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秦皇纪 >

第86章

秦皇纪-第86章

小说: 秦皇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滋扰,有些更是攻入中原,建立王朝。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边患不仅仅有匈奴,还有东北的东胡,西北的羌、楼兰、林胡、浑邪、休屠……这些游牧民族。

东胡世居东北之地,山戎部是当时很名的东胡部落,经常滋扰燕国,让燕国苦不堪言。燕将秦开,还有秦国上将军司马错晚年都曾在辽东击胡,打的就是东胡部落。

“还有这个,博格牙是越族博格部的王子。”马盖指着名册上的“博格牙”三字为秦异人解释。

中国为何叫“中国”?简单的说,中国就是“居于世界中心的国度”。

我们祖先认为的世界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认知的地球、全世界,而是指以中原为中心的世界,其大小还没有现在的中国大。

中原主要是指现在的河南、河北一带,居于当时的中心之地。在中原四周,都是“蛮夷”所居,就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是当时的边患,中原无时无刻不在被侵扰。

东夷是被谁解决的呢?是被遗臭万年的纣王征服的。

纣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兵打到东海之滨的帝王,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经营东夷之地,他的大军也在这一带活动。这让周武王钻了空子,突然起兵伐纣,纣王的军队调不回来,不得把奴隶武装起来迎战,而这些奴隶战场倒戈了,这就是“牧野之战”的由来。

这些奴隶为什么会战场倒戈?因为史料的不全,难以说得清,很可能并不是如周天子自我粉饰的那样,是受不了纣王的暴政。很有可能,这些奴隶就是东夷之民。因为当时是奴隶社会,纣王征服了东夷之地,肯定会抓大量的奴隶,这些东夷奴隶肯定会对纣王怀恨在心,周武王开出好条件,他们倒戈就是必然的了。

西戎又是谁解决的呢?是秦穆公解决的。

秦部族本是陇西河谷的一个游牧民族,应周平王之请而出兵关中,大破西戎之兵,收复镐京。周平王眼见镐京残破,而洛阳宫室完好,就放弃了镐京,迁都洛阳,东周(春秋战国)由此开始。

秦部族进入关中后,一直在与西戎作战,取得的战果不俗,然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直到秦穆公,任命戎人由余为军师,灭西戎二十余国,秦国由此坐大,成为当时的大国,秦穆公也因此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北狄,一直为患,中原不能讨。

南蛮,主要是荆楚之地,最后发展成楚国。楚国占地很大,敢与周天子叫板,周天子怒了,南征南蛮,楚国最后以供祭祀用的茅草而收场。几经演变,楚国为中原承认,成为七大战国之一。

楚国并不是最南之地,在楚国之南还有一个部族,这就是“越族”。在战国时代,越族所在之地就是五岭以南的地方,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广西、越南之地。

越族向楚国称臣,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只是名义上是楚国的属国,楚国无法有效控制越族,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些贡品。

当时的越族心慕中原文明,不时就有越人出现在中原,一个越族王子前来参与抡材大,这也不稀奇。

“还有浑邪、休屠、楼兰、胡林的读书人,他们都来了。公子,抡材大典已经广为人知了呀。”马盖几乎是唱出来的。

异族读书人的参与,是抡材大典广为人知的最好明证,能不欢喜吗?

“是呀。”秦异人点点头,道:“你有没有查过他们的身份?”

“公子放心,我查过了,没问题。”马盖是精明人,自然会把事儿做到头里。

“那就好。”秦异人也就放心了。

第八十三章 群英聚(上)

胡风酒肆,张灯结彩,照耀如同白昼。

秦异人、司马梗、王绾三人正在迎接士子、读书人。

秦异人今晚宴请尉缭、韩非、李斯、蔡泽、庞煖、姚贾、顿弱、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以及一些有名望的士子读书人。

之所以把乌孙落、山戎复、博格牙这些异族读书人请来,主要是秦异人想见识见识。在当时,中原文明向蛮夷之地传播,需要这些读书人,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就打压,这就是秦异人的目的。

司马梗之所以跟着前来,因为这是宣扬秦国国策的一个良机,也是招揽人才的一个良机。秦异人邀请来的读书人、士子,都是经过筛选的,他们中有不少人有着不错的才干,若能招揽的话,对秦国有着莫大的好处,司马梗当然不会错过。

上百士子大步而来,脸上泛着喜色,大是欢喜,他们能被秦异人邀请,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马盖为秦异人引介,道:“这是魏国国尉之子尉缭。”

秦异人把尉缭一打量,只见尉缭非同凡响,身材高大,英气勃勃。

在秦异人打量尉缭之际,尉缭也在打量秦异人,眼中光芒闪烁,大是赞叹,上前一步,冲秦异人见礼,道:“尉缭见过公子。”

“异人见过先生。”秦异人回礼。

“贤侄,令尊可好?”司马梗是秦国国尉,与尉缭之父的交情不错。

知交好友往往是生死大敌,这是战国时代的特殊风景线。

“尉缭见过国尉大人。托您的福,家父安好。”尉缭冲司马梗见礼。

“那就好,那就好。”司马梗点头笑道。

行完礼,尉缭在使女的引领下,进入里面。

“这是韩国公子韩非。”马盖指着一个童子,为秦异人引介。

“韩非?”韩非大名传于后世,谁个不知,哪个不晓?秦异人一直好奇,睁大眼睛一瞧,大觉好笑,好不容易才忍住。

韩非还是那般另类,天气已经转暖了,他依然还是一袭狐裘,仿佛不知道热似的。狐裘就狐裘吧,可你用得着整得那么皱皱巴巴的么?

“真另类!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说不定能引领时尚潮流。”秦异人在心里嘀咕。

以韩非另类的穿衣法,若是生在现代社会,以他的名声,说不定真能引领时尚潮流,只可惜,他生在战国时代。虽然礼崩乐坏,也还没有现代社会这般开放的程度。

“韩韩韩……非,见见见……过公子!”韩非的话绝对说不利索,结结巴巴半天,吃力万分,方才把一句见面的话说完。

“听你说话真累。”秦异人很是惊讶,在心里嘀咕:“比打仗还累。”

这才一句话,韩非结巴了半天才说完,若是长篇大论,你会不会累死?

即使你不累,听的人都会累死。

“要是存心气韩非,就和他理论。他有很多话要说,却是说不出来,就象便秘一样,让他万分不通畅,肯定难受。”秦异人在心里转歪念头。

“噗哧!”有不少读书人、士子听韩非说话,大觉好笑,忍不住笑出声来。

韩非听在耳里,波澜不惊,脸上没有一点儿变化,仿佛这些嘲笑声不存在似的。

以他的性格,压根儿就不会把这些嘲笑放在心里,他如此另类,嘲笑他的话他听得太多了,没心情去计较。

“异人见过公子。”秦异人还礼。

司马梗与韩非见过礼,一招手,一个绿衣使女飘来,领着韩非进去。

又引介了几个,马盖冲一个瘦高个的年轻人一指,在秦异人耳边轻声,道:“公子,此人是楚人,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切莫错过了。他叫李斯。”

“李斯?”李斯大名垂于后世,当然是了不得的人才,秦异人又有些好奇,问道:“你怎生知道他是了不得的人才?”

“公子,他初到邯郸时,整个人瘦得跟竹杆似的,却是英气逼人,如同出鞘的利剑,让人不敢小视。如此人物,岂能不是人才?”马盖的回答信心十足。

秦异人打量李斯,只见李斯很瘦,却是透着精明,英气不凡,一瞧便知不是池中物,此人迟早有化龙的一天。

“楚人李斯,见过公子。”李斯快步而来,冲秦异人见礼。

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失误,展现出了良好的个人修养。

“未来的大丞相!”秦异人大是欢喜。

不管李斯有多少过失,有一点谁也不能否认,他是难得的大才,未来的统一战争,正是他的用武之地。

要想统一中国,就需要盘盘大才,越多越好,秦异人能不欢喜吗?

“异人见过先生。”秦异人笑着回礼。

司马梗一见两人见礼完毕,快步上前,冲李斯见礼,道:“司马梗见过先生。”

“这……”对于李斯这个楚国小吏来说,尽管他胸怀天下,有鲲鹏之志,可是,司马梗这个位高权重的国尉仍是令他仰视的存在,他万万想不到,司马梗会先向他见礼。

论出身,尉缭是魏国国尉之子,韩非是韩国宗室子弟,远远比他高,两人都没有如此礼遇,李斯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秦国不论出身,只论才干,只要你有才,就能立功;只要立功,就能受赏。”司马梗的眼光不错,一眼就瞧出李斯不凡,这才折节下交,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趁机宣扬秦国国策,声调很高,道:“先生可愿入秦?”

司马梗是秦国的国尉,秦国的第四号人物,位高权重,他亲自相邀,这是何等的荣幸?这对于不铭一文,不为人知的李斯来说,是荣宠无限,很是激动:“如秦不弃,斯愿入秦。”

“好好好!”司马梗大是欢喜,很是欣慰。

“你不去秦国,你还能去哪儿?”秦异人倒不意外。

象李斯这样胸杯天下,才华盖世,有着不凡眼光的人,当然知道,秦国大势已成,要想干一番大事,唯有入秦一途了。

以他的出身,若留在山东之地,只有被埋没一途了,不会有人用他。即使用他,也是小用,不会大用。要大用他,唯有秦国。

“啊!”一片惊呼声响起,读书人、士子很是艳慕。

能得国尉亲自相邀的,那是何等的让人艳慕?

“这是燕人蔡泽,计然名士。”马盖再度为秦异人引介。

计然学,就是朴素的经济学,秦国眼下国力大耗,急需恢复国力,太需要这种人才了,秦异人笑道:“异人见过先生。”

“蔡泽见过公子。”秦异人抢先见礼,这对屡次求仕不得的蔡泽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大是振奋,声调有些高。

“先生可愿入秦?”司马梗快步而来,直接问询了。

作为秦国的国尉,他深知秦国眼下的情况有多糟糕,国力大不如以先,急需恢复,计然学能生财货,能让一国国力增强,蔡泽正是秦国急需的人才,司马梗岂能错过?

“若秦不弃,蔡泽愿入秦。”蔡泽屡次欲求仕于燕国而不可得,心灰意冷,秦异人相邀在前,司马梗相邀在后,他岂能拒绝?

若是错过这机会,他这辈子都不见得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了。

“好好好!”司马梗大是欢喜,执着蔡泽的手,亲自引领着蔡泽进入屋里,安顿好蔡泽,这才出来。

秦异人在马盖的引介下,与读书人、士子一个见礼。

很快的,就到了庞煖,马盖引介道:“庞煖,天下名士,善纵横邦交、有数的兵家。曾在赵武灵王帐下听令,不被重用,弃官归隐,这次是重新出山。”

赵武灵一代雄杰,他推行“胡服骑射”的国策,使得赵国一举而成为一流战国,更大破匈奴于河套之地,取得了华夏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抗击异族的胜利。然而,他一生错失了三个人才:乐毅、剧辛和庞煖。

这三人都曾在他帐下效力,不被重用,先后离他而去。乐毅、剧辛转投燕昭王,取得巨大的成功;庞煖直接归隐。

“异人见过先生。”秦异人见礼。

“庞煖见过公子。”庞煖还礼。

“哈哈!庞兄,多日不见,你可曾想我?”司马梗快步而来,张开双臂,与庞煖相拥,拍着他的背,爽朗的大笑。

“哈哈!”庞煖也是大笑,执着司马梗的手,道:“一别多年,本以为再无相见之期,却是未曾想到,我们还有重逢的一天。”

“我多次邀你入秦,你一直未许。怎么了,这次心动了吧?随我入秦如何?”司马梗笑着相邀。

“多谢司马兄。”庞煖并没有应允。

“你还在守着那个誓言?”司马梗有些不乐意了。

庞煖慨然一叹,道:“曾仕于赵,在武灵王麾下听用,有誓在先呀。若赵不用,庞煖随司马兄入秦。”

“庞兄真信人也,一诺数十年不变!”司马梗叹息一声。

战国时代,极重然诺,一诺既出,五岳为轻。庞煖昔年在赵武灵王麾下听用,发下誓言,愿为赵效力。虽然不为赵武灵王重用,数十年过去了,他仍是没有忘记这一誓言。

“庞兄,眼下大势已不比往昔,秦大势已成,你若誓于赵,就是与秦为敌。大秦国力一旦恢复,大举东进的话,你能有胜算?你就不怕身败名裂?”司马梗压低声音,在庞煖耳边轻声道。

“时也命也!”司马梗轻叹一声。

第八十三章 群英聚(下)

“哎!”

一片叹息声响起,出自读书人、士子之口。

战国时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各种各样因扰人的事儿层出不穷:信陵君为名所困,虽暗藏雄心,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