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也能好吃好喝了。
事实上以郑乖官的地位,想收买颜山农,未免还不够格,可架不住乖官有穿越人士的光环在身,把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改头换面,顿时就把老头给钓上钩了。
若说这句话有多么动听,那倒也未见得,老头是能讲学'圣人之道在百姓曰用处'的一代儒宗,胸中才学非同小可,可当今世上,也只有乖官敢于那么跟老头说话,何况老头冷眼旁观天下数十年,一个人也未入他的眼,当初张居正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如今一把老骨头了,眼看没多少活头,既然冒出这么一个国舅来,也罢!便来瞧瞧他能做出什么事儿来罢!
故此,乖官顺利钓龙成功,人民日报的主编进了夹袋。
孙应龙乘坐的乃是军用五桅快船,不过数曰,便到了宁波,老头在孙应龙所请之下,悠哉游哉下了船,刚上岸,就发现码头上一大群人,为首的正是宁波知府沈敦虞,旁边是陈继儒,后面俱都是当地名士,怕不有百十人,老头一愣之下,沈府尊已经率众过来,到了跟前,领着众人深施一礼,“沈榜见过老师。”
沈榜当初也是听过颜山农讲学的,也可算是老头的学生,事实上老头从嘉靖年开始便一直在北京讲学,有时候一榜春闱,几乎所有的进士见到他都要口称老师,说是桃李满天下绝不为过。
孙应龙早一日前就偷偷着人放下小船先到了宁波,如今颜老头在他心目中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自然不能怠慢了,在孙应龙这等人眼中,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自然是走到哪儿都有人相迎,离开哪儿都有人相送,开口之前要先咳嗽两声,下面人全部凝神倾听,若有什么天灾人祸了,自有人大喊一声'让大人物先走',这样方才不负大人物本色。
颜山农看旁边孙应龙的表情,心知肚明,不过,他并非那种行事方正眼中揉不得沙子的老夫子,也深知为大事者,身边自然少不得这样的人,这个孙应龙便是如此,未必是头上长疮脚板流脓的坏蛋,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故此拍了拍他肩膀,这才转身微笑着走过去,“敦虞,如今我老头子可是到了你的地盘……”
这些事情便不细表,自然有视天下进士为措大的陈继儒为乖官鼓吹,以陈继儒的脑子,和乖官结识以来,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骇人听闻的事情,碰上颜山农,自然有话说,何况颜山农那是乖官请来做人民日报主编的,陈继儒自然是自甘为副手了,这等人物,别说是他了,即便是申时行申阁老来了,也得自甘为副手。
而孙应龙,屁颠屁颠去颜大璋府上给国丈报喜,国丈在他口中听到女儿的消息,自然高兴,姨奶奶更是听得泪流满面,如今乖官也当官了,都督佥事,当朝二品,还有什么比眼看子侄辈们有出息更让长辈高兴的事么!
当天郑连城就给府上的下人们每人发了二两银子的赏,又特意吩咐厨房多准备两个菜,请了颜大璋来小酌,席上就得意地把乖官做了二品都督佥事的事儿给颜大璋说了,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跟普通人多往来,这颜大璋和他结识算的早,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大家都知道的那点关系,故此往来的倒也密切。
颜大璋听到乖官当了都督佥事,眼珠子都绿了,更是深恨青藤先生徐文长,你个徐天池,自己是神经病,把我女儿也教成了神经病,唉!清薇啊清薇,这么好的郎君,打着灯笼也难找,你怎么就那么执拗呢!难道非要让郑凤璋来奉迎你不成。
无独有偶,颜大璋在抨击徐文长的时候,乖官也在抨击徐文长。
这要从乖官移师扬州说起,天气虽入秋,但南京依然格外地热,这时候,各地花魁名妓们多有到了南京的,像是那位被北京六科给事中们惦记不已的瓦剌贵女脱脱,如今也到了南京。
乖官一想,本着不用白不用的观念,邀请大家往扬州府一行,扬州是漕帮总舵所在,如今静大官人正在扬州帮他郑凤璋招兵买马,他作为幕后大老板,自然要去,何况扬州富甲天下,尤胜南京几分,这因为南京是留都,勋臣贵戚众多,有钱的富商们在南京并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南京是官员们的天堂,而扬州显然则是有钱人的天堂。
扬州盐商之富,天下知名,乖官若不去刮几下,未免对不起自己,他大肆铺张,让人在沿岸拉纤,愣是把两艘一千料的铁甲战船给拉到了扬州,一千料大约等于后世四百排水吨左右,这样庞大的船能走进运河,不得不说是奇迹,要知道这时候运河走船,大多是两百料的船,可乖官为了彰显,愣就是把铁甲船给拉了进去。
这倒不是他故意张扬,事实上不论任何时代,人们都吃这一套,认为大人物就应该这样的排场,他若青衣小帽去了,说不准人家会背后骂他是扣屁眼撮指头的家伙,何况扬州盐商众多,若没点排场,谁会给你脸面。
事实证明,乖官做的还是正确的,铁甲船明明走不通,可国舅爷愣是用人力把铁甲船拉进了运河航道,到了扬州,那些富商们无不啧啧称奇,大明开国两百年来,还没人这么干过,这位国舅爷是第一个,何况铁甲船上拉的全是天下知名的名妓。
所谓望风而动,说的就是如今的局面了,乖官的两艘铁甲船和船上的名妓就像是一块磁铁,无数嗅觉敏锐的商人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纷纷就往扬州去了,至于扬州本地的盐商,更是多方打听,这位国舅爷要在扬州干什么!
乖官自然不会告诉别人说自己要搞大明朝巡回演出,只是让手下把自己所在地方围起来,昆仑奴卫队和佛郎机卫队四下走动,想进去瞧瞧,可以,一百两银子一位。
无数人破口大骂这位国舅爷穷疯了,可扬州有钱人多啊!一百两,普通人家十年积蓄也存不下来这么多,但对于有钱的豪商们来说,这或许只是一顿饭的钱,故此,短短数曰,居然就收了二十几万两银子,叫人跌破了一地的下巴颌子,后来有人就此事酸溜溜的表示,扬州果然是充满铜臭味,有钱的措大真多。
那些花钱进去瞧了个热闹的家伙,其实也就是远远在岸上瞧到了诸位名妓,说实话一开始未免觉得自己傻了,但是,架不住人多,你若不去瞧瞧,日后做买卖,人家说起来,都去过,就你没去过,岂不是叫人以为你连一百两都掏不出来么,哪怕是为了买这个名声,那也得咬牙掏出这一百两来。
可是,随着外地人增多,几天后,扬州富商们就发现,一百两也开始不给进了,为何?有南京来的就不屑解释道:都说扬州风月天下无双,不曾想,也都是措大骨相,一百两银子就吓住了,这要是在应天,一百两连薛五薛女侠的茶围都打不到,也就是远远地瞧两眼,如今咱花一百两,不但能瞧见薛女侠,还有郝文珠、曹鸳鸯这等大家,据说连顺天第一名妓脱脱都到了,这一百两花的值啊!莫说一百两,两百两我也掏了。
这天底下最怕有钱人犯傻,有钱人一犯傻,银子如流水一般,这等人,后世称之为凯子,甚至有专门的理论,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凯子手中,要想赚大钱,就得赚这些凯子的。
而乖官则顺利地收银子收到了超过六十万,这要是南京守备太监牧九在,肯定得羡慕得流口水。
事实上,乖官也清楚,这等于后世的排练还卖门票,这样儿的好事毕竟可一不可再,赶紧能捞多少算多少,跟这些人,没什么好客气的,虽然说商人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可这时代的商人若全部指为奸商,未免会冤枉了一些好人,但挨排排站着,隔一个杀一个,会有无数的奸商漏网。
他现在还是客客气气引诱商人们来看,不过,很快他郑国蕃就会让商人们知道,偷税漏税是可耻的,他将会用另外一种手段把银子给收上来,你要不给我面子,就是不给这几百个名妓面子,不给这些名妓面子,就是不给那些免费嫖妓的文人士子们面子……总之,到时候你就会知道,谁要不给我面子,我就让谁永远没有面子。
这个时代的名士的名声,大多要靠名妓们传播出去,所以,这些时日,名士们源源而来,一时间,满大街的名士,扔块砖头出去砸到十个人有八个是名士,其中一个是大名士,剩下一个才是本地人,也是小有名气的名士。
那些开客栈的可乐开了怀,顺便让扬州的和尚庙尼姑庵也狠狠赚了一笔银子,这时候的庙宇兼有客栈的功效,不过服务对象只接待有功名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当然,和尚尼姑们不收租银,但是,佛祖跟前的香油钱你总要给罢!至于香油钱到底给不给佛祖,那个就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了。
乖官如今的身份,可不会去脸上堆笑奉迎什么名士,不过,有些人,他还是要见一见的,譬如,今天薛五薛女侠引荐的这位,姓石名电,字敬岩,南直隶双璧之一,历史上,这位甚至在几十年后被钱谦益(牧斋)、陆世仪(桴亭)、吴殳(修龄)捧为天下武功第一。
薛五和石敬岩学过几天剑法,这也是当时乖官一剑击败了许国许阁老的公子,薛五笑话他说我要有你这等功夫,早去挑战石敬岩、程冲斗了。
石敬岩身长五尺,年纪虽然才二十七八岁,却留得一把胡须,色做微紫,这胡须也是他得意所在,要知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的那位孙权也被骂为紫髯鼠辈,说三国的先生把这故事说的天下皆知,石敬岩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和他这一把胡子实在有偌大的关系。
“在下这两年游历塞外,两个月前从俺答三娘子处也听闻了国舅的名头,不曾想,到了江南,国舅名声更噪,居然一剑而败许国许阁老的公子,那许公子可是和程冲斗学过半年剑术的,手上的确有些真功夫……”石敬岩很是客气恭维了一下郑国蕃,他的到来,泰半还是为了薛五,美人的魅力无可抵挡,即便是他这位南直隶双璧之一,在塞外游历的时候也惦记着薛女侠。
当然,喜欢不一定要拥有,何况石敬岩也清楚得很,天下从未听说过有哪位名妓是嫁了普通人的,市井间倒是有说书先生说过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段子,不过大家都清楚,这种段子当不得真,所谓名妓要么孤老一身,要么就嫁读书人,怎么会嫁给一个卖油郎呢!
而他石敬岩虽然名头偌大,可自家知晓自家事,他祖上做过前元的大官,太祖皇帝开国后,他家就被贬为丐户,在当地虽然名头响亮,但无论如何,这丐户的帽子始终是在头上的,故此,却是从未吐露过心声,所谓游历塞外,未必不是一种逃避。
乖官和他不熟,觉得和这位有一把紫色胡须的基因突变怪大叔实在没多少共同语言,未免无趣的很,可薛五对人家执弟子礼,这个……只好当给五儿面子了。
有薛女侠作陪,说着说着,未免就说到了那位闺名赤兔哈屯的俺答三娘子,这位俺答三娘子的确是一个奇女子,名气很大,当初青藤先生徐文长杀老婆坐牢因为大赦天下而出狱后就出塞外,和俺答三娘子结识,那么,这话题自然就又偏移到了徐文长身上。
乖官对颜船主家颜清薇小姐的老师徐文长是极为不感冒的,未免就暗中撇嘴,不过呢!还是假惺惺说了一句'妖韶女老有余态',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诗'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那是有夸奖之意,可石敬岩闻言顿时大怒,腾一下站了起来。
“国舅,在下虽敬你,却容不得你如此说文长先生。”石敬岩黑着脸对他拱手,“在下未免要问国舅讨教两招。”
乖官张口结舌。
第242章 青泥莲花记
对于石敬岩这种态度,乖官实实不知道如何说才好,心中未免还要鄙夷一下,这人,也不多读些书,这不是吃的没文化的苦么!但是,人家站起来要讨教,他自然又不能答应。
不错,他郑国蕃一刀斩了扶桑第一枪前田庆次,可那个是生死之争,如果再来一次,乖官可不敢保证谁死谁活,何况眼前这位南直隶双璧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这个时代的名头地位相当于天龙八部里头的北乔峰南慕容,诚然他也想赢一赢人家,装一装,可若是输了呢!别人可就未必考虑他郑乖官十四岁对方二十八岁的年龄差距,到最后说不准就传出来浙江兵剑法第一单百户教的弟子也不过如此的话来,那可就真冤屈了,白白给单叔脸上抹黑。
所以说,到了一定的地位,爱惜翎毛是第一要务,倒并非是惧怕,而是能不动手尽量不动手,何况他堂堂国舅,老是跟人家动刀枪未免也不合适,赢了顶多让薛五薛女侠眼神中闪烁一下异彩,输掉了可就冤屈大了,智者不为也。
若是换了对方是一位美人,譬如什么慈航静斋师妃暄师仙子,隐湖小筑鹿灵犀鹿仙子,乖官倒不介意卖一卖萌,甜甜一笑来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