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67章

大汉光熹-第67章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去十常侍,绝对会得到大部分士人的拥护。成功后,就立大皇子为帝,不管如何,你们的血脉较近,而且我听说,刘辨容易控制。至于再往后,只有走一步是一步,见招拆招了。”

贾诩的这番话确实佷使刘谦意动,如果刘谦不是穿越而来熟知后事的话,说不住真的就会动手。遗憾的是,刘谦知道灵帝没有多少时间了,今年就是公元187,史载刘宏189就死了,最多两年时间,刘谦愿意等,愿意等到董卓那个傻帽做出头鸟,而后刘谦挺身而出,将那只出头鸟干死,而博得如潮般的声名,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朝廷大义,谁不服群殴谁。袁术当年就是死在诸侯的群殴之下,哈哈哈哈!

于是,刘谦为难的皱起小脸道:“风险太大,收益不高。失败了,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外加诛灭九族。成功了,好处估计都被何进及党人获得,我们总不能将他们都杀掉吧?”

“何进?何进最好的结果是意外身亡,我们把何苗顶上去,我们在背后遥控不是更好?比起单纯的刺杀,清流这一关不太好过,这偌大的天下总得靠人治理,而人才却集中在他们手中。你的名气太小,没有多少人愿意投靠我们,得罪了清流党人,没人为你出力,天下一定大乱。想想中平元年张角闹黄巾时,朝廷不就是因为没人可用,形势所迫下被逼解开党锢。对付他们,我们只有慢慢分而化之,让他们窝里斗,我们才有机会,短期内,没有太好的办法。”

见刘谦仍在思考,贾诩又品口凉茶道:“是呀,时机还是不成熟,如果多给我们一点时间就好了。到时候,你的名气将会更大,我们手下的部队也基本成型,把握能够提高到**成,好了,别想了,我们还是采用第二套方案吧,明天你去再做一个何苗的思想工作,保证这个计划能够百分之百的成功。”

密议之后已是深夜,刘谦看夜深人静大家都已入睡,一颗不安分的心又猛烈地跳起来,他像做贼一样朝马荷的房间摸去。

“很好,看来青莲妹妹很听话,嘿嘿!”这厮轻轻推开没掩的房门,低声呼唤道:“我的小荷荷,我来了,听到没有?”

房内立刻响起悉悉索索地穿衣声,不一会,烛光从新照亮充满少女气息的房间。灯光下,少女娇嫩光滑的肌肤,闪耀着熠熠光辉,因见强光而眯丄一半的弯月,更使得马荷有一种慵懒之美。没有披好的外衣露出了,半边纤细洁白的柔肩,鼓鼓的两团隆起,半边撑破绣着荷花的肚兜,在灯光下散着诱人的光辉。

刘谦看着灯下慵懒的美女,心跳猝然狂跳起来,心中只闪烁着一句话:灯下看美人,越看越**。刘谦一个蛙跳向马荷冲去,顿时温香满怀。

一个令人窒息的长吻后,马荷喘息着轻轻推开刘谦,娇媚说道:“怎么这么晚才来,人家实在等得困极了,不小心睡着了,你也不怜惜奴家,奴家快要冻死了。”说完摇着肥臀爬进绣被中,转过身看着刘谦格格地笑,一双大眼睛春情弥漫,即将要滴出水来。

刘谦觉得马荷的目光将他融化了,干干笑道:“是为夫没有考虑周详,这鬼天气,真是够冷,你很有责任为我温暖一下。”

说着已经甩掉了外衣,就要享受被窝中美人的温暖,就在这时,咯吱,门忽然开了,千钧一之间,刘谦苦练两年的本领派上了用场,只见他嗖地横倒在地,双手和脚尖一力,像只狸猫似地钻进床底。

刘谦躲在床下的瞬间,李冰带着一脸诡笑来到房中,低语道:“今天晚上冷得厉害,妹妹,你不介意和姐姐一起睡吧?”

躲在床下咬牙切齿的刘谦,听到李冰的话语之后,当场傻眼了,眼看着李冰正在宽衣解带,他无心欣赏李冰的娇躯,脑中反复思考着,自己是大方的出去坦白从宽,还是躲在床下委屈一夜。

“Tmd!偶怎么这么倒霉,大好的性福生活,就这样没有了,哎呦,这天可够冷,鼻涕快要出来了,我的外衣呢?哈哈!崇拜自己吧!看来随地丢东西也有好处。”刘谦看李冰注意这边,伸手将外衣捏了进来,侧着身子穿了起来。

“咦!妹妹,你的床下边有老鼠?”

“我的妈呀,这下不出去也不行了。”哀鸣完毕,灰头灰脑的刘谦讪讪地从床下爬出来道:“就是,就是,床下有好多老鼠,青莲妹妹说,她昨晚没睡好,我就来帮他捉鼠。”

“真的吗?”

“呃!哦?当然是真的,你看门都没掩上,青莲,你说是不是?”

“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马荷低头躲闪着李冰耐人寻味的眼光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就睡吧,廷益你也赶快去睡,明天还有很多军国大事等着你操心。”

“我——是不是——”

李冰笑得更灿烂了,吸着鼻子说道:“是谁说过第一次什么的,怎么这么健忘。”

刘谦一听如遭雷击,灰溜溜夹着尾巴溜走了。

是夜,刘谦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由郁闷道:“孤枕难眠,孤枕难眠!孤枕——”

第三句感慨还没完,这厮又惨叫道:“我靠!饶命啊,猛猛大爷,偶还是感觉到一个人睡比较好,麻烦您老人家回到你的榻上。”

【1】汉代的将军号,除了大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之外,不常设。战时天子授予将军号,战后就收回了。只有护卫京师的重地河东郡,郡守加将军号,需要防范匈奴随时的侵袭。故此,将军这个称呼在两汉比较尊贵。

第九十二章 崇拜刘谦的小弟刘辨

刘谦生活十个月的山洞中,石台上摆放着一个铜鼎,铜鼎向外吐出淡淡的轻烟,铜鼎旁边盘坐着一位中年人,此人头裹葛巾身穿葛衣,他手中拿一把蒲扇,缓缓朝着铜鼎摇动,山洞中时不时飘出阵阵清香。

太阳西下,弯月升空,淡淡的月光顺着山洞倾泻到洞内,铜鼎下的火光一明一暗交错着,葛衣人依旧是盘坐的姿态,若不是他手中的蒲扇依然在不紧不慢地扇动,将使人怀疑他是不是一个雕塑。

葛衣人慢慢转动脖颈,轻轻说道:“又是一天过去了,我还是不如师傅,现在感觉有点饿了,师傅可是一坐就是四十九天。”

沉思了一会,又说道:“刘谦呀刘谦,你简直连头猪都不如,这么好的丹药,你竟然让畜生吃了,这原本是让你固本筑基用的,你小子如果没有丹药筑基,绝对不会活过三十六岁,你以为逆天改命就这么容易?逆天改命必遭天谴,师傅为此放弃了生命,就不知道我的下场是什么了,哎!不过这小子倒也争气,虽然搞了好多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可是展势头是大有希望。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冲动,成大事者不可意气行事,不然步履维艰前途多磨难,哎!也难为他了,十七岁的少年现在就像一个小狐狸,几乎达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等几年自然就好了。

要说这个人也有点怪,平时花花肠子不少,却也很少害人,可是遇到大事时,杀人可就眼都不眨,这次被他又故计重使,用几万被胁迫的家奴当做‘黄巾贼’,这可是好几万人命。算了,自古成大事者,那个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他若舍不得杀人,必定被别人所杀。”说完之后,山洞又陷入了沉寂。

缠绵的秋雨阻挡了汉军进一步的攻势,从而给了黄巾军逃跑的机会。朝廷为了帝乡的长治久安,为了保护帝陵不被匪徒挖掘,同意了何苗提出的建议,建立一个新州,新州的名字几经磋商,大家都不满意,最后还是灵帝刘宏一锤定音,很没有创意的叫汉州。汉州管辖的范围是,原来南阳郡、南郡大部、江夏郡大部。

朝廷委任建议者何苗为大汉第十四个州,汉州的第一任刺史,并且特许何苗同时兼任车骑将军,加封新州县侯,有征兵讨伐之权利。经过刘谦等人研究决定,为了不惊动朝廷,汉州的常驻兵力保持在八千人,其余的家兵依旧执行开办山寨的光荣任务。

八月二十二日,出征两个多月的大汉北军,回到了大汉京师雒阳,将士们得到天子的隆重迎接,场面相当的宏大热烈,使郁闷很久的北军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凯旋大典上,朝中能来的重臣全都放下隔阂,热情欢迎保家卫国的将士们,许多大佬都热情的和刘谦打招呼,并且提出正规的邀请,这充分证明许多人已经承认刘谦的能力,不过要想他们巴结投靠刘谦,这还属于痴心妄想。

如果说,这些都在刘谦意料之中的话,大皇子刘辨的到来,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未来的少帝刘辨今年十二岁,生得有点像个小姑娘,还是个俊俏的小姑娘,看上去有点腼腆。刘谦忙按照君臣之礼向刘辨拜去,小刘辨却浑不在意,说道:“哥哥不必行如此大礼,在宫外,你就是我哥哥,我只是你弟弟,没有君臣之别。”

刘谦有点愕然,这小家伙太懂事了,很对他的心思,刘谦最不想的就是每天拜来拜去,胳膊都有点受不了。

刘辨身后一位男子见刘谦有点吃惊,替刘辨解释道:“右中郎将不要在意,皇子自幼生长在民间,颇有孝宣帝遗风。”

孝宣帝刘谦是知道的,并且对这个皇帝很感兴趣,汉宣帝名刘询,小名刘病已,是汉武帝被杀的太子刘据的孙子,他应该是中国唯一出生在监狱的皇帝,出生后没几天,他的母亲就被株连了。后来被一个叫丙吉的好心医官,偷出去送到他外公史家收养。

就这样,落魄皇孙刘病已在民间生活十八年,他善击剑,是个民间高手,为人讲义气,很多人都佩服他的为人。十八岁那年,他娶了一个很平凡的民间女子许平君为妻,两人十分恩爱。就在这个时候,刘病已从来没有想过的好事掉在他的头上,汉武帝的小儿子无后,霍光听说他的名声很好,就找到他要他当皇帝。

宣帝即位后,霍光将他的女儿嫁给他,想让他的女儿做皇后,宣帝既不能断然拒绝,就下了一道他想寻找旧时之剑的圣旨,来表达他想让许平君做皇后的意思,借此来婉拒霍光,完美上演了一次灰姑娘的爱情故事。那道故剑情深的圣旨,估计是中国历史中最感人的诏书。

由于宣帝从小生长于民间,很是了解民间疾苦,亲政后实行很多政策十分符合国情,他打击豪强,大力整顿吏治等措施,大大缓和了国内的各种矛盾,史载,宣帝时期的各种生产指标都是两汉之最,越了文景之治。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宣帝动了两汉最大规模的征讨匈奴战役,汉军一次性投入十六万骑兵,并且节制乌孙骑兵五六万,一举彻底战败匈奴,迫使匈奴大单于第一次到长安来,俯称臣自称北藩,到此为止,与大汉对峙14o多年的匈奴,终于在大汉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第二年,大汉在西域连战连胜,彻底完全占据西域。

可以这样说,汉宣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君主,在位期间使逐渐衰弱的大汉,再次扬起雄风,史载宣帝中兴。而刘谦最欣赏此人的原因是,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

眼下,那男子居然那刘辨和宣帝相比,这就有意思了。说实话,刘辨确实和宣帝有几分相似,灵帝刘宏的前几个儿子都很小就夭折了,刘辨小时候,刘宏将他托付给一位史姓道士抚养,也是在民间长大,可能是刘辨生活在民间的时间过长,沾染了很多来自民间的习气,灵帝刘宏就嫌他轻浮,不是很喜欢他。从他在刘谦面前如此随便,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根本没有学会宫廷那些森严的规矩,在注重血统高贵的刘宏等人的眼中,他的确不像一个身份尊崇的皇子。

刘谦装作没听出来男子的话意,随便应付道:“那是,那是,不知这位壮士怎么称呼?”刘辨身边的男子四十岁上下,站在那里给刘谦的感觉就像面对一座高山,这倒是引起了刘谦的兴趣。

中年男子还没有回答,刘辨抢着说道:“这位是剑师王越,是史阿父介绍给我的师傅。”

“哦!原来是名震京师的王大剑师,刘谦失礼了。”

“不敢,在下还是白身,不敢担当右中郎将的大礼。”王越说着侧身让掉刘谦的大礼。

“英雄不问出身,大剑师何必如此自谦,有空就到舍下饮酒如何?”

“恭敬不如从命,越自当前去拜访。”

“大剑师多礼了,相见就是兄弟,呃,我说错了,大剑师身为皇子的老师,这样说来,无论公私,我都是大剑师的晚辈。”

“右中郎将折杀在下了,在下的身份还没有得到陛下的承认。”

“早晚的事情,大剑师见外了。”

“哥哥,你怎么不待见我,我可是你的弟弟,等两年让我跟着你一起杀贼,好吗?”

“大皇子不可乱讲,君君臣臣,这些不可胡乱僭越。”

“哥哥,你不要想他们那样,见面都对我讲大道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