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

第1256章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第1256章

小说: 1895淘金国度 [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克卢恩有发射实验。

虽然克卢恩基地成立这么久,发射实验进行过很多次了,但没有什么能让他激动的突破性成果。所以叶枫并没有来参加过以前的几次发射,只是偶尔会听取一下炮兵司令部和后勤装备部关于发射的一些过程和成果的报告罢了。

不过这次既然来了,能观看一次发射过程倒也非常好,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他来视察,基地特意安排的,还是有了新的成果必须进行发射试验。

蒋清槐似乎知道叶枫在想什么似的,呵呵笑道:“总统这次也是来得巧,不但火箭基地有发射任务,无人驾驶飞机基地也是一样,而且都是因为有了新成果,并不是特意安排的。”

“有了新成果?”叶枫这次倒是微微有些激动了,这么说来他这次来还真是来得巧,也难怪蒋清槐会出现在这里了,而且还来了好几天了。

“是否有了重大突破?”想起蒋清槐得知自己要来,故意推迟了发射日期,叶枫心里一动马上问道,如果是普通的进展,为了避免发射任务失败或没有什么突破性成果引起自己不满,蒋清槐应该不用这么做。他敢这么做,那就至少是有了一定的把握,发射实验可以成功,或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那样就算不成功,自己当然也不会因此有什么不满。

蒋清槐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我一周前就接到了基地的报告,说有重大突破,所以马上赶来了。不过具体有什么突破,不如我们保留一定的悬念可好?”

看到蒋清槐信心十足的样子,叶枫也没有责怪他卖关子,而是微笑问道:“那好,发射实验定在什么时候?”

蒋清槐抬腕看了一下表道:“已经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了,如果总统急着视察成果,那做好发射准备只需要两三个小时了。”

叶枫闻言也抬腕看了一下表道:“我不能呆太长时间,那就都安排在下午吧,还有四个小时,够不够时间?”

蒋清槐马上点头道:“足够了,这样吧,总统,你们先休息一下,我去通知两个基地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准备”

“不用休息了,先随便看看吧。”叶枫摇了摇头道。

蒋清槐也没有坚持,安排了几个军官领着叶枫去基地到处走走看看,他自个转身先离开了,自然是去安排做发射准备的。发射涉及的不只是基地,还有数百公里外的目标地和沿途安全保卫和发射侦测追踪任务等很多工作要提前安排好。

………………

一个数万人的保密基地,加本身所需的开阔场地和设备存放地及产品制造工厂,大学校舍,生活区,工作场所一起,自然是不小的。

事实上克卢恩保密基地的面积足足是诺斯韦保密基地的百倍以上。总面积超过四千亩,几乎是一个小型城市的规模了。

在保密区最北面的火箭实验基地东面有几栋连排楼房,这是火箭基地的办公和生活区域。当然也有一些进行小型试验的实验室。

此时在其中一个钢构厂房式建筑里,罗伯特。戈达德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在他的手上,则是一堆数据。这都是前几天从诺斯韦那里拿回来的数据。

想起这件事情,戈达德就有些郁闷。诺斯韦距离克卢恩少说也是数百公里以上的距离,太远了,而那里的东西对于自己的实验实在是太好了太有用了,那个基地那么小,为什么当初不直接设在克卢恩,那样岂不是要方便的多?

“不行,一定要让他们给我们制造一台计算机,哪怕把他们造好的那台埃尼阿克抢过来都行。”戈达德把手里的数据表放下来,在心里发狠。

“呯,呯”这时房门从外面被猛然敲响,戈达德没有理会,经常是这样的,做为这个火箭基地的负责人之一,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来烦他,让他总是不能静下心来做他的实验。

刚来这里的时候,他还不得不应付一下这些人,但久而久之,他经常会装作不在这里的样子,从不开门,那些人自然会离开,虽然这么做让其他人对他不免有些看法,但他不在意,他只要实验,只有实验才能吸引他,他来这里就是想要利用这里的条件取得更多的技术突破,而不是来这里管人或受人管的。

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去他**的吧。

今天有大人物要来,那个蒋将军想要他去车站迎接,但他照样没去,在他看来,那些事情跟他无关。

只是这一次不同,外面那位敲门的人显然很执着,见里面没有反应,敲得更为急促了,也敲得更响了,让戈达德根一时间无法静下心来研究那些数据了。

戈达德皱起眉头,不得不站起身来,打开门,正准备发火,但看到来人,他又不得不把话憋进嘴里。

“韦纳,怎么了?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去了车站吗?”

韦纳。冯。布劳恩,虽然他比戈达德小了足足三十岁,今年还只有29岁,可是在这个火箭基地内,布劳恩确是戈达德绝对不能忽视的天才。

布劳恩与戈达德不同,戈达德是从美国来到这里后直接就进入了火箭基地,而布劳恩却是在阿拉斯加留学,后来才来到火箭基地,他来到基地也只有五年时间,但是现在布劳恩不但是火箭实验基地最出色的科学家,同时还是整个火箭实验基地的总负责人了,同时他还是整个克卢恩保密基地的总工程师,论地位还要超过戈达德了,虽然这跟戈达德不太管事有很大关系,但在这里谁也不能忽视布劳恩的才华和能力。当然也不能忽视他的人脉,就算不太理会其他事情的戈达德都知道,布劳恩与不少阿拉斯加高层有交往。

虽然现在都是阿拉斯加公民,但与戈达德相比,布劳恩现在更像一个阿拉斯加人,就连他的妻子都是一个华人。而且他妻子梁芳华的家族在阿拉斯加还拥有着很高的地位,因为他的岳父就是去年刚刚成为元帅的梁忠诚。虽

然梁芳华是布劳恩在西北大学的校友,但他们不是一个学院更不同系,他们是通过韦斯勒这位德裔前辈在空客公司老板俞安平举办的酒会上牵线认识的。他的高层人脉也多是通过韦斯勒和他的岳父梁忠诚而积攒起来的。

当然对这些所谓的人脉和关系,戈达德并不看重,他之所以不会轻易的对布劳恩发火,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他知道布劳恩的能力和才华,更因为他们还有一段师徒关系,布劳恩刚到基地时,才从西北大学毕业,那时还有些稚嫩,所以到了这里后,就是跟着戈达德的,算是师从戈达德。直到现在布劳恩在基地的地位比戈达德要高一些了,布劳恩也仍然称呼他为老师,而正是因为布劳恩的存在和支持,戈达德在这个基地里才可以当个甩手掌柜,率性而为,对其他一切事务都不关心。

“老师,我就是刚刚从车站回来的,总统已经到了,想要尽快观看发射,蒋将军要求我们做好试验准备,火箭基地的发射时间定在无人驾驶基地的发射之后,就是下午四点。”

现在的布劳恩早已经没有以前的青涩,显得成熟稳重了许多,双眼不时透出睿智的光芒。但在面对戈达德时,他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尊敬。

戈达德听到这个消息时却没有不高兴,反而兴奋的道:“终于要发射了吗,上帝,韦纳,你不知道我为了这一天等了多久了。”

布劳恩微微一笑,他很清楚,他这个老师真正关心的是火箭技术的应用。如果仅仅是一种武器,他一定不会这么兴奋。

“是的,我还要去无人驾驶基地那里做准备。这里就交给你了,老师,蒋将军交代这次发射很重要,与以前不同,他知道你关心的是技术的应用,但若是这次发射成功,让总统满意的话,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那我们以后的研发条件和资源都会得到进一步倾斜,可以做更多的研究。”布劳恩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戈达德要做好万全准备。

戈达德虽然不太管这些事情,但他不是傻蛋,知道布劳恩的意思,马上道:“韦纳,你放心吧,为了这次发射我们可是做了很多准备,一定会成功的。”

本来发射早在三天前就可以进行了,只是因为总统的突然到来推迟了,为了这事戈达德还跟蒋清槐抱怨过几句,现在听到发射终于可以进行了,戈达德哪里还能按耐下去。

戈达德说着就起身披上了外套,往门外匆匆走去,一边走一边还朝着周边的几个实验室内大呼小叫起来,当然是在召集人手。

布劳恩看到戈达德那急不可奈的样子,不由摇头笑了笑,接着马上转身去了西南面的无人驾驶基地。

虽然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在火箭基地,火箭基地这次发射的大家伙,他和戈达德是主要研制者,但他比戈达德担负了更多其他任务,无人驾驶基地那边的发射任务同样很重要,那里的发射时间也安排的更早,他有些不放心,必须亲自去做准备工作。

…………

无人驾驶基地全称是无人驾驶飞机实验基地,只听名字,就能知道这里在研制什么了,不过这个无人驾驶人飞机不是真的研制飞机,事实上是研制一种类似飞机的飞行武器,一种飞行炸弹。

这个项目最早在十年前就正式开始研制了,只是受制于发动机和制导技术、材料技术方面的制约,以前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进展,但从几年前开始,情况就截然不同了,随着喷气式发动机技术,铝业等金属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制导技术的进步当然还有诺斯韦的电子计算机诞生使得这个项目的发展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

而这次突破式的发射实验正好被叶枫赶上了。

在前往东北面发射场的路上,叶枫听到布劳恩的介绍后,心里隐隐有些兴奋了,是的,他有预感,这次发射的就是他所需要的巡航导弹。

布劳恩是叶枫当初指定要引进的人才,而通过韦斯勒和梁忠诚两位老部下,叶枫与布劳恩也不算陌生,布劳恩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基地的主发领导者,除了叶枫知道布劳恩的能力和才华外,与叶枫对布劳恩相对比较熟悉也有一定的关系。

带着些许兴奋和迫切的心情,一行人抵达了发射场。

一进入发射场,叶枫、谢缵泰和陈国清等人就被发射场中央那半斜的滑轨上带着飞机机翼式的小家伙给吸引了。

说是小家伙,只是相比飞机而言,严格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大家伙。

“我们暂时给这个飞行炸弹命名代号为K1,K1全长为7。6米,采用中单翼,翼展为5米到4。5米之间,使用的是脉冲喷气发动机,推力在400公斤左右,工作时间可达40分钟,它将在这个50米长的斜轨上发射,装有一个预定制导装置,由此装置引导飞弹大致按指定的方向飞行。发射重量共约2010公斤,其中850公斤为携带的高能炸药。弹体上安装的那一种很烟筒状的东西是就是推力装备。”

这时布劳恩走过来,遥指着斜轨上的那个有些怪怪的飞行炸弹说道。

“他的速度和航程怎么样?”叶枫马上道。

“最大速度可以达到690公里/时,最大航程约为500公里,不过这是我们的设计数据,是否可以达到这个目标,还要发射后才能确认。”布劳恩连忙说道。

叶枫微微点头,像,很像,就像是后世的德国V1导弹,不过感觉应该是比V1要好一些。速度和航程都要高得多,当然这都是一些数据,是否可以实现,还得看发射后的成果。

不过与后世真正的巡航导弹相比,眼前这个K1还是太大,太笨重了,速度也太慢了,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还没有大幅应用,眼前这个巡航导弹无法像后世的巡航导弹一样真正的在低空贴地飞行,因为没有电子地图,他无法根据地形变化那样自由变化飞行高度。这样的话,他是很容易因意外误中其他目标而坠毁,并且也很容易为敌人所发现的,一旦被发现,以它的速度不管是飞机,甚至高炮都能轻易的把他击落。

当然叶枫知道,以现在各国的军事水平、雷达技术,K1能起到很大的突然性,如果阿拉斯加突然祭出这种武器,一定可以让对手手忙脚乱一阵。而且他知道,德国人虽然也有类似的研究,但绝没有可能这么快制造成功,甚至因为布劳恩等历史上为德国研究导弹的人才流失,他们的研究进度可能更慢一些,而且历史上德国人的V1应该是比眼前这个K1要差很多的。

“命中精度如何?”叶枫最关心这个问题,后世的巡航导弹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命中精度高,如果速度慢,体积大,命中精度又低的话,巡航导弹至少在这个阶段实用性会大打折扣。

说起这个,布劳恩有些无奈的道:“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他的命中精度有些低,可能偏差到数十公里以上,主要是因为制导技术的制约,不过我们已经在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其中一个与诺斯韦的计算机技术有一定关系,如果诺斯韦基地可以制造出先进的计算机,对于制导技术是会有很大提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