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空降抗日突击营 >

第313章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313章

小说: 空降抗日突击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伟大的苏维埃政权新生的头几年,尤其是在1922年前后叛逃到西北利亚的白匪军,多年盘踞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够到的地方,多年来给我们制造了很大的麻烦。若不是乔巴山同志和他蒙古人民军一直顶在这里,我西北利亚的苏联红军是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最后消灭白匪军的。”

“白匪军祸乱了十年,紧接着就是蒙古汗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丹增等为代表的传统库伦集团的多年叛乱,尤其是在苏赫巴托尔同志被他们谋害后,乔巴山同志更是殚精竭虑,四面出击。哼,所以不得不说,孟遥是选择了一个最好的时机。”

乌兰夫点了点头,心情颇为复杂地沉默了下来。

老实说,在心底深处他对这片被实际给无奈地割了出去的蒙古大地,他是内心极其痛苦地不舍的。这是他的热土,更是从属于中国原有版图的热土,也是他的蒙古族先辈留下的热土,他又如何不深深地眷恋着它。

然而,世界的大势已经是这样,他作为党的一份子,又能说什么呢?

突击营这一突然搅局,或许未尝不是一个变数。

等着吧,最终还是要按照党的指示去行事,也许会有另一番局面出现也未可知呐。

说话间,两人盯着远处的目光,突然一愣。

然后,两人身边的所有战士,几乎是本能地抓起手中的长短枪,慢慢将他二人围在了中心。

奇怪呀,这一片原来鸟都不拉屎的地方,现在怎么变得这么热闹起来,就连西洋人都组成了大军团开进了这里,他们又是如何穿过重重屏障而来的呢?

不对,西北一线虽然没有日军,就算没有重庆政府的军队重重阻拦,那几个把地盘看得比命还重的西北“马儿”,也绝不会让这些西洋人如入无人之境大摇大摆招摇过市的。

两人几乎是同时推开了挡在身前的战士,举目再次望去,却见一直都懒得和他们多说话的姜成,发出夸张的笑声奔了过去。

两人不觉对视一眼,胸口的一口气猛然一泻千里。

得,突击营的队伍里,竟然连西洋人都有了。

只是,不知道突击营还有多少秘密。而且,放着那么多国人不招募,孟遥弄出这么一支“国际纵队”出来,目的何在?

炫耀武力和影响力,还是暗藏玄机?

原来,两人齐刷刷地看清了迎面飘扬而来的那面大旗——

“突击营国际纵队”。

不过,看着、看着,随着两支队伍距离的不断拉进,两人不觉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互相摇了摇头。

黑人,那位孟遥大人,真不知是什么口味,连黑人都弄了进来。

哎等等,老天呀,居然还给了他们一个正式的“黑人营”番号。

两人正腹诽着,一队黑人士兵趾高气扬地走到了两人身边,同时也同样好奇地将一双双目光,投向了一脸都是古怪表情的格里高利和他的哥萨克骑兵们。

两支一黑一白的队伍,突然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碰面,不对眼才怪呐。

当然,黑人营后面,同样是一排排的白人,而且看上去比哥萨克骑兵看上去更威风、更有活力。

为啥,就凭背着的枪和身上的军装。当然,还有脸上的神情。

所以白不是对眼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这种白和那种白,让这些就要擦肩而过的黑人士兵,都忍不住露出了会心一笑。

好吧,杰瑞这个出了名的黑人捣蛋鬼、嘻哈士,终于按耐不住地停了下来。

这家伙不敢松开脖子的风纪扣,但取下帽盔还是可以的。将帽盔抱进怀里,一只手便伸过来,看样子是想像老朋友一样将它放在格里高利的肩膀上了。

选择格里高利,当然是因为他一看就是这帮白人的头儿,就像紧跟在后面的白人团的那个家伙威尔逊。

“嗨,兄弟,受苦了,看来你们也是一进入国境就被营长赶下了车子。没关系,像这种长途拉练,我们在海岛上早已习以为常了,而且我发现,这比围着海岛转来转去好多了,起码可以长驱直入。”

这混蛋有点美国佬的味道,看来不是从非洲骗来的。

格里高利斜眼望着肩上的那只黑爪子,沉声以命令的口吻道:

“少校,把你的手马上给我拿开,站在你面前的不是尉官,也不是校官,而是一名苏联红军的将军,懂了吗?”

“什么,你不是我们的人——”

杰瑞讪讪地愣了一下,但很快耸耸肩膀道:

“苏联红军,啊哈,那太好了,看来我们接下来可以结伴同行,在路上可以顺便切磋一下战术了。老实说,电影上的你们,明显被人吹牛过头了。”

格里高利一怒,刚要发火,另一边肩膀却又压上了一只手臂。

不过,这一次却是白的,而且还是毛茸茸的。

格里高利扭头一看,果然是一个白人,正笑眯眯地盯着他,裂开大嘴就笑:

“啊哈,这里果然有传说中的俄国人,怎么样兄弟,认识一下吧,我叫威尔许,祖籍美国北卡莱纳州,现任突击营国际纵队白人团上校团长,你是——”

话音未落,姜成突然插进来,一把将两人推开了。

“乌兰夫同志,格里高利同志,很抱歉,我现在正式通知你们,你们不能再继续前进了。不过,我会留下来陪你们,并在此就地搭建一个临时军营。我们营长说了,你们是贵客,一定要好好招待一下才行。”

乌兰夫、格里高利顿时一头大汗。

真正的好招待,是这样的吗,人都到了家门口却不让进,这是哪门子待客之道呀。

“姜成团长,我想我们必须要提醒你一下,我们代表的不是我们个人,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延安和莫斯科。”

姜成闻言,脸上不觉一黑,不过,他马上又是微微一笑道:

“我说的正是这个,今天中午,我们营长已经启程,前往重庆了。因为根据中美苏三国首脑合议,决定三日后召开一次五方会谈,现在,你们都清楚了吗?”

第四卷抗日烽火第481章、西路军背影

第481章、西路军背影

由于事关重大,丽丝?梅特纳、弗里斯这些从欧美各国秘密集结而起的核科学家们,在突击营设在各国办事处的周密部署下,明面上由一个严密而庞大的商业车队护送,暗中却在孟遥的一级密令中,一直都处于黑衣人的全程掌控下。

这批极其特殊的团队,并未像各国特务机关采用的惯常人员转移手法,分期分批、乔装改扮,而是直接以一个庞大而公开的商业车队,既不走最为快捷的空中,也不走相对隐蔽的海陆,而是全部经由陆路一路经停哥本哈根,过波罗的海、波兰的华沙、红色苏联欧洲部分的重镇基辅,穿越第聂伯河,然后绕道斯大林格勒,长途跋涉到阿拉尔斯克,最终进入巴尔喀什湖旁的阿拉木图。

在孟遥的心中,这才是一条最安全的道路。

因为除了波罗的海和波兰两段里程中略有风险,出了华沙之后便几乎尽入红色苏联版图。这两处突击营目前还没有合法而公开的商业武装,其他沿途都已建立了合法的商业武装、各商业公司总部以及补给点。

最为重要的是,陆路完全不像海路和空中转场,一旦出现不测情况,突击营是可以有能力控制的。而海空方面,一旦出事,基本就是九死一生。

还有一点就是,在万里转运这批特殊人才的同时,突击营正好可以实战测试一下这项投入了巨大财力、物力、人力和心血的万里秘密大通道,是否真的像设计中的那样,完全有机而秘密地将欧亚大陆成效显着地连接了起来。

自然,作为这个项目第二负责人、同时又是执行人的穆思华,首当其冲地要率先垂范。不过,黑衣人她却是尚不知晓的。

万里征程,可能的确是有点漫长。

但这却又绝不等同于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因为首先从设备上而言,这个万里大挪移,便在技术上保证了突击营的这次大行动,基本上是万无一失的。

当然其中还是有不少插曲的,因为沿途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

于是新的面孔,新的安排,然后还有结合各自的信仰、生活习俗和个人好恶,在这一站与下一站之间都要重新打乱、重新调配完毕。

尤其是在顺利地穿越大半个红色苏联的管辖区域后,穿过中苏边境,进入自己中国版图内的第一座城市伊宁,穆思华这次长舒一口气,第一次放松心情地将大家都放出了笼子,结果却有惊无险地闹出了一场笑话。

原来,在盛世才的地盘上,延安方面早就在此布下了几支秘密队伍,名义上是与盛世才武装直接挂钩,实则自行其是,就像西北各省的**敢死旅那样。

庞大的车队一进入xīnjiāng,盛世才还未得到线报,这里的红色武装却第一个知道了消息。

呵呵,别说他们,就是盛世才亲自赶来,恐怕他也会吃惊地瞪大双眼,呆若木鸡,然后山呼万岁的。

因为xīnjiāng地大物博,可时至今日,却没有一次今天这样惊天动地的动静。

一排排见也没见过的大汽车,一溜溜蜿蜒曲折地开来,数量之多,几乎一眼望不到边。更有那一个个奇装异服的人,好奇地从车内探出头来,向着这片神奇的土地和旖旎的城市张望、打量。

更让人惊叹的是,最后他们居然全部停了下来,然后在一个个看似向导的人带领下,一队队走向街道、集市、商铺,开始出手阔绰地挑起了物品。

于是很快的,几条大街上的所有商品,只要是带着一点异域风情的,几乎全部都被一扫而空。

车队再次启动后,全城的人才反应过来,并且立刻陷入到一种疯狂中。

天呐,这太叫人不可思议了吧?

早知道这样,今天真应该将所有的存货全都摆出来。

兴奋、激动而又后悔莫及的情绪,几乎传染了整个伊宁城内外。

当然也有好事之徒,硬是跟着车队从头到尾将车子数了一边。最后,这些好事之徒一个个停下来,咬着手指盯着远去的车队,恨恨不已地停下了脚步。

整整120辆大汽车,若不是绵延数里,他们又如何能追的上。

而这些令人惊奇的车队,跋山涉水突然出现在这儿,带着一路的风尘仆仆,每辆大车斑痕累累,每张面孔都带着沿途各地异域的气息,很显然他们不是从国内某个地方穿越而来的,真不知道在土匪成堆、军阀成群的千山万水中,是如何一路走到了这里,现在又要去往何方。

正当穆思华坐在最前面的开道车上,一摇三晃地盯着前方,感叹着终于快到家的时候,不远处的路口,突然出现了大批的骑兵。

而在骑兵的拱卫下,一些明显是老百姓装束的人,开始肩挑手扛地将无数的货物搬上道路两旁。这边还在忙乎着,那边远远地又出现了无数的牛拉马驮的队伍,也是忙不迭地在大路两旁,开始摆出一堆堆的物品。

这是怎么回事,拦路抢劫吗?

就在穆思华远望着这些土匪不像土匪、民众不像民众的人,热火朝天的忙活中,一个骑士带着一小队骑兵策马飞来,从第一辆前卫车开始,一路扬鞭,将整个车队都巡视了一遍,方才又策马返回,重新回到车队前拱手高呼一声:

“我们是xīnjiāng抗日敢死队,请放心,我们不是土匪武装,更不是要实施抢劫。请你们派出一位首长,我有事拜托。”

呵呵,这个腰间别着两把盒子炮的人,恐怕不知道,此刻几支黑洞洞的狙击枪正笼罩在他的脑门和正心口处。当然,如果是晚上的话,他或许还是会察觉到身上那几道不同寻常的红外线光芒的。

“去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穆思华一摆头,一个参谋开门走了出去。

等他折身返回,穆思华不觉抿嘴就是一笑。

其实不用问,道路两旁的那些老百姓的动作已经很清楚,大概他们在伊宁大手笔的消费,已经传遍了四野。

不过,要做交易有必要搞出这么大动静,还要大批骑兵一起跟来吗?

穆思华哪里知道,这批骑兵其实就是遗留在xīnjiāng的原西路军的一支失散部队。在延安驻xīnjiāng办事处黄火青奉令以公开身份接应西路军,那最后一批不到五百人的成建制的部队被接走后,一直到数年间仍有零星西路军指战员寻迹找来。

随着延安力量在xīnjiāng的逐步渗透和扩大,尤其是在陈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大人物的到来,xīnjiāng很多小地方俨然都是一派“小延安”气氛,并吸引了包括大文豪茅盾、大学者张仲实、大艺术家赵丹的长住。

但与这种欣欣向荣的革命气氛相反的是,本来就贫穷、落后的西北地区,随着大批外来人员的涌入,使本来就不发达的社会更加雪上加霜,粮食一跃成为该地区最为头痛的大事。

于是,这批陆续归队的西路军指战员,终于让延安驻xīnjiāng的最高决策机关找到了一线希望。

毕竟时隔多年,又无从查证,这些陆续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