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立隋 >

第150章

立隋-第150章

小说: 立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子英将定杨军的大部分军队,安排在了运粮队的右侧,也就是浩州唐军的方向。据消息称,这支唐军多是骑兵,所以,黄子英并没有打算将这支唐军剿灭的想法,他只是想将粮食安全的运送到宋金刚的大营,这就是大功一件了!

浩州方向的唐军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发动进攻,他们只是远远的瞧着,似乎在等待什么,黄子英虽然疑惑,可是却并没有什么动作,运送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啊,所以他只是按兵不动,依旧缓缓的向前行走。

正当黄子英沾沾自喜的时候,一支唐军出现在了他的左翼,而且,极其凶猛的向定杨军扑来,那一瞬间,黄子英大声的呼喊着,准备调动军队,抵御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可是他想不到的是,运粮队中,在这一瞬间,至少有两百名以上的民夫忽然从运粮车中,拔出了利刃,向定杨军杀了过来。

在黄子英的头颅飞向天空的时候,他清晰的看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子,一身戎装,手中横刀闪烁,带着黑压压的唐军追杀已经因为失去主将而惊慌的定杨军。

粮食,就这样失去了。只有五天的粮食了,这让宋金刚怎能不愁?

终于,在思虑良久之后,宋金刚终于做出了决定:撤军!

(说句闲话吧,小封推看起来似乎遥遥无期,我就想说一句,就因为我不会刷收藏么?TMD,有人刷收藏就要上大封推了,BJ你是在逼我吗?)

辉煌之章第四章追击

'奇·书·网'。电子书:2012…2…162:26:20本章字数:7305

“轰!”连绵的轰鸣声响起,秦叔宝看了一眼,底下,不觉有些头晕目眩之感,深不可测啊!在这个地方,只能听到巨大的轰鸣声而已,看来,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瀑布。()

初夏时分,各个水系的源头,冰川已经解冻,河水变得凶猛而浑浊起来,在这样的时节,可能是因为靠近河边的缘故,居然微微的有些冷。秦叔宝抬起头,虽然知道天上挂着太阳,可是,山谷幽深,却是看不到天空的云彩,只是隐隐约约的,从天空中,透出一丝光线下来。

自从隋军兵出清河以来,来整先期对正定县进行了攻击,不过一日,就攻破了正定县,李神通父子战死,杨浩感其忠义,将其埋葬。随后,在恒山郡停留了约有一个月,无非是对恒山郡做出安抚,大兵压境之下,恒山郡的世家大族纷纷投降,脱离了李唐,投效隋杨。

事多繁杂,将恒山郡的事情办妥之后,秦叔宝这才奉命进入井陉关,准备从羊肠小道中,穿越太行山,攻打苇泽关。这段路,说是羊肠小道,一点都不为过,秦叔宝带着士卒,只带着干粮,人人轻装上阵,所有的重型攻城器械都不能携带。长达百里的山路,坑坑洼洼,非常的难走,时不时,还得提防上方,随时可能落下来的石块。如果,这段路宽敞一些还好,可是这段路,大多数的地方,只容两个人并肩而行,有的地方,甚至只是一个身位的宽度,而且,左侧,是高高的山峰,将天空完全挡住,看不清天空的色彩,而右侧,则是深不可测的谷底,只能听见“轰轰”的水声传递上来,当然,有的地方也能看见河流,上路犹自浮着一些冰块,稍微靠近一点,就能感到河水的寒冷。

在河的对面,则是被河水削平的悬崖峭壁,瞧着这高大的山峰,也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这些山峰才被河水冲刷成这样,光滑的连善于攀岩的猿猴都不能站住,更不用说攀爬了。或许,有了延袤千里的太行山的时候,那些无处可以流泻的河水,就不停的在冲刷着连绵千里的太行山吧,所以,才会有了太行八径。

山路南行,秦叔宝早就知道。陛下也早早的做出了安排,军中的士卒,脚上穿的鞋子,都是精心制造的鞋子,专门用于行走山路。尽管秦叔宝早有准备,这山路还是难走了些,一路上,居然有二十余名士卒,在经过特别险隘的路段的时候,居然没有站稳,不小心滑了下去,然后,所有的士兵,听到一声惨叫,在山谷里久久的回荡。

有士卒颇为小心的趴在路上,向下探出头去,只能看见汹涌而冰凉的河水,将袍泽卷在其中。那名士兵奋力的挣扎着,可是没有用,在大自然面前,有时候人的力量显得是那么的微弱,那么的不值一提。

只是片刻的时间,那名袍泽就被卷向远方,不见踪影。和他关系颇好的士卒们大声的叫着,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就这样的消失在远方。

路,虽然艰险,可还是要走。秦叔宝只能大声的喊着,提醒士卒们打起精神,小心谨慎。对于这种非战斗伤亡,秦叔宝只能尽量的避免。

在秦叔宝经过这段艰险的山路的时候。苏定方却是走出了滏口陉,屯兵在壶关外。虽然从路程上来说,滏口陉和井陉关一线的关口差不多,可是这段路,却好走很多。同时,因为杨浩在恒山郡有所耽搁的缘故,所以苏定方提前到达了壶关。

到达了壶关之后,苏定方并没有盲目的攻打,而是将兵马驻扎在神麇山,静待时机。

河东。柏壁。

得到宋金刚撤退的消息,李世民有些犹豫。

尽管诸将纷纷请战,可是李世民仍然不动声色。在他看来,宋金刚几度逼迫唐军决战不成,定然不会轻易的撤军。谁都知道,在这个时候,撤军,无疑是前功尽弃。宋金刚一代枭雄,定然行此下策。撤退,恐怕不过是宋金刚的计谋而已。

揉了揉额头,最近,每日睡眠的时间不足两个时辰,所以李世民的面色有些苍白,声音也有些嘶哑,眼睛中充满了血丝。

“秦王,不要在考虑了,定杨贼子定然是粮草不济,所以无奈退去,机不可失啊!”殷开山作为当初太原起义的第一批将领,相对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其他将领,自然更有资格一些,所以在诸将均是眼睁睁看着秦王,却没有人吭声的时候,殷开山首先说话了。

在他开口之后,许多将领均是相视一眼,纷纷出言相劝。本来嘛,作为军人,最大的依仗就是打仗。不打仗如何获得功名?不打仗如何博得一世富贵?可是自从去年十一月,大军驻扎在柏壁一来,除了几次并不是很畅快的出击,就没有打过什么仗,一直在营中困守,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对于这样的日子,士兵们都闲的手痒。虽然在大营中,日常的锻炼并未放松。可是不能上阵杀敌,终究是过得不痛快,心中颇为惦记。如今,定杨军撤退,正是取得功名的时候啊!怎能不叫诸将跃跃欲试?

看着诸将的模样,李世民忍不住笑了,看来这些日子,诸将都憋得很辛苦,“有没有持反对意见的?”李世民终于缓缓开口。

诸将相视一眼,均没有吭声,看来,将士们都是求战心切啊!

李世民静静的扫视众人,心中却自有注意。虽然诸将求战心切,可是,李世民也不敢妄动啊!从开春以来,定杨军就开始缺粮,可是如今三个月过去了,宋金刚还是支撑到了现在,何故断粮?自己并没有再度派兵,前去打劫定杨军啊。所以,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不过是诱敌之计罢了!

宋金刚此人,诡计多端,假装派寻相北上,明着是说军中缺粮,不得不退回太原,可是,暗地里,谁知道他打着什么主意呢?河东地带,大都是山,尤其是柏壁,地处太岳山的南端,地形复杂,焉知宋金刚在那里埋伏了奇兵,正等着自己上钩?

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已经着急了,如今的形势已经非常的清楚,两军对峙越久,就对定杨军越为不利!相信宋金刚肯定明白现在的情况,定杨军要取得胜利,就要速战速决!所以,宋金刚才会派出寻相北上,假装露出破绽,然后引出唐军,逼着唐军和定杨军野战,一决胜负!

否则,宋金刚若是真的要北撤,何必如此大张旗鼓?怕唐军不知道?

综合各方面,李世民认为,这是宋金刚作出的诱敌之机,目的在于和自己决战,避免越来越不利的局面!

他李世民召开这个会议,是应诸将的要求,也是想听听诸将的意见!果不其然,诸将都认为定杨军粮尽,不得不退兵,如今宋金刚撤退,正是追击的好时机,趁着这个机会,一举歼灭宋金刚,一吐几个月以来的恶气!

在李世民看来,在进行之前,务必要弄清楚定杨军的真实意图。只有确切知道定杨军是否有阴谋,他李世民才会出手。而这一出手,就要宋金刚血本无归,就算不能生擒刘武周,也要打的他有生之年,不敢再下河东!

只是如今众将求战心切,他李世民倒不好灭了自家的气势,所以,他一直沉默着。

当殷开山说出那番话的时候,帐中群情汹涌,人人奋而请战,争做前锋,生恐别人抢了功劳。

“这……”李世民正要准备开口,这个时候,帐外一名士卒大声的喊道:“殿下,公主殿下派使者马三宝前来!”

李世民的声音戈然而止,他知道士卒说的公主是谁,可是他的心中仍有些疑惑。

在这个时候,平阳派了心腹家童马三宝前来,难道有什么要事吗?

殷开山也是一愣,对于马三宝,他也是非常熟悉的。当年,皇上于太原起兵之时,平阳公主身在鄠县,她派出家童马三宝,说服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盘踞在关中各县的山贼,使得平阳公主的军队多达十余万,并一度攻下盩厔、武功、始平诸县!从而威震关中,他马三宝可是说是功不可没!后来平定西秦薛仁果,马三宝也甚有功劳,只不过他甚是念旧,虽有大功,却一直跟在平阳身边。

“请!”李世民虽然不明白马三宝为何来到这里,可是他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大事情,不然,平阳公主不会将她身边的心腹派出来的!

片刻之后,一个长满胡须,看起来很是剽悍的男人出现在李世民的帐中,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此人是何屠夫,断不会将他同那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关中群寇的马三宝联系起来。

马三宝在诸将的注视之下,走进大帐,然后拱手施礼,道:“参见殿下!”

“免礼!”李世民急忙道,他的心中有些着急,不知道平阳出了什么事?

马三宝快步走了过来,诸将知道有要事,均是纷纷放低声音,屏住了呼吸。帐中安静下来之后,马三宝在李世民的耳边,低声说着什么,不过看他的表情,似乎是好事啊。

“当真?”李世民闻言,心中大喜,脸上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这个消息,还真是太意外了!

马三宝重重点了点头,然后道:“殿下,如今公主正准备赶往苇泽关,还请殿下速速发兵,一举击溃宋金刚。只要宋金刚一败,苇泽关的定杨军必然不战而降,届时公主夺取了苇泽关,才能阻止隋军西进河东啊!”

李世民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低声问道:“如今可知隋军动静?”对于隋军的西进,通过前些日子父皇派来的使者,他已经有所耳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李世民既要击败定杨军,更要在取得胜利之后,防住隋军,才能保住胜利果实。本来,李世民还在犹豫,毕竟他虽然厉害,可是毕竟不能分身去取苇泽关啊,帐下不是没有将领,可是这里,离苇泽关还是太远了,途中更是要经过上党诸郡,而这些地方,如今是属于定杨军的地盘,就算因为宋金刚的溃败,这些郡县纷纷投降,可是,路途还是太远,就算一路狂奔,日夜不休,起码也需要五天的时间!四天,究竟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幸好,平阳有先见之明,去取苇泽关。如今平阳在张难堡(今平遥西南),从那里奔袭苇泽关,只需要两日即可到达。

天不绝大唐!

李世民猛地站了起来,马三宝的消息,让他确定,定杨军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真正的缺粮而撤退!当然,李世民深知,在这种情况下,才要越发的小心谨慎,毕竟,对面的可是宋金刚。

宋金刚撤兵,自然毕竟早有准备,他以寻相为后军,掩护大部队,缓缓的向太原撤退。同时,宋金刚让尉迟敬德埋伏在太岳山的某个山谷之中,只要李世民胆敢追来,尉迟敬德就会从唐军的后军杀出,或许,这样还可以反败为胜呢?

可是李世民虽然年轻,却已经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当年,杨广被困雁门关,李世民就已经初展峥嵘,后来更是经历了大唐入关的历次战役,又经历了第一次浅水原的失败和第二次的扬眉吐气。可以说,正是有了第一次浅水原的失败,李世民才真正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将帅。面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从此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李世民显然是韧性极强的人,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李世民的潜力。

在追击宋金刚的时候,他并没有轻易的追击,而是派出大量的斥候,四处的探查,以防宋金刚隐藏在太岳山中的伏兵。同时,他派出小股的骑兵,对定杨军不停的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