了。

“没想到才两日不见,大妹连大道理都能说出一二了?不过我记得姑爷对他那两个庶妹一向不怎么放在心上,这些话该不会是他心里的意思吧?”唐氏讶异地打量起韩语苓,大约是觉得突然听见向来粗线条到极点的韩语苓竟也能说出这番话,所以认为多半不是她自己想的。

“怎么可能?!无论如何都是有着一半血缘关系的妹妹呢,夫君哪里会真的完全不管她们的事?只是夫君对妹妹的关心不似大哥二哥那样愿意表现出来罢了。”韩语苓连忙摇头澄清道。

“苓姐儿果然会替人着想了,不过嫡庶有别,那几个小姑娘怎么着和姑爷都不同一个娘生的,就算有一半的血缘相同,可也尚有另一半不同呢,凡事还是要多留点心眼才好。”老夫人眼角似瞅着某处,淡淡地说道。

“孙女谨记老夫人的教诲,不过老夫人大可放心,那府里头好歹有婆婆看着呢,孙女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去帮个跟自己不相熟的人,若有谁来求着做什么事,孙女也定会问过夫君再决定的。”韩语苓脸不红气不喘地笑着回道。

韩语苓此番话刚说完,忽地听见一旁有个细微而鄙夷的声音传来,嘲笑着韩语苓的脑残兼没骨气,几个人的目光随声意循去,正是进门到现在都没有开口的韩语蓉。

韩语苓只是轻笑一声,却没打算拿什么话来反驳韩语蓉对她的轻视,她是没骨气又怎么着?左右她家夫君自己有本事,做啥要她强出头?便是内宅的事还有婆婆顶着天,她何苦好好的小日子不过,非要去与人争这个抢那个的?硬要浪费大好光阴去争抢那些永远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的人才能算得上脑残吧?她不抢别人的,可不表示她不会守住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呀。

老夫人看向韩语蓉的目光越发显得冷淡,须臾又发话道:“苓姐儿今日回门,你母亲肯定还有不少话要同你说说,我也困乏了,你们便各自回去吧,我这里不留你们了。”

“老夫人可得多保重身子,孙女便是日后有空也是会来探望您的。”韩语苓随着众人起身之后,又不忘向老夫人说道。

“你有心就好,总是做人媳妇了,还是相夫教子为要。”老夫人语气又比刚刚柔和了一点,微笑着对韩语苓说道。

罗氏和吴氏等人带着晚辈向老夫人行过礼后,逐一离开了庆善院,吴氏和韩语蓁母女几人径自回去自个儿院子,落后几步的韩语蓉只是毫无表情地扫过韩语苓一眼,便向罗氏说她还得回去赶制一些荷包,不方便与她们一起闲聊,匆匆地转身离去,罗氏见状,便叫韩语萍也回去,然后才带着媳妇和女儿转回沐清院叙叙婚后感想

☆、第九十章 不平

这婆媳母女三人进了沐清院正房之后;罗氏又吩咐碧翠送茶点上来;然后拉着女儿的手;开始拐着弯地问起女儿与女婿之间那点子不可明喻的事。

“这种事要我怎么回答嘛!反正…夫君对我很好就是了,您就别问那么仔细;成不成?嫂子不许偷笑!当我不知你也曾被这么盘问过的?!”韩语苓鼓着脸颊,别扭地娇嗔道。

“我又没说不曾;母亲会这么问你也是为你着想,深怕你对有些事情心生怯意,左右咱们坐在这里的三个人都是成了亲的妇道人家,有些规矩自不必如闺阁之时那般严谨。”唐氏一脸淡定地回道。

罗氏亦是点头附和道:“我和你嫂子今儿个可是为你才破例一同说起这些事情;要不我哪有闲功夫管到子女的房里去?不过既然你说好就好;你嫂子说的也没错,光看你的气色红润,便知道这两三日过得很是顺心,凡事有个好起头,日后必然一帆风顺。”

韩语苓闻言,只是吐吐舌头,不置可否地晃着头,忽地又向罗氏问起了在庆善院时的情况。

“娘,这两天府里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我见老夫人对二妹的态度…看似有些愤怒不满的感觉。”韩语苓又不是傻子,不可能连老夫人的语气有什么不同都听不出来。

“蓉姐儿下个月就要办及笄礼了,本来我都想好要请赵国公夫人过来替她插笄,可没想到昨天,康王府的高侧妃突然派人过来,说是答应了蓉姐儿的请求,及笄之时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