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梦幻之北宋 >

第140章

梦幻之北宋-第140章

小说: 梦幻之北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可能xìng要大些,不管怎样,蔡京父子通敌的罪名是坐实了,失踪就失踪吧,除了让各道、府注意下,君臣一致认为没有特意去找的必要。

    帮王麟擦完屁股,赵佶又头痛起辽国有火器的事,和朝中大臣商议了几次,都没什么好办法,总不能直接打过去,众人可底气不足。见朝中大臣没什么好主意,赵佶很是失望,还是宣召王麟吧。

    “三郎,这事不能老这么挂着,我也想过了,两千支火枪还不算麻烦,我就怕辽国那这些火枪做样板,一步步弄出他们的火枪,那就麻烦了。”赵佶现在和王麟说话越来越随便了。

    他随便,王麟可不敢和他学,老老实实行礼答道:“陛下说的不是没有可能,辽国也有不少大宋人,有些人很有能力,难说会学会造火枪,可眼下还真没什么好办法,打还没准备好,不打会养虎为患。”

    赵佶不满到了,“怎么你也没办法?不行,你要想出办法才行!”

    “这。。容臣下去想想?”

    赵佶心中急,也怕他一去几rì又没了踪影,“不行,今rì你就在我这想,来人,告诉禁卫,驸马王麟敢踏出宫门一步,跺了他的脚!”

    王麟心中那个气啊,自己造什么孽了,回家被四位妻子动不动就威胁,来到外面还要被赵佶威胁,不是说求人办事要给笑脸么?

    一屁股坐在地上苦思了一圈,把赵鹏程给的记忆都翻遍了,也没想出办法,“陛下,臣真想不出,陛下还是让人来跺了臣的脚。”

    赵佶闻言轻叹了口气,“罢了,想不出就想不出吧,唉,三郎,这事我不怪你,你也尽力了,我也知道难办,只是不做点什么,我心里堵得慌。”

    做点什么?王麟心中一动,“陛下,解决这件事臣没办法,可还真能做点什么应对以后辽国的威胁。”

    “快说!”赵佶的心一下子就被提了起来。

    “陛下可还记得臣说的经济战争,如今大宋不缺粮食,陛下也有钱,臣想可以开始了,就算不能阻止辽国造火器,我们打垮他的经济,没钱了臣看他如何造火器!”

    赵佶眼睛一亮,造火器花费巨大他是知道的,要不是有王麟的五百万两黄金垫底,他都愁钱。“说的好,三郎,要怎么做?”

    “陛下。。,这样…这样…”

    赵佶不知不觉的也做到了地上,二人就一直嘀咕着,赵佶不时的点点头,门口内侍见状,飞一般的去禀报王氏了。

    王麟走后,赵佶心情大好,回到寝宫,王氏笑道:“当今天子也席地而坐,传出去言官怕是又有话说了。”

    “你监视我?”赵佶怒了。

    王氏一愣,有些慌了,想了想咬牙道:“只要官家召见王麟,妾就会让人传递消息,妾不是监视官家,妾答应过官家,要保住王麟,官家若是觉得妾做错了,尽可责罚,除非有一天妾不是皇后,不在官家身边,妾就无能为力了,但只要妾还是皇后,答应官家的事就一定会做到!”说完低首垂泪。

    赵佶心中一暖,王氏是皇后,已经是一个女子能达到的最顶峰了,本来可以什么都不管,不说,如今能为一个承诺尽心帮自己,哪怕得罪自己也心甘情愿,只能证明她为自己可以付出一切。见王氏落泪,赵佶心中一疼,走过去轻轻抱着她,“铃儿,是我错了。”

    王氏刹那间有了幸福的感觉,紧紧抱着赵佶,“你是我的夫君,为你死都行。”

    赵佶觉得自己被融化了,为他死的话他听多了,可从来没有像今rì听到王氏说的那种感觉,赵佶内心中都涌出一种他说不出的滋味,此时若是王氏有难,他都觉得自己一定会替她承担,哪怕是死都行。

    “铃儿,下辈子还做我的妻子好么?不管我是不是皇帝,我都想守着你,呵护你。”

    王氏有些不敢相信这话是从大宋皇帝口中说出的,抬头望着赵佶,她有些痴了,“不管几辈子,我都是夫君的。”边说边吻着了赵佶,赵佶瞬间就僵了,感觉太美妙了,他贪婪的吮吸着王氏的小舌,这一刻什么皇帝,什么大宋通通不重要了,良久二人才分开,王氏脸红红道:“铃儿想夫君了。”赵佶二话不说,抱起她就朝床走去,这一夜,赵佶有种真正做人的感觉,以前都白活了。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对辽策略(一)

    崇宁一年十一月十二rì早朝,赵佶环顾殿中文武诸臣,见到王麟站在一个角落,微微一笑,“驸马王麟提议在宋辽边境建立一个特区,具体要做什么,王麟还是你来说,朕有些说不清楚。”

    听到赵佶点名,王麟不敢怠慢,急忙出班来到大殿zhongyang,朝赵佶行礼后,起身环顾了下四周,然后缓缓道:“陛下,臣想设立这么一个特区,主要是面对辽国,臣听闻今年江南、江北多个道、府粮食都获得了丰收,眼下粮价有下滑的迹象,臣计划在各道、府收购粮食,运到特区,低价买给辽国。。”正说得起劲,殿中站立的大臣们中突然传来一阵高呼:“陛下!不可!王麟这是通敌!”

    王麟心中那个恼火,好端端的被打断,弄得他不上不下的,转身一看,是右正言刘拯,也不等赵佶发话,王麟冲着刘拯吼道:“没规矩,我还没说完,你说什么!我要是通敌,敢在这紫宸殿说么?刘大人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殿中众臣顿时捂着嘴笑,王麟这话没错,通敌的事情谁敢拿到朝堂说?有几位和刘拯怀着同样想法的只擦冷汗,幸好刘拯动作快,先发了言,自己免了被喷的命运。

    刘拯恨恨的瞪着王麟,王麟也不管他,接着说道:“大宋的粮食低价卖给辽国,辽国必然粮食不缺,粮价也自然下降,北方苦寒之地,粮食产量本就不如大宋,如果粮价跌了,辽国百姓自然就不愿意种地,那点产量,交完租子就不会剩下什么了,这样,辽国对大宋就有了依赖,万一遇到个天灾什么的,咱们把粮食一断,百姓没了吃的,自然就乱了,就算能镇压住,也不持久,不要多少时间,别说打了,饿也要饿死他们。”

    “陛下,王麟这样做有违天和,yīn险毒辣,此等yīn毒之计有损我大宋威望!”王麟一听,怎么刘拯这厮又跳出来了?一股无名火起,“刘大人是不是疯了?饿死人有违天和,有损大宋威望,难道派军杀过去尸横遍野就是好的了?再说我这话还没说完,你跳出来作甚?”

    “王麟!自从你进到这朝堂,就弄得乌烟瘴气,那还有礼义廉耻?圣人云。。”

    “打住!别子曰、子云了,圣人死了上千年了,大宋这点事圣人不知道!别拿圣人的话来套我,别忘了,我可不懂!”

    赵佶好容易忍住笑,王麟这嘴,可真损啊,刘拯差点没气死,“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为臣者,不读圣人之书,不明事理,如何辅佐陛下?如何为黎民百姓做事?”一席话说得众人频频点头,有理。

    “为臣者读书就能辅佐陛下?为黎民做事?刘大人,说你读书读傻了一点不假,我不明白你怎么能站在这里。”王麟这话可得罪了不少人,顿时大殿中议论纷纷,赵佶也蹙起了眉头,刘拯大怒,捋了捋手袖,“你今rì三番五次羞辱我,若是不说个明白,我就与你拼了!”

    王麟轻轻一笑“圣贤书我是读的不多,不过,我可不是什么都不懂,为臣者,上对天子,下对百姓,上要替陛下分忧解难,下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我大宋何愁不能千秋万载,一统天下!”

    “读圣贤书是学做人的道理,不是做官的道理,每rì端着圣贤书找陛下的错,找百姓的错,是为臣应该做的?何况圣贤说的也不都对,要不千百年来,为何没人按照圣贤所说打造一个太平盛世?想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国最终成正果?更何况当初圣人说的有些话是对特定的人说的,当今陛下可是当初那些诸侯国君可比的?刘大人,读圣贤书是好的,可不管场合,不管对方是谁就一味乱用,不是读书读傻了是什么?若论起读书,大人比起那些教书先生差远了,人家还能子丑寅卯说出个花来,甚是jīng彩,大人就会个子云、子曰,也不知道子为何云、为何曰,难怪诸位大臣不喜欢言官,真是没创意。”

    王麟话音刚落,刘拯顿时背过气去,众人慌忙替他掐人中,内侍则飞奔着去找太医,等刘拯幽幽醒来,众人才松了口气,不由得又想起王麟说的话,还真有些道理,赵佶则上下打量着王麟,这厮不读圣贤书,为何能说出这等话来?

    “好啦,王驸马,别在折磨刘拯了,你那圈圈,圈着谁都受不了,只有别人上当的,哪有你吃亏的?”赵佶开口道。

    殿中众臣这才想起王麟下圈套人的本事,没看邢恕就学聪明了?至今一言不发。“陛下,这话冤枉臣了,臣那是诸位大人的对手?咦,熊大人,别躲,你可要给我证明,我就着了熊大人的圈圈。”

    熊本尴尬的从安涛身后走了出来,“王驸马,不就是跟我去了趟应天府么?那没什么啊。”

    “还没什么,大人和联手,不但从我这套了主意,还用我出的主意生生从我两位娘子那套走四万两黄金,这事忘了?”

    赵佶闻言顿时好奇了,“快说说!”

    熊本无奈,只得把当rì之事说了遍,殿中大臣和赵佶听了,不觉得好笑,反而有些敬意,“怪不得你总说没钱,朕一直都不信,以后缺钱和朕说一声,别人不给,朕给!”

    殿中众人又是一阵sao动,有几人心中打定主意不找王麟麻烦,有机会还要跟王麟套上关系。

    “多谢陛下。”

    “你接着说。”

    “陛下,臣说道哪了?”一番折腾,王麟思路有些断了。

    曾布忍着笑提醒道:“卖粮食给辽国,一旦有天灾,就可断粮。”

    “哦,谢曾相公,断粮只是一种狠招,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大人要想治辽国这是最缺德的,陛下和我还是喜欢温柔些的法子。”

    众人一听,算是明白了,听他说话,最好先听完,不然还真会着了道。

    “粮食低价卖给辽国,肯定要吃亏,不过我可没吃亏的习惯,我打算用卖粮食的钱,从辽国低价买马,组建骑兵。”

    “王驸马,老夫有个疑问,可否先为老夫解惑?”韩忠彦问道。

    “韩相公请说。”

    “低价卖粮食给辽国,这不会有什么难度,可低价买辽国的马,老夫觉得不靠谱,辽国为何要买马给你,还是低价?”

    王麟思索了下,“韩相公,咱们打个比方,我就是卖粮食的,大人府邸就是辽国,我低价买粮食给大人,大人接受么?”

    “这等好事,当然愿意了。”

    “韩相公愿意买,自然要拿钱出来,这样,我这是粮食减少了,韩相公府上的钱减少了,对吧?”

    “对”韩忠彦隐隐觉得有些不妙。

    “可韩相公府里不止需要粮食,布匹、食盐也是要买的,等韩相公发现府里都没什么钱了,怎么办?”

    “嗯,老夫会去借,或者等陛下的俸禄。”

    “俸禄就不提了,那是陛下给的,我这只是比方,如果邻居、好友都是穷人,韩相公怎么办?”

    “实在不行,就卖东西。”韩忠彦说完这句就明白了。“老夫知道了,驸马将粮食低价卖给辽国,辽国的钱就大量流到我大宋,等他想用钱就只能卖东西了,西夏是穷人,没钱借,大宋?自然也是不会借的,卖东西就没什么好挑的了,只能等驸马提出要买什么,给什么价。”

    “韩相公不愧是当朝宰辅,这么复杂的事都想清楚了。”王麟竖起大拇指说道。

    “老夫还有疑问,若是辽国发现驸马意图,不准买大宋的粮食,或者不准买马怎么办?”曾布问道。

    “曾相公问得好,不过曾相公别忘了,诸位大人都是听我说了才明白的,辽国一开始肯定不会觉得有问题,买粮食么,有什么不好?等他发现有问题时,想制止也制止不了,怎么跟他的百姓说?不准吃便宜的粮食,只准吃贵的?”

    “驸马说的没错,若不说仔细了,谁知道这后面藏着许多圈圈?”韩忠彦笑道,殿中大臣闻言都笑了。

    “至于不准卖马?这做不到,在大宋不准贩卖食盐,可到处不都有人卖私盐?人若是有利可图,什么事不敢做?”

    “这事驸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完全可行,陛下,臣只是不明白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安焘出班问道。

    “王麟,说说你的意图。”

    “诸位大人都知道我大宋的良都府,那是在扶桑国土上,诸位大人可能都知道,如今良都府已经有七县,方圆近七百里,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