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

第77章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第77章

小说: 浴火重生之大宋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调查报告:芙蓉班,五年前成立于山东,班主张大彪,当家台柱朱帘娣,在北方小有名气,常年游走四方进行演出,此次搭载泉州巨商麻老爷之商船来到泉州,名为演出,实目的不详,已严密监视中。
    “夫君,他们演得如何?”刘馨儿转头问道。
    “好,演得好,特别是那几句,头可断,膝不弯。骨可碎,心如铁。很有气势。”许汉青赶忙收起思绪,笑着答道。
    “这个戏班子还是花了心思的,这恐怕是专门演给夫君看的吧。”许夫人心思较细,想得较多,说得比较准。
    “呵呵,投其所好,这也无可厚非。谁不知道夫君是大英雄、大豪杰,大宋现在能凭一己之力与元军硬抗,还屡战屡胜的除了夫君还有谁。”刘馨儿轻笑着捧了许汉青几句。
    “过了,自家人夸自家人,让别人听到了可不好。”许汉青笑着摆了摆手,又正色轻声说道:“两位夫人,这个戏班子来得蹊跷,在没调查清楚之前,还是少来为好。”
    “恩,夫君说得有理。”许夫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好吧,我听夫君的。”刘馨儿虽不十分情愿,但也点头答应。
    此时,台上正在上演的是关汉卿的《救风尘》,说的就是下层民众不堪凌辱、奋起自救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戏中正演到赵盼儿倍加小心,见机行事,虚与委蛇,以欲擒故纵、争风呷醋、发誓赌咒之法,一步步打消周舍的戒心,把他引入忘乎所以的境地,终于赚得周舍的休妻文书,拯救出沦落的宋引章这一情节。朱帘娣色艺双全,演技十分出色,观众时而会心微笑,又时而哄堂大笑,一场尖锐紧张的冲突,便在乐观明朗的气氛中结束。
    许汉青心中虽然对戏班还心存疑虑,但这两部戏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却也甚合他的心意,两位夫人又看得开心,也便笑着点头表示赞许,“演得不错,让观众在笑声中体悟到不能低估自身的力量、不能屈服于压迫者的淫威,只要敢于斗争、善于应变,命运就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与咱们的宣传也有相同之处吗!”
    “夫君似乎看得心不在焉,却得悟出这般道理?”刘馨儿有些惊异地问道。
    “嘿嘿,谁说我心不在焉,我看得很仔细哪!”许汉青略有些槛尬地解释道。
    一个亲卫从身后*了过来,在许汉青耳边说了几句。
    许汉青站起身抱歉地笑着对两位夫人说道:“你们慢慢看戏,有紧急事情要我去处理,为夫便不陪你们了。”
    “夫君先去,我和馨儿看完便回去,有这么多人保护,没有问题的。”
    芙蓉班的台柱朱帘娣站在角落里,望着许汉青在几个亲卫的贴身保护下匆匆而去,眼里透出异样的神采,犹豫了一下,并未上前答话。
    “邵武大捷,元军在张天河与马大有的夹击之下,几乎被全歼,只可惜胡力其格在十几个亲卫的保护下,钻入山中密林,现在尚未捕获。”许汉青刚回到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志勇便满脸喜色地将战报递了过来。
    “没想到他们这么快,这么狠。”许汉青看完战报,笑着说道。
    “是呀,参谋部要他们击退元军即可,没想到他们竟能来个全歼。”
    “这肯定是张天河的主意,这样也好,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短时间内,江南西路的元军恐怕没有反扑之力了。”
    “从昨天开始,城外元军攻城的势头也在不断减弱,我看时机快成熟了,从现在开始是不是封锁港口,许进不许出,以免走漏消息。”孙志勇征询般地问道。
    “恩,不要这么突然,骤然封港会弄得人心惶惶。”许汉青想了一下说道:“马大有的104师需要休整一天,然后到达指定位置可能需要三天,流求那边的海船可能要两天后才能到达港口,这样吧,你去和陈先生商量一下,发个告示,找个理由五天后封港,至于封多长时间,你们参谋部计算一下吧。”
    “好的,我看不光要封港,城内的戒备也要加强,以防万一。”孙志勇补充道。
    “可以,你们参谋部斟酌着办吧!不用事事请示。”许汉青大度地说道,“对了,陈瓒不是一再请战吗,你们参谋部就把他安排到兴化吧,那里是他的家乡,应该比较熟悉。”
    “那些新附军俘虏经过教育,大部分已经要求加入我们,是打散补充进部队,还是单独编制?”孙志勇问道。
    “现在是紧要关头,还是不要单独编制了,就把他们打散补充到各个部队吧!”许汉青说道:“那几个立功的新附军就让他们进军校学习,视表现再安置。”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就在许汉青因为邵武方面的胜利而心情欢畅,紧锣密鼓地安排计划时,城外元军大帐内的百家奴正愁眉紧锁,苦苦思索。
    借着吕师夔所部的到来,士气有所上升,连着几日狂攻泉州,可依然没有成果。对守城的光复军所造成的损失也并不大,泉州城内的光复军依*坚城,火炮,死死地把元军挡在城下,手雷象不要钱一样成群砸在城下的元军头上,一想到此,百家奴心里便泛起寒意。
    元军的伤亡已经接近了五万人,比伤亡更让百家奴头痛的是整个元军的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一开始是零星的士兵逃跑,后来竟然发展到整个队整个队的集体失踪。无奈之下,百家奴只得让蒙古军和探马赤军驻扎在外营,以此来抑制新附军逃跑的势头。
    前些日子袭营的光复军骑兵阴魂不散地在元军大营外四处游荡,虽说在加固的壕沟和栅栏面前他们似乎无计可施,但那种芒刺在背的感觉却让人时刻处于紧张状态。
    攻又攻不下,撤又不甘心,百家奴深深地感到了那种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地鸡肋感觉。攻打泉州是元大都忽必烈的旨意,撤兵也不是自己能擅自作主的,当然溃败是可以的,但严酷的军法将等待着自己。
    外面隐隐传来了马蹄声和呐喊声,又是这群讨厌的苍蝇,百家奴狠狠地捶了下桌案。
    “报”,一个亲卫掀帘走了进来,“有敌军在营外四处骚扰,万户李举鹏请命追击。”
    探马赤军正统领李静已经在泉州城被诱杀,这李举鹏是探马赤军的副统领,现在由他统率剩余的五、六千探马赤军。
    百家奴想了想,下令道:“敌人的骑兵不过三千左右,命令李举鹏率五千人进行追击,让他小心从事,不可莽撞。”
    “是”
第五十二章 走马观花

       
    又是雷雨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烧坏主板的教训时刻不敢忘,等到雷停了才敢开机码字,晚了些哦。
    &;&;&;&;&;&;&;&;&;&;&;&;&;&;&;&;&;&;&;&;&;&;&;&;&;&;&;&;&;&;&;&;&;&;&;&;&;&;&;&;&;&;&;&;&;&;&;&;&;&;
    等了一夜,百家奴得到了追击的李举鹏的五千骑兵遭到光复军伏击,死伤惨重的消息。这也促使他下定了撤兵的决心,以气候给养武器等各方面不利因素为借口,他向朝廷发去请求撤兵的函件。
    从福建到大都,最快也得半个月才能得到回信,百家奴收束军队,开始等待,可光复军会给他撤兵再战的机会吗?
    泉州城街头,封港告示前,围满了观看的人。
    “张老板,三天后这一封港,您那批货可就得耽误几天了。”一个身穿绸缎衣服的胖子说道。
    “是呀!好在只封七天,影响倒不太大,而且除了我的货,他们从别的地方也得不到。”一个中等身材,满脸市侩气的人答道。
    “那您看这封港真的是水军大操练吗?会不会有别的意思?”胖子凑到张老板耳边,低声问道。
    “不会吧?要是真有别的什么意思,哪还会给咱们三天的时间,直接封港就是了。”张老板鬼鬼祟祟地瞧了下四周,摇头道。
    “那倒也是,看来是我多虑了。呵呵。”胖子自我解嘲地笑了笑。
    “您要是实在不放心的话,不如准备一下,乘船出海呆上几天,看看风色再说。”张老板给胖子出着主意。
    “恩,让我回去想想,想想再说。”
    围观的人三三两两地离去,各有各的想法,芙蓉班的班主张大彪、朱秀娣还有一个丫环也随着人群慢慢地向外走去。
    “张大叔,您看咱们是留在泉州,还是在封港之前离开,我总觉得三天后的封港不是那么简单。”朱秀娣脸上罩了纱巾,轻声询问道。
    “恩,光复军可能要有什么行动,咱们还是回去和李老夫子商议一下再作决定吧。空手而回总是让人不太舒服。”张大彪点了点头,回答道。
    三个人在这街头漫步而行,不禁惊诧于这泉州的繁华,脚踏在干净整洁的青石大道上,耳边是来自天南海北的行商讨价还价的声响,眼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当真是热闹非常,又见那四处商行店铺虽是来人行商不断,却是秩序井然,丝毫不乱,又见大街上到处都一尘不染干净非常,便是那商人讨价还价,也是没有人大声喧哗。
    “这许汉青着实有些本事,战乱之中能使泉州如此繁华,城中百姓也并不十分慌乱,难得难得。”张大彪由衷地赞叹道。
    朱秀娣亦点头道:“这泉州城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大都和它相比,简直就是猪窝狗圈。要是没有元军围城,那就更好了。”
    “元军围城我看也奈何不了泉州,早晚都要退去。”张大彪摇着头说道:“你看城中各人的表现,象是朝不保夕,命不久长的样子吗?你可曾看到光复军伤兵满城,士气低落吗?”
    “是呀,这里与咱们来之前的想象相差太远,当真是令人可敬可叹。”朱秀娣指着商铺前正排队购买物品的人说道:“你看城中百姓的诸般行止,纵是经年读书的也比不了。”
    柏杨认为:“一个国家是不是礼仪之邦,在排队上可以一目了然。”他看到台北不排队,而东京排队,因此断言日本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很丑陋。这个故事,就在一度曾让我们脸红的《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中。而排队正是近现代以来城市化的文明标志。从古到今,国人的表现就差强人意。许汉青正是对此深恶痛绝,所以在泉州率先实行了《城镇管理通令》,并严格执行,效仿后世新加坡的管理办法,对违反通令者实行重罚或鞭挞,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已经初见成效。
    张大彪边走边看,突然觉得喉咙一痒,于是便瞅准了无人之处,“呸”吐出一口浓痰来,朱帘娣突然想到了什么,挥手制止却是来不及了。
    张大彪正在纳闷朱帘娣的举动,却突然觉得胳膊一紧,回头一看,却见一公差穿戴的人将自已拉住,只得将口气略缓一缓,道:“这位兄台,为何要拉住在下?”
    “来泉州不知道泉州的规矩么?在大街上吐痰的,罚银十两,若是拿不出银子来,鞭十,你说,你是要认打还是认罚?”公差拿张做势的从腰间掏出细细的锁链来,摇晃着说道。
    “这个?”张大彪愕然以对,吐痰本是寻常之事,到了泉州怎么还有这等说法。
    朱帘娣连忙走上前来,轻声细气地说道:“这位官差大哥,我们是初来乍到,委实不知此地规矩,还请高抬贵手,饶过我大叔这一遭。”
    “那可不行。”公差见到美女过来说情,脸色缓和了一点,但语气却没改,“初来乍到,你们是谁带来的,既然不知道规矩,便要罚那个带你们来的人,他应该和你们讲说清楚。”
    朱帘娣脑海里掠过那个肥头大耳、色迷迷的麻老爷形象,皱了皱眉,她可不想和那个老色鬼多打交道,急忙说道:“差大哥,带我们来的人和我们讲说得明白,是我们没记住,我们认罚,认罚。”
    有个围观的商人倒也凑趣,随着话音说道:“小娘子倒也明智,上回陈老爷在车里不小心吐了口痰,不也是生生认罚了十两么,在泉州你们能比陈老爷还大么!”
    公差笑着对身旁围观的百姓说道:“许大人定下的规矩,法比人大,你便是当今皇帝,违了这泉州的法也要受罚!”
    等朱帘娣交了罚银,公差写了罚单,也不管张大彪脸色铁青,朱帘娣面红耳赤,说道“既然你们没记住规矩,我便给你们念一遍,可要记住了。”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念了起来。“喻令,军民人等于城内街上一律不得随地吐痰,违者罚银十两,无银者鞭十………”
    好容易听完了公差的朗诵,三个人忙不迭地逃了开去。
    “什么破通令,吐口痰都罚十两,要是老子在街上解手…”张大彪忿忿地说着,忽然觉得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