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

第63章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第63章

小说: 拐个儿子种田养老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水车放到河边,一人在那里踩水车,一人在地中央接水,齐家大大小小出动给小麦灌溉一次。

齐雨洛在泼水的时候,还会给小麦开一点儿小灶,其余的人就是尽量的将水泼多一些。

站在地中央,看着在地里忙活的大家,齐雨洛再一次的感慨,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一场雨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弄到人们的身上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算如此还是没有老天爷来得均匀,来的彻底。

齐家种的是冬小麦,因为下种迟,加上麦种又是在空间泉水里浸泡过的,所以病虫较少,加上种得早,所以和旁边刚刚长起来的小麦形成天然的差别。

一阵风吹来,齐雨洛看得见小麦的粉被风吹到了麦穗上,然后授粉结籽,可以想象得到春末的时候定时个大丰收。

风在春天还是一个信号,天气晴朗的信号。

天朗气清,在风吹的时候,云不易聚集,雨就不会下来,所以齐家浇水不是浪费力气,而是必须的。

看着这样的天气,齐雨洛有些担心,在这个靠天吃饭的世界,如此干旱下去,农民要拿什么来养活一家啊?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有雨水播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啊?种子在地里长不起来,播再多的种子也是无用的。

干旱之后必定还会有洪水,地处山区的郑家湾还是非常危险的。

看着在地里忙里忙外,不停看天的农人,齐雨洛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河边的水车一直不停的流转着,大家都在挑水泼地,希望可以坚持到春雨来的时候。

齐雨洛觉得要是在现代就好了,无数的抽水机往河里一放,人们拿着管子在地里移动就可以将这些问题解决了。

虽然不能像老天爷一样彻底的将大地润湿,但是至少可以减缓,然后坚持到最后。

齐家人多,三十亩麦地两天就浇完了。

油菜田的菜叶也有些耷拉着,明显缺水的样子,不过齐雨洛不准备继续浇水了。

因为油菜还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加上这两天天上的云彩跑得非常的快,有点儿下雨的趋势了。

齐雨洛吩咐大家去田里弄些泥浆回来,准备将空着的地种上苞谷,再将麦地里的苞谷苗子给育起来,等到春末将麦子收了就先把它们种上,才说油菜田稻谷的事情。

计划种上苞谷也是有打算的,如今天气晴朗将种子种下,一场春雨下来就相当于给了一次肥,很快就会发芽。

齐家空闲的地不多,都是将青菜割掉空出来的地。

半尺挖一个坑,在这个时候是隔得很开的。

全部人都出动,会割草的割草,男人要么挑粪要么挖坑,四个四女也在丢籽,一个坑最多三颗种子,这是齐雨洛给的规定。

本来一个坑只要一两棵玉米就够了,但是还要防止一些没有长起来的情况,最后还要将空起来的坑在周围撬秧子来补种上。

农民是个辛苦的职业,不仅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还要事事都动手,才能收获到自己的口粮。

若是一步没有考虑好,就等着秧死苗消吧!所以农民是最勤劳,最辛苦的的人,他们用朴实的双手养活了城里所有的人,应该得到该有的尊重,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官员,被富商压榨。

齐雨洛觉得怀孕让她的思想有点儿飞得远了,回到自己面前的淤泥上。

在旁边指挥沈魏两家的男人,将粪水和淤泥混合在一块儿,才平平的铺到早就整理好的地面上。

将选好的玉米种子,一个挨一个的放到泥土上,一排排的放好有利于以后移栽时分窝。

用竹制有洞的筛子将细的泥末均匀的洒在上面,将苞谷的种子给盖上,然后才用做拱形的竹片将两边插好。

将稻草盖在上面起到保暖的作用,不久苞谷就会发芽了。

等到长出来的时候,苞谷苗长得那是一根挨着一根,密密麻麻的,看得人乱眼。

齐雨洛预计的不错,两天过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春雨。

看到雨水滴下的时候,好多的农人都流泪了,而小孩子们却在雨里嬉戏。

春雨贵如油,当然不会如同夏天那样雷厉风行的瓢泼大雨,它润物细无声,缠缠绵绵的从下午下到晚上。

春天的气温乍暖还寒,如果不是身体强壮的人就要注意加减衣服,齐雨洛是孕妇当然在感觉有点冷的时候又将收起来的棉袄穿上了。

春捂秋冻适合于强壮的人,意思是在春天热起来的时候,不要太早松衣,秋天冷起来的时候不要急着加衣,人的体温自有调节的功能,常此以往就会增强抵抗力。

而知冷知热就是老年人、小孩儿或者孕妇的范畴了,她们的体温调节不够,就要在感觉到冷的时候加衣,在热的时候减衣,这样不容易生病。

在这个春天刚刚暖起来,偶尔还有寒潮来袭的季节,齐雨洛也紧紧的跟着感觉走。

☆、第八十九章计秧,果园

一场秋雨一场凉,而春雨却恰恰相反,雨过天晴气温就会慢慢的升上来。

春分之后,齐家暖房里的秧苗也有十来厘米了,太阳高照正是插秧的时候。

农村有计秧和大水秧之分,计秧又称为小秧,意思是秧苗很小的时候插下去。

春阳晒着暖暖的,这时正是插小秧的时候,齐家全家出动,未嫁的女孩儿在田埂上递东西和包做饭的后勤服务。

而大人都下田去干活,齐雨洛则在田埂上指挥,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指挥的,都是按部就班种。

早就刻好的圆筒,横穿在一个可以滚动的开叉木头上,柄拿在手里人直接往前走,就会在早就弄好的垄厢上留下,一个个围棋棋盘一样的格子。

为了让格子清晰可辨,当然还需要一些手段。

比如在垄厢上细细的撒上草木灰,一滚就会留下印记,或者直接将滚筒在草木灰里滚几圈儿才拿出来用,草木灰留在刻痕里,就会在滚动的时候留在垄厢上。

另外滚筒和垄厢的宽度是一样的,直接滚过去就全部的留下了方格,不需要第二次回来以免和原来的方格交错。

有方格栽秧的人就方便许多了,将分好的小秧种在每个格子的四角,秧苗均匀有利于成长,以后种大水秧时拔起来也方便,不会将秧苗拔断。

齐家插秧了,四邻都非常的好奇,一时间都站在齐家的田埂上看西洋景。

里正派了大儿子来帮忙,顺便学习经验,而郑雨常家就是老而弥坚的他亲自来的,打得也是学习的目的。

郑雨杰也是本人来的,加上齐家九个劳动力一时间齐家的田里到处都是人。

每个垄厢一边站一个人,两人相互配合,走过去的时候,一拢秧苗就插好了。

将暖房里的靶子拿出来,嫩黄的秧苗长得格外的喜人,迎风舒展。有经验的农人一看就知道这稻苗非常的不错。

因为见光少,稻苗成嫩黄色,等到移栽到田里就会慢慢的长成绿色。

细细的跟着靶子,将稻苗拔下来,没有泥土的稻谷非常的容易启下来,就像城市里搞绿化的草坪一样,可以铺下来的样子。

将稻苗放到木盆里,垄厢之间的沟里放一个,两人就共用了起来,等到一盆子秧苗插完的时候,估计一垄厢也差不多要种完了。

盆子因为装的东西少,木头又是浮水的性子,所以就会在垄厢之间的沟里漂浮着,有时人还在这边木盆已经浮到远远的地方去了。

在齐雨洛的记忆里,栽小秧是件非常热闹的事情,每到这时候家里的亲戚都回来帮忙,而地邻上的邻居也多回来帮着干活。

那时候的条件不如后来那样好,但是却会买好多的瓜子和花生,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就会边吹牛边嗑瓜子,好不热闹。

而那时的小孩子盼望的也有这个季节,因为只有这一段时间大人会给自己零食吃,而不是斤斤计较,节约节约再节约。

后来人们懒了,加上塑料薄膜价格的便宜,计秧这个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步骤也消失了,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而如今自己在古代,将这个活动搬了出来,却不知道得来的是什么。

不管心里是怎样的矛盾,欣喜或者怀念,齐雨洛也准备了许多个瓜子和花生,等到一会儿中午的时候在发给大家。

家里有孩子的也会悄悄的在兜里装一些,带回去哄小孩儿。

小秧是个细致活,也许看上去只有那么一点儿田,加上田里的人多以为很快就会完成的活,却会花几倍的时间。

一上午的时间,也就沈魏两家和郑家湾来帮忙的几人完成了半垄厢的任务,其余的人不是还在田中央溜达,就是离终点还有段距离。

齐雨洛在岸上看着,种上秧苗的地方和每种的差别非常的大,种上的就感觉有生机,而没有种上的就是白板一片。

“大家快点儿起来洗洗准备吃饭了!”齐雨洛招呼大家。

说说笑笑的从田里爬上来,在河边洗洗就往家走去了。

齐家的人自动的拿着家具,而齐雨洛却道:“不用拿了,冬麦会在这里守着。”

种秧虽然家具不多,但是一样样的清理也是费时的,齐雨洛刚刚说完,垫过肚子的冬麦就来了。

有人接班她也回家招呼大家去了。

堂屋外面,放了几张大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了个大碗,碗里放着满满的瓜子和花生。

秋稻麻利的将热水端了出来,大家洗了个热水脸觉得舒服多了。

齐家的五个孩子,也都拿了自己的那份瓜子跑远了。

郑雨常和郑雨杰经常来齐家,所以看到齐家院子里分出来的菜地不觉得有什么。

而极少来的郑全胜却不那么想了,每次来齐家都是来去匆匆没有认真看过,这次受老父之命来齐家帮忙,才发现齐家各种归置都整整齐齐的。

虽在农家,却没有什么大粪鸡屎的踪迹,牛栏里的牛也是规规矩矩的嚼着自己的东西,不存在用角到处撞的现象。

院子里的菜也是郁郁葱葱,根本不愁没有菜吃,哪像其余的人家,一到春天就到处的寻摸野菜。

端上来的白米饭,以及自家泡制的盐蛋,加上前段时间揉搓的水盐菜,烩的冲鼻菜,荤豆花和红烧的鸡。

大家看到端上来的菜都直了眼睛,这些人家就里正家过得稍微好一些,但是也不会拿出多少肉来待客。

能够有一个肉菜和一盘鸡蛋也就不错了,何况还有这么多的菜,这些菜大家可都是清楚价值的,那是比肉还要贵的东西。

郑雨常和里正家都是将青菜和菜苔卖掉的,极少拿来吃,所以虽然跟着齐雨洛种了菜却没有尝过味道。

今天来齐家帮忙,见到齐家弄出来各式各样的青菜,都直了眼睛。

咽了下口水,心里想着终于可以吃到青菜了。

如是想着,就盯着那几样青菜不转眼睛。

这齐家果然富贵,待客居然用这么贵的菜!不得了!不得了!以后一定要紧紧地跟在齐家的身后,赚点儿小钱,让自己家也过上呼奴使婢的生活。

虽然齐家已经尽力的和当地人缩小差距,表现得不那么的特别,不过是郑家湾唯一一家买了奴婢的人家,就算低调也不会没有存在感。

开饭了,除了齐家人都对着青菜吃个不停,尤其是冲鼻菜和水盐菜。

水盐菜在做的时候加入了糖和盐,吃起来有淡淡的甜味,非常的可口,第一次端出来就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看到大家如此的赏脸,齐雨洛对着春芽使了个眼色,春芽就进厨房又一桌端了半碗水盐菜出来。

大家又吃了半碗饭,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碗筷。

吹牛打屁了一会儿,大家才又提议上山插秧,走时顺便将桌上剩下的瓜子和花生装进自己口袋。

等到大家离开,春芽才抱怨道:“小姐,也就你好心,他们来家里学手艺,你好吃好喝的招待他们,他们走时还将桌上的瓜子和花生揣在包里。”

春芽是想说他们没有礼貌,齐雨洛坐在灶房下看着她洗碗,道:“你不懂!不是他们不懂礼貌,而是他们心里有那样做的理由。”

齐雨洛没有多说的欲望,春芽却觉得自家的小姐傻,就会惯着那些大老粗。

“你就惯着吧!他们会觉得齐家好欺负的,到时候看你怎么收拾!”嘴上说着,但是活儿却麻利的干着,一会儿的功夫就将灶台收拾得干干净净。

“春芽多大的时候被卖的?”齐雨洛突然问道。

春芽以为自己多话引来主子的不满,顿了一下道:“不记得了,从记事起就在上一户主人家。”

齐雨洛笑笑的道:“正是因为你从小被卖,所以不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让他们有时候顾及不了那么多的脸面。”

想到自己上一世父母深沉的爱意,齐雨洛伤感的道:“他们将瓜子花生装起来,不是他们馋了而是要给自己家的孩子带回去。这都是为人父母的爱,这种感情让他们不惜做别人认为没脸的事情。”

有这样无私的父母,人生是幸福的!可惜我已经享受不到这样的幸福了!

齐雨洛心中遗憾的想着。

“只要不要太过分,其实这样做也无可厚非,至少他们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